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培养路径探究

2023-11-12 17:06夏炼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自实施以来,坚定为党的事业和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政治站位,发挥着党对青年群体思想引领、政治引领的重要作用。2011年湖北经济学院“青马工程”第一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至今已有十余载,通过构建保障体系、创新培养模式,为切实做好青年学生政治引领工作做出了探索。

关键词:青马工程;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

“青马工程”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2007年,团中央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青马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实施“青马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湖北经济学院“青马工程”自2011年启动,至今已有十余载,通过构建保障体系、创新培养模式,为切实做好青年学生政治引领工作做出了探索。

一、“青马工程”实施的意义与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强。”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青马工程”的实施,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具有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可塑性强的特点,但由于受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同时具有人生阅历较浅,对事物、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辨别真伪和判断是非的短板。为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远大的理想引导青年,宏伟的目标凝聚青年。“青马工程”的实施,在青年培养过程中树立理想信念的榜样和标杆,帮助广大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为青年成长成才树立正确方向。

(二)“青马工程”的实施,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來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开展“青马工程”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需要;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的组织路线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需要;是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三)“青马工程”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青年的成长,关系民族和社会的文明接力,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新形势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类社会思潮不断涌现,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青马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参与到“青马工程”的培养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四)“青马工程”的实施,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通过“青马工程”的培养,广大青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五)“青马工程”的实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

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青马工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立足自我教育,注重对外交流,突出实践环节,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态度作风,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大学生。同时,作为共青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延伸,通过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增强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湖北经济学院“青马工程”的发展与现状

2011年,湖北经济学院(以下简称“经院”)按照团中央、全国学联、校党委相关工作部署,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工程。2020年第七期校“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结业,同年,为进一步突出育人的政治标准,探索“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人格化的实施路径,校“青马工程”更名为“青马工程”藏龙班。

近年来,经院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全国学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推进,不断加强校、院、班三级培养载体建设,重点包括青马工程“藏龙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团干部团队的培养,探索形成了符合学校特点的分层培养模式,并不断拓展培养内容、丰富培养载体、提高培养成效,构建了集理论培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素质拓展、讨论交流六大板块为一体的培训课程。培养对象为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中的骨干,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截至2022年底,已举办九期培训班,累计培训培育校级“青马工程”学员500余名,选送省级“青马工程”学员18名。

經院“青马工程”历经十余载,在培养过程中不断适应新要求、提出新办法、探究新路径,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准确把握“青马工程”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从增强政治素养、锤炼品格作风、优化能力结构等方面着手,培养了一批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为民奉献、敢于担当,具有高度理论自觉、奋进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骨干,并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湖北经济学院“青马工程”的实施保障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青马工程”藏龙班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迫切需要,也是提供学生更高质量学习经历的迫切需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是实现校训和人才培养特色体系化、时代化、人格化的迫切需要。

“青马工程”藏龙班在经院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团委、学工部(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展教育实践指导,构建了理论学习、经费支持、阵地建设“三合一”的基础保障体系。(1)强化“理论保障”,锻造坚不可摧的信仰堡垒。经院“青马工程”藏龙班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开放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构建校内外专家联合指导,实施基地领导配合进行实践指导,辅导员进行跟踪指导的体制,着力提高指导工作的力度。同时,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理论研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深入研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的有效方式、方法、途径和载体,为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研究保障;(2)压实“经费支持”,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财政经费,用于青马工程经费支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社会资源,保障“青马工程”藏龙班的顺利开展;(3)筑牢“阵地建设”,汲取砥砺奋斗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完善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成立一批与大学生骨干培养紧密相关的实践培训基地,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重视网上平台建设,依托“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强国”APP等平台,构筑网络教育阵地,形成学习锻炼平台保障。

四、湖北经济学院“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

经院“青马工程”藏龙班通过实践,在青年学生政治引领培养模式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一)同向而行,构建上下联动与教学相长的培养方式

“青马工程”的培养过程中有两个主体,即青年学生和培养教师。青年学生为受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培养教师为教育者即教育主导者。在培养过程中,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提供引导,保障青年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正确性、方向性和科学性,从青年学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受教育者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并将学习成果通过多种方式反馈到教育者,形成上下联动、教学相长的培养模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循环往复,形成良好互动。

(二)同研共进,形成引领性、大众性相结合的培养形式

“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学生骨干,是经过选拔后的具有引领性的青年学生,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这一培养要求,也要求了过程和培养结果的代表性。同时,为了兼顾培养的有效性和实操性,培养方式也针对学员特点,将培养教育融入学员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校“青马工程”藏龙班将理论课程与素质拓展相结合,提高学生骨干的理论水平与身体素质,合理利用重大的历史纪念日、艺术节、科技节、社团节及社会实践等重头学生活动为学员搭建全方面、多维度、长时效的培养平台,核心培养注重“引领性”,教育方式兼具“大众性”,形成引领性与大众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三)同步提升,开发兼顾“经典”与“创新”的培养课程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学习,即经典的继承和创新的学习。“青马工程”培养针对高校青年群体的实际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实施育人工程,在教育内容和方式创新性地贴近青年生活、学习和工作,培养课程中既有暑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实践培训,也有经典著作导读、主题教育学习等理论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对话交流、理性的理论教育与感性的榜样示范结合、理论学习与培训实践等联结的良性互动,开发出经典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培养模式。

(四)同频共振,建立长效性和立体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纲要》指出:“青马工程”的实施要做到阶段性和长效性相结合。建立长效组织机制的要求,就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和鼓励机制,吸引专家教师队伍参与教学;建立整体化的选拔、考核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健全保证机制,设立课题研究基金、建立研究培育中心、成立培养研究室、加大各项奖励力度。建立立体式培养模式,则要丰富培养内容,深化理论研究,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相结合,同时,拓展培养载体,提高培养实效,将实践载体、集体载体、网络载体、学生组织相结合。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性才能实现有效性、立体式的组织培养机制,实现高校“青马工程”的有益开展。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优秀青年中的骨干分子,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带领广大青年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进一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经院特色的校“青马工程”就是“三有三实”人格化工作积极主动的努力,是让“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追求和主动实践。通过对校“青马工程”培养路径的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围绕学生改革发展及自身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建言献策,拓宽“发声”通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探索经院特色的“青马工程”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佳湘,程海艳,王瑶珺.新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读本[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2] 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D].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 王明芳.关于培养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系列思考[J].网络财富,2008(12):273-274.

[4] 舒柳.“青马工程”对青年引领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J].人民论坛,2021(34):84-86.

[5] 陈志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读本[D].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 陈城,葛畅,齐梦瑶.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育人质量提升路劲研究[J].青年学报,2022(5):57-62.

[7] 春渝,黄彦.“三个注重”推动青马工程更“活”更“新”更“实”[J].中国共青团,2022(9):78.

[8] 佳木斯大学团委.“选、培、跟”并举构建青马工程育人新格局[J].中国共青团,2022(8):54.

[9] 戴海波,林蔚瑶.新时代下高校创新实施“青马工程”的路径探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J].高校后勤研,2022(5):44-45.

[10] 高强.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探索青年学生骨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以黑龙江大学青马功臣共“黑大精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8):90-92.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DJYB202118)

作者简介:夏炼(1992-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