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美学视域下的神话奇观影像重构

2023-11-07 13:02田苗子路五云通讯作者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神话

田苗子 路五云(通讯作者)

引言

英国布里斯托西英格兰大学创意艺术学院视觉文化教授马丁· 李斯特(Martin Lister)在《新媒体批判导论》中指出:“技术的出现是一个恒久固定的角色,并非社会文化事件中偶然的玩家。伴随着技术而出现的影响(恐惧、狂喜和冷漠等)也是他们自身真实的元素,存在于这些技术所依存的文化之中。”①本文将探讨这一观点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和重要性,并尝试阐述这一观点与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之间的关联。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新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技术(如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移动通信等)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信息过载等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也涉及社会稳定和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塑。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新媒体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技术美学打开了视觉革命的新领域

1932 年美国瓦斯机械公司生产的新型采暖炉,因采用技术美学观念而受到消费者欢迎。技术美学作为伴随艺术美学一起成长的美学范畴,在20 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1944 年,英国为了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技术美学学会组织;紧接着,工业美学在法国兴起,这为技术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制定了《工业美学宪章》。大规模的生产和需求随着社会进步而诞生。大量充满工业属性的美学范式诞生,其极端强调工业美感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光感,让古朴的手工美感荡然无存。1950 年代初,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先后成立了各种研究实验机构,促使技术美学研究进入高潮期。1950 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设计师和艺术家佩特尔·图奇内(Patel Tucci)正式提出了“技术美学”概念,②标志着技术美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对技术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法国美学家保罗·苏里奥(Paul Souriau,1852 ~1926)、捷克斯洛伐克设计师佩特尔· 图奇内、中国哲学家李泽厚(1930 ~2021),都对“技术美学”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直到20 世纪初,著名的包豪斯学派在建筑和设计领域不断探索,形成了对理性美学或技术美学的重要实践;他们追求合理美、实用美、生活化美,提倡用纯粹理性、科学技术来部分取代艺术创作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技术美学是美学在生活领域和物质生产方面的具体化,同时又是设计观念在美学上的哲学概括。近年来,电影由于其音画特点而集技术美学与理性美学之大成,其在技术媒介迭代下造成了20 世纪最为重要的视觉革命;每一次科学技术在图形图像学领域的进步,都会带来电影的视觉更新和审美变化。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 ~1940)指出:“本来各行其道的科学与艺术在电影出现后走向了融合。”③电影作为“社会观相学”记录能够为人类学和心理学研究提供不可估量的素材,摄影机的运用不仅是人类眼睛的延伸,更是对智力的拓展。习惯了蒙太奇剪辑的年轻观众,不断碎片化转移视点并吸纳更多信息,时间和空间被压缩的体验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影像技术美学作为接力棒把传统的客观观察和体验,升级为沉浸、互动式体验,把简单的记录升级为拼贴组合后的现代风格,并在奇幻电影、灾难片、科幻片领域(图1) 大放异彩。

图1:科幻电影《头号玩家》VR 虚拟世界,(电影截图)

二、由视觉引导决定含义的文化图像时代来临

当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上映时,观众竟然四散奔逃,以为真实的火车开了过来。摄影特写和全景变化在刚开始也让观众大吃一惊,以为出现了视觉问题。当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看到遥远的太空和星系,当显微镜发明后看到微观世界原子和分子的变化,这些技术让人类的眼睛实现了神话传说中的顺风耳、千里眼,一种对技术的终极崇拜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不断蔓延。汽车、飞机、轮船,甚至未来的空间旅行,让物理空间大幅缩短。电话、电视、网络,让世界紧密连接。数字角色造成的迷思让观影者困惑于真实与虚幻的差别:立体电影《阿凡达1》(图2) 中的潘多拉星人、《阿凡达2·水之道》海底生物造型的进化、《画皮2》里古代奇幻角色和数字角色自由转换的视觉特效、《守护者联盟》(图3) 中全三维动画场景和生物角色的栩栩如生,都让人惊叹,今天的虚拟技术已经达到了触手可及的地步。当代电影中的数字角色,是通过对真人面部识别和动态数据的大量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然后经三维软件进行融合,并赋予数字生命以真实动作来创造新的生命形态,这样,当代数字神话也就诞生了。风霜雨雪、地震灾难等自然景观,经由技术美学所搭建的视觉奇观进行再造,会变得极端真实、甚至超过真实场景本身。当代电影院就像古代的祭坛,导演似乎成了巫师,创造了神话般的影像奇观,其迷惑众生的手段就是技术手段下的光影故事;而技术带来的美学演变在粉丝追捧和资本加持下,成为了商业文明造神运动的一部分。电影屏幕上的主角和奇幻场景已经不再是传统摄影机与被摄物的“物质现实复原”,而是变成了具有情感共鸣的超级真实影像。法国电影批评家安德烈· 巴赞(André Bazin,1918 ~1958)提出了“电影是现实渐近线”这一经典观点,力图解释电影虽然不等同于现实,但应该不断接近现实。④这种“渐近线”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受到了挑战。数字时代的电影已经具有了一套崭新的技术美学体系。“技术美学”是一门把形式美学范畴运用到技术领域中的新兴科学,它重构了神话中奇观影像的表现力。它让之前只存在于文字和梦境中的体验,今天变成了公众触手可的白日梦。

