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和使用策略

2023-10-30 10:06戴敉平
天津教育·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用幼儿园空间

戴敉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各种幼儿探索、学习的机会。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可以说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对幼儿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有所助益,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条件,做好“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和使用,帮助幼儿开发更多元的学习途径,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应用优势,提出几项相关的建设和使用策略,旨在创建符合幼儿特点,同时具有可持续、体系化特征的活动场地,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应用原则

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创设旨在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以幼儿为本的育人原则,体现其专用特色,提高幼儿教育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其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纳性原则

“全纳性”原本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概念,旨在对幼儿群体的全部接纳,强调的是教育融合、活动融合,在现代化幼儿教育发展中,全纳教育已经由特殊教育延伸至普通教育,要求幼儿教师接纳所有的幼儿,反对特殊对待和歧视现象,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中,对空间环境的优化和使用需要贴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教师要遵循全纳性原则,本着接纳、关爱的态度去完成这项工作,努力让幼儿园活动环境给予幼儿幸福感和快乐感,促进幼儿顺利、高效地完成活动任务,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二)差异性原则

在幼儿群体中,不同的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其影响也是不同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也有差异,因此发展需求也存在差异。如有的幼儿独立能力特别强,完全可以自主穿衣、吃饭,而有的幼儿穿衣吃饭等都需要监督和管理,这样的差距是幼儿教育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为此,在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中,教师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不管是环境布置还是材料投放,都应该考虑幼儿的实际特点,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调动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特色性原则

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要突出“专用”的特点,因此在空间建设中要遵循特色性原则。这主要是由于空间环境是幼儿园构成的主体,要充分利用环境特点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专用活动空间不仅可以作为幼儿课程教育的教室,也可以作为幼儿的活动区域,因此其功能性更广,可接纳的幼儿群体更全面。因此,专用活动空间务必带有主题性和特色性,能够根据幼儿教育的需求灵活调整,或是集体教学、合作学习,或是开展游戏、自主创作等,从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提升,实现理想的幼儿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和使用策略

建设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除了遵循全纳性、差异性和特色性原则,还要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思路,也就是说,任何幼儿园环境的创设都要基于幼儿的兴趣特点以及发展需求,一切教育行动都是为了幼儿发展,因此在环境优化、材料投放等各个方面都要围绕幼儿进行,及时调整,促进幼儿专用活动空间的可持续应用。尽管建设不同的专用活动空间在建设目标、建设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略有不同,但是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仍有章可循,教师可以参考以下策略。

(一)研究需求,制定计划

需求研究是建设专用活动空间的基础和起点,不能盲目跟从、随意建设,要根据园区环境的特点以及教育需求去规划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为此,要详细了解幼儿发展过程的特点,结合幼儿课程内容,建设合理恰当的专用活动空间。同时,建设的活动空间要体现“专用、普适、可持续”等特点。其中,专用是指活动空间务必带有主题性,能够辅助教师实现专属的教育目标;普适性是指活动空间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使用,大、中、小班的幼儿都可以来到活动空间,通过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锻炼幼儿能力;可持续是指整个专用活动空间能够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和活动环节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最大化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幼儿的学习需求,以被可持续利用。基于以上内容,从“专用、普适、可持续”的特点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对专用活动空间制定建设计划。

例如,培养幼儿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诸多教师喜欢通过各种劳动相关主题的活动引导幼儿形成劳动意识,提高幼儿的劳动自主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基于此,可以在幼儿园中选择合适的区域,规划劳动教育的专用活动空间。首先,教师从专用活动室名称、地理位置、空间要求、设备材料等初步拟定条件和布局规划。其次,结合“专用、普适、可持续”的特点要求,重视专用活动空间的实际应用,设定“我爱劳动”的主题,突出活动空间的专用性,同时设计不同的区域环境,包括“农产品种植”“农产品交易”“农产品烹饪”等,并基于此规划课程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如种植空间主要开展植物、蔬菜的种植学习活动;农产品交易空间主要开展消费、兑换、口语交际等课程学习活动;烹饪空间主要开展蔬菜的清洗、烹飪等课程学习活动。这样的空间环境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使用,如小班、中班幼儿可以体验种植活动,同时参观交易和烹饪区域,培养小班和中班幼儿的认知;大班幼儿可以在种植的同时体验交易、烹饪等课程,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和劳动能力。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以及计划制定,可以很好地突出幼儿专用活动空间的特色,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环境优化,满足需求

根据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需求和建设计划,在实际的环境建设中,还需要依据计划从环境的硬件条件以及软件方面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辅助教师有效开展幼儿活动。在硬件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活动空间中的墙面、地面、桌椅等基础建设的布局和设计,如墙面的颜色、地面的材料、桌椅数量以及样式等,通过基础建设,打造吸引幼儿进入和参与活动的硬件环境;同时,硬件环境包括活动记录方面的设备,如摄像机、录音笔等,简单来说,是教师开展活动必需的东西。在软件环境方面,主要包括环境的装饰、幼儿活动材料等,重点是丰富整个活动空间的内容,增强其趣味性,加强幼儿的活动体验,以提高幼儿活动教育质量。

