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危机背景下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

2023-09-16 13:30赵曙明杜鹏程
改革 2023年8期
关键词:异己数智免疫系统

倪 清 赵曙明 杜鹏程

在数字经济时代,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对企业健康构成巨大考验[1]。为增强危机管理能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应当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精准免疫,提高对内外部风险的免疫能力[2]。根据Gartner 公布的2023 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企业应加快建设数字免疫系统以改进数据驱动决策。到2025 年,投资建设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将能够减少多达80%的系统宕机时间,从而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①数据来源:国际机构高德纳(Gartner)发布的《2023 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因此,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智慧防疫”,可以有效拓宽企业的免疫信息来源,缩短免疫信息传递链条,提高其对内外部异己的监测速度和响应效率,从而实现企业免疫能力的数字化升级。

既有研究显示,通过及时应对内外部的侵袭、迅速抵御有害异己并形成记忆,免疫力有助于修复破损细胞,实现组织环境适应性与稳定性的统一[3]。高免疫力的企业组织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危机的早期信号并作出响应,从而避免、抵御和缓冲不利事件的冲击[4]。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其免疫效能[5]。《2022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数据智能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决定性竞争力,已有95.9%的企业完成或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海尔、中兴等众多企业将数字化视为危机情境下的“救生圈”,通过积极接种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机器人、区块链技术等“数字疫苗”,深耕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形成“数智化免疫力”,以谋求持续健康发展[6]。

尽管业界对企业免疫力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受制于研究情境的稀缺性,相关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以王以华为代表的学者主要探讨了企业免疫的基本内涵与影响效应,并分析了其对企业绩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但关于如何提升企业免疫力的研究明显不足[3,7]。当前,数字技术正在不断重塑企业的业务生态与价值创造方式[6,8]。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商业模式、产品设计和生产、供应链协同、柔性制造等运营方式,改变了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以及人机决策等,增强了企业对危机冲击的预警和防御精准度[9-10]。尽管有研究指出数字化已成为企业抵御内外部风险的必选项[11],但数字技术对企业免疫这一特殊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组织的免疫系统面临着诸如数字漏洞威胁、免疫内生安全挑战、免疫系统封闭独立等诸多困境与挑战,如何让数据“可用而不可见”,实现企业免疫向企业数智免疫的跃升,仍需进一步探索。

一、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力:内涵阐释与作用机理

(一)企业免疫力与企业免疫系统的内涵阐释

在生物医学中,免疫是指机体自动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通过免疫系统及时排除威胁,从而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能力[3]。免疫系统由分工协作关系明确的器官、细胞、分子等组成,形成一个对有害“异己”自动反应、自我组织的复杂网络系统,能够保护机体免受来自外部致病生物体的攻击,或内部不利因素的侵害[12]。王以华等学者将生物医学免疫理论与组织管理理论相结合,创建了组织免疫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免疫力是通过识别内外部异己,调动资源对其进行排除并总结经验形成记忆,从而避免危害二次发生,保障组织健康运行的能力[13]。另有研究指出,组织免疫是以组织健康为目标,对各种影响组织成长和发展的异己进行提前预防,具有自主适应性、高度多样性、时空多态性、模式记忆性和多维交互性等特征[4]。

根据杜鹏程等人的研究,企业组织免疫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完善的企业免疫系统的构建[12]。企业免疫系统包含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三个子系统,是组织监测外来病原入侵、清除异物、维持机体健康稳态的重要防御体系[14]。其中,免疫监视系统是组织对内外部有害因素以及自身老化因素进行监测与识别的主要工具,有助于减少战略不确定性。免疫防御系统是在免疫监视有效的情况下,企业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应答。当识别出组织面临的风险属于突发性非常规异己时,免疫防御系统将制定并选择最优策略清除风险[14]。免疫自稳系统是组织清理衰老细胞、稳定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场所[15]。免疫系统在执行完防御功能后会进入企业免疫修复阶段,即对组织漏洞和受损细胞进行自我恢复,同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学习和记忆功能,通过记忆细胞将风险及应对措施存入抗原库和策略库,有助于提高再次免疫应答效率[16]。