图2:特效电影《阿凡达1》数字角色,(图来自网络)

图3:动画电影《守护者联盟》海报,(图来自网络)

2023 年出现的ChatGpt,其对话和撰写故事的能力让人惊叹;大量高质量数字资产在Midjourney 的助力下,文字通过人工智能运算出概念图变得非常简单;而基于深度沉浸的VR,更是把人们的观影体验推到了极致。在文旅体验、虚拟展示、网络游戏等影响下,仿真的互动社交、时空重构的创造性思维、全域视角的自由切换,将数字孪生最终转变为对数字原生的进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艺术学副教授、视觉文化专家尼古拉斯· 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1962 ~) 说:“当代视觉文化并不单纯依赖于图像本身,而是依赖于将存在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代发展趋向过程中的变化。这样的视觉化完全区别于古代,在整个现代时期是显而易见已经变成强迫性了。”⑤视觉文化承载着文化信息和媒介代码,只有演绎得足够有吸引力的视觉影像才能在各类传播信息中脱颖而出,而掌握这种信息交互和转换能力的专业制作者或团队,就成为不断制造视觉奇观和“图像转向”的创造者,甚至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和对事物的判断。另一位美国视觉艺术批评家和图像理论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托马斯· 米歇尔(Thomas Mitchell,1942 ~)在1992 年提出,“图像转向”的观念作为当代视觉文化最重要的转向,正在逐步把我们引入一个由视觉引导决定含义的、非凡的文化图像时代。⑥“图像转向”让所有东西都被打上了标签,显示和被显示的能力作为一种被垄断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存在本身,我们不再需要亲临而是通过影像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和电影,音乐被配上炫酷的影像,视觉化的引导和转换成为21世纪的主流,一切可视或非可视都被媒介转换为视觉影像展示出来。

在20 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1976),对技术的批判和反思都是十分彻底的,他在《技术的追问》中描述:“反复去思考技术所带来的意义,人们通常在本质名下所理解的东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种类普遍性,而是和技术之本质有亲缘关系的艺术领域。纵观历史发展,高度发达的技术必然产生新的技术美学,艺术以技术为前提内在于技术之中,技术的发展必然产生出美(普遍性)及其与这一特性技术相关的技术美(特殊性)。”⑦文化图像时代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不断有学者批判这种转换是否扼杀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观看故事和灌输成型的公共判断的固化让人警醒,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并催生了21 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检测更加成为点对点喂养的依据,看似自由选择的余地增大的同时,受众也被信息碎片包围并逐渐失去了自我的直觉判断。对技术美学所造就的“奇观”一词的准确解释,来自法国著名哲学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1931 ~1994)在其经典著作《景观社会》中的论述。“景观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既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这是一个商品的世界,他统治着所有被经历的东西。”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道格拉斯· 凯 尔纳(Douglas Kellner,1943 ~),对美国当代社会传媒领域的事件进行深度解读,提出了“媒介奇观”概念:即对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充分展现和对不同个体现代生活方式的引导,并运用大量篇幅描述当代社会中的政治冲突和解决路径,且充满戏剧化的媒体反思的文化现象。⑨这类视觉奇观通常被媒体反复包装和传播,制造出各类视觉豪华场面。这些当代视觉神话无疑也是技术美学发展的集大成:例如著名歌星的超级巡回演唱会、电影盛典首发仪式(图4)、奥运顶级体育比赛(图5) 、各国发生的外交冲突和政治事件等。

图4:第70 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场景,(图来自网络)

图5:北京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来自网络)

