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与重点任务

2023-09-16 13:29许召元许振凌胡秀蓉
改革 2023年8期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现代化

许召元 许振凌 刘 凡 胡秀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事实上,中国政府早就从相互联系的产业体系而非单独产业的角度统筹推进经济发展。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其重点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2011 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2016 年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2017 年发布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则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并指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与以前的“现代产业体系”相比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虽然仅仅多了一个“化”字,但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相对应,与新的发展阶段相对应,其内涵和发展任务有了新的变化。厘清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明确中国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起点、主要差距和目标方向,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产业体系的概念源自Paul Monroe1898 年提出的工业体系[1],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论证了产业体系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产业体系的概念在中国最早出现于21 世纪初,相关学者提出了产业体系划分[3]、新型产业体系[4]等概念,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传统产业体系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5],其内涵意蕴和实践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在不同时期,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比如从产业表现形态,将现代产业体系定义为工业、服务业、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整体[6-7]。也有学者从系统论角度,认为产业体系是产业间相互关系以及产业与要素支撑、外部环境间的互动关系[4],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8]。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要求的产业体系[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后,不少研究从这四个要素探讨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发展[10],人才、科技、金融要素的协调性,不同维度创新对现代产业体系的驱动作用[11]等。关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内容和优化路径,前期研究主要观点是通过转换发展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12],向高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方向发展[13]。

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来,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建设路径。郑栅洁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实体经济发展关系到中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14]。龚六堂从供给侧要素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核心技术产品自给率,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15]。黄群慧从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点在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有韧性的产业链,以及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产业集群[16]。王桂军和张辉认为,应当从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稳定实体经济规模和融合发展保障体系三个方面补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短板[17]。赵祥则从部门、功能、空间结构三方面揭示了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部门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功能升级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相关建议[18]。杜传忠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基于四大要素的产业体系,而且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等[19]。

由上可见,现有的研究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等问题上仍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且这些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背景要求,在相关的发展路径中也没有充分考虑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2035 年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相衔接。本文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着眼于2035 年远景目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存在的差距,探讨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与2035 年远景目标相比中国产业体系的主要差距及发展方向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基础,其内涵必然要能够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应该反映中国产业发展的状况与主要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基于此,并结合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本文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该具有“品质服务优、生产韧性足、竞争能力强、劳动报酬高、环境更友好”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品质服务优,是指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能够生产出高品质、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产韧性足,是指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没有重要的短板环节,在遇到内外部各种突发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经济基本正常运转;竞争能力强,是指实体经济在面临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前后挤压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劳动报酬高,是指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能够为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为劳动力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回报;环境更友好,是指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能够绿色低碳化发展。

只有与2035 年远景目标对标,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差距及发展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 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一项具体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测算,这一目标大致相当于2035 年中国人均GDP 要达到3 万美元(2020 年价格)的水平①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研究报告2022 年第131 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 万至3 万美元阶段的实际增长任务》。。基于此,本文把支撑人均GDP 达到3 万美元作为2035 年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发展要求。与这一要求相比,当前中国产业体系主要存在五方面的差距,这些差距也正是中国今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一)在一些关键产业链上存在“卡脖子”和短板环节

中国是全球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除了拥有完整的一产和三产体系外,在工业内部还拥有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666 个工业小类,在产业体系完整性上居于全球领先水平,部分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也已经居于全球领先位置,但仍存在不少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安全问题。2019 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制造业开展的产业链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在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五类产业中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在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钢铁、石化、建材六大类产业中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飞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等十类产业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在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等五类产业上与世界差距巨大。特别是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电力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存在被“卡脖子”的安全隐患,这是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制造业人均规模的差距相对较小,但劳动生产率与2035 年目标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

制造业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产出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2021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4.9 万亿美元,超过当年排名全球第二至四位的国家之和(美国2.5 万亿美元、日本1.0 万亿美元、德国0.8 万亿美元、韩国0.5 万亿美元),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3 445美元(制造业增加值/人口数)。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DP 3 万美元的水平上,各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平均值为4 320 美元,中国目前水平为这一平均值的79.7%(见图1,下页)。

图1 2021 年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比较

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核心因素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因而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向时必须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存在显著的效率差异,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服务业。但各行业的名义劳动生产率数据并不能显示这一规律,这是因为服务业部门价格增长速度一般会快于制造业部门,弥补了实际劳动生产率上涨慢的问题。因此,比较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核心要看制造业部门。