(二)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在常态化危机情境下,企业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不仅考验着企业对入侵异己的识别速度与应答效率,而且会放大企业固有免疫缺陷,影响免疫系统稳定性。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科学精准地提升企业免疫效能、筑牢企业免疫屏障提供了保障[7]。运用深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穿透企业免疫应答环节的所有场景,加速企业免疫链条的开放互联、效率提升与创新涌现。对于企业组织而言,有必要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运营洞察、分布式传感测序和智能化异己处理,有效提升企业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和免疫自稳系统对异己识别、应答、修复维稳的精准性。

1.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监视系统对异己的识别速度与精度

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机体免疫监视细胞需要快速地识别并排斥所有“异己”抗原[3]。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危机带来诸多外部异己,如何提高对异己数据的识别与应对速度是企业免疫系统面临的重要考验。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对数据的采集能力和处理效率,有助于增强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识别与预警异己的能力[17]。一方面,数字技术提升了异己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成为企业实施免疫应答的技术支撑。疫情推动了企业沟通向线上转移,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智能装备和终端的普及使得企业所能采集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通过语音语义识别和分析技术,线上沟通数据可以沉淀为可被分析的会话数据,这解决了以往企业数据获取滞后、不全面、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18]。通过AI 技术挖掘和提炼,会话数据可实现在企业内外部的高速流转,有助于全面监测企业管理要素和资源,并对潜在异己和风险进行快速评估。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提升了对异己数据处理的决策效率。云办公等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对异常数据的智能免疫应答,可有效提升对异己的识别速度,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数字技术不仅能提升企业免疫系统的监视速度,而且能增强对内外部异己的识别精度,建立对有益异己的免疫耐受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混淆有益与有害“异己”,把“有益”当“有害”也会对企业健康产生危害[12]。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防控组织异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应用智慧应急云等大数据平台拓宽了企业免疫信息来源渠道,缩短了免疫信息传递链条,有效保证了风险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赋能组织对异己类型、强度、影响范围等信息的精准识别,避免企业对有益异己产生异常应答,如排斥创新、拒绝变革、未有效利用资源与机遇等。例如,博锐尚格、云智慧等企业通过打造数智化全景风控平台,可精准地对风险事件进行过滤或预测,既提高了对有害异己识别的精准度,又有助于构建有益异己的免疫耐受机制,增强企业免疫监视功能的稳定。

2.数字技术赋能企业中枢免疫系统对危机的响应效率与防御能力

中枢免疫防御系统通过激活机体内的补体使抗原与抗体相结合,能够有效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防御功能的核心[19]。对于企业而言,各种突发危机考验了企业中枢免疫系统(如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等)的响应效率[20]。大数据技术通过提高企业对危机的管控效率,能使中枢免疫系统的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21]。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企业中枢免疫系统创新危机管理模式,提高危机管理效率。基于数字技术的优势,以数智领导力提升管理效能,将“智慧治理”与“整体性治理”进行有机结合,建立清晰化、智能化、标准化、集中化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22]。不同治理主体依托数字技术实现高效协同与整体应对,使数字技术与治理机制在互动调适中走向融合,推动企业危机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提升了企业中枢免疫系统的决策效率。例如,亚马逊、海尔、华为等走在数字化浪潮前端的企业均构建了客户触点平台、资源型服务平台、数据自助平台等一整套生态系统支撑平台,帮助中枢免疫部门作出更加科学高效的决策,实现免疫系统对危机的高效率响应,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对危机的响应效率和防御能力。

3.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自稳系统的修复再生与自我更新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通过不断新陈代谢,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等方式,保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更好地抵御危机并增强持续免疫力,企业应当不断提升免疫自稳系统的再生修复与自我更新能力。数字化为促进企业与外界的联结与共生、增强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23]。一方面,数字技术使组织结构趋于平台化和网络化,有助于构建柔性、灵活的企业免疫架构,充分发挥部门和个人的潜能,促进企业免疫系统在面对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突发事件时实现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协调。例如,阿里巴巴、滴滴、字节跳动等企业通过构建“大中台、小前台”的平台化组织,打破了组织边界,实现了业务间高效协同,从而增强了企业免疫系统活化力和调节力的敏捷性。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企业间共生修复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促进了危机情境下企业间的主动协同增效。例如,宝洁基于数智赋能打造“千场千链”,构建了智能、高效、协同的供应链平台,实现了在疫情冲击下的销售额稳步回升,并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系列价值积累。

