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环境创设之良策

2023-11-08 02:13任金瑛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设幼儿园幼儿

任金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从狭义上来说,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下面,我们将阐述如何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通过充分挖掘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创设儿童化的环境,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富有童趣,能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3-6岁幼儿的思维过程大多是借助具体形象来完成的,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事物易产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儿童化的环境。比如,在活动室内外的地面上画格子、图形或迷宫,里面涂上颜色或写上数字,从而引导幼儿主动观察、积极探索、大胆表达,通过游戏学习知识,获得锻炼。在自然区规划高低不同的种植区,开辟出动物小天地,利用空间搭建阳光雨篷,摆上木桌、小凳。根据幼儿兴趣,师幼共同动手布置装扮,根据季节种植不同的花草、蔬菜,饲养不同的小动物,幼儿随时可以来这里游戏、观察、记录、写生……

操作性强,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

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在具体可感的环境里,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拓展与发散。比如,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大小、色彩的纸盒、纸箱、纸筒等,让幼儿自由游戏,很多幼儿喜欢用它们进行建构活动。基于此,我们可通过实物、图片、语言等介入方式,引导幼儿在原有游戏经验和思维基础上进行思考,它们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孩子的答案包括画画、投掷、装扮机器人、做汽车、做迷宫等,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这样的环境创设,符合幼儿爱探索、喜欢动手操作的特征,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可谓其乐无穷。

参与度高,能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我们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各阶段主题活动和教育目标,寻找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创作,让幼儿真正与环境进行互动,产生共鸣。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商讨探索,共同动手创设,整个过程中,幼儿拥有充足、自主、灵活、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大班主题活动“爱家乡”,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了解幼儿对家乡的认知,由此生成系列活动“家乡美景”“家乡特色”等。师幼共同行动,用图片、视频、图书、手工、建构、表演等方式,在教室的不同区角展现家乡的特色,进一步体验家乡的美丽富饶,熟悉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热爱家乡的情感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创设主题化的环境,让环境成为支持幼儿持续发展的载体

将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让幼儿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进一步巩固知识经验,获得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比如,在“春天多么美”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观察花草鱼虫,感受艳阳暖风,画出绚丽春色,把对春天的感知通过语言描述、图画展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带进幼儿园,带进班级的主题墙、植物角、美工区、语言区和表演区,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促使幼儿积极回忆、想象、感受和创造,让幼儿在教室里直观地感受春暖花开的氛围。在“秋天来了”主题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倾听故事《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想象小树叶一路上看到的景色,猜想春天到来时小树叶会给妈妈带去什么礼物,让幼儿在听听、画画、猜猜中感受妈妈与孩子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牵挂的情感。老师还可以带幼儿去户外捡落叶,将树叶分类、排序,通过拓印、粘贴等方式进行创作,布置班级环境。灵活多变的室内外环境创设,丰富了幼儿的想象,活跃了幼儿思维,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

创设富有审美的环境,让环境成为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依托

环境创设在审美教育方面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幼儿的审美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幼儿在感受环境美的同时,油然而生的是对环境的爱惜之情。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的审美水平,关注环境布置的审美教育功能。那么,该如何实施呢?我们可根据幼儿兴趣,创设造型生动、色彩和谐、布局合理的基本环境,营造温馨、童趣的氛围,吸引幼儿主动融入其中。如在图书区铺上绒毯、绒垫,搭建一个温馨小屋,放几个娃娃,摆放上适合幼儿身高的书架等。图书区的背景墙上还可以挂一些卡通人物、动植物卡片等,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小天地,吸引幼儿在无声的教育环境中获取知识,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创设生活化的环境,让环境成为幼儿养成教育的无声书籍

幼儿园一日生活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幼儿的很多习惯都是在环境的浸润和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所需,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人格素养。比如,在厕所与盥洗室张贴七步洗手图,便于幼儿观察、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活动区放置符合幼儿身高的玩具柜、图书架,培养幼儿自己动手整理玩具、图书的良好习惯;搜集生活中的树叶、石子、木棍、纸盒、瓶盖等充实区角,既做到废物利用又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结合社会环境和幼儿兴趣,在走廊和楼梯处悬挂红色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画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爱祖国、讲文明、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

教师还应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创设区角环境,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游戏中丰富生活经验、学会讲文明懂礼貌、与同伴合作等。听,“玩具商店”里,“营业员”与“顾客”开始了交流。“您好,想买点什么?今天我们店玩具有优惠,快来买吧!”“我想买一个芭比娃娃,多少钱?”“大的五元三角,小的二元六角,你要大的还是小的?”顾客想了想,说:“我要一个大的吧,多少钱?”营业员说:“五元三角。”“哎呀,我只带了5元钱,不够。”营业员热情地说:“差三角,不要紧,下次再带来也可以。”顾客点点头,付完钱,抱着一个芭比娃娃满意地离开了“玩具商店”。一次游戏悄然融入了科学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的诸多内容。教师通过环境创设,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灵活性,又培养了幼儿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由此可见,生活化的环境创设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

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师必须予以重视,以科学创新的理念,从儿童化、主题化、审美性和生活化等角度思考、探索最佳路径,创造出优美适宜的育人环境,使之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

猜你喜欢
创设幼儿园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