2020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就业人数)为3.1 万美元/人,与相似人均GDP 水平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属于略偏高水平。例如,2020 年马来西亚人均GDP 为1.0万美元,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3.0 万美元/人;智利人均GDP 为1.3 万美元,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2.8 万美元/人。但是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20 年法国为7.9 万美元/人,德国和日本分别为8.8 万美元/人、9.5 万美元/人,美国约为15 万美元/人。到2035年,中国的人均GDP 目标约为3 万美元,在这一水平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均值约为7.3 万美元/人,中国目前水平约为这一均值的42.5%(见图2)。

图2 2020 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三)绿色低碳方面成就巨大,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2010 年以来,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化水平显著提高,单位GDP 碳排放从2010 年的1.39 kg/美元下降至2020 年的0.93kg/美元①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计算。,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下降幅度最大。由于中国能源禀赋偏煤,尽管绿色低碳化进程较快,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在各行业中,制造业由于生产过程需要用到不少高碳能源,是碳排放强度最大的行业,因而也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美欧等国开征碳边界调节税,出口产品的绿色低碳水平将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横向比较来看,2020 年,中国制造业单位总产值碳排放强度约为5.6 吨CO2/万美元②指综合碳排放强度,包括了生产过程中使用电力所含有的碳排放,以及中间投入品中的碳排放。。在主要国家中,不仅高于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均GDP 达2 万美元以后,制造业单位总产值的碳排放量会趋于平稳,大致在1.8 吨CO2/万美元至0.6 吨CO2/万美元之间(见图3)。考虑到目前全球已经进入碳减排的重要阶段,且2030 年前中国要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因此,预计中国2035 年碳排放强度有必要下降至2.0 吨CO2/万美元以下的水平,由此可见,目前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

图3 2020 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制造业单位总产值碳排放比较

(四)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是目前中国产业体系中的相对薄弱环节

生产性服务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帮助提高实体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经过比较发现,中国在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上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差距较小,差距较大的主要是商务服务业(包括法律和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科学研究与发展、检验检测、广告业与市场调研、设计等)。2018 年,中国商务服务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7.9%,显著低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例如,2018年墨西哥的这一比重为13.4%,土耳其为11.8%,阿根廷为21.1%,巴西为39.4%,智利为45.8%。在人均GDP 3 万美元的水平上,商务服务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平均值为35.0%,中国目前仅为这一均值的22.6%(见图4,下页)。总体来看,商务服务业是当前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薄弱环节。

图4 2018 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

(五)创新投入比重较高,但投入产出效率仍然偏低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研发经费占GDP 比重已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2020 年,中国R&D 经费占GDP 比重为2.4%,而相似发展水平的马来西亚为1.3%,土耳其为1.1%,即便是与人均GDP 3 万美元左右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研发投入比重也不低(见图5)。2020 年西班牙的研发投入比重为1.4%(人均GDP 为2.7 万美元),意大利为1.5%(人均GDP 为3.2 万美元)。

图5 2020 年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研发投入强度比较

但是,中国目前研发投入的“含金量”和产出效率仍不高。在政绩考核导向下,部分地区认为研发投入强度越高越好,因而盲目增加研发经费,一些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大量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部分创新主体为了达到获得研发补贴或税收优惠的门槛,在研发经费中“注水”,这导致研发投入的“成色不足”,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的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率,将研发投入切实转化为创新的驱动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的追赶型国家,中国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时,面临着多方面的独有机遇和特殊挑战。

(一)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机遇和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世界经济在经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后,正在迈入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时代,有的称之为工业4.0,也有的称之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3D 打印、5G 等。虽然中国没有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会,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已经居于全球较先进位置,这为中国进一步提高各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以智能制造技术的代表——灯塔工厂①灯塔工厂是指大规模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积极推动工厂、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转型的制造厂商,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合作评选。为例,截至2023 年1 月13 日,全球共有132 家工厂入选灯塔工厂,分属于76 家公司,这76 家公司中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国、美国、德国,分别占比26.3%、25.0%、10.5%。其中,中国有20 家公司拥有灯塔工厂,在全球居于领先位置。

