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防护用品的不同方式对医务人员污染情况的对比研究

2023-10-30 13:32张培林夏粉芳李晋权郑春梅刘永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防护服手部手套

张培林,夏粉芳,李晋权,郑春梅,刘永芳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四川 南充 637000;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四川 成都 61000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已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前阶段按甲类管理[1]。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是新冠肺炎防控重要内容之一,规范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穿脱流程,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2],对保护医院工作人员(医护、保洁、护工等人员)职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4]。如果PPE穿脱不正确、中途破损等可导致自身皮肤粘膜、衣物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可能增加医务人员感染风险[5]。既往使用的脱卸PPE方式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6]中推荐的方式(方式A)。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援武汉医疗队的医务人员摸索发现了一种创新方式(方式B),因少了单独脱衣袖和脱手套的步骤,操作难度更小、用时更短、污染更小、潜在感染机率更低,但是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两种流程之间的优劣。各医院的教学视频中穿脱卸PPE的步骤细节也不尽相同,其中一种常见方式(方式C)也尚未发现对医务人员污染程度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拟比较上述3种方式耗时、污染程度、主观感受方面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避免操作不熟练、个人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在研究耗时和污染程度部分选择1名熟练掌握3种脱防护用品方式且对荧光粉不过敏的医务人员(用少许荧光粉涂抹在手腕或者耳后,无任何不适则视为不过敏),另外3名医务人员协助计时、涂抹荧光剂、观察污染点位和计分;主观感受评估量表评分则由20名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

1.2 实验材料

联体式带胶条的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鞋套、帽子、乳胶手套;伽玛荧光粉、伽玛荧光检测专用电筒、水、软毛刷;防护服内着黑色、光滑面材质衣物(易于观察和清理荧光粉)。

1.3 研究方法

1.3.1 按照3种方式穿脱PPE (1)方式A(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推荐方法):①先撕开胶条,将拉链拉到底;②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将肩部脱下;③脱手套;④脱袖子: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防护服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⑤污染面向里,自上向下边脱边卷,直至连同鞋套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2)方式B(改良方法1):①先撕开胶条,将拉链拉到底;②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将肩部脱下;③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手和手套均包在防护服污染面,直至脱下鞋套后再脱出手套,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3)方式C(改良方法2):①撕开胶条,将拉链拉到底;②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将肩部脱下;③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至后腰部时,将手套脱下,衣袖脱出,手套包裹在污染面,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见图1。

1.3.2 耗时及污染程度评估方法 由一名医务人员用3种方式分别进行20次脱卸。具体步骤如下:(1)荧光剂配置:1 g荧光粉加5 mL水配制成荧光糊剂;(2)穿戴防护用品(依次为防护口罩、帽子、防护服、鞋套、手套);(3)用软毛刷蘸取荧光剂,以防护服胶带边缘为中心左右各5 cm,防护服帽子边缘5 cm快速均匀涂抹(为防止荧光剂干涸,3人同时操作);(4)然后分别按照3种方式脱标记好的防护服、手套、鞋套,口罩和帽子无污染可不脱(因3种方式这个流程无差异),有污染则更换,不计入时间消耗;(5)脱卸完成后用专用荧光电筒(关灯关门窗,在昏暗环境下)查看手、面、颈部及内层衣物的荧光点位及面积,并记录3种脱防护用品方式分别所用时间。(6)按照帽子、额部、面颊部、下颌部、颈部、手部、四肢、躯干的污染程度分别计分,最后计算各部位总分作为身体污染程度计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由于3种方式主要区别在于手部脱出顺序不一样,故另将手部污染情况单独分析。污染程度计分方式:极少量污染计1分,数粒荧光粉附着;少量污染计2分,存在1处污染且面积<(1×1)cm2;污染计3分,1处污染,且(1×1)cm2≤面积<(3×3)cm2;明显污染计4分,≥2处污染或(3×3)cm2≤面积<(6×6)cm2;大面积污染计5分,≥3处污染或面积≥(6×6)cm2。

1.3.3 主观感受评估 设计主观感受量表,对难易度、舒适性、实用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分为极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不确定(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五种程度,邀请20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分别采用3种方式脱防护用品,然后根据自身感受进行评估赋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种方式在耗时、身体污染程度比较

3种方式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3,P>0.05)。3种方式身体污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08,P<0.05);两两比较发现,方式B与A、B与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式A与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部污染程度计分由于0分较多,导致数据残缺,检验结果误差较大,但通过其数据的一般特征分析可知,方式B手部污染程度最小。见表1。

表1 3种方式耗时及污染程度

2.2 主观感受评分

使用Cronbach α系数评估其数据的可靠程度,其值为0.714。方式A的难易度、舒适性、实用性得分最高,方式B的安全性得分最高。见表2。

表2 3种方式主观感受评分分)

3 讨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防护服的应用指针包括: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6]。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依然在变异,新发突发传染病依然可能发生,随着国际国内人员流动的增加,埃博拉出血热、鼠疫等病死率高或传染风险高的传染病防护依然需要穿戴防护服,如何减少医务人员在脱卸PPE过程中发生暴露风险是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3]。但由于PPE的穿脱步骤繁琐,隔离病区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同时由于防护服透气性差、闷热不适、视觉限制、活动限制、皮肤瘙痒等原因[7-8],PPE对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多[9-10],多数医务人员结束工作后亟需脱卸PPE[4]。因此,探索出一种安全、快捷、舒适的脱卸方式有一定的必要性。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脱卸PPE的方式不尽相同,尚无最佳方式,但安全性高、生物暴露几率低的方式更受医护人员青睐。目前荧光标记法为《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中环境清洁效果的推荐监测方法[11],已广泛用于手部卫生[12-13]和环境清洁效果监控[14-18], 其操作简便且安全[18]。

本研究中,3种不同脱卸PPE的方式在耗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对身体的污染方面,方式B降低身体污染的程度优于方式A和C,特别是减少手部污染,降低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3种方式最容易污染的部位均为胸腹部,其次为上肢及手部,最不易污染的部位均是双下肢,究其原因可能为:方式B手套最后脱出,手部污染程度最低;防护服的拉链设计在前襟,胸腹部最先暴露,污染概率最高;PPE脱卸阶段,污染面易被翻卷,导致双下肢污染。因此,除了手部防护外,双上肢和胸腹部的保护也尤为重要。此外,防护服里面需要穿工作服而非私服,应更换工作服后再进入清洁区。

本研究还显示,主观感受评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14,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较高;且方式A难易度、舒适性及实用性优于其余二者,这可能与方式A先将手套、衣袖脱出的方式有关,此方式自2009年《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发布以来被大量推广使用,既往医务培训也多按照方式A进行,而且先脱出手套和衣袖,在操作上更容易。但就安全性来说,方式B显著优于方式A及方式C,这可归因于:手部为脱卸PPE时相对容易污染的部位,方式B是把手包在防护服里面进行脱卸,最后才脱下衣袖及手套。2021年9月8日,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颁布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的通知,其中PPE穿脱流程图中的脱防护服的方式为:从内向外向下反卷,动作轻柔,防护服、手套、鞋套一并脱出[19]。此方式则即为本研究中的方式B,该脱卸方式已经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中推荐的PPE脱卸方式。

综上,手套防护服鞋套一起脱卸的方式B可减少医务人员身体污染程度,从而降低其感染风险,安全性较高,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临床医务人员使用较多的一种方式,临床宣传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防护服手部手套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棉手套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