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松花村

2023-11-16 06:50赵志友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诸城松花

一整天的红色文化探访活动结束了,我们要夜宿在松花镇的松花村。这个村不大,位于松花镇东部4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民俗村,共有72户,269人,是第一批入选的国家森林乡村。

夏天的安图黄昏让人感觉很舒服,空气凉爽,草尖上早早挂着露水。当车停下,我们才发现已到一座楼前,楼的北面不到50米,是一座山,远远望去,山上松树萧然,极为幽静,西方未散尽的晚霞撒在林间,像一层绯红的粉。我隐约知道,在这景象之外,还有我更向往的东西,这些元素是沉默的,而且大得没有边际,我觉得天又高又远,眼前的小楼,房屋,甚至是晚霞的余光,都变得虚幻缥缈起来。

松花村虽无真正的松,但别的景致都可看,房子不高,却也拱梁挑檐,不是关内错落有致的那种,而是成趟成行,房距东西南北之间足有20米之余,路面全是油漆过的,杜绝了任何杂草生长的空间。房舍的颜色多以素色为重,蓝色灰色是主旋律的,也有红色刷过漆的房子,多是木材建成,大都在进村的路边,像是做菜待客的酒肆,也像是挂卖土特产品的门店,只是没师承我们关内的有院落的设计,用手机留个照,这些红房子顿时筋骨开张,意态从容,格韵美得让人啧啧称奇,感觉像留在画里,透心地美着。

朝鲜族同胞的房舍,座座都是幽僻精致的小院,院门的方向,却与关内有别,皆向北方,院内大多没有精雕细琢,几乎都是空地,主人自然不会让它闲置,种植的玉米,己到大喇叭期,茂密幽绿,亭亭玉立,更増添了小院的干净别致。

这里户户的围墙不高,由砖砌垒而成,高不足一米,人若有兴致,可随时跨入跨出院子,院墙上大多摆放了陶瓷瓶,旧自行车等物件,有一种点缀朴素的美。

“人生有四喜!”——他乡遇故知是其中之一。李姝君是当地一名引以为傲的人物,她是闻名的企业家,经营着酒店,土特产店,同时也经营着风俗村的一切,初下车时,便见此人面色红润,双眼有光,浓黑的长眉,声音很洪亮,但语速很有节奏地自我介绍:“听说山东的作家要来采风吉林的红色文化,我兴奋了好久,听说还是我的娘家人来了,我也是诸城人啊!”我和随行的文友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就是,满口的乡音!”诗人胡文彬猛吸了几口烟,猛然话锋一转,向她问道:“您还常回老家吗?”她答道:“近几年虽然是发了一点财,却时常不忘自己的根,也从不僭越自大啊。前几天刚从诸城回来。”

整整一个白天,安图作协主席安学斌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场场大声宣讲,次次大汗淋漓,此时他用沙哑的声音说:“李总与众不同,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却不忘松花村里的乡亲,这路、村舍全是李总出资和申请资金筑成和改造的。”

等李姝君带我们看遍村容村貌,她领我们来到三座整洁的院落,笑嘻嘻地道:“我们这里的风俗,有尊敬的客人来,都是要睡火炕大通铺的。”于是,大家都喊:“行!大炕就都住过!像回到了童年般可亲。”

李姝君又道:“为了显示我对娘家人的尊重,家乡来的人住北面。这里的档次高些。”跟着她后面的参花杂志社主编徐文笑着:“礼让客人,应该的。”

胡文彬反应极快,大喊道:“这些天来,徐主编筹备活动辛苦,应该是你们住北面。”“哪能,还是你们。我就住南边了!”徐主编态度坚决。

徐主编去南屋了,很有捷足先登的意味。“我们山东来的就住在南方东边屋了。”胡文彬向我们挥挥手,召唤我们朝他身边走去。

“让来让去的,倒是我们捡漏了。”

“鲜花献模范,掌声敬英雄,您呢,今天就是英雄,为了宣讲抗联的英雄事迹,嗓子都哑了,应该是找个最好的住宿地休息一下了!”

“吉鲁作家相互谦让,也是一件美谈。”李姝君喊了一声。

她把友好的神情隐藏在微微一笑里,院里,满地的马铃薯正是生长旺季,吐着白色的花,在黄昏下发着银光,微风吹来,像一串丝线摇着。一只白色的大鸟扑噜噜地正从村子的上边飞向远方。

天色暗下来了,灯盏亮起来了,没有风,没有雨,月牙儿正在西方弯弯地挂着。女主人家楼东的草坪上,矗立着南北对称的两座亭子。

“你这家伙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身后传来孙勇老兄的声音,待我回头看时,同行的陈刚老师跟在他的身后。

陈刚摆弄着相机,吟吟地笑着,一会儿看着孙勇,一会儿看看我。

胡文彬正在北边招着手,“这里啊!这里啊!”但没有人理他了。

“这家伙真是凑热闹的宝。”

烧烤的炉火正红,不时传来肉串被烤得嘶嘶的声音,我坐在马扎上,用双手抱起脸,回想起今天红色文化探访的一幕幕景象,那遥远的抗联战士的故事,就像一根根细细的蓝纱,总是跟眼前的美味和当时的战争片段交织在一起,身边不知是谁的手机里正在播放《我们踏步走在这大地上》,那细细的,被炊烟燎得悠悠扬扬的声音,飞走了,飞过了北面的山林,轻轻地飘荡在赵一曼、杨靖宇等烈士洒过热血的土地上。空中的星星更亮些了,夜色更浓了,地上己经升起深夜的雾气。

我们的晚餐进行得很热烈,我居中坐着,很注意各位文友的发言,大家自然提到红色文化,提到山东来吉的移民,大家多是叹息,孙勇说,“从安图县城到一个镇上,距离都在二百公里之内,现代交通工具单程都在两个小时之内,想想那些先民,步行千山万水,移民这里,单程近百日,何等壮哉!”安主席说道:“我是半个潍坊人,丈人家是诸城的,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我们安图,三个人之中,其中有两人是诸城的,除了早先来的移民,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戍边,政府曾从诸城迁移了两个公社的移民,正是他们,在少吃缺衣的年代,以吃苦耐劳著称的山东人的精神,修好了安图县的最大水库——明月湖,每逢走到明月湖,我的心就软软的,我想起了,他们的艰辛,想起了他们心中那份淡淡的乡愁,其实关里关外一家亲呢,血浓于水。”

“是啊!在安图的大地上,有这么多英雄的抗联故事在传颂,也凝棸着很多山东人的情感,这是‘我们民族的根脉啊。”

不远处,一片法国梧桐的树叶落到地上,声音极脆响,出奇地大。

作者简介:赵志友,文学创作三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會员。曾在《延河》《时代文学》《芒种》《参花》等刊发表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出版有长篇小说《风雨关东客》《留在春天的脚步》(上、下卷),创作有29集电视剧本《大关东客》。

猜你喜欢
诸城松花
寿字松花砚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山东诸城
别和诸城恐龙聊梦想
山东诸城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铜多金属找矿方向
《麦霸英雄汇》“记歌词”的诸城之战
稳如泰山
知白守黑
松花鸡下松花蛋
松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