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对策

2023-10-16 03:55高志强刘红梅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4期
关键词:探究意识高中数学互联网

高志强?刘红梅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信息化让高中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变化。但仍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知识储备的经验方法施教,整体教学形式过于单调,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使学生无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鉴于此,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相关策略,以期通过创新教学对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数学;探究意识;策略;方法

高志强(1975.08-),男,汉族,山东沂南,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刘红梅(1975.01-),女,汉族,山东沂水,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一、引言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资源的施教模式已成为主流模式,数学教师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工作,整合数学资源,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其突破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及困境,在融合互联网教学后,可为数学的教学过程注入新鲜血液和资源。

为此,教师要重视以“互联网+”为核心导向,变革数学教学策略及方法,从而拓寬数学教学渠道,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开启全新的数学学习旅途,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及探究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意义

(一)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讲解知识,整个课程都是以课本为中心,而不会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所以,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只局限在课本上,缺少延伸。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许多教师都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采用以教材为主、平台为辅的新型数学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拓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丰富了整个数学教学的内容。

(二)对学生的知识难题进行解题

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而且,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影响到下一章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麻烦。

为此,在中学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地讲解,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以便学生能够反复地观看。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又能使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当前中学数学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够透彻,整体上显得单调、乏味。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师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纷纷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观念和效果。

(四)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且个体差异大,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压力和负担也很大。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学数学教师开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制定一系列的评估标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练习来了解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水平,减轻教学的压力[1]。

三、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现状

(一)没有足够地重视学生的成长

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而忽略了自己应当教会学生成长,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不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尽管网络技术已在很多中学应用,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教师认为网络教育很方便,但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功能不仅用途广泛,且涵盖了很多领域,既包括了一些对学习有用的,也包括一些对学习不利的。互联网技术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便捷的课堂,网络技术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采用。但是,部分中学数学教师由于年纪比较大,在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时,很难掌握最新的知识以及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联系;部分教师希望利用网络技术在课堂上展示生动的图像和录像,使教学内容看起来很丰富,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还有部分教师喜欢直接引用网络资源,这种直接的拷贝、粘贴式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反映班级的学习状况,造成了课堂教学无针对性。

四、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对策

(一)应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师生沟通

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不深。进入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探究意识,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进而指导学生高效率地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手机网络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再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解决所面临的难题,此种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推动教师变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新意,从而促进师生交流[2]。

例如,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为例,教师在教授该课程知识时,先介绍集合和函数基本概念,再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检索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就搜索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使其能更好地进行探究,进一步了解集合和功能内容。

(二)运用微视频助益学生建立探究思维

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产品,微视频在课堂上的应用,不但能迅速地引起学生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探究思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微视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环境,把数学思想带入到数学学习状态中,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理解能力,对其进行指导,以保障学生不断发展探究思维。

例如,在教授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知识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空间几何知识的教学视频并整合在一起,形成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空间几何,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首先,教师为学生讲解空间几何知识,将这些知识分解開来,确保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随后,在讲解正方体表面积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既往所学的正方形表面积进行计算,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学生通过思考可发现正方体由六个同样尺寸的正方形组成,用六个正方形面积相加即可计算出面积。通过此种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数学探究意识[3]。

(三)通过线上教学降低时空因素

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来看,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但是由于高中课程众多,每节课程时间最多40分钟,导致学生学习时间及学习效率有限,加上各种情况综合在一起,有些学生并不一定能在学校高效率学习,导致其对数学知识产生诸多困惑,无法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些均与空间因素有关。为了改善传统数学教学现状,教师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因空间因素而造成的学习问题,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究,并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数列》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数列基础知识,并将其中的难点和要点拍摄下来,发布到网上,以便学生在网上观看并加深对数列内容的认知。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很难透彻梳理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跟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向学生提问,保证学生能积极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又如,在数列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搜集关于贷款的问题,如一个学生向银行申请了一个助学贷款20000元,三年后还清,月息0.45%固定不变,学生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主动学习并提出疑问。再如,讲解不等式知识时,可以引入建筑问题,分析如何使面积得到最合理地运用。通过此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需要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和学习欲。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障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四)运用翻转课堂推进互动探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数学教师和学生接触的资源都得到了极大地扩展,既可以利用传统方法获取纸质教材资源,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来共享教学内容。同时,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以翻转课堂为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认真阅读教材,从中挑选出一些基本知识,把这些内容整合成教学视频,以便学生自行观看。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向“互动”“合作”“解答”转变,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结构的弊端。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指导学生深入地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4]。

例如,在讲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时,数学教师应先为学生录制视频,让其对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及无序性等概念有清晰地了解,再让学生通过匿名方式,将所学到知识反馈给教师,使得学生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时能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及习惯,巩固数学知识学习基础,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发展探究意识及能力。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借助互联网变革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互动探究及合作学习,保障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快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自主研发高效探究课堂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对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注越来越多,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要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则需从课堂教学方式着手。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经常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最终目的。受此思想影响,教师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预期会更高,直接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希望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然而,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自主探究式的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仅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将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时更有主体性,能积极研究和发现数学知识中的深层意义、规律及原理;同时,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自主选择探究训练的方式、时间、进度等。只有充分肯定学生主体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的消极认知,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索的乐趣,尽享数学魅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有所提升。此外,通过自主研发高效探究课堂,学生的学习意识、思考能力也将得到明显地提升。

例如,在讲解《解析几何学初步》知识点时,包含直线方程、垂直位置、点与线的位置、线的斜度等知识,在完成数学探究训练任务前,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有关视频,并将知识点框架、课堂教学视频及延伸训练题等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全面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利用教学视频进行自学,在遇到学习问题时,通过线上平台与教师或其他同伴进行交流。此种数学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又能开阔学生视野,确保学生数学素质得到发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5]。

(六)利用App拓宽学生探究学习途径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探究意识,使学生能从探究学习中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既往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教师传授知识,难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教学水平越高,学生学习效率就越高,教师教学水平越低,学生学习效率便也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革,教师可以通过App来扩展学生学习资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然而,信息技术的管理并不规范,市面上的App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为保证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要对App进行筛选再推荐给学生。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教师通过App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向学生传授应用App的有效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合理使用数学资源,通过运用App高效率内化数学知识,并和他人相互交流数学学习经验,从而保证数学教学的整体实效,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进步并收获更多数学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巨大优势,积极地使用网络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更加新奇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能够切实提升本身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为后期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高志强 刘红梅 沂水四中

参  考  文  献

[1]田亮.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途径与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17):18-20.

[2]郭幼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1(22):125-126.

[3]李冬梅.试论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18): 206-207.

[4]于岩松.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52-253.

[5]谢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55.

猜你喜欢
探究意识高中数学互联网
农村初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设情境,构建灵动的英语课堂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