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绘画艺术治疗实验研究—以开放艺术工作室为干预取向

2023-11-07 13:02潘罗敏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治疗师自闭症儿童

潘罗敏

一、引言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早期大脑发育的复杂神经生物学疾病,目前的定义和特征是社会互动和沟通的定性障碍,以及行为、兴趣和活动的受限、重复和刻板的模式。①②据统计,我国自闭症人士数量超过1000万,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200 万。③目前比较常见的自闭症干预理论与方法有33 种,艺术治疗法(Art therapy)作为主要手段中的一种被国内外康复机构广为运用并加以实践。

艺术治疗是由1930 年至1940 年开展的精神医学运动发展而来,与奥地利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Austria,1856 ~1939)的精神分析学和瑞士人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Carl Gustav Jung,Switzerland,1875 ~1961)的分析心理学有关。1940 年美国人玛格丽 特· 诺 姆 伯 格(Margaret Naumberg,America,1890 ~1983)建立了运用艺术表达作为治疗的模式,使艺术治疗成为一种基本的心理疗法。④

1942 年至1944 年,一位从包豪斯毕业的女性艺术家弗利德· 迪克· 布朗德斯(Friedl Dicker-Brandeis)在捷克的特莱津集中营里秘密地教孩子们画画,用艺术创造性活动的力量赋予孩子们心理能量。⑤埃文斯(Evans)和杜博斯基(Dubowski)认为,在纸上创作形象正是儿童表达内心形象的过程,此过程能帮助儿童增进想象力和抽象思考能力。⑥埃莫里(Emery)认为,艺术源于与世界连接的需要,有意识地绘画可以激励自闭症儿童对于对象的依恋。⑦塞尔韦斯特(Sylwester)研究认为,长期绘画可以发展大脑的潜在动力,帮助解决复杂生活中的难题。⑧

梅琳达(Melinda)的研究发现,艺术干预有助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视线接触,交流、语言能力会有显著提高。⑨乔纳森(Jonathan)和伊萨罗(Isserow)的研究认为,艺术干预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并从精神分析角度就其机制进行了探讨。⑩达米科(D`Amico)发现,艺术治疗对自闭症、多动症状的干预效果良好。⑪埃普(Epp)的研究发现,艺术干预能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降低多动行为等问题。⑫哈里斯(Harris)认为,采用“自我肖像画”“治疗师肖像画”等干预手段,能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的交流技巧,提升他们对面部表情和社会信息的理解。⑬基姆(Kim)等发现,曼陀罗绘画对自闭症儿童的SIS(社交互动能力)有所提高。⑭

施莱因(Schlein)等人认为团体绘画创作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合作性的方式使他们忽略了交流压力。⑮卡纳拉弗(Kanareff)研究认为,团体绘画干预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⑯奥斯伯恩(Osborne)认为,团体绘画中有利于交流的动机被激发了出来。⑰

基于现有研究,本文以开放艺术工作室为干预取向,在2016 年至2020 年期间,对温州地区40 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艺术治疗实验研究。结合社会参与、举办展览、政府和社会介入活动等多维度进行艺术干预,丰富了“开放工作室”取向艺术治疗的概念。

二、研究方法

1、干预对象

本研究的干预对象来自浙江省温州地区某自闭症慈善公益项目,共40 人,汉族,其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其中对照组在开始调查时平均年龄为6.3岁,结束调查时平均年龄为10.3 岁;干预组在开始调查时平均年龄为8.3 岁,结束调查时平均年龄为12.2 岁。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纳入和排除诊断标准,参照的是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标准,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的评分大于或等于62 分。

2、干预取向

2015 年底,笔者计划在中国温州的个人艺术工作室开展艺术治疗项目,这与美国治疗师戴娜· 布洛克(Dayna Block)、黛博拉· 加迪尔(Deborah Gadiel)、帕特·艾伦(Pat Allen)三人于1995 年在芝加哥开设的一间店面画室有相通之处。不同的是,笔者是以艺术家的身份进入艺术治疗领域,而他们三人则是为了寻找艺术治疗中艺术的灵性部分。开放式艺术工作室取向的艺术治疗主要是以职业艺术家的观点来设计治疗训练方案,同时举办一些社会性展览。