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规模和创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的新增长点,普遍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征,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巨大的创新投入,面临较大的技术和经济不确定性,发展的风险也较高。中国是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超大的产业规模,这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基础条件。超大产业规模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摊薄研发和创新成本,形成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另一种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大还可以产生技术路线选择上的优势,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其技术路线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如在新一代彩电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过等离子与液晶两种路线之争,而超大规模有利于企业同时对多种技术路线进行研发、试错,成功可能性更大,可以显著降低因选错技术路线而丧失产业发展机会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在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已经显露出这一优势。例如,近年来中国出口“新三样”,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规模优势后来居上的典型案例。在前几年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2023 年1—5 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53.7%,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15.3%,锂电池同比增长65.9%。此外,电动汽车出口的单价也从2020年的1.5万美元/辆提高至2021 年的2.0 万美元/辆和2022年的2.3 万美元/辆,2023 年1—5 月进一步提高至2.47 万美元/辆。

(二)中国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方位围追堵截对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带来挑战。近年来,美国以安全为借口,不顾公认的国际经贸规则,利用其霸权地位,肆意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打压。在高技术领域,不仅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还利用“长臂管辖”禁止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2018 年8 月1 日至2023 年6 月14 日,仅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国防部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数量就达到1 141 家。美国还无理要求凡是含有25%以上美国技术成分的产品,或者不包含任何受管制的美国技术,但被认为是在美国技术的帮助下设计或制造的产品,对中国出口都要经过美国同意。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不仅限制本国企业对中国投资,而且限制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正常的投资。美国建立了所谓“芯片四方联盟”,不仅给美国投资建厂的企业以大量补助,而且要求获得资助的半导体企业(包括非美国企业)未来十年不允许在中国投资建厂,直接干预其他国家企业的自主决策。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进行全方位打压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特别是防止中国高技术产业对美国构成挑战。1992 年,在美国出口的5 205 种商品中(按HS8 位编码,剔除了第1 至第24 类的农副产品),中国有2 098 种商品对美国出口,到2022年,在美国出口的6 076 种商品中,中国有4 048种商品对美国出口。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生产并出口的商品,中国也能生产而且还能销售到美国,这反映了中国向产业中高端升级的成效,这本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但被美国视为重要威胁。

中国还面临着东南亚等国低成本竞争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涨较快,而东南亚等国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凸显。2022 年,中国人均工资成本约是越南的3 倍以上(见表1)。虽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后发国家不断提高是正常现象,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后发国家低成本竞争对中国的挑战更大。一是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的空间较大。如日本、韩国等国,在经济起飞后可以集中发展高技术产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但中国规模巨大,单独依靠高技术产业不足以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降低了后发国家发展工业的难度,小规模国家也有可能发展起一些以前难以发展的工业。例如,随着三星电子在越南建立手机生产厂,它同时把上下游企业都带到了越南,较短时间内就形成了越南的手机产业链,这显著增大了后发国家对中国工业的挑战。 2018年以来,在国内成本攀升、美国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企业外迁数量明显增多,一些企业将生产线迁至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地,而且上下游配套企业跟随转移使产业链外迁呈现链条化的趋势,产业链外迁已成为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挑战。

表1 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及其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美元/月)

中国当前实体经济对高素质劳动力吸引力弱,对产业升级带来挑战。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主体,工作环境也相对差于服务业,这客观上要求制造业的收入水平应该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才能有效吸引高素质劳动力。从国际来看,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都是如此(见表2),但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导致制造业缺乏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工业部门招工难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制约中国产业升级、影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2 2019 年中国与其他国家分行业工资水平比较(单位:美元/月)

四、主要发达国家在处于与中国相似发展阶段时的产业发展经验

虽然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阶段,但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主要发达国家在相似发展阶段①本文指相当于中国从2020 年到2035 年的阶段,人均GDP 从1 万美元到3 万美元,2020 年不变价。的经验对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制造业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是效率提升的主体

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率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不同的产业由于其生产技术不同,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有较大差异。例如,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限于土地面积制约;不少生活性服务业由于其分散化、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的自然特征,生产效率也难以快速提高;而制造业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或可以采用现代化大工厂生产,或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例如,日本在1973 年至1991年间(大致相当于人均GDP 1 万至3 万美元阶段),制造业、电力燃气水、批发零售业、邮政和信息通信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远远快于其他行业。