在当代社会“奇观”的非一般性特征表现为在时间、空间、超常与性别上的差异性。⑩创造视觉奇观,这在过去30 年的电影行业非常普遍,技术美学加持下的视觉创新和完美影像,不断吸引着普通民众去电影院的封闭环境进行心灵探险。未来,一种基于虚拟空间和时间感的全域视觉展现,让传统视角变得更加模糊,其叙事方式和角色代入会进行反转,这类似于游戏中的第一人称、反派、客观视角可以自由切换,可以多层次和多视角展现观看角度,从而让观看者自由选择。我们感叹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全新体验,让我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境地,人类在不同时空的体验可以随时切换,虚拟和真实的自己都可以作为展示和沟通媒介与他人交流信息。技术变革深刻影响着普通人,人工智能和算法成为控制人们思想和生活的无形之手,身体被大数据所包裹,这是一种新型的当代“神话”。

三、重构现实世界对神话故事的内在体验

“神话是神创造的故事,是对宇宙世界的起源、创造、初始事件以及信仰的神的典型行为叙述。”⑪中国人的历史观令人惊叹,其文化认同在神话叙事中代代相传。国内神话研究文献已有很多,从中国神话学家袁珂先生(1916 ~2001)的《中国神话史》和程憬先生(1903 ~1950)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入手,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中国神话的起源和发展脉络。⑫如果说上一代学者对中国神话的来源和演变已经拥有了系统阐述,那么,后一代学者则应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将神话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关系进行链接。

1、远古时代起源于混沌,神的活动舞台是宇宙

天地诞生,巨灵族与神对抗的故事就是蚩尤与黄帝大战,造成大洪水爆发、苍天破漏,于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图6) 的故事出现。国人神话多出英雄:开天辟地的“盘古”,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尝百草者“神农”,奔跑追日的“夸父”,射日者“后羿”,还有撞倒不周山的“共工”等。《山海经》、楚辞《天问》、老子《道德经》,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中国的神话体系。重黎“绝地天通”意义重大,天地分开阴阳,自此之后,神不再统治大地上面的人类,对此世界各地的神话似乎都有相似之处,女娲造人和普罗米修斯的造人就很相似。《诗经》里有两篇提到神性英雄感天动地而生的神话故事,一篇是《玄鸟》,一篇是《生民》。而庄子的《逍遥游》则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气势恢宏,鲲化鹏,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笔者试图从对经典神话内容的改编,来展示新时代视觉制作团队如何从符号、文化基因等方面,重构我们对中国神话的体验。

图6:中国古代神话插图《大禹治水》(图来自网络)

2、哪吒的前世今生,从文字走向视觉展现

《五灯会元》卷二载:“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运大法力,为父母说法。”⑬神话中的哪吒形象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图7) 除了画面制作精美和人物角色设计巧妙之外,也把传统哪吒的故事进行了现代改编,增加了新时代的父子关系并提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震撼口号,赢得了小镇青年的共鸣。动画片将哪吒形象从古代典籍固化的符号化人伦观念,带入后现代的拼贴组合,并根据当代观众的观影习惯加入了喜剧角色和对白,通过动画创造的视觉奇观将观众带入冒险,并注入了自我成长的新理念,这些新观念的碰撞和心理认同使之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另一部也是同类题材改编的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图8) 出自“追光动画”,哪吒形象由淘气的幼童转变成热血少年,整个故事风格也充满了颓废的青春气息,还加入“朋克”元素和城市废墟的场景。东海龙王化身城市垄断资本大亨试图进行暴力统治,并把控了关乎人类生存的水资源。一切都是在后工业美学形态下进行的故事重构,机车飞驰,当代科幻英雄机甲变身战斗。热血燃风格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对传统的大胆演绎,我们可以把这类“追光动画”出品的新片看作是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 年制作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的致敬和颠覆。

图7: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宣传海报,(图来自网络)

图8: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电影宣传海报,(图来自网络)

一代一代的视觉创造者把他们对于传统的理解和当代的社会感触及观众触点,进行了匹配嫁接,从而选出合适的风格进行呈现,以重构人们对神话的体验。我们从对哪吒形象的上述改编,找到了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 ~1980)独特的方法论,“我的作品让大多数人感到困惑,因为我从背景 (ground) 开始,而别人从图形 (figure) 开始。我由效果出发去追溯原因,而传统模式则是从一些‘原因’的武断选择开始,尝试将其与某些效果相匹配。正是这种随意的匹配过程导致了碎片化的肤浅。至于我自己,我没有一个观点,只是把总体情况作为隐藏背景下的显豁图形来对待。”⑭