综上,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力的作用机理如图1 所示。

图1 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二、企业免疫的数字化跃升: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如前文所述,数字技术将企业海量的数据应用于危机的预测和趋势的研判,并将企业免疫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决策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这有助于提高企业健康监测与危机防控的精准性,革新企业重大疾病预警模式,构建数智化的企业免疫系统,从而实现企业免疫的数字化跃升。根据Gartner 的数据,目前有76%的数字产品团队需要对营收负责。企业需要一个既能实现商业价值,又能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法,而数字免疫系统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特别是对于处于常态化危机情境下的企业组织而言,为摆脱经营困局,加快复苏步伐,应当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组织精准免疫,打造企业的数智免疫力。

(一)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内涵与层次结构

数智免疫原指一种为企业信息系统服务的自动化防范病毒的解决方案,能够预防计算机病毒并修复更新信息系统[24]。近年来,数字技术已成为组织应对复杂、易变、不确定环境的关键推动力量[5]。Gartner 公布的《2023 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指出,企业应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免疫系统,以数据驱动决策,从而提高组织的弹性和稳定性。因此,企业组织有必要基于全场景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防线,实现企业免疫力的数字化转型。借鉴已有学者观点和理论,本研究认为,企业数智免疫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力,它是企业组织通过设计、部署及利用数字技术识别异己,调动资源对其进行排除并总结经验形成记忆,从而提高企业健康运行效率的能力。数字技术是形成免疫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要素,企业需要采取变革性行为,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架构和流程效率,从而促进组织在危机情境下实现稳定性与适应性的统一。

生物医学免疫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有先天性(固有性)免疫和获得性(适应性)免疫两种应答方式[3]。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与生俱来的维护健康的功能,由皮肤、黏膜、分泌物等构成;而获得性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或因接触病原微生物后获得的免疫力。组织免疫理论认为,企业免疫与生物免疫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企业免疫也具有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道屏障[20]。固有性免疫主要包含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而适应性免疫则由组织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和免疫记忆等构成[14]。

据此,本研究认为,企业数智免疫力也包含固有性数智免疫力和适应性数智免疫力两方面的内涵,并与人体免疫和企业免疫具有映射关系。具体地,固有性数智免疫力是企业组织针对内外部有害因素,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进行事先的、一般性的数智免疫应答能力。它主要由数智防御系统(如大数据事业部、组织数字素养与数字文化等)、专职数智免疫系统(如数智风险管理部门、数智审计等)以及数智免疫细胞(如数智员工、数智团队等)发挥免疫效能。固有性数智免疫是企业组织应对内外部有害因素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企业组织进行免疫应答的基础。而适应性数智免疫力则是企业组织在预先设置的数智防御系统、专职数智免疫系统和数智免疫细胞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系统,针对内外部异己所采取的后天的、特定的免疫应答。它通过数智监视(如数智风险监督、云测试等)、数智防御(如数智危机处理、智能化反病毒措施等)以及数智学习与记忆(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数字知识库系统更新等)三种机制发挥作用,是企业数智免疫力的第二道防线。

综上,基于映射关系的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层次结构具体如表1(下页)所示。

表1 基于映射关系的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层次结构

(二)企业数智免疫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与生物免疫相似,数字免疫是典型的分布式复杂信息处理系统,具有高度复杂、多样、记忆、动态、非线性等特征。正如前文所述,生物医学免疫与企业数智免疫具有映射关系。企业数智免疫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具体包括:(1)抗原。能够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叫作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对应于各种外部风险、危机或致使产品变异的突发事件。(2)抗体。受到抗原的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叫作抗体,对应于企业组织应对风险与危机的策略方案,其中免疫T 细胞和B 细胞分别对应于企业数智风控部门、数智危机管理部门、数据质量监控系统等。抗体捕获、提呈及降解抗原的过程对应于企业风险数智化识别和处理过程。(3)免疫记忆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病原的首次入侵具有记忆功能,并对同类病原体的再次入侵给予更敏捷、更有效的应答[25],这种能够作出应答的要素叫作机体免疫记忆细胞,对应于企业的数智化知识管理体系、智慧学习体系、数据质量管理信息库等。(4)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机体免疫器官对应于企业周边免疫系统(如分布在企业各部门的数智员工)、专职免疫系统(如数智风险管理部门、数智审计、智慧质量系统等)、中枢免疫系统(如高层数智化管理团队)等。(5)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强化免疫屏障的有效措施,机体接种疫苗对应于企业构建的应对风险与危机的数智案例库、预案体系或质量管理防御方案等。(6)免疫进化。免疫进化是新抗原的进入引发整个免疫系统自动进化的过程,对应于企业数智免疫系统的智能化更新。