(二)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主体

随着各行业不断使用现代化生产方式,大量机器和新技术对就业岗位的替代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从美、英、日、法、德等11 个国家人均GDP 在1 万美元至3 万美元阶段就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总体呈现一二产业就业比重显著减小而服务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的态势。平均来看,11个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比重平均值从期初(人均GDP 约1 万美元时)的26.0%下降至期末的16.5%,下降了9.5 个百分点。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就业比重也有所降低。在就业增长的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比重增长最多,11 个发达国家平均增长7.0 个百分点左右;其次是健康和社会工作,平均增长了4.0 个百分点;文体娱乐及其他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平均增加了2.0 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平均增加了1.7 个百分点(见表3)。现代化产业体系必然要求能够充分吸纳就业,根据就业结构变化规律促进就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表3 人均GDP 1 万至3 万美元阶段主要发达国家就业结构变化

(三)多数国家制造业内部结构有较明显的升级

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劳动力工资进一步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否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是否会出现一大批产业持续对外转移甚至出现产业空心化,以及如何保持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农业和服务业都是服务于本地化的产业,对外转移问题不大,因而产业转移的主体是制造业。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发达国家这一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及产业转移的特征。

从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各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美、日、英、法、德和比利时这几个国家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明显提升。例如,美国的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从31.7%提高到38.0%,日本从24.5%提高到33.0%。而其他国家,如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的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并不明显(见表4)。

表4 发达国家人均GDP 1 万至3 万美元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单位:%)

进一步细分研究可以发现,在制造业内部各细分产业中,少数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对外转移态势。特别是纺织服装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会出现比重下降和对外转移的现象。2018 年,中国纺织服装和制鞋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9.3%,按照一般规律,到2035 年时有可能会降低至相似水平下韩国的比重(4.2%)。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面向2035 年中国远景目标,本文从“品质服务优、生产韧性足、竞争能力强、劳动报酬高、环境更友好”五个方面对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2035 年远景目标相比,中国产业体系依旧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中国当前在一些关键产业链上存在“卡脖子”和短板环节,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2035 年目标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绿色低碳方面成就巨大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相对薄弱,创新投入比重较高但投入产出效率仍然偏低。但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规模和创新优势也为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的全方位围追堵截、东南亚等国的低成本竞争,以及实体经济对高素质劳动力吸引力弱等困难与挑战。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瞄准中国主要产业体系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借鉴其他国家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的机遇,发挥中国的优势,精准施策。

第一,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供给侧来看,需要发挥中国大国优势,针对当前对美国依赖度高、“卡脖子”可能性较大的环节和产业,集中产学研优势资源进行集中攻关,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安全水平;从需求侧来看,需要重视借鉴中国“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少数确需国家攻关的技术,有效集中一部分国内市场需求(如政府采购),为研发的新产品提供应用和迭代的机会,通过市场需求拉动关键技术成熟和进步。

第二,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已经积累不少经验,形成一大批专门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以及一批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但仍然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信息化基础薄弱和资金投入能力不足的困境。为此,应继续通过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典型案例引导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的方式,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并支持企业提高知识提炼能力,有效、安全、合理地在生产经营中释放大数据价值。此外,还要深入落实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和“专精特新”化发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第三,加快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不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有较大差异,有些行业重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比如从长流程炼钢转向电炉炼钢或使用氢冶炼技术,但对于大多数制造业行业来说,最高效的路径是提高电力中来自风、光、水、核等零碳电力的比重,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绿色电力,企业通过提升电气化比重实现绿色低碳化转型。这就需要进一步攻克新能源技术,特别是集中攻克高效率、低成本储能技术,从而持续提高电力系统对风、光等绿色但波动性大、不稳定电力的消纳能力,提高“绿电”比重。

第四,加快商务服务业发展。商务服务业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中国不少商务服务业(如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租赁服务、工程咨询服务、产权交易服务、会展服务、检测认证等)发展水平落后于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金融政策,拓展轻资产的服务类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土地供应调控机制,保障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通过降低工商业电价、水价等多种途径,着力降低商务服务业发展成本。

第五,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优化人力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针对产业结构和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的新特点,有必要持续推动教育和培训体系变革,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学历层次结构,不断提高中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优势。此外,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建立制度化工资增长机制,促进制造业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着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形成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生活性服务业等其他行业需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的规模和素质优势。

猜你喜欢
服务业制造业现代化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边疆治理现代化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