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分析与教学建议

2023-11-03 02:07李文静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题型原文新课标

李文静

摘要:“讀后续写”是高考新课标卷中最能考查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题型,既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自出现一直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以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读后续写”试题为例,从读后续写命题依据、命题特点、考查能力三个方面对读后续写的材料文本阅读理解及续写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学生的常见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202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背景下出现的新题型,日趋成熟。“读后续写”能够考查考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与应用文写作相比,给予考生更多发挥想象力、展示写作水平的空间,但同时也给考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毋庸置疑,加强读后续写题型研究是英语高考改革赋予教师的新使命。

根据国家需要的人才特质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考试题应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引导学生向提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1]。因此,高阶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查题型的分量在试卷中大大增加。“读后续写”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语言测试形式,体现了国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最新进展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与用英语思维表达紧密结合起来,是新高考背景下绝佳的试题类型。

“读后续写”试题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和所给段落开头语,续写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合理、结构完整的短文(150词左右,且不包括已给出的两句段首句)。

1.内容贴近生活,情节跌宕起伏

“读后续写”原文多是情节丰富的记叙文,短文续写材料内容贴近日常生活且充满正能量,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节常常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故事中的人物会遇到某种困难或问题,但最终都能圆满解决,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共鸣与联想,从而写出恰当的续篇。所给材料语言地道、真实,多改编自外文网站文章或文学作品。

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读后续写”语言取材于The Horn Book Magazine(号角杂志),文章原标题为Lighting the Candle: A Wild Ride(点燃蜡烛:狂野之旅)。故事以一次写作比赛为线索展开,主要描述了一名移民美国的巴西中学生在社会学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写作比赛并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作者本不喜欢写作,于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但是,社会学老师却鼓励作者尝试,作者同意试一试。虽然写作过程很累,但作者没有放弃,在最终完成写作时,作者感到写作让他很快乐,此时的他已经不在乎输赢。原文材料贴近学生日常,是每个学生都可能经历过的。要求续写的两段首句分别为:第一段首句是“几个星期后,当我几乎忘记比赛的时候,传来了消息”。第二段首句是“颁奖后我去了老师的办公室”。由第二段首句可知,第一段可描写作者获奖及颁奖典礼上的激动与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由第二段首句和前文材料中的伏笔可推出,第二段可描写颁奖后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老师建议作者坚持写作,作者当面感谢老师的鼓励与指导。

2.矛盾与矛盾的解决

任何一篇“读后续写”故事中重点考查的都是problem(矛盾)与solution(矛盾的解决)。从故事层面看,problem与solution推动故事的进展;从试题设计层面来看,这一部分最能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思维能力。

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读后续写”材料中的矛盾指向不擅长写作的作者参加了一次写作比赛。一般来说,事情推进的中断点是原文与续写部分的接口,也是一个把握原文矛盾的切入点。这类文章往往发展到此处会进入故事的高潮,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中断点来分析文章的深浅矛盾。这篇“读后续写”材料中已经将是否参加比赛这个矛盾的解决方式给出———在老师的引导和作者自身的努力下,作者完成了写作。这个故事的中断点在于作品提交后,作者的内心感受:“If I didn’t win, I wouldn’t care.”感觉作者已经开始享受写作的过程,不在乎获奖与否。这一句“我不在乎”将暗示作者内心对写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预示着续写部分的感情基调。但是,续写第一段首句出现“...there came the news...”突然传来获奖的消息,这一个消息使作者内心再一次泛起涟漪。预示着比赛结果尘埃落定的同时,作者对此经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中的“读后续写”题型落实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浸润式设计,隐性体现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宏大叙事隐藏在生活叙事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试题情境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指向真实写作,变考生与试题的互动为考生与生活的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避免空泛、虚假,使续写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使写作回归真实、走向实用。从而,使核心素养的考查得以落地。

“读后续写”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语言测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丰富性和准确性四个方面的能力[2]。

1.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指把握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和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考生要在大量的文本信息中提炼出影响文章脉络走向的关键性信息点,同时将这些关键信息点串联成线,从而把控文章的整体结构[3]。根据所给出的两段续写首句,合理设计情节,续写结构完整、逻辑闭环的内容,不仅要求考生能掌握上下文逻辑关系,还要求所续写的短文与所给材料及段落开头语之间有连贯性。

原文材料重点聚焦在引起变化的点———对写作态度的变化:不喜欢写作———选择尝试———坚持并努力———不在乎输赢。根据两段续写开头:比赛消息传来....there came the news...与颁奖后来到老师办公室....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可以合理推出最终作者获奖并感激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作者对写作越来越热爱。汇总原文的关键信息可以指引我们总结原文主旨。

