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

2023-10-31 06:36黄淑娥金茫茫陈达开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黄淑娥 金茫茫 陈达开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对疾病认知不足可影响其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性。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变其不健康生活行为。延伸护理是临床对出院患者采用的一种有效护理模式。本文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我院心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纳入标准:①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② 病情平稳,意识清晰,可配合随访;③ 配备一部可联网的智能手机,会进行基本的使用操作。排除标准:① 重度高血压;② 半年内出现过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等;③ 合并严重的基础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本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简单信封法分为互联网+组与对照组,各80例。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延伸护理及健康教育

①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记录个人信息、有效联系方式、病情。② 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或宣传页,在门诊随诊时指导患者血压监测方法,叮嘱其遵医治疗、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③ 定期电话随访,记录患者血压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询问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如血压控制不满意、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原有并发症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时,指导患者及时复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2 互联网+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

① 科室开通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关注该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并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② 定期在该微信公众号发送高血压防控、治疗的健康宣教知识,以视频为主,案例介绍为辅。患者通过该微信公众号掌握如用药、饮食自我健康管理方法,了解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能识别。③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以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上传个人资料(实验室检查、血压测量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④ 医护人员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与患者沟通互动,实时了解患者病情(血压、心理状态等),对高危风险患者及时电话随访,远程健康教育指导(饮食和营养、生活习惯、运动)和复查建议。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变化,及干预期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情况。① 血压:连续3天早、中、晚于未服降压药前测量血压,取其平均值。② 遵医依从性:采用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量表(CHPS)。该量表内容涉及意向、态度、生活方式、责任、饮酒、吸烟、治疗药物6个维度14个条目,分值越高说明依从行为水平越高。③ 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12(SF-12)。该量表包括精神/心理健康评分(MCS)、躯体健康评分(PCS),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和身体状况越好。④ 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 (mm Hg,)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 (mm Hg,)

组 别例数收缩压舒张压干预前干预后t,P干预前干预后t,P互联网+组80155.11±13.25122.15±9.3618.172,<0.0183.24±5.2864.34±4.4223.550,<0.01对照组80156.04±13.37129.88±9.5614.236,<0.0183.19±5.2373.50±4.6112.432,<0.01 t,P0.442,>0.055.168,<0.050.060,>0.0512.828,<0.0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血压、遵医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如不良事件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互联网+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平均(56.27±3.23)岁;病程平均(15.43±2.56)个月;BMI平均(23.48±4.75)kg/m2;受教育年限平均(10.24±1.65)年。对照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平均(56.52±3.12)岁;病程平均(15.39±2.48)个月;BMI平均(24.05±4.22)kg/m2;受教育年限平均(10.16±1.5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28,t= 0.498、0.100、0.802、0.318;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

由表1可见,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均高于正常范围,干预后降至正常范围;舒张压两组干预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干预后略有下降。互联网+组干预后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干预前后SF-12评分变化

由表2可见,干预前两组精神/心理健康评分与躯体健康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前提高,且互联网+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12评分变化 ()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12评分变化 ()

组 别例数MCS评分PC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t,P干预前干预后t,P互联网+组8045.12±10.3349.62±9.582.857,<0.0144.59±10.2449.30±9.173.065,<0.01对照组8046.20±10.4746.64±9.240.282,>0.0544.60±10.3546.35±9.021.140,>0.05 t,P0.657,>0.052.003,<0.050.006,>0.052.051,<0.05

2.4 两组干预前后CHPS评分变化

由表3可见,干预前两组CHP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评分均较前提高,且互联网+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干预前后CHPS评分变化 (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CHPS评分变化 (分,)

组 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t,P互联网+组8085.62±10.4596.42±11.306.276,<0.01对照组8086.17±10.3991.25±10.723.044,<0.01 t,P0.334,>0.052.969,<0.05

2.5 不良事件

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及院外居家时均需得到合理、有效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干预。以往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宣教形式局限,总体效果不佳。通过互联网、微信、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快捷方便,延伸护理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随访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中,并与常规延伸护理及健康教育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遵医依从性提高,且互联网组优于对照组,可见将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延伸护理和健康教育中,具有实际可行性。健康行为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与并发症发生率都有直接影响[2-3]。笔者分析,对患者实施的出院后延伸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依从性,因此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而互联网+组采用微信渠道互动与监督随访,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随诊与电话随访更具有时效性、及时性与可视性,易被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长期缺乏锻炼、生活作息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心理健康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均提高,且互联网+组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笔者分析,延伸护理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促使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与储姜[4]报道结果相似。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互联网+平台的接受能力并不相同,导致其对延伸护理及健康宣教的接受程度也不一致,最终健康行为实施效果也不同,而笔者未对纳入患者进行文化程度的细化分层,随访时间较短,此为不足之处。综上,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施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患者遵医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