从开放式艺术工作室最初的意图就可以发现,艺术治疗和艺术创作能在工作室里同时进行。开放式艺术工作室取向中包括三个重要元素:一、意图(intention);二、对艺术创作本身的关注(attention to art making);三、通过写作和阅读见证记录(Witness through writing and reading)。⑱笔者的个人工作室不仅给自闭症儿童提供艺术治疗的过程,同时也带领他们创作艺术作品,最后作品以专业艺术展览的方式呈现于大众视野中(图1、图2)。

图1:自闭症儿童团体艺术治疗现场(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图2:自闭症儿童团体艺术治疗现场(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我们鼓励自闭症儿童在开放的艺术工作室中,从一种无目的的创作出发点开始进入,慢慢地让图像本身来主导其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一种来自艺术自由的愉悦感。在开放的艺术工作室中笔者常常会提议,你喜欢什么、想要怎么就表达什么。没有技法的戒律,没有导师的意图,不受同伴的影响。同时,自闭症儿童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在一次绘画现场,一位自闭症儿童因为当天自由绘画创作大部分使用灰色颜料,而不愿意进入工作室。于是,第二次绘画课堂,我们专门为这位自闭症儿童调整了色彩(图3)。

图3:自闭症儿童团体艺术治疗现场(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开放艺术工作室取向艺术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见证”。笔者作为艺术治疗师在开放艺术工作室取向艺术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用“举办艺术展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记录和见证。当我们把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作品像专业艺术家的作品一样展示在一流的美术馆或展厅时,参与到这个治疗过程中的所有人,包括自闭症儿童、家长、志愿者都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的作品可以和艺术家的作品一样精美、耐人寻味。展览开始之前,我们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参加开幕式,有政府公务员、商人、艺术家、医生、治疗师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幕式上,笔者会让自闭症儿童家长给嘉宾诉说孩子在生活和绘画过程中的迷茫、挣扎、抗拒、接受、愤怒、幽默、爱和喜悦等等。作为艺术治疗师,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不做任何评价,只是认真聆听,并将这种真实的同理、共情和自己的内心相连接(图4)。

图4:首场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3、干预设计(表1)

表1:“开放艺术工作室”干预设计

4、干预程序

总体治疗设计实践共持续四年,由计划内干预(现场引导)和计划外居家干预(线上指导)组成。计划内艺术治疗干预项目四年共288 课时。计划外居家干预建议每周两次,每次时长自定,四年约520 次,在家长协助下进行,家长再和治疗师线上沟通。研究以计划内干预为主线展开,计划外居家干预设计主要作为计划内艺术治疗干预研究的连贯辅助。每个阶段会有一个大主题,每次课设计一个小主题,从合适和多样性的角度选择干预媒介材料,干预主题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经典的主题,也有对当代艺术的借鉴。

在实施艺术干预的实践中,主要以研究者即艺术治疗师的整体策划和干预实施为主,以医科大学志愿者的参与干预为辅。在日常干预过程中,大部分都有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与,同时再给每个孩子配备一位专业志愿者。

三、研究进程与成果

1、阶段成果分析

(1)阶段分析

2016 ~2017 年起始阶段的艺术干预内容主要从“滴彩、流彩、废品利用、自由行走”四个主题展开,带领孩子们感知艺术的快乐、美好和从艺术中获得幸福和安全感。该阶段干预核心主要以宣泄情绪为主。在开放的展厅中自闭症儿童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像艺术家的作品一样被悬挂在美术馆中供观众欣赏,在此,自闭症儿童以艺术为媒介和社会展开互动(图5)。

图5:2016 ~2017 起始阶段艺术干预现场(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整体干预成果:自闭症儿童由此发现了艺术魅力,找到了爱好,获得了社会认可,并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感。自闭症儿童获得了一种在私密空间与之对话、表达的场域。自闭症儿童可以找到一种社会存在的幸福感。

2017 ~2018 年探索阶段的艺术干预内容主要从“色彩搭配、几何图形、想象空间、我们一家人”四个主题展开,重点探索自闭症儿童创作和环境空间的关系。我们在大场域做艺术干预,给予自闭症儿童一种不同于以往在治疗室中拿着一张小纸在上面作画的感受。这里的大场域包括场景的艺术布置,自闭症儿童可以在艺术场域中自由奔跑。大场域的艺术干预更容易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犹如在一个大草原上,能呼吸到从远处飘来的艺术气息。同时大场域亦是空的场域,“空”代表了想象力产生的更多可能性(图6)。