3、神话电影重构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经典的视觉改编不会过期,《天书奇谭》4K 重映版在38 年之后的影院登陆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其具有鲜明东方风格的美术造型和从中国戏曲元素演化而来的人物造型和表演,让中国观众看得非常亲切。如何将当代精神与世界情感共鸣的交流方式进行落地转化,成为当代视觉创造者的使命。近年来不断有神话题材被重构改编成动画电影或游戏,这些演绎兼顾了古代故事的经典脉络,又加入了现代观众的认知和价值共鸣,并通过视觉奇观的方式进行重新演绎,把存在于幻想中的角色和场景,一一再现为让观众疯狂买单的观影盛宴。似乎对于经典的改编是我们在自己文化中找到的商业共赢的法宝,年轻人喜欢的新国潮的兴起让商业品牌与中国经典的文化符号链接在一起。以现代人的观点重新演绎经典,从而让今天的年轻人接受和继承传统,成为视觉创作者关注的焦点。神话电影作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探索人类与他者的关系,也让大众在更加视觉化的沉浸中寻找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当代的宇航探索神话如同古代神话一样,让我们在科幻中看到了宇宙与我们的关系,这些视觉奇观带给人心理和生理的冲击,让我们看到了新美学规范的逐渐形成。古代中国文化中关于宇宙的描述如同神话一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对于历史和未来世界奇经八脉的打通,正是现代科技正在做的当代“神话”。中国人对神话有自己的理解,初读经典时有些迷惑,不免会问:为何非要有神奇描述?天罡36 变、地煞72 变,即类似于多元虚拟分身和机械假身,类似于变形金刚;袖里乾坤展现的是时空拓展;而《列子· 汤问》中的偃师献技,讲述名叫偃师的工匠来晋见周穆王,身边带着的歌舞机器艺人“倡”能唱能舞,这是华夏文学史上最早的“人工智能实体”雏型,展现的就是人形机器人(图9)。

图9:人形机器人,(图来自网络)

中国人对于虚幻灵境的描述,有《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庄子《逍遥游》里的鲲鹏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蓬勃的想象力和远超普通人的奇幻思维。中国历史上即有很多人运用虚幻境界去展现其对世界的认知,如“庄周梦蝶”、陶渊明的“桃花源”;而现代技术同样可以将人带入梦幻之境,如元宇宙状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工业对资源进行掠夺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冲突,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自己与他者的关系。对生命的尊重在于对他者的尊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未来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我们不仅要跟机器打交道,还要保持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和社交。

四、技术助力“神话”脱离历史框架与当下相融

今天,人们对“神话”的理解已经拥有了很多新的含义,很多人拒斥原始神话,而只信奉一种建立在弯曲时空、粒子对称性和宇宙膨胀之上的由数学公式所支撑的世界观。当宗教领袖口念令人费解的梵文咒语时,物理学家们其实也在念神秘的超炫方程组(图10)。过去人们对神话的顶礼膜拜,被科学界不断更新的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宇宙“信仰”所取代。连20 世纪最为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 ~1955)(图11) 也坚持着那个信仰—一种神秘的、神圣的秩序存在于宇宙中,这在他后期的著作中曾被反复提及。法国著名思想家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 ~1980)在《神话—大众文化》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让我们对当代正在进行时进行反思,神话从历史框架里面脱离出来,跟当代正在进行时发生关系。”⑮这大大加强了我们对神话与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事件的关联感,并促使我们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认识我们与神话的关系。

图10:量子物理学演示世界,(图来自网络)

图11: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图来自网络)

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关于技术伦理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比如:高度的技术发展会不会让机器人反过来控制人类,这是技术时代的“神话”演变;由于海量的数据会创造出不同的商业体验,在此人性主张和机器主张就会发生碰撞,而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人类直觉之间的冲突,也会始终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信息超载的社会,如何能把复杂信息进行过滤并找到真正的兴趣点,使用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工程师和艺术家都希望通过AI 来进行创造,以缩短制作流程、提高效率。以前我们会认为通过多年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的设计师,但今天通过Midjourney(图12) 、Stable Diffusion 或Dall.E 的AI 输入语言,一个工程师也能迅速成为概念艺术家。只要描述一些场景就会自动生成几乎是无限的精彩图像,这难道不是当代正在发生的“神话”吗?