综上,企业数智免疫系统与生物医学免疫系统的对应关系及其要素功能如表2 所示。

表2 企业数智免疫系统与生物医学免疫系统的对应关系及其要素功能

(三)企业数智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生物医学研究指出,免疫应答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与生物免疫类似,企业数智免疫应答是指企业在面对内外部危机和风险时,通过数智免疫系统的快速反应来解除危机并维持相对稳定、健康发展趋势的过程[4]。借鉴组织免疫的基本理论,企业数智免疫应答可分为对异己的数智免疫监视、数智免疫防御、数智免疫学习与记忆三个阶段,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等动态循环的特点。

首先,在数智免疫监视阶段,企业需要通过“数字信息的接触和感知”获取外部信息,主要包括风险信息的智能化识别与传递[26]。专职免疫机构可基于异己预警模型自动采集并整理流程、业务、信息和声誉等异己诱发轨迹,实现对各类异己的自动预警与警报解除。同时,基于内部共享数据不断修正预警模型与阈值,持续优化和完善企业异己识别与预警机制。

其次,数智免疫防御阶段是对企业内外部异己实施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5]。当突发危机等异己入侵时,企业最外围的防御体系——固有性数智免疫系统最先发挥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及时预警并启动企业数智风险防御体系。若该层数智防御机制失效或应答不足,企业将立即启动适应性数智免疫应答,借助数字技术的连接、聚合和筛选作用进行危机响应。若未发现或识别出该异己是有益的,企业将基于全过程实时异己检测技术实施免疫耐受。一旦扫描到异己入侵,将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高精度地判别未知异己的亲和力,从而实现精准筛选。若该异己是第一次入侵企业,免疫系统就会立即启动相应措施: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资源状况,建立或调整资源配置形成新的数智化业务流程系统,实现数智化赋能风险评估、风险预警与风险应对策略,即进入企业数智免疫的防御阶段。

最后,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后,企业数智免疫系统将进入免疫学习与记忆阶段。免疫系统会基于机器学习和算法模型对防御策略进行学习并产生记忆,借助人工智能对风险事件进行回溯、分析,纳入并完善异己库和策略库[9]。当再次遇到亲和度较高的异己时可实施二次免疫应答,即通过激活策略库中相应的风险策略将其清除,免疫应答效率将有效提升[24]。生物医学免疫理论指出,当有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后,免疫细胞的个体亲和度会提高,群体规模也会扩大,最优个体将以免疫记忆的形式得以保存,这是一种增强式的学习过程[27]。研究指出,组织记忆可以保存组织在应对风险中形成的知识、信息、措施、流程等,这些记忆可能是显性或隐性的[28]。组织记忆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信息,而且能为企业识别与应对新的内外部异己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29]。

由上可见,企业数智免疫力的作用机理呈现循环反复、螺旋上升、不断增强的特点,具体如图2(下页)所示。

图2 企业数智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三、常态化危机背景下企业数智免疫力的提升路径

在常态化危机背景下,企业免疫系统面临着诸如内外部异己监测难度高、数字漏洞多、免疫内生安全挑战大等诸多现实挑战。为此,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数智免疫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对内外部风险与危机的精准防控与应对,从而促进企业免疫能力的数字化跃升。

(一)构建数字孪生体,提升企业免疫系统智能运行效率

在数字化时代,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企业免疫系统的真实运行状态往往难以准确监测。医学研究发现,构建机体免疫系统的数字孪生体可以为精准医疗提供思路[30]。数字孪生体类似于人体的数字双胞胎,可以根据机体所有数据信息建立数字虚拟模型,从而精准判断和推演机体未来的健康状况并提前进行干预[31]。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在免疫系统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采用数字镜像技术实现免疫系统全要素和全流程的可视化管理。通过推演和预测组织的健康状态,并确定最优的风险防御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免疫力,保障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企业首先应构建免疫系统的虚拟仿真模型。例如,基于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矿山等高危行业的工作场景和生产流程,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其次,通过运用物联网数智传感技术实时获取组织实际免疫系统的动态数据并进行仿真分析,有助于实现企业风险点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最后,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对比仿真模型与实际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差距,分析实际免疫应答机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优化改进,以形成企业免疫系统整体智能最优化闭环,促进企业免疫系统精确预警。西门子、达索、PTC、腾讯等企业均通过构建实时孪生数字底座,增强了决策可视和跨时空在场协同,实现了组织应对风险与危机的智能化决策[32]。企业免疫系统的数字孪生体构建思路如图3(下页)所示。