例如,在以“劳动”为主题的专用活动空间建设中,从硬件条件来说,教师可以基于不同的区域进行条件支持,如“农产品种植”中,需要的硬件条件包括土地、农用工具、水源、取水工具、浇水工具等,满足幼儿完成种植任务;“农产品交易”区域中,硬件条件则主要包括交易场所的地面、墙面、交易柜台、农产品摆放区、称重区、结算区等;“农产品烹饪”区域中,硬件条件主要包括烹饪的环境以及各类烹饪的工具,如锅具、厨具、刀具等。从软件条件来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课程需求向区域内投放各类必需的材料,如“农产品种植”区域可以投放的材料包括蔬菜种子、秧苗、幼儿姓名卡、幼儿评价卡等;“农产品交易”区域可以投放各类农作物、称重计、纸钞、摊位名称卡、摊位装饰品等;“农产品烹饪”区域可以投放的材料包括各类食材、调味品等。通过对硬件条件以及软件条件的优化,为幼儿构建优质的活动空间,同时突出“劳动”的空间主题,很好地体现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特色。而在活动课空间的使用过程中,基于环境内容,有效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课程丰富,有效育人

基于所建设的专用活动空间,教师可以根据空间内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材料,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专用活动空间的教学价值。规划课程内容时,教师要提前了解幼儿的实际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对活动目标、活动环节、活动评价、活动观察等各个方面都要提前做好计划。

例如,在“农产品交易”活动空间,目标是培養幼儿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劳动观,使幼儿能够意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体谅父母的辛苦,同时感受到劳动带给人们的收获以及生活价值,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该活动空间,组织幼儿以“我会消费、我爱劳动”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扮演农产品交易场景中的各类角色,如卖菜小贩、卖肉小贩、购物者、收银员、称重员等,通过不同职业的体验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同时,在幼儿体验消费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幼儿设计任务,如今天小红的家里要来一位很久不见的小伙伴,小红的妈妈来市场买菜,算了算,一共有四个人吃饭,那么你建议小红妈妈买哪些东西呢?各需要多少钱呢?通过任务的设计,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加深幼儿对蔬菜价格和蔬菜量的认识。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提出的购买方案进行评价,评判其购买物品是否合理,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其他各具特色的活动,充分利用专用活动空间的特点以及材料,提高幼儿活动效果。

(四)综合考察,反思调整

在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考察,并结合考察结果对幼儿活动以及活动空间的建设进行反思优化,从而促进幼儿活动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幼儿的语言、行为、完成的作品、活动感受等,通过幼儿角度反馈整个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幼儿留存宝贵的成长记录。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基于幼儿反馈以及日常教案,对活动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汇总,并组织幼儿教育专家、家长或其他教师,联合讨论解决策略,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调整专用活动空间的环境。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逐渐解决幼儿活动环境的问题,实现专用活动空间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幼儿活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的评价标准

专用活动空间的使用价值就是吸引幼儿走进区域,爱上活动学习,并从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幼儿活动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水平进行及时评价。

(一)喜欢玩

喜欢玩体现在幼儿对教师所开展的活动以及整个专用活动空间有兴趣。在活动中,幼儿呈现出沉浸的状态,认真完成活动任务,能够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同时,幼儿能够根据活动空间中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进行评论以及合理使用,如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某一材料的用处或者多样玩法;幼儿尝试用区域内的材料进行创新创造,制作出新的东西;幼儿在活动或者游戏中能够发现新的事物等,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喜欢玩,也是活动空间建设水平的直接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状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并予以幼儿一定的指导,帮助幼儿在兴趣的驱使下顺利地参与活动。

(二)自主玩

自主玩体现了幼儿能够保持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不管教师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只要在专用活动空间场所,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小组的努力完成活动任务。同时,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利用活动材料制作成品;能够形成自我标准,对自己完成的成品进行评价;能够自主优化,对个人完成的任务成果进行完善,改正其中的错误,使之更加完整。通过幼儿自主参与活动的表现,能够反馈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反映了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从而为活动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三)持续玩

持续玩指的是幼儿能够在活动中保持对活动任务的探索兴趣,能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对所参与的活动进行进一步挖掘和研究,从而体现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如幼儿能够在自我创作的同时进行二次创作或者其他创新,体现活动的持续性;可以在教师规划的活动内容中研究新的活动方式或者针对遇到的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等,一直玩下去、一直探索下去。通过持续玩的评价标准,可以反映活动中教师所投放的材料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建设的环境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对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所助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专用活动空间的建设水平体现了幼儿教育质量,对幼儿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应该立足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教学需求,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条件,创设贴合幼儿认知规律和体现幼儿教育全纳性、差异性、特色性的活动环境,同时对硬件条件、软件条件进行持续优化,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专用幼儿园空间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空间是什么?
我爱幼儿园
创享空间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它就给它专用的设备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