图12:这是由midjourney 新出v5 版本人工智能自动生成,2023 年4 月来自易凯测试

从现有研发程度看,在语音、文字和图片识别方面AI 已经完成得很不错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获奖动画短片,已经全程开始用AI 制作并获得了好评;又如著名艺术家徐冰的AI 作品“人工智能无限电影”(图13),他从2017 年开始召集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科学家合作开发短片,不再有导演、编剧、摄影师和演员。芯片和引擎的发展也很迅速,今天的PGC 将逐渐转换成UGC、再到AIGC;人工智能的创造日新月异,近期英伟达不断颠覆性开发超级芯片,Magic 3D 对标谷歌Dream Fusion,以强大的算力入局竞争。因为技术加持,之前具有垄断性的专业制作者将会变成未来全民参与的个人制作者,乃至AI 赋能的元宇宙制作。虚幻引擎作为高效的建模和动作运行工具以前主要是运用于电子游戏制作,近期则跨界到了动画行业与电影行业,通过新技术赋能制作高级资产和造型。华扬联众作为广告行业上市公司近期公布的HIGC 融合了Midjourney V5,同步实施以Stable Diffusion 为基础的开源创图模型的部署,全面整合优化了AIGC 的工作流程;这些技术完善了概念设计、数据挖掘、策略发想、方案策划、内容营销、图文创意、设计协作、代码编程乃至视频制作的全流程需求。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为助力“神话”脱离历史框架而与当下相融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图片13:《人工智能无限电影》在浦东美术馆展出现场,2021 ~2022 年

五、技术狂飙对未来人类生存境遇的关照

“当人类的身体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随建随拆,当人类的智力和情感可以像U 盘一样即插即用,我们的人格统一,生活的统一性乃至文化本身都分崩离析了。”⑯日裔美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 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 ~)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中,对未来科幻场景和技术高度发达后人类的生存境遇给予了关照。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面对技术更新和日益侵入人思想和行为的技术神话加持,现代人类生活逐渐向终极过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断裂越来越明显,观看方式的变化、理解媒介的迷思、虚拟世界的营造、网络环境的去中心主义,以及距离、时间和空间的打破,都需要我们对近50年的技术发展进行系统反思。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宪(1954 ~)在《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的研究》开篇谈到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马丁· 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的著名描述: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成图像了。⑰世界图像的发展在今天看来,并不是从中世纪形成的世界图像逐渐演变成为现代风格的世界图像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的本质就是世界成为图像,图像就是世界本身的代名词。德国哲学家、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瓦尔特·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 ~1940) 特别强调“电影”作为这一机械复制品的必然性—即具有无穷更新的艺术和具有革命潜力的电影艺术,逐步取代古老传说故事形式的历史必然性。⑱他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在今天已经变成了视觉文化时代。

结 语

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的技术美学让多模态的影像思辨讨论充满网络空间,技术变革重构了从“传统神话”到“当代神话”的奇观观看模式。神话从传统的界定中被转化出来,成为当代人反思历史和未来的阿基米德支撑点。在接受多重信息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身与机器的关系开始有了深度思考,对于通用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到来,我们处于期望和恐惧的双重期待之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度,技术的本质必然蕴含着救度的生长,因此,我们要专注技术的本质而非技术的表象。对技术的根本性反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必须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里进行,这个领域必须跟技术有亲属关系,同时又不能与技术的本质有根本的不同,这个领域就是艺术与自然的奥秘。我们期待当代科技“神话”及其未来发展,在技术美学视域下对神话奇观的影像重构,能让我们重新观照人类生存的意义,并找回人类最初对宇宙和神话的好奇心。

注释:

①(英)马丁·李斯特、乔恩·多维、塞斯·吉丁斯、伊恩·格兰特、基兰·凯利著,吴炜华、付晓光译:《新媒体批判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7 页。

② 韩笑:《技术美学视角下工业遗产审美价值探析及其意义》,《现代商贸工业》,2018 年第1期,第20 页。

③(德) 本雅明著,庄仲黎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班雅明精选集》 ,台湾:商周出版社,2019 年,第 43 页。

④(法)安德烈· 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 10-24 页。

⑤(美)尼古拉斯· 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17 页。

⑥(美) 托马斯·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2-33 页。

⑦(德) 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年,第 35-37 页。

⑧(法) 居伊·德波著,张新木译:《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19 页。

⑨(美) 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15-18 页。

⑩ 李琳琳:《浅析电影的奇观本质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奇观化》,《电影评介》,2009 第11 期,第5 页。

⑪(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千面英雄》,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第321 页。

⑫ 程憬著,顾颉刚整理:《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12-14 页。⑬ [宋] 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⑭(加拿大)马歇尔· 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年,第9 页。

⑮(法)罗兰· 巴特著,许薇薇译:《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184-186 页。

⑯(美)弗朗西斯· 福山著,黄立志译:《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14 页。

⑰ 周宪著:《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1-5 页。

⑱(德)本雅明著,庄仲黎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班雅明精选集》,台湾:商周出版社,2019 年,第 34 页。

猜你喜欢
神话
爱情神话
东方神话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红楼梦中的神话》
神话谢幕
西西弗斯的神话
亲历,九年别样神话
南猪北移,龙头猪企如何再造神话?
“神话”再现
丝绸之路的神话——洪滨丝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