图3 企业免疫系统的数字孪生体建构思路

(二)接种“代码”疫苗,强化企业内生安全免疫训练

医学研究指出,免疫细胞具有记忆效应,即训练免疫。通过疫苗接种等免疫训练方式可调理机体免疫疾病,增进免疫细胞活力。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免疫系统面临的数字安全与挑战不断增加。通过接种代码疫苗能够有效改善免疫缺陷,及时修复数字漏洞,提高企业免疫系统的内生安全性。已有研究指出,代码疫苗不仅能够从源头上规避各种危机风险,实现更高效的前置安全治理,而且能促进内部积极免疫防御体系的构建[33]。将代码技术像疫苗一样注入企业免疫系统,可以在企业内部清晰地呈现解析后的数据信息,感知免疫应答的全过程,从而迅速有效地对异己进行自主检测和响应。

为此,企业首先需要生成免疫安全防护的代码疫苗,对免疫系统进行内生安全训练,实时检测和阻断各种数字安全攻击,构建从漏洞检测到漏洞防护的主动防御疫苗。其次,将这一主动防御能力注入数字化免疫应答过程,实现对企业免疫系统软件、硬件、人员等风险的全面监测感知,形成兼具业务透视和功能解耦的内生主动安全免疫能力。最后,智能化响应风险攻击,实现内生安全协同防护。根据数智免疫系统的风险监测和研判结果,结合企业实际运行环境和免疫应答要求,可以实现对风险信息和异己处置的智能化决策,提高组织内生安全免疫效率。

(三)设计“智能”细胞疗法,提高企业免疫耐受能力

尽管数智免疫系统有助于企业提升异己监测效率,但要想实现对有害异己的精准清除,并且不波及其他的有益异己,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免疫耐受能力。2020 年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者设计出一种“智能”细胞疗法,可以精确定位癌细胞,释放强大的治疗活性且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不利影响[34]。这种疗法为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免疫耐受能力带来了启示,企业也可以构建经过数智基因改造的企业免疫细胞,即运用具有信息记录、分析、可视化功能的软件程序,打造有关异己信息的安全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明晰有害与有益异己的筛选标准。例如,在疫情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业态、新服务和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类异己应当归入安全基因库“白名单”中,以保护企业在数字化变革的过程中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在此基础上,可以应用智能免疫细胞对入侵免疫系统的异己进行逐一检查,并启动高度局部化的免疫应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精确消除有害异己,而且可以构建免疫“豁免区”,使免疫系统能够在“有毒带菌”的条件下运行,从而赋予企业更强的免疫耐受能力。

(四)执行云中安全测试,构建企业云安全免疫防御体系

云时代下,伴随企业免疫系统各要素逐步迁移上云,云安全已成为企业数智免疫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云计算的架构下,数据在计算、存储、传输等过程中存在丢失甚至泄露的风险[35]。在迁移上云的过程中,企业也会遇到从物理到云环境的挑战,如难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与增量数据的持续同步等问题。基于云的安全测试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企业免疫系统云存储或访问的数据、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云安全保护措施包括物理安全保护和逻辑安全保护两种。其中,物理安全措施主要用于保护存储和访问企业免疫系统基于云数据的硬件和设施;而逻辑安全措施则主要用于保护中枢免疫系统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修改。通过识别企业免疫云系统数据中的风险,就可以在漏洞导致违规或其他损害之前得以解决,从而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响应内外部有害异己并改善其整体安全状况,构建出企业云安全免疫防御体系。