图6:2017 ~2018 探索阶段艺术干预作品(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整体干预成果:自闭症儿童面对大场域艺术干预现场从困惑到习以为常,逐步在大场域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舒适区。这激发了自闭症儿童潜在的艺术想象力,创作中一些潜意识的符号开始出现。自闭症儿童对自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开始明晰和有认同感。

2018 ~2019 年发展阶段的艺术干预内容,主要从“用线条、形状、色彩或图像进行互动、身体映像、通过艺术腾出空间(指在一个有具体物象的画面中,营造出一个‘空的空间’)、自发性曼陀罗”四个主题展开,重点探索自闭症儿童的各种潜在想象力。艺术治疗师认为想象力需要通过细节去呈现。然而,我们如何寻找到适合每位自闭症儿童的艺术细节呢?由此,艺术治疗师不设限制,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最多的符号样板和最大的创作自由(图7)。

图7:2018 ~2019 发展阶段艺术干预作品(图片来源: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

整体干预成果:经过一年左右以“想象力”为主题的艺术干预,自闭症儿童似乎都知道艺术治疗师每次都会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艺术创作构想,所以自闭症儿童每次到达艺术干预现场前,都会比较兴奋,且带有一种“寻找某物”的状态。在艺术治疗师的带领下,自闭症儿童们均能发挥出其本有的艺术创造能力。

2019 ~2020 年巩固阶段的艺术干预内容主要从“艺术衍生品、与艺术家合作创作”两个主题展开,重点探索儿童自闭症艺术干预中的“社会互动”问题。自闭症儿童把艺术干预当成了游乐场,艺术创作不再是唯一的目的。释放情绪、游戏创造、艺术表达、互动对话等都有可能成为每个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中心点,而艺术治疗师则是给孩子们提供这种多维度干预可能性的调度中心(图8)。

整体干预成果:在以“社会互动”为主题的艺术干预后,自闭症儿童大多表现得心情愉悦、状态平和,各项功能也有所改善。他们总体上情绪稳定、能自行制定艺术创作方法、对于创作区域拥有强烈的敏感性,部分自闭症儿童能与家长和专业志愿者进行合作创作、和艺术治疗师进行简单的互动。在和专业艺术家的合作创作中,其社交能力有所提升。同时通过艺术创作,其作为“小画家”的自信心得以快速建立。

(2)局部分析

三例4 ~7 岁轻度自闭症:艺术干预前,拥有短暂的自由绘画经历,认识红、黄、蓝、黑、白等颜色。在经过了2016 ~2017 年艺术干预后,其自主学习艺术的能动性有所加强,在色彩运用方面进步较明显,能熟练使用24 种颜色。在经过了2017 ~2018 年艺术干预后,在以“我们一家人”为主题的艺术干预中,他们能清晰地将家里成员按高矮比例呈现出来;画面色彩更多地依据各自的喜好铺设,填色过程慢慢趋向于轮廓和边缘的完美;由于具体的心理暗示作用,艺术游戏变得严肃起来,这使得孩子们不得不调动自己的“亲情经历和情绪”来进行游戏。在经过了2018 ~2019 年艺术干预后,在曼陀罗艺术干预中,其画面表征呈现出“幼稚和天真”的私密图景;曼陀罗的图像被个性化投射,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被隐匿在曼陀罗的绘画中。在经过了2019 ~2020 年艺术干预后,在“毛巾绘制”过程中,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被重塑,自主权得到放大。该组在团队“毛巾游戏”中表现得最为活跃。

三例4 ~7 岁中度自闭症:艺术干预前,拥有间接性的绘画涂抹经历,认识3 ~4 种色彩,无太强烈的画面构图意识,画面表征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自由涂鸦或游戏状态。在经过了2016 ~2017 年艺术干预后效果明显,他们开始能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艺术游戏变得更加重要;开始意识到画面比例问题,但无法主动控制;色彩认知有所增强,喜欢使用几种特定的颜色进行滴彩绘画。在经过了2017 ~2018 年艺术干预后,在以“我们一家人”为主题的艺术干预中,家庭成员由其他物象所替代,但他们能清楚地指出这是妈妈、那是爸爸等;在上色过程中他们常常把整体色调和边缘线作模糊处理,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难以完全进入由“亲情经历和情绪”所带领的艺术创作,被视为该阶段中度自闭症的显著特征。在经过了2018 ~2019 年艺术干预后,艺术治疗师在曼陀罗绘画过程中发现了其认知的偏差和社交的孤立。曼陀罗艺术给中度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一种安全场域来表达其内在的真实感受,孤独和刻板被曼陀罗绘画所隐蔽。在经过了2019 ~2020 年艺术干预后,在毛巾绘制过程中,物象的比例关系与现实物发生了偏差,画面表征呈现出单一、变形和重复的特征;在团队毛巾游戏中隔离与认同机制被启用,表现出边缘的、独自的状态。

