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的研究

2023-11-14 02:13王秋实
互联网天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融通价值链供应链

□ 文 王秋实

0 引言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无疑是近些年来颇受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新型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它不仅重塑了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还有效地提高了产业创新效能,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广为认可,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必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便是解释大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融通发展、融通发展有哪些典型的模式和路径。本文试图归纳和提炼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典型模式,为企业实现融通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1 国内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现有研究情况进展

近年来,在高端制造业、互联网行业以及创新创业领域逐渐出现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实践探索,业界学者都对各地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北京围绕电子信息、航空工业、人工智能等高技术领域,支持大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广东依托制造业协会组织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对接峰会,搭建大中小企业供需信息交流合作平台;河北省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搭建大企业采购平台,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制造;杭州依托大企业孵化服务平台、产业大数据平台和金融机构开发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积极推动大中小企业围绕创新链、数据链和资金链实现深度协同和融通。国际上,德国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与大企业联合为中小创新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日本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则以系列化、多层次

的纵向交易模式为典型,通过相互持股,大中小企业之间建立起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基础的资金融通纽带关系,投资竞争机制的形成是与大企业联合的日本中小企业得以发展壮大最为基本的内在因素。

2 我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典型模式

当前,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可以归纳为五种典型模式,一是大企业裂变中小企业(蒲公英模式),通过大企业裂变中小企业的发散式产业资源共享形成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二是产业集聚的产业生态共享模式,通过产业资源的高度集聚形成一个个的产业生态圈,并通过集聚效应使得生态圈内的企业之间既能以较低的征信成本建立起可信的资源共享机制。三是围绕供应链的资源能力共享模式,以产业链上下游的稳定供应关系为基础,以大中小企业围绕供应链的资源能力的共享为核心,在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等生产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协调、匹配的协同发展网络,并实现网络内企业的融通发展。四是围绕创新链的创新能力耦合模式,通常以大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搭建的专业孵化器或开放式技术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企业之间创新链的深度协同为重点方向。五是围绕数据链的跨行业融合模式,核心在于利用数据的边际报酬递增的属性和非排他性使得企业间在共享数据资源的过程中收益随着共享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大中小企业围绕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和服务创新实现深度协同与融合。

2.1 大企业裂变中小企业(蒲公英模式)

对于自身有着较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大企业来说,随着大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大企业内部集聚的人才、资金、技术、渠道等多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内部创业者”。这使得大企业就如同一颗成熟了的蒲公英,内部创业者和内部创业团队在适宜的时间节点从大企业中裂变出来,就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创业企业。

同时,大企业自身由于规模的扩张造成内部创新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的下降,多个业务条线带来资源的分散影响了大企业在核心业务领域专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许多大企业都主动或被动的裂变出众多的中小企业以规避规模扩大带来的各种问题。

这些从大企业内部不断裂变所形成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具有相同的“创业基因”,因而在商业模式、技术领域、市场渠道、发展战略甚至人才流动上有着天然的弱连接,形成了或紧密或松散的耦合。在这种耦合状态下,大型企业与之裂变出的中小企业围绕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同,通过股权资源、人力资源的链接,这些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良好合作伙伴甚至是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从而促成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目前,大企业裂变中小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创新效率,更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一部分大企业通过主动打破传统层级组织结构,鼓励内部员工围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产品创新的快速迭代,在各个细分市场裂变出众多的中小企业;第二种是为了更好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或拓展新的业务方向,一部分大企业会主动剥离非核心、传统业务领域,裂变相关中小企业;第三种是大企业优秀员工凭借在企业积累的技术、管理能力和渠道、资金等资源创立或投资其他企业。

2.2 产业集聚的产业生态共享模式

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生态圈将企业以一种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联结起来,生态圈内高频的交易和沟通为集群内大中小企业实现资金、信息、劳动力、品牌和研发的融通创造了良好条件。产业集聚主要是通过资源集聚效应在品牌共享、劳动力流动、垂直研发平台、信息资源流动以及资金信用共享融通五个方面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企业之间形成融通发展的一个关键在于企业专业化发展所带来的专业效率的提升足以弥补并超过企业之间协同所导致的交易成本的上涨和协同效率的下降,从而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外部融通发展实现总体效率的提升。因此,产业生态共享型融通发展应具备较低的企业间协同成本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两大基础条件。一是产业集聚推动企业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产业集聚既是企业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企业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产业集聚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间资源、能力、品牌的共享和高效流通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以区域具有较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系为前提和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和协同成本,提高企业间的协同效率,从而推动企业之间的融通发展。

产业资源集聚所形成的产业生态圈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资源集聚对于实体空间聚集的要求逐渐减弱,产业集群呈现平台化、柔性化甚至虚拟化的倾向,而当前,产业集群仍然是产业资源集聚和产业生态形成最主要的承载形式。

