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及实施路径

2023-10-20 05:10汤雅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实施路径跨学科

汤雅淇

摘 要 跨学科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界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且已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一个学习任务群。基于以语言为本位、教学评一体化、连接学生实际生活三大理念,要通过统整学习情境、基于学科情境两大方法,实现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为此,要明确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和面临的困境,进而探究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语文学习 跨学科 意义 实施路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学习可行且必要。一线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跨学科学习的意义,认清目前跨学科学习面临的困境,并把握好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原则与途径,教师才能“跨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一、增强对跨学科学习的认识

1.要认识跨学科学习的背景及内涵

西南大学荣维东老师认为,跨专业课程就是要突破課程的限制,把课程的各个方面整合到一起,形成有价值的联系,整合各专业知识、观念和思考方法等,运用好各领域的专业知识综合处理一个课程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便使学习者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学习[1]。

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看,要求各科课程要纵向发展,综合其他课程,关联其他学科的内容,其中明确提出了“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2]”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

2.要认识跨学科学习实施的意义

首先,在核心素养方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跨学科学习”明确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这是由跨学科学习更能帮助学生适应现实世界的优点决定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相互独立又有联系,传统的分科课程指向的单门学科独立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都是学生适应社会或不可缺的。开展学科教学是学校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学科知识,为跨学科学习打好基础,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其次,在知识统整方面,跨学科学习是围绕一个主题、任务,以学科的核心知识为主干,通过不断整合其他学科知识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在这一个过程中,不仅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将所学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实施跨学科学习的根本宗旨。

3.要认清目前跨学科学习面临的困境

目前学校在课程开发上对跨学科学习存在观念上的偏差。跨学科学习不是“学科至上”,也不是“去学科化”。跨学科学习不能替代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更是跨学科开展的基础。学校课程如果坚持“学科至上”,那么跨学科学习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学生无法从此类课程中获取社会所需的知识;如果走向“去学科化”极端,将会动摇我国课程体系。开发跨学科学习课程,处理好学科性和跨学科性的平衡性是目前学校需认真弄清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整合的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才是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关键[4]。以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学习为例,要坚持语文本位,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创设语文实践活动场。因此,跨学科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方向之一。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一些困境,需要勇于面对并积极探寻解决办法。

二、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应遵循的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六大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六大学习任务群相互交叉,按知识的整合程度由浅入深排序,其中“跨学科学习”是最后一个学习任务群,即知识整合程度最高的一个学习任务群。虽然新课标“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的表述与旧课标基本一致,旧课标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等要求,但新课标更突出体现了课程内容要整合的理念。

1.以语言为本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四大核心素以语言运用为根。因此,跨学科学习不能违背为语言服务的宗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本位,将会变成“四不像”的课程。

语文所学的语言不是仅简单地指语法、语素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此为基础的语用能力,表达能力尤是重点。因此在跨学科学习时,可以让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述贯穿学习全过程。如在学习过程中多次的小组合作分享、在学习最后的反馈阶段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的编辑等。以语文学科和戏剧学科的跨学科学习为例,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曾分享他教学九年级课文《祝福》的做法。黄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电影《祝福》,让学生做好观影笔记,随后小组讨论思考:电影版的《祝福》和鲁迅小说《祝福》有什么区别?电影在哪里进行了改编?为什么要作这些改编?演员为什么要这么演?鲁迅为什么要这么写?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在口头表达上得到了渐进式的训练。最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编辑,又一次规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同时也学习到了戏剧的跨学科知识。

以语言为本位进行语文的跨学科学习,不仅突出了以语文为核心的跨学科学习的“语文味儿”,又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了发展的方式。

2.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保证,同时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评价量表的设计要有一致性。“教学评一体化”要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对学生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为具有相似性,初中语文要进行跨学科学习一般都是和人文学科结合,这一类学科的学习并不是外显的,因此需要随时反馈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跨学科学习中的评价体系要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确定好跨学科学习主题目标后,提炼这几门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设计“目标——评价”导向的评价体系,实现核心素养的具象化,同时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3.链接学生实际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语言实践提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和语文知识实践运用连接,语言经验提示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应该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有帮助。因此,跨学科学习要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帮助,积累经验。

初中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时喜欢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但是对语文学科来说,如古诗词、文言文等问题难免会出现学生无法用自己的经验解决抽象的字词,这时就需要通过跨学科学习打通抽象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

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的《三峡》时,“夏水襄陵”“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等词汇并不是常见的文言词汇,也不是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景象,这时需要借助跨学科学习。如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游玩山水的经验,结合想象,把这些场景绘制下来,打通了学生既有的经验和文本,能启示学生获得新的审美视角。音乐是中学生最熟悉不过的,播放急缓不同的音乐代表三峡不同季节的水,让学生通过节奏来感受三峡水之变化,从具象层面把握这些抽象词汇,同时也给了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节奏的启示;初中学段地理也是主要学习的学科之一,建构地理和语文的知识运用场,结合地理知识,带领学生分析为何夏水会造成“襄陵”,为什么秋冬则是“素湍绿潭”,从科学层面让学生对这些词汇印象更深刻。

良好、有趣的学习环境会促使学生主动积累和梳理知识,只有和学生自身生活相关的学习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

三、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

“大语文建构观”强调教师要开拓自己的视野,走出教材,走出课堂,以主题整合课程为策略,实现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拓展。以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为例,该校总结出跨学科学习的两大途径,分别是创设统整情境,即综合其他学科内容的知识解决语文学习遇到的问题;另一种方式是基于学科情境,则是联通其他学科的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丰富和完善语文学科的学习。下面具体探讨这两种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的运用。

1.创设统整情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主题之一,也是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只靠语文学科,因此还可以引入美术、德育的课程,和语文构成“ACM课程”[5]。以八年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学习为例,本文的人文主题是了解我国古代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学习时可以引入八年级美术《如何欣赏建筑艺术》课程和《传统美德塑精神》的德育课程,构建跨学科学习。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中国石拱桥》中的赵州桥,德育课程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一座座石拱桥背后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二者都和本文的人文主题息息相关。

这样的ACM课程构建了概念上的联通,实现了学生对中国建筑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当学生在探讨《中国石拱桥》“像弓一样的桥洞”“拱上加拱”“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等桥的特点时,就多了几重解读的角度,美术课程和德育课程的引入将学生对石拱桥抽象的理解深入到具象理解。

2.基于学科情境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为基于语文学科情境设计跨学科学习带来了无限可能性。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以“亲情”为人文主题的第二单元后,可以开展“感念亲恩”的综合性学习。学习流程是先让学生学习戏剧知识,为学生最后自导自演《游子吟》舞台剧作准备;第二课时是朗诵与亲情相关的诗篇,深化学生对亲情的感受;第三课时融合美术课程、劳动课程、物理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有创意的小礼物,在班会课上送给自己的父母;第四、五课时,完成舞台剧的台本编写,并以小组合作方式参与表演实践。

以上课例的设计始终围绕语文学科,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为语文学习提供捷径。这样基于学科情境的跨学科学习,一是拓展了学习语文的渠道和途径,二是有助于打破学生的知识受限。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唐玖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学理依据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9).

[2]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任学宝.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4).

[5] 饶  丹,沈晓敏.指向人文底蕴素养的跨学科课程研究——以融合美术?语文?德育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

[作者通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实施路径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