三例4 ~7 岁重度自闭症:艺术干预前,拥有“线条涂鸦”“色彩认知”等经历,但无工作室艺术表达经历。在经过了2016 ~2017 年艺术干预后并无显性效果,但对艺术干预一事,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画面表征依旧停留在一种单线条或球状曲线的机械涂鸦状态,但在绘画工具使用的选择上有变化,会接受一些新的创作工具。在经过了2017 ~2018 年艺术干预后,在以“我们一家人”为主题的艺术干预中,他们无法参与到相对具象的图像描绘中,口中不停地在说“妈妈、爸爸”等家庭成员的称呼。在经过了2018 ~2019 年艺术干预后,我们发现由“自发性曼陀罗”中心展开的色彩涂鸦,可以拓展重度自闭症儿童的意识边界。在经过了2019 ~2020 年艺术干预后,在“毛巾绘制”过程中,其画面比例无主观意识,物象比例关系混沌,轮廓模糊不清;画面色彩无主观控制意识,较低年龄段重度自闭症控制色彩的能力有所增强;画面构图无明显主观意识,由涂鸦的随机性所决定,但较低年龄段的主观意识有所增强。

2、数据分析

(1)总体分析

我们对对照组和干预组所有患者各项指标的测评结果进行了统计,数据用IBM SPSS Statistics 软件分别做了成对样本t 检测。

数据分析显示,自闭症儿童ABC 量表、CARS 量表和ATEC 量表的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所测量表的得分。干预组在进行干预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自闭症儿童实施艺术治疗干预是有效的;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表2)。从ABC 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干预组在进行艺术治疗干预以后均有明显降低,其感觉因子、交往因子、躯体运动、语言因子、生活自理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2016 ~2020 年艺术治疗干预前后两组得分比较(`x ± S )(注:P(Sig. (2-tailed))< 0.05 有统计学意义)

表3:2016 ~2020 年艺术治疗干预前后两组ABC 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x ± S )(注:P(Sig. (2-tailed))< 0.05 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2016 年自闭症治疗评估表(ATEC)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47.5分。干预组2020 年自闭症治疗评估表(ATEC)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41.2 分。干预后比干预前平均值降低了6.3 分。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研究贡献

本研究论证的是艺术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有效性,关注的是通过尽可能放大艺术治疗中“艺术”的作用,在“艺术即治疗”的基础上将“开放工作室”作为艺术干预的主要取向,以开展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具有五个明显特质,这是以往自闭症艺术治疗研究文献中所不多见的。(1)、用田野调查法对40 例儿童自闭症开展了长达四年的艺术干预,同时进行结果分析;(2)、笔者是以当代艺术家和艺术治疗师的身份进行艺术干预研究;(3)、本研究结合了艺术干预、自闭症社会参与、自闭症展览、政府和社会介入活动等多维度进行艺术治疗,以增加艺术治疗实验的维度和治疗效果;(4)、本文根据长期经验,总结概括了自闭症艺术治疗的特点,丰富了“开放工作室取向艺术治疗”概念的内涵。

2、未来研究方向

其一,自闭症艺术治疗基础理论的推进。众所周知,艺术治疗基础理论一直停滞不前,目前还停留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之上。后来的艺术治疗师们更多地只做一些融合和实践研究,在艺术治疗的基础理论上并未有拓荒式的进展。西方艺术治疗界更加奉行弗洛伊德理论,而荣格理论则因为与东方文化中的玄学存在共通之处,受到东方人的追捧。我们期盼着理论大师的出现,为此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为其添砖加瓦。