续写部分的开头句中,缺失的要素往往就是影响剧情的关键要素,需要在续写内容中进行描述和补充。续写部分首句的关键词就是本段写作的重点。因此,续写第一段重点在“比赛消息即作者获奖的消息传来”,第二段续写首句关键词“颁奖典礼”。这样续写第一段的情节线索就很清晰了:比赛消息传来———作者获奖———高兴———颁奖典礼感谢老师。第二段重点在颁奖典礼后来到老师办公室发生的事,并回扣主题———喜爱写作。续写第二段的情节线索为:颁奖后来到老师办公室———老师鼓励作者坚持写作———表达对写作的热爱———感激老师。根据原文和续写首句关键要素的指向,我们可以确定续写内容的大致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第二段首句:我参加完颁奖典礼去了老师办公室“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可以明确第一段中应该将参赛的结果展现在读者面前,即获奖。但是又不要在第一段急于跟老师分享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因为第二段续写首句“我去了老师办公室”这几个关键词暗示下文才能与老师见面,否则续写两段会出现逻辑冲突,导致续写中断,无法完成逻辑闭环。

2.创造性思维能力

“读后续写”属于半开放式题型,考生不能随意创作,必须按照给定的开头展开合理想象。同时,要求考生续写的短文具有较丰富的内容,包含详细和生动的情景、态度和情感描述,既合情合理,又富有新意[4]。

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读后续写”在确定了两段续写的大致发展方向后,考生需要对重点情节如作者收到获奖消息时的反应、参加颁奖典礼的难忘瞬间、颁奖后来到老师办公室发生的事情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而让故事更跌宕起伏,让后文的主题升华承接得更自然。

考生不能在续写部分只进行简单的线索性陈述,而是需要对画面进行生动的刻画与描写。描写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简略的东西具体化。适当运用语言及人物、场面描写丰富情节发展。在诸多要素中,人物要素在故事中鲜活多变。在阅读原文时可以从人物特征入手,确保故事的角色前后一致,从而使续写内容与原文前后连贯、衔接自然。精彩刻画人物特征可以使叙述内容更加丰富。语言、动作、场面描写能突出故事主题,吸引读者。同时,语言运用准确、地道,符合英语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搭配。

“读后续写”不是让考生毫无根据地编故事,而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找到原文中的线索,然后用丰富、准确的语言完成一篇与原文紧密结合的“读后续写”作文。“读后续写”以读为辅,以写为主。在实际训练中不难发现,学生写作的结果并不理想,出现的问题主要分为三大类:阅读理解能力欠缺,主题理解有偏差;续写构思缺乏想象力,逻辑不闭环;英语表达能力薄弱,语义表达有偏差。

通过对2023年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读后续写”题目的分析,针对以上学生常见的问题,提出三点教学建议: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夯实基础,丰富表达;注重日常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

1.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只有在深入阅读和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合理、有效的续写。考生不仅需要将原文文本所有信息理解透彻,还需要逻辑思考后续发展,延续原文作者的写作思路与风格,运用恰当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准确、连贯的书面表达,续写文本要回扣原文主题,续写要与原文融为一体。与阅读理解题型不同,“读后续写”原文材料的阅读理解没有问题提示和选项,只能靠考生自己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理清主线,领悟文章主旨。一旦理解失误,必然会导致续写部分偏离主题,从而失分。因此,“读后续写”对教师教学具有反拨效应,教师应顺应趋势,优化阅读教学。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语篇,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获取关键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逻辑推理等能力。阅读教学的侧重点应该在语篇结构的整体理解上,学生应有语篇理解主旨意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关键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特征识别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绘制语篇思维导图的能力,使语篇的结构可视化,有助于续写思路的正向引导。

在课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原版外文材料及经典英文文学简易读物。这些读物语言地道,内容丰富,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有意识地模仿作者的叙述语言,积累文化词块及描写性的句子。为续写做好铺垫工作,使续写得以顺利完成,水到渠成。

2.夯实基础,丰富表达

“读后续写”题型促使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精确语言输出,模仿与创造、学习与运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学生写得好,离不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生词汇量不够、文化词块掌握不牢,难以形成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造成“中式化”英语频频出现。语法知识不牢,会导致学生写作中出现大量语法错误,容易引起歧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词汇在语境中的含义,注重其语用价值,而不是孤立记忆单词、词块,语法的教学不应脱离语境,应注重动态语法观。

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论是词汇还是语法教学绝对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进行。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僅能记忆单词或词块的语义,还可以熟练地道地使用这些词汇。平日阅读教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记忆一些描述性的语言,重在模仿。语法的讲解以实用为原则,引导学生在语篇语境中理解、记忆到活用常用的复合句、特殊句式、非谓语动词等语法规则。不背套路模版,所有的词汇、语法以恰当、有用为原则。

“读后续写”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变写作评价方式,不应将语言点作为写作评价的唯一标准,应重视学生的英语运用实践能力。

3.注重日常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

由于“读后续写”的原文材料是一篇没有结尾的文章,因此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重从自己的视角正确评判周围事物和不同观念,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具有高阶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潜能大有裨益,从而更好地完成“读后续写”任务。教材后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块的设置也为激发学生想象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每周或每月一次安排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英文诗歌朗诵与创作、景点指南手册设计等项目式学习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地学英语,充分发挥自主权,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海波,毕华林,吕世虎,等.新课标新在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度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

[2] 常玉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化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0).

[3] 吴玉芳.探析山东省新高考英语改革下新题型“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21(2).

[4] 刘燕铭,刘科,曾佳佳.思维品质视角下的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课例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3).

编辑/王波

猜你喜欢
题型原文新课标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