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2023-10-19 03:11汪茂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农业

汪茂文,杨 普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贯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始终贯穿党的百年历史。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整风运动至新中国反腐第一案,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一系列成果,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廉洁文化基因的赓续与传承。2022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具体目标之一。深入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举措,在构建健全预防腐败体系中作用凸显,对推进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导向作用。

农业科研单位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主体之一,廉洁文化建设水平关乎事业发展。科技人员是我国现代农业事业的后备军和智囊团,价值观取向和文化素养程度影响着为民服务质效和乡村振兴。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存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1]。厚植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引导科技人员静心做学问,安心出成果,提振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农业科技力量。

1 建设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鲜明的态度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严的高压态势,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2]。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优秀文化有利于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规范行为。消极文化、错误文化则潜移默化败坏党风、社风和民风。因此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需要重视廉洁文化这一思想根基。既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形成“不敢腐”的警示震慑,也要培育廉洁文化,源头引导塑造“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只有心中有廉洁、知敬畏,才能廉洁奉公、恪尽职守,更好地践行“不能腐”的行动自觉。对于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行稳致远的保障。深入进行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净化农业科研单位的政治生态,夯实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1.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内优良作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廉洁文化浸润人心。如文学中“梅、兰、竹、菊”四君子寓意高洁的品德;以包拯、海瑞等为代表的古代清官体现了大公无私的为官之道。清正廉洁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同发展时期均注重的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廉洁奉公,赢得广大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使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人心。革命战争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一言以蔽之,新时代建设廉洁文化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内优良作风一脉相承,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紧密相连,是严于律己的精神源泉。

1.3 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培养非常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青年科技人才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进人员,其职业操守还处于形塑的过程中,这一阶段价值观的培养非常重要。近些年发生了一些年轻干部违纪案,情节较恶劣。这些违纪的年轻干部有些沉迷于不良爱好,有的为了满足自己高消费的需求选择铤而走险,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农业科研单位也存在诸多廉政风险点,如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科研副产品的处置等环节均有可能发生违纪行为。如果忽视廉洁文化建设,腐败就可能会趁机侵袭,青年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可能发生偏移,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变弱,防控的主动性降低。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势必要在青年科技人员思想层面筑牢不碰红线不触底线的强烈意识,在行为层面树立正确的典范和导向。廉洁文化是反对腐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通过建设廉洁文化,引领青年科技人员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洗礼精神,进一步提升辨别廉政风险的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摒弃不良爱好,走好正确的人生道路,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廉洁文化建设现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下文简称“安徽省农科院”)建立于1960年,下设14个专业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850余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大多数。历经60多年的发展,安徽省农科院形成了“敬农敬业、惟实惟新”的院训,涌现了几代科研人员四十年如一日坚守杨柳实验站的“杨柳”精神、塑造了“敬农兴土”及党员进“渔”家科技跃“农”门等党建品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鼓励多种粮种好粮。安徽省农科院乔玉强博士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科技支撑淙祥合作社,其先进事迹在《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安徽省农科院在全省范围的知名度和荣誉度,是安徽省农科院文化的一次外在彰显。廉洁文化是农业科研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5]。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可以分为廉洁精神文化、廉洁制度文化、廉洁行为文化和廉洁物质文化。以安徽省农科院为例,廉洁精神文化方面,在院所发展脉络中,形成了廉洁奉公、公私分明的价值理念和吃苦耐劳扎根一线的价值取向;廉洁制度是廉洁文化的具体化、深化和落实[6]。廉洁制度文化方面,安徽省农科院针对院所实际情况,制定了《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受理和处置办法》《关于强化日常监督的实施意见》《巡察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为廉洁从业提供了保障;廉洁行为文化具象表现在农业科技人员科研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坚守科研诚信等;廉洁物质文化如办公场所张贴的院训和走廊设置的廉洁标语图片等,彰显着安徽省农科院整体廉洁氛围。

综合来看,安徽省农科院的廉洁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相较于农科文化整体建设稍显薄弱,效果不够凸显。目前以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学习党内法规为主,以及运用反面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的务实举措不够,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不足。此外,未能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单位文化资源,注重挖掘廉洁典型树立新风正风意识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科技服务点多广且分散,难以进行集中学习和思想教育,监督难度大。二是认知存在误区,片面认为院所中心工作是科技创新和转化服务,重业务工作,轻廉洁教育。三是对农业科研的廉政风险点认识不足,认为科技人员在从业过程中面临的廉政风险较小,对科研经费使用、试剂耗材购买等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不足。因此,厚植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有其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能够达致规范认知和行为的效果,更好地服务农业科技事业发展。