其二,自闭症艺术治疗中当代艺术的介入。笔者认为,当代艺术的先锋性和前沿性非常有助于拓宽艺术治疗的研究思路。但在自闭症艺术治疗过程中,又存在当代艺术的地域性和文化差异问题,这会对艺术治疗师和自闭症患者产生深刻影响。而对当代艺术理解上的偏差,又会体现在自闭症艺术治疗上。因此,艺术治疗师应该努力深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并时刻关注其疗效问题,才能抹去地域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艺术治疗效果的减弱。

五、结论

总体而言,开放艺术工作室取向艺术治疗对儿童自闭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艺术治疗在轻度自闭症中较容易开展,且效果明显;对中度自闭症开展艺术治疗则难度较大,需要对其有更加精准的认识和在艺术治疗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方能获得较好效果;而在重度自闭症中开展艺术治疗却很难取得显著效果,总体性、整合性和沉浸式的疗愈方法更适合重度自闭症儿童。笔者注意到,在大场域中进行绘画创作,是一种沉浸式、全身心的艺术行为,可以给自闭症儿童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包裹性身心参与,对自闭症治疗意义深远。

以开放艺术工作室为干预取向的自闭症治疗,其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行动隐喻。它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艺术治疗圈,包围着所有工作室里的人。它能带给有困难的来访者爱和怜悯、耐心和等待、宽恕和谅解、满足和释怀、责任和担当。开放艺术工作室对于团体艺术治疗更为有效,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人间境遇的多样化和更深刻的生命意义。

注释:

① Frazier, TW., Youngstrom, EA., Speer, L.,Embacher, R., Law, P., et al.,“Validationof proposed DSM-5 criteria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2, 51(1),p.28-40. e3.

② Mandy, W. P. L., Charman, T. and Skuse,“D.H. Testing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proposed criteria for DSM-5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dolescent, 2012, 51(1),p.41-50.

③ 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Ⅳ》,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2 年,第1 页。

④ 李晓倩:《艺术治疗历史起源探究》,《知识文库》, 2017 年第7 期,第9-11 页。

⑤ 孙海燕:《被历史遗漏的学科先驱: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在特莱津集中营的艺术治疗实践与机制》,《艺术设计研究》,2021 年第1 期,第61-69 页。

⑥ Evans K.,Dubowski J., Art therapy with children on the autistic spectrum:Beyond words,Philadelphia PA: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1, 20(20),p.263-269.

⑦ Emery JM.,“Art therapy as an intervention for autism, Art Therap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004(21),p.143-147.

⑧ 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曹达宏、马良、刘军、刘羽:《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心理学报》, 2005 年第3 期,第403-412 页。

⑨ Melinda J., Emery ATR-BC,LMFT.,“Art Therapy as an Intervention for Autism,” Art Therapy, 2008, 21(3),p.143-147.

⑩ Jonathan,Isserow.,“Looking together:Joint attention in art therap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Therapy, 2008, 13(1), p.34-42.

⑪ D’Amico, M. and Lalonde, C.,“The Effectiv eness of Art Therapy for Teaching Social Skill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rt Therapy, 2017, 34(4), p.176-182.

⑫ Epp, K. M.,“Outcome-based evaluation of a social skills program using art therapy and group therapy for children on the autism spectrum,”Children & Schools, 2008, 30(1),p.27-36.

⑬ Harris, C. Portrait drawing:An art 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allahassee:Master’s degree dissertation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2015,p.81-94.

⑭ Kim, TH. and Li, EOI.,“Mandala Art Therapy:Intervention for Individual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Jurnal Psikologi Malaysia, 2018, 32(1),p.97-113.

⑮ Schleien, S. J., Mustonen, T. and Rynders, J.E.,“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nondisabled peers in a cooperatively structured community art program,”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5, 25(4),p.397-413.

⑯ Kanareff, R. L.,Utilizing group art therapy to enhance the social skill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own syndrome,MA:Ursuline College,2002, p.165-168.

⑰ Osborne, J.,“Art and the Child with Autism:Therapy or education?,”Early Child Development & Care, 2003, 173(4), p.411-423.

⑱(美)朱迪思·艾伦·罗宾主编,陆雅青审阅,陆雅青、陈美伊、蔡汶芳、吕煦宗、许玫倩、谢湘蓁、周怡君、张梅地、吴亭君译:《艺术治疗取向大全:理论与技术》,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9 年,第21-58 页。

猜你喜欢
治疗师自闭症儿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