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要我争当模范
——张力雄将军110年人生故事

2023-11-12 12:11杨力仁
铁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军区毛主席部队

■杨力仁

张力雄

张力雄是闽西上杭县才溪乡人,是才溪“九军十八师”的9名军职干部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健在的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将军。

他1913 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 年参加革命,193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1 月,在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时,张力雄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响亮地回答:“张力雄!”“哪个部队的啊?”“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做什么工作?”“团政治处主任。”毛主席略感惊讶:“今年多大啦?”“21 岁。”毛主席说:“很年轻嘛!你是哪里人?”张力雄答道:“上杭县才溪乡人。”毛主席笑着说:“哦,我晓得,我晓得,才溪是模范乡,你要争做模范啊!”张力雄“叭”地一个立正,大声回答:“是!”从这一天开始,张力雄牢记毛主席的教诲,把“争做模范”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1934 年10 月,21 岁的红一〇〇团政委张力雄率部从江西省兴国县出发,踏上长征路。长征途中,红五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的后卫部队,号称红军打不烂的“钢铁后卫”。为了掩护中央机关和兄弟部队,张力雄多次率部以血肉之躯与敌人进行殊死决战,先后跨过近百条江河,攀越海拔4000 米以上的雪山20 余座,平均每前进100 米就倒下一名红军。因张国焘反对北上、坚持南下,被编入左路军行动的张力雄所在部队不得不三过草地,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1936 年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结束了历时两年的长征。上级决定以3 个方面军合力夺取宁夏,打通与苏联之间的联络,实现西北抗日的新局面。时任红五军第四十五团政委的张力雄率部西渡黄河。1937年元旦,红五军攻占甘肃省高台县城。12 天后,马家军纠集2 万余人围攻高台县城。红五军与马家军展开9 昼8 夜大血战。20日,因收编的民团叛变,打开城门接应,敌人冲入城内,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及2800余名官兵大部壮烈牺牲。张力雄身负重伤,在高台县老乡的夹墙里藏了3 天,后藏在一辆经过伪装的马粪车上侥幸脱险。西路军失败后,他铁心跟党走,辗转回到延安。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高台县参观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回顾难忘的征程,张力雄动情地说:“与牺牲的战友比,我是一名幸存者、幸运者、幸福者!”

1943 年9月,为了打击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决定成立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七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政委高扬、政治部主任张力雄率领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进敌伪控制区,辖区包括河南林县、辉县、获嘉、安阳、汤阴、淇县、汲县、滑县等县。

在太行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领导下,皮定均和张力雄先后发起大小战斗300余次,粉碎日伪军的“蚕食”和“扫荡”。攻打辉县薄壁镇,炸毁大王庄炮楼,智取林县县城等战斗,都是他俩指挥的经典战例。1 年后,成功开辟了有数十万人的豫北抗日根据地。

1945 年2月,为了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河南军区。皮定均任第一支队司令员,张力雄任第六支队政委。在河南军区发起的伏牛山战役、登封战役中,两人多次并肩战斗,分别担任野战支队司令员和政委,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为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彼此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5 年10 月,新四军第五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河南(嵩岳)军区在豫、鄂两省交界的桐柏地区会师,组成中原军区。皮定均任第一旅旅长,张力雄任第三旅政委。

1946 年6 月,蒋介石调集10 个整编师共30 万人,企图一举歼灭中原军区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等人率北路军突围;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等人率南路军突围。中原军区决定第一旅负责掩护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突围。恶战在即,张力雄和皮定均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互相在笔记本上留言:一定突出重围,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

6 月26 日晚,张力雄等人率部由河南省光山县泼陂河向西突围;6 月29 日,在大悟县阳平口与国民党军激战;6 月30 日,在广水县以南王家店与国民党军激战;7月10日,在宜城县流水沟强渡襄河;7月21日,在谷城县石花街与国民党军激战,取得进军鄂西北后的第一个大胜仗。

其中,7 月1 日的战斗是生死之战。6 月30 日晚,张力雄等人率部与国民党堵截部队激战一夜,突破平汉铁路封锁线。第二天清晨,国民党军加强铁路沿线的阻击力量,我军刚刚冲开的突破口被重新合拢,南路军领导机关和兄弟部队被压制在路东丘陵地带,在国民党飞机的疯狂扫射下损失惨重。生死关头,张力雄率部杀回头,撕开一条1公里宽的突破口,掩护南路军领导机关和兄弟部队迅速通过了铁路。

7 月下旬,南路军到达房县地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部队分散活动,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部队无日不行军,无日不打仗,无日不牺牲,情况比长征都危险。张力雄所在部队多次遇险,仅保康县车峰沟一仗,除枪支弹药外,其他物资全部丢光,张力雄4 个多月没有被子盖。

1947 年5月,在与国民党军激战100余次后,张力雄等人率领余部6个连队,从鄂西北撤退到安徽省潜山县,结束了历时11个月的中原突围。除了缝在鞋底的组织介绍信和一身的虱子外,张力雄一无所有。据不完全统计,南路军的17名师以上干部后来都成为开国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力雄历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炮兵部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陆军第十三军政委、云南省军区政委等职。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力雄兼任云南省军管会副主任,因为坚决抵制和反对造反派冲击党政军机关,成为造反派重点打倒对象。林彪实施“一号命令”后,张力雄被押送到湖南省汉寿县一个部队农场,监督劳动2 年零8 个月,直到“九一三事件”后,才被总政治部接回北京。1975 年6 月,毛主席签发命令,张力雄担任江西省军区政委,为加强江西省军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离休以后,张力雄坚持为传承党的优良传统默默耕耘。他不顾年事已高,不仅担任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还精心撰写了《难忘的征程》一书。几年前,他依然坚持亲手绘制了《红军长征图》,捐给了家乡革命博物馆,以传承长征精神。2021年,109岁高龄的张力雄接过党中央颁发给自己的“光荣在党50 周年”纪念章的那一刻,已有90 年党龄的老将军如同孩童一般,张开没牙的嘴巴笑得满脸阳光。

张力雄虽然离开家乡90 余年,但他一直情系上杭,梦萦才溪。在职期间,他曾多次带队到上杭和才溪考察,协调解决交通、用电等问题。进入晚年,他仍然关心家乡建设,80多岁高龄还回到上杭参加置县千年纪念活动,为上杭发展鼓与呼。他曾捐款资助家乡学子。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他又专门给上杭县委、县政府写信:“在建军96 周年之际,我决定再次捐款1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资助家乡读书难的孩子们,为家乡学子尽一名110岁老人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军区毛主席部队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俄部队军演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江苏省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