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10-18 04:06徐金海夏杰长
改革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业链实体供应链

徐金海 夏杰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产业之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和支柱[1];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支撑,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3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2023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3]。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价值,剖析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价值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并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本质要求和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宣告了一个人类全新文明秩序的诞生,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4]。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必须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从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的物质技术支撑,脱实向虚的产业体系是不安全的产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随时有可能面临断链风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务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中国快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面向未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选择

现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加速调整期,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在此背景下,为维护国家安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统筹发展与安全,出台了多项措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5]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发展实体经济是人类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开端,实体经济也是国际格局演进的重要推动力,是维护发展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应对经济领域各种风险挑战的物质技术基础[6]。虽然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然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面临“卡脖子”风险,尚未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较大,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链风险,产业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选择。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和战略层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可以说,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一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当前到底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7],从而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最大程度维护中国的产业安全与自主性,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中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只有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有效提升经济循环发展水平,才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运行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建设。

(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特征[8]。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然而,目前中国尚未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待提升,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一定困难,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坚强的物质技术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只有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经济发展史角度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充分表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推动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轨道的主导力量,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支撑,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建立了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规模庞大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尚未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而言,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产业体系的根基不牢

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和支柱。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而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中国是世界性的实体经济大国,但中国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并不牢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制造业比重下降,呈现过早去工业化的特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制造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系。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很大成效,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被公认为“世界工厂”,但中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呈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从2011 年的峰值32.1%下降至2020 年的26.2%,成为主要制造业大国中制造业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9]。第二,中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金融业出现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结构金融化、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日渐凸显。具体表现为:在宏观经济层面,资金不断流入虚拟经济,影子银行体系膨胀,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且实体经济有效投资不足;在微观经济层面,企业呈现金融化的发展趋势,非金融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而减少生产性投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10]。第三,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结构失衡。在制造业中,传统资源加工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比如在钢铁、铜、水泥、化纤等领域有数百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高新技术制造业占比还较低,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自给率不足。

(二)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产业体系的创新力不足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战略支撑。没有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实现不了科技的自立自强,就难以建立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11],初步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虽然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要认识到,目前中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力还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力的源泉,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就没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也就没有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研究发展迅速,在国际上取得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基础研究能力还有待提升,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从研发投入来看,2022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 951 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12]。整体而言,目前中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也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主要是靠中央财政,企业、公益基金、慈善捐助等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有限。第二,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难题。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没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判断有没有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指标。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以及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禁运,中国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自给率还不足。

(三)产业基础能力较弱,产业体系的控制力不强

产业基础能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支撑,是衡量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水平、长远竞争能力和整体发展高度。当今世界,主要制造强国都是产业基础能力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产业基础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国或地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治理能力和控制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加大研发能力,推动产业基础能力实现较大发展,产业体系已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然而,对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基础能力依然较弱,导致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中国产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控制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缺失。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等特点,是产业基础能力的关键体现。虽然每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但多是应用型和改进型技术,而原创性、引领性的共性技术鲜见。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缺乏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特别是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的缺乏,导致中国“基础研究→共性技术→产品开发→产业化”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重大断链环节;在研发组织上,面向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项目力量分散、组织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中国始终没有突破一些产业基础共性技术[13]。第二,工业基础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研究指出,产业基础的概念来源于工业“四基”,从政府制定政策与企业具体实践角度来看,将工业“四基”理解为产业基础或者产业基础能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传播[14]。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巨大的市场规模、后发模仿技术、低成本要素供给等比较优势,导致以工业“四基”为代表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表现在产品上就是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工业基础产品短缺且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体系的安全性不高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当前,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按照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要求,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此外,在数字时代,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也是衡量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还较低,产业体系的安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较弱。有研究表明,在26 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中,中国有6 类产业自主可控,占比为23.1%;10 类产业安全可控,占比为38.5%;2 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占比为7.7%;8 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占比为30.8%[15]。第二,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数字化水平不高。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数字化不只是数字技术在相关产业的简单应用,其关键是掌握数字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全流程全环节的转型升级。虽然中国在信息通信、零售、贸易等行业数字化水平已居于全球领先水平,但在高端制造、基础产品制造、运输仓储等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16];并且,中国企业对于全渠道运营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数字化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只有16%的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实现了供应链数字化[17]。

三、把握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

瞄准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聚焦四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自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因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基本稳定制造业比重的前提下,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一是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传统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80%,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因此,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塑造传统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机器人应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联结,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广准时生产、柔性生产、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等现代生产方式,增强传统制造业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18]。二是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当前,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不仅给制造业的设计、制造、服务等环节带来根本变革,而且给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了深刻影响[19]。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标准化示范企业发展;加强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拓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空间;设立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端智能装备、新型材料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和转化。三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聚焦重点融合领域,比如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研发设计等重点行业,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政策服务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推动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培育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激活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在两业融合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提高技术先进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1]。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事关实体经济发展根基,而且是维护国家安全与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有效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技术先进性,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力,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是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找准并补齐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又要顺应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速推进。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关键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新引擎。二是推动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为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不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技术先进性,强化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我国在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发展未来产业的战略机遇,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具体措施包括:重点发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九大未来产业,并加快未来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明确未来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强度[22];根据未来产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明确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采取更加包容、更具韧性、更加绿色化的产业政策[23]。三是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重点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调动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技能等创新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