2.3 围绕供应链的资源能力共享模式

围绕产业链的融通发展模式以产业链上下游的稳定供应关系为基础,以大中小企业围绕供应链的资源能力的共享为核心,在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等生产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协调、匹配的协同发展网络,并实现网络内企业的融通发展。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创新和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对于企业供应链体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供应商的工艺水平、产能稳定性以及质量和性能控制能力在企业产品完成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供应体系的布局以及供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匹配性,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企业供应体系的竞争。在这一内在需求的驱动下,龙头企业与其配套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转变。龙头企业对于供应链稳定性、可靠性、协同创新能力、及供应链企业之间流程匹配的需求日益提高。

在龙头企业对于供应链体系的需求的推动下,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逐渐由单纯的企业间供应采购关系走向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围绕供应链共享核心资源与能力,并在生产计划、流程管理、质量控制、工艺技术等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全面协同和融合发展,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配套供应商为外围圈层的融通发展组织形式。

2.4 围绕创新链的创新能力耦合模式

围绕创新链的创新能力耦合型融通发展模式通常以大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搭建的专业孵化器或开放式技术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企业之间创新链的深度协同为重点方向。

价值链是技术、原材料、劳动等多种要素融合形成各种投入环节,并通过投入环节的结合形成最终产品的完整链条,不同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在价值链条上所处的环节和位置,而掌握价值链关键战略环节的企业成为整个价值链的主导力量。传统价值链模式下的组织通常只关注来自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同一市场竞争者、新进入者、替代者的价值竞争,但很难将这些价值竞争者与企业自身的战略进行协调统一。只有企业拥有价值链的强势地位时,才有机会将自己的竞争策略,有意识地传递给供应商、渠道客户或其它价值竞争者,并敦促他们协同执行。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兴的柔性生产、数字化制造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求企业打破传统价值链中的价值购买、创造和售卖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平台竞争或商业生态圈的价值发掘、交换、转移与共享。战略协同不再基于传统价值链的强势话语权,而是深度发掘市场碎片化的需求,高效整合内外资源,搭建极具粘性的价值共享平台,借助巧妙的价值交换与转移,实现规模和盈利的倍速增长。

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下,大企业占据绝对核心位置、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格局将发生巨大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双方价值创造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互相以对方的发展为依托实现自身的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只有在密切合作、深度融合的情况下共同创造新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分配方式发生了转变——随着价值链上企业围绕技术开发、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等环节深度的共享资源与能力,使得价值链原本的链式结构产生变化,大中小企业的产业生态位和在产业链上的分布结构发生转换。一是中小企业有机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二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集成者与被集成者的相对关系发生转变,中小企业同样有机会成为产业链的集成者。三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集成的互动中使得产业链和价值链向着产业生态网络和价值网络的方向演进,不同环节的企业形成相互联系的子价值网,从而使得价值的分配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而大中小企业在统一的基础上开展平等合作,通过优势资源能力的共享和高效匹配,推动价值链整体的提升。

从组织形式来看,围绕创新链的创新能力耦合型融通发展以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支撑、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输送创新成果为主要形式,中小企业成为融通发展的核心主体,创新平台、专业化孵化器等载体为大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实现点对点的资源对接和成果输送提供了渠道;从融通发展的重点来看,以创新链的深度协同和融通为主导方向,更多体现在大企业创新需求与中小企业创新供给的对接,大企业创新资源与中小企业创新孵化需求的对接,以及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与大企业应用场景的对接;从融通发展的效率来看,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提升了大企业创新资源对接、配置的效率,有效缩短了创新成果转化的路径,推动以中小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创新的快速转化和迭代。

2.5 围绕数据链的跨行业融合模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最重要、最基础的新型生产资料,围绕数据链的跨行业融合型融通模式,核心在于利用数据的边际报酬递增的属性和非排他性使得企业间在共享数据资源的过程中收益随着共享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基于数据天然的融通属性,围绕数据的共享和融通得以迅速发展。大中小企业围绕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和服务创新实现深度协同与融合,并在数据的积累、应用、共享中获得远超单个个体的回报。

大企业依托云计算平台将积累的海量数据和先进算法进行整合,并通过云计算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企业生产、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中小企业拥有数据服务市场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双重身份,一方面,既能通过行业发展数据的回传提升平台的计算能力、优化算法结构;另一方面,中小数据服务企业基于平台开放的数据资源独立或与大企业联合开发新算法,进行数据应用服务的快速创新和迭代,与大企业共同面向各行业提供数字服务和解决方案。

围绕数据链的跨行业融合型融通模式,以龙头企业搭建开放平台、大中小企业提供数据资源输入和算法输出为主要形式,大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开发和上云应用,最终形成数据资源联接的网络状的融通发展结构,实现底层各类型各层级海量数据的交互、整合、开发和创新应用。从融通范围和程度来看,云计算平台通过大量企业算力、算法的接入开发了面向各行业的数据创新应用服务,极大地扩展了融通发展的范围,数据承载了大量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大中小企业围绕底层数据链实现的融通也为大中小企业在信息、知识等更高层次的融通奠定了基础。

3 结束语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作为新的企业集成创新、协同发展模式,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提高创新效率、分散创新风险、巩固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梳理和归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典型模式,对于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融通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自发形成了若干融通发展的典型模式,并且,这些模式正在快速演进和迭代,并不断催生出更多新的融通发展模式,这给产业组织的升级、产业发展模式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融通价值链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