(五)实施精准免疫检测,全面评估企业免疫健康状态

医学免疫研究指出,精准免疫检测能够客观反映机体免疫力,有效突破“下医治已病”的困境,在机体健康期或在患病前期预防、检测和治疗疾病[36]。对于企业组织而言,疫情带来行业、市场及用户需求的诸多变化,不仅会放大原有免疫缺陷和疾病,而且会产生新的隐患。加强数字技术对企业免疫系统的检测评估,精准量化免疫系统失衡程度,可以理顺发展思路,优化公司治理,创新商业模式,并深度了解企业的免疫水平。为此,企业应当构建数字化健康监测平台,从管理制度、健康环境、健康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检测和模拟评分。通过建设企业数智化健康平台,整合和推广健康管理数据和健康检测系统,有助于全面评估企业的免疫健康水平,打造健康组织微生态。

(六)打造协同共生场景,构建数智生态链群体免疫力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防御过当行为时,就会发生“免疫风暴”的危险现象。此时,免疫系统不仅会清除入侵者,而且可能对机体造成损伤,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37]。事实上,免疫系统并不是完全封闭和独立的,通过与噬菌体、疫苗和神经系统等的配合和协作,不仅能增强免疫作用,而且能避免潜在的错误应答。对于企业组织而言,为了提高生存力和竞争力,应当充分运用数智化带来的联通性,在企业生态链中打造协同共生场景(即跨组织边界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共享),构建数智产业链生态圈,从而塑造多方协作的数智群体免疫力。为此,企业需要基于数字技术的穿透性将外部成员纳入组织共生战略与实践中。通过集合彼此智慧共同进化,找到新的成长可能性,形成全新的共生共赢发展场景。

四、结语

在常态化危机情境下,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健康监测,革新企业重大风险预警模式,增强企业免疫系统自我调节平衡和快速适应威胁的能力,是现阶段学术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本研究探讨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免疫的作用机理,并在企业免疫概念伞的框架下提出了企业数智免疫力的概念,初步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同时,从打造数智孪生体、注射代码疫苗、实施“智能”细胞疗法、执行云中安全测试、全面评估企业免疫健康状态、构建数智群体免疫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数智免疫力的提升路径。本研究创新性地运用数字技术解释企业免疫能力的升级逻辑,有助于丰富企业免疫理论,并为企业免疫力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探索方向。

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深入探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进一步延展企业免疫力的概念范畴,构建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完整框架。现有研究主要从行为层面进行企业免疫研究,如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学习与记忆等行为,却忽略了对企业组织心理免疫内涵与范畴的分析,这难以体现企业免疫的整体框架。免疫学研究指出,人体有行为免疫和心理免疫两套免疫系统,其中心理免疫是机体由一系列认知防御机制组成的心理保护系统,能够保护个体自我价值免受威胁,维护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对异己实施数字免疫监视、防御、学习与记忆等行为应答,而且要加强心理免疫能力建设,运用数字化赋能企业认知免疫、情绪免疫、意志免疫等心理免疫,从而缓解危机带来的企业内外部压力与挫折。本研究仅从行为免疫的两个维度(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探索了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初步架构,未来还应从心理免疫层面进一步丰富企业免疫力的内涵,从而体现出企业数智免疫力的完整框架。

第二,探讨数字技术对企业免疫力的动态作用机理。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企业免疫应答过程具有“感知—甄别—判断—传递”的动态循环特性。企业免疫系统在进行异己识别、反馈、变异、选择和记忆并再次应答时,将进一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免疫效果。因此,未来研究还应进一步探究数字化如何赋能企业免疫的动态循环机制,从而实现企业免疫能力的重塑与升级。此外,数字化对企业免疫的提升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字化需要通过一系列组织行为(如组织学习、意义建构、网络关系等)才能实现企业免疫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第三,数字技术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有必要探索数字技术的“黑暗面”,审慎分析数字技术对企业免疫力的消极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会带来工作场所的变更,而且会使企业成员对工作体验和人际关系的整体感知发生变化。当员工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可能威胁到他们原有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条件时(如隐私信息监控、去人性化管理以及单向组织沟通等压力性环境等),便会增加心理压力,引发员工焦虑和悲观的情绪,这是对企业心理免疫能力的重要考验。例如,亚马逊公司的AI 监工系统涉及对员工隐私的过度侵犯,使员工产生过度的心理应激防御反应,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基于此,未来研究可尝试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对企业免疫力的“双刃剑”影响效应。

猜你喜欢
异己数智免疫系统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身体的保护伞——免疫系统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以L-亮氨酸为底物一步法生物合成α-酮异己酸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Staying healthy
有时候,阳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