(三)注重产业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化、复杂化、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如果没有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的强有力支撑,就不可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难以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以及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现代服务业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目前中国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注重产业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着力构筑现代服务业生态系统。在数字时代,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筑数智引领、平台支撑、开放高效、普惠共享和科学治理的现代服务业生态系统[24]。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市场主体,分类精准建立市场主体培育体系,既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又要提升中小微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围绕全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制定重点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国际标准,特别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建设,抢占现代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制定权。加大对新兴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力度,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二是促进现代服务业跨产业融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产业融合化是世界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形成相融相长、耦合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链延伸、供应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商转变。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营运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向专业化、高端化跃升。三是实施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关于服务业的税收优惠分散于各个税种,尚未形成针对现代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建议进一步细化服务业行业分类,对属于新兴和高端现代服务业范畴的行业,实行更低的税率;重点加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四)增强产业安全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重构,呈现本地化、区域化、数字化的新特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通过不懈奋斗建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5]。然而,目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还面临着较大风险,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较大断裂风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增强产业安全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一是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本土化和区域化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筑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点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速形成“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扩链”,推动优势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畅通经济循环为重点,构建安全、自主、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补齐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中的短板,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二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管理体系。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存在的“卡脖子”难题,定期分析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内外部环境变化,研判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可能风险,摸清薄弱环节、找准风险点,特别是引导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制定供应链风险预警和应对方案,提升其节点支撑能力。建立综合性、协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产业恢复机制,建立基于重大事件的产业链供应链预警体系,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三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围绕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与更多国家和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完备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外经贸合作力度,全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区域平台,助力中国企业国内国际链条式发展。

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把握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尚存在的主要问题,瞄准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未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在五个方面发力。

(一)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中国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如果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就难以有效完成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无论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都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有力支撑。一是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在大科学时代赢得主动权,需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组织柔性化、力量多元化、管理规范化、行动高效化的组织模式,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和事关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揭榜挂帅”的体制机制,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张榜”出来,并挖掘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集中攻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二是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在高度全球化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已难以适应外部高度动态与复杂的竞争环境,必须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以适应时代要求[26]。进一步营造更加开放的环境,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科技对外合作,最大程度吸纳国际创新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开放式创新的网络平台,搭建国内企业同跨国企业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和成果交流平台;建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会同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国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与主攻方向。三是切实发挥企业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开放合作,优化监管方式,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同时也要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的发展格局;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加快培育对产业链供应链节点有控制力的领航企业,推动领航企业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攻关。

(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最根本的是要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弥补中国目前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短板。全球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以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在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创新之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要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对中国基础研究体系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快在关系国家战略实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继续加大政府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社会各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将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从目前的6%左右提高到10%~15%;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打造一批聚焦专业领域的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二是优化自主创新的生态。良好的自主创新生态,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要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新材料、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提升科技服务专业能力,建设一批对自主创新和高精尖产业有服务支撑作用的科技服务品牌机构。三是营造自主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建议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比如实施税收扶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分配激励政策等;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要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点加大对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共性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不仅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且是衡量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产业基础薄弱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中国产业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已经由潜在的风险转变为现实的安全威胁。因此,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一是加强对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来以来,中国高度重视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成立了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并编制了《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但目前尚没有针对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的专项规划。建议根据中国产业基础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联合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加快编制《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明确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点领域,并从经费保障、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成立或组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的组织机构,发挥组织机构的资源统筹作用,积极引导创新要素、人才要素、资本要素等向产业基础高级化倾斜。二是完善产业基础创新体系。建议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部署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根据产业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开展原创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联合攻关;围绕产业基础短板和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壮大产业基础创新主体,特别是要大力培育能够掌控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在产业基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三是推进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 产业基础高级化,特别需要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主要包括标准、计量、监测和专利。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着力推进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基础短板和瓶颈,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的关键。重点建立现代装备制造、关键新材料、工业母机等制造业集群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基础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加快产业基础核心要素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四)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

在数字时代,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虽然中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全球数字经济强国,特别是数实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数字化水平还不高。一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以量子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数字化网络生态,完善互联网平台,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形成数字技术设施生态、数字创新生态、数字产业生态和数字治理生态,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27];提升实体经济企业的智能化能力,推动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企业层面的融合;利用数字技术优势,推动数字要素与实体经济要素资源充分结合。二是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战略。提升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需要大力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战略,特别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数字化水平。建议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的支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新基建”发展,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创新转型,比如可以将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创新转型水平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考核指标。三是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时代,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提升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的重要基石。应立足长远,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围绕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化应用,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五)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制度环境

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破解影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创新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制度环境,关键是要构建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在数字时代,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赋能。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也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持。完善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核心是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有效供给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在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贡献份额;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抵扣额度、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瞄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突出产业导向,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二是完善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稳则经济稳,但金融资本又具有逐利的天性,必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实现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共生共荣[28]。着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要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心放在扩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融资服务上,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发挥金融对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为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基本盘”。三是完善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源泉,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健全人力资源资本化机制,深化市场化改革,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人力资源供给体系;加快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各层级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产业链实体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产业链春之奏鸣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