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的幼儿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2023-10-30 16:34黄英
天津教育·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德育幼儿园信息技术

黄英

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品德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立足的必备条件。同时随着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关注,德育成为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幼儿时期是关键阶段,对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幼儿园德育的必要性

通过德育,幼儿可以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这对培养幼儿的品格和发展幼儿良好的人格特质非常重要。在这一阶段,幼儿缺乏道德意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越来越注重道德教育。通过在幼儿园实施德育,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帮互助、热心开朗等良好的性格,幼儿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与分享,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在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对其将来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幼儿的学习始终。通过德育,幼儿能够在人生发展初期就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素质,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地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情境引导和角色塑造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善恶的界限,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态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德育中运用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德育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幼儿园教育中,尽管教育部门对德育有一定的关注,但是很多幼儿教师缺乏对德育实施方法的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他们认为德育仅仅是向幼儿传授理论知识,因此在进行灌输式的德育时,幼儿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德育学习兴趣。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品德、个性和社会行为能力,促进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但是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实施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幼儿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实施德育。比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游戏活动,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注重幼儿参与的程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鼓励其主动思考和探索,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德育相结合,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使用信息化设备,如智能电子白板、电子书等,幼儿可以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德育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例如,播放动画片、故事视频等,可以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勇敢、友善、正直等优秀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德育还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机制,让家长参与到德育中来。通过与家长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特点和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德育引导。总之,教师要改变过去德育的不足,加强对德育实施方法的研究和经验积累,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与家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提高幼儿的德育素养

提高幼儿的德育素养,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德育相融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场景,使幼儿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感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德育的种子,逐渐加深幼儿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引导幼儿将课堂学习的德育知识进行实践,通过不断回顾和运用,实现幼儿德育水平的提高。在信息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适合幼儿德育的优质网络资源,如绘本、动画片、故事等,让幼儿通过多媒体形式学习德育知识,开阔他们的道德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创建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与同伴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分享经验,通过互相启发提升他们的道德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将德育融入游戏化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游戏或任务让幼儿参与,通过游戏竞争、激励等因素,激发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育部门牵头下,帮助学校开发各类教育类应用软件,为幼儿提供与德育相关的学习活动和互动课程,通过动态图像、声音效果等提供更加生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学校提供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德育资源,如家庭德育指导、亲子游戏等,让家庭成为德育的延伸场所,增强幼儿在家庭中的道德修养。这种融合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对德育的参与度,而且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更真实和实用的学习环境。

(三)提高幼儿德育质量

在实施幼儿德育时,不仅幼儿园的教学工作重要,家长的德育和引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过去的幼儿德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园合作途径单一、合作交流不及时等,导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家园合作质量,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德育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搭建一个安全、稳定、易于使用的电子平台,使幼儿园与家长实时沟通,交流幼儿教育相关信息。家长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幼儿的学习情况、活动安排等内容,与教师就幼儿的德育成长进行了解和讨论。教师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举行在线家长会议,让家长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参与德育。在家长会议上,可以分享幼儿在德育方面的表现,协商下一步的德育计划。家园沟通可以通过电子平台或其他途径,幼儿园可以与家长分享德育资源,如绘本、游戏、视频等。家长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与幼儿一起使用这些资源,促进幼儿德育发展。幼儿园可以定期向家长提供幼儿的德育成长情况反馈,包括幼儿的学习风格、优势和改进方面的建议。同时,鼓励家长提供自己对幼儿的观察和建议,共同加强幼儿德育。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可以更便捷、高效,促进了沟通交流和互动参与的可能性。这种深度的家园合作有助于提高幼儿德育质量,使幼儿在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下得到更全面的德育培养。提高幼儿德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并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德育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如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情感管理能力等,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与目标相符。学校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德育教学质量,在信息环境下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幼兒。同时,教育者要保持专业性和责任心,避免信息技术的滥用和依赖,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在幼儿德育中,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幼儿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至关重要。然而,以往的幼儿园德育常常暴露出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的问题,使幼儿缺乏对德育的浓厚兴趣。这些问题导致德育课堂秩序难以维护,同时严重影响了德育质量。针对这些情况,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趣味、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才能使幼儿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认真学习的课堂氛围中深入学习德育知识。同时,创设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也会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践行德育内容。整体而言,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创造趣味、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幼儿在德育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还有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和德育效果的实施。

例如,在德育中传授“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党和热爱人民)的内容时,理论知识可能相对抽象,难以通过纯粹的理论知识来培养幼儿的这些价值情感。此外,过于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幼儿感到厌倦。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呈现。如教师依照时间发展顺序,采用讲故事、看电影等轻松的方式,带领幼儿观看我国近现代所取得的多方面的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幼儿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以上的例子只是一种描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德育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呈现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让幼儿更易于理解,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有效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党和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为了提高幼儿德育效果,教师可以增加游戏类内容,根据幼儿心理发育特点,帮助幼儿专注学习。幼儿园中的德育课程充满欢乐的气氛,使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深入幼儿心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德育资源在趣味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幼儿接受德育的现状,借助信息技术对德育课程设计和内容进行优化,从而帮助教师建立高质量、高效率、气氛活跃、让幼儿喜爱的德育课堂。在德育中,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如互动游戏、故事演绎、角色扮演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设置情境和任务,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富有视听效果的教学材料,使德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设计主题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年度计划或节日庆典,将德育融入其中。通过开展集体游戏、手工制作、竞赛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觉性。另外,教师不仅要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授,还要通过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通过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幼儿建立情感连接,激发他们对德育的兴趣。由此可知,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幼儿德育课堂,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德育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家园有效合作

在幼儿德育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通过积极的家园合作,共同承担德育责任,才能实现既定的幼儿德育目标,提高教育效果。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准确把握自己在德育中的角色,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平台与家长展开多元化沟通,引导家长学习家庭德育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规范幼儿的言行举止,增强幼儿的道德认知。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网络平台上,家庭和幼儿园能够实现实时沟通,将幼儿在不同时间段的德育表现进行交流反馈,互相了解幼儿的德育情况。借助这样全面的互动,能够有效提升家园合作效率,提高幼儿德育质量。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家长和教师可以及时分享幼儿的德育成果和进展,这种互动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德育情况,而且可以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德育经历和教育环境,从而加强对幼儿的了解。这种深层次的家园互动可以促使教师与家长更好地协作,共同制定培养幼儿的德育目标和计划。

四、结语

教师可以根据家庭的反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家庭期望。同时,家长可以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更好地在家庭中引导幼儿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这样的互动形式有助于提高德育质量,为家园共育营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實现了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德育的目标,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了铺垫。

猜你喜欢
德育幼儿园信息技术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我爱幼儿园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欢乐的幼儿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