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视黄醇结合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及筛查价值

2023-11-01 02:24何加芹吴红艳刘新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病程视网膜预测

何加芹, 吴红艳, 蔡 倩, 陆 羽, 刘新亮

(扬州大学临床学院盱眙人民医院, 1. 内分泌科, 2. 中心实验室, 江苏 淮安, 211700)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DM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中国DM患者中DR的患病率在40岁以上人群的盲眼疾病中排名首位[2]。DR发病隐匿,早期往往难以发现,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至医院就诊,通常已进展至DR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增加了DM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3], 因此DR的早期发现和有效管理对保护DM患者的视力损害尤为关键[4]。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已被研究[5]证实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是胰岛素抵抗的可靠替代指标,具有简单、经济、可重复性强等特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一种载体蛋白,主要负责视黄醇的储存、转运及代谢,研究[6]发现RBP也是一种新型的脂肪因子,能够预测和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β2微球蛋白(β2-MG)作为肾损伤早期指标,糖尿病肾病和DR同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共同的发病机制导致两者的发生、发展并行,使得一个指标可以预测另一个指标的发生、发展[7-8]。本研究探讨了血清TyG指数、RBP、β2-MG 在不同时期D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各指标预测及筛查早期DR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淮安盱眙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年龄20~80岁者; ② 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③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符合2014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的诊断及分组标准; ④ 病历资料完整者,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各项临床指标及眼底检查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 ① 1型糖尿病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② 高血压等所致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堵塞、白内障及眼部手术等患者; ③ 疑似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500 mg/dL)、存在影响甘油三酯的疾病及近3个月服用过降脂药物者; ④ 近1个月内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 ⑤ 合并恶性肿瘤、感染及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⑥ 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167例患者分为不伴有糖尿病任何并发症组(NDR组)6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5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52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CON组)。4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4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患者临床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要求研究对象规律进餐,晚餐后禁食8~10 h, 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置于生化抗凝管中,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Scr)、RBP、β2-MG水平。留取晨起空腹尿送检,测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TyG指数=Ln[空腹TG(mg/dL)×FBG(mg/dL)/2]。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4组的临床资料,分析4组TyG指数、RBP、β2-MG水平; ②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3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yG指数、RBP、β2-MG与DR的相关性; ③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TyG指数、RBP、β2-MG 单独及联合预测和筛查DR的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进行正态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表示为[M(Q1,Q3)], 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DR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来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评估血清TyG指数、RBP及β2-MG对早期DR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

NDR组TyG指数、RBP及β2-MG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PDR组TyG指数、RBP、β2-MG高于CON组和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R组TyG指数、RBP、β2-MG高于CON组、NDR组和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研究对象的TG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N组、NDR组、NPDR组FBG、HBA1c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2。

A: 4组TyG指数比较; B: 4组RBP比较; C: 4组β2-MG比较。与CON组相比, ∗P<0.05; 与NDR组相比, #P<0.05; 与NPDR组相比, △P<0.05。图1 4组血清TyG、RBP、β2-MG水平比较

表2 各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M(Q1, Q3)]

2.2 TyG指数、RBP、β2-MG与DR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3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病程、SBP、FBG、HbA1c、TG、TyG指数、RBP、β2-MG与DR呈正相关(P<0.05), 与性别、年龄、BMI、DBP无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DR与各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2.3 2型糖尿病患者DR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2型糖尿病是否患有DR为因变量(无DR=0, 有DR=1), 以TyG指数等上述与DR相关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259, 95%CI: 1.111~1.427,见表4。

表4 DR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TyG指数、RBP、β2-MG诊断早期DR的ROC曲线

TyG指数、RBP、β2-MG联合检测的AUC为0.757, 敏感度为63.6%, 特异度为80.0%。见表5、图2。

图2 血清TyG指数、RBP、β2-MG联合检测预测早期DR的ROC曲线

表5 血清TyG指数、RBP、β2-MG诊断早期DR的ROC曲线分析

3 讨 论

DR已成为中国居民致盲的主要原因[9], 及早筛查和诊断可有效延缓DR的病程进展[10]。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目前DM患者诊断DR的金标准,也是DR的分期标准。但是, FFA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费用昂贵,而诸如眼底镜检查、眼底视网膜照相、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等检查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普及较为困难[11]。

TyG指数是评估胰岛素抵抗的可靠指标[12]。研究[13]证实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14-16]认为TyG指数与DR的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王静等[17]研究发现,高TyG指数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 TyG指数对DR具有早期的预测价值,其结果显示TyG指数的AUC为0.695 2, 灵敏度为66.92%, 特异度为63.27%。

研究[18]显示RBP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和脂肪组织的炎症相关。RBP可通过某些机制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眼组织、神经和视网膜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从而促进DR的发展,导致眼营养和视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失明。RBP还可影响机体脂肪的代谢途径,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减少,进一步导致糖代谢异常,从而加重DR的进程。除此之外, RBP还因具有信号分子功能,可影响多元醇代谢、氧化应激、非酶糖基化等代谢途径,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6]。β2-MG是用于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的指标,糖尿病肾病及DR均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二者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因此可以用肾损害的指标预测视网膜损害[19]。

本研究中TyG指数、RBP及β2-MG在CON组、NDR组、NPDR及PDR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TyG指数、RBP及β2-MG随着DR病变的加重而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TyG指数、RBP及β2-MG与DR的发生呈正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RBP的OR值大于1, 即TyG指数及RBP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TyG指数和RBP可以作为预测DR发生的指标,且可以全面评估DM患者的病情,评估其治疗效果。虽然Logistic回归显示β2-MG不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其相关系数为0.552, 仍然对DR病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动态监测TyG指数、RBP及β2-MG对DR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TyG指数、RBP及β2-MG联合检测的AUC为0.757, 敏感度为63.6%, 特异度为80.0%, 可预测及筛查早期DR, 且高于单独检测预测DR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 NPDR组和PDR组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NDR组, PDR组显著长于NPDR组;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3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病程、SBP、FBG、HbA1c、TG、BUN、Scr、UACR与DR呈正相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为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长病程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 TyG指数、RBP及β2-MG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DR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识别患有早期DR风险的患者。

猜你喜欢
病程视网膜预测
无可预测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