3 建设廉洁文化的对策与思考

3.1 以扎实的理论,筑牢信念之基建设廉洁文化,一要强化理论学习。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先进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保障实践上的坚定,支撑行动上的清廉。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拥有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廉洁务实、发奋图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7]。二要深化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文化上铲除腐败的思想根源,经过历史积淀,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文化倡廉的优良传统[8]。建设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要深入了解不同时期党的榜样们的廉洁事迹,深刻领会党史中的廉洁元素,充分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立场,公而忘私的高尚操守,传承严格自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廉洁奉公的精神力量。三是加强纪律教育学习。把廉洁教育融入日常,常态化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切实做到心中有纪律,行为有约束,心为民所系,科研为民所做。加强警示教育尤其是如科研经费违规使用等科研违规违纪案例警示教育,让不敢腐、不能腐的观念深入人心,引导科技人员牢固树立清廉从业的职业理念,充分激发科技人员投身农业科研建功新时代的热情。

3.2 以清正的家风,涵养良好作风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也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9]。如果领导干部疏于管教配偶和子女,过不了亲情关,会引发诸多问题,乃至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是廉洁文化的后方[10]。建设廉洁文化要注重培育良好家风。立家训、明家规、严家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沾染不良风气,在思想深处自觉抵制腐败。农业科研单位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明家庭规矩,管理好亲属圈,充分发挥家风建设的表率作用,示范引领家庭成员沿着清廉的道路实现人生价值,助推无数个家庭成为国家兴盛民族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而培育青年科技人员也是社会、单位和家庭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家庭的熏陶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至关重要。注重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家庭教育,发挥家庭这个最小单元作用,潜移默化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的品行和定力,推动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入脑入心,增进青年科技人员拒腐防变、抵制诱惑的意识。以良好家风涵养优良工作作风,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潜心用心科研,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农业科技从业人员。

3.3 以丰富的文化资源,营造廉洁氛围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厚思想文化基础[11]。新时代建设廉洁文化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养分,注重运用传统廉洁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典型事例、价值观念和文学意象等深化日常教育,并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实际加以创新,创造性地将传统廉洁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培树具有农业科研单位特色的廉洁品牌。统筹好各类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廉洁文化。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各网站宣传作用,提高廉洁文化宣传工作质效。持续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12]。综合应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文章、视频等多种方式积极传播廉洁理念,提升廉洁文化的感染力,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深挖农业科研单位文化资源,开展廉洁作品征集、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并适时展览优秀作品,极大激发投身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活动参与中升华思想。厚植廉洁文化也要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13]农业科研单位要整合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单位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扎根基层、坚守为民情怀和心系农业科技创新的科研工作者,打造全体职工向模范学习的氛围,发挥模范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感,形成人人争做勤廉双优的局面,将好的作风弘扬在田间地头,在新时代书写新的征程,实现更大成就。

3.4 以严密的监督体系,充盈新风正风严密的监督体系是建设廉洁文化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做深做实日常监督,提高日常监督精准化水平,牢牢把握关键时间点,紧盯关键少数,强化警示教育和警示震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干部职工从典型案例中深刻吸取教训,提升纪法意识,提醒筑牢思想防线,坚决做到守住“底线”,不触“红线”。强化监督检查,以制度约束为准绳,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识别与发现,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人民立场,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严防农业科技服务中的廉洁风险。坚持“严”的主基调,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紧盯“四风”新动向,聚焦“违规请吃、违规收送”等“四风”隐形变异突出问题,坚持“零容忍”,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从严追究。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在农业科研单位形成违纪必究、崇尚廉洁的氛围,让歪风邪风消散,让新风正风充盈,切实“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4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承担着农业科技服务职能。深化农业科研单位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健全预防腐败体系,夯实“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源头防范廉政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奋发向上的科研氛围。建设廉洁文化不仅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也要多管齐下,注重家风教育,综合运用文化资源,提升宣传质效,完善监督体系,厚植农业科技人员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和为民情怀,引导在人生的赛道上树立远大理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