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23-11-17 14:38喻俊邦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7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现实教学活动

喻俊邦

(永登县第二中学,甘肃 永登 730302)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均要求教师能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组织和创建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数学学习效果,而“最近发展区”可以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潜在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进一步增强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因此,研究“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1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作用

“最近发展区”强调促进学生的潜在发展,而这个促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则发挥辅助作用,仅是通过引导带动学生自主发展.可以认为,“最近发展区”所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这便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后,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发散思维,主动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这与当前的教学目标相符,能够更好地达成数学教学目标[1].

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实践要点

2.1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格赛尔认为发展应先于教,即先学后教.而“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则认为教应先于学,且提出发展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下一发展阶段,认为只有将教学置于发展之前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便是让学生实现现实发展向潜在发展的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就是发展的区间.具体教学中,应首先明确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之后确定潜在发展能力,并将潜在发展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指导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引导的大方向[2].此外,也需处理好“教”“学”“发展”三者间的关系,其中的“教”主要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而“学”则是要求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中的“发展”是指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和探究新知识之后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能力.可以将“教”作为“学”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2.2 做好学生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估

动态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特定时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育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工作中对动态评估给予了更大的关注,有效促进了动态评估的应用与发展.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则需采取动态评估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督,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

2.3 抓住最佳教学时机

维果茨基在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认为儿童心理在每个年龄段均有显著的差异,每个阶段都是较为特殊的存在,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学习都有其最佳的学习时机,即特定的年龄段,一旦错过最佳的学习时机便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为此,在教育工作中,应首先认清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明确特定时期的学习内容,确保抓住最佳的学习时机,促使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3].

2.4 不断寻求新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现实发展水平也处于时时变动的状态,当学生能够将潜在发展能力转变为现实发展能力后,又会出现新的潜在发展能力.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便是不断实现潜在能力发展和不断寻求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过渡到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强化教学效率[4].

3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3.1 有效确定“最近发展区”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确定“最近发展区”时不应以班集体为单位,而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单位,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进行有效评估,以此来保障“最近发展区”确定的有效性,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首先,明确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对于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确定,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1)了解学生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知识积累量以及认知结构等;(2)分析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即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向等进行充分了解;(3)环境因素,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其生活环境;(4)人际关系,观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表现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交往表现[5].

其次,明确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通过有力的引导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所表现出的潜在发展能力.对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的确定可以将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参考,了解在不同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学生可达到的潜在发展能力.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预判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潜在能力向现实能力的转变[6].

最后,确定“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实则上就是现实发展与潜在发展之间的区间差异.在前期的数学教学中,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来反馈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明确学生可能具备的潜在能力.实践证明,此种确定“最近发展区”的方法很难保障发展区的准确性和完善性,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属于单独的个体,个体之间必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上述方法,采取谈话、观察和测试等手段来确定学生的个体现实发展能力,并根据特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明确潜在发展能力,保障“最近发展区”确定的准确性.

3.2 利用“最近发展区”指导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策略

3.2.1创设教学情景,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学科知识具备系统性的特征,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很多新知识均可通过旧知识推导而来,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可能对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一般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忽视学生在前期积累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影响,错误地采取硬性灌输的手段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前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此种教学手段很可能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学生也不能真正掌握新知识的应用方法.在“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能够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鼓励学生借助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7].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之前可以先基于“等差数列”的内容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鼓励学生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求导,进一步明确等差数列通用公式所表现的内容和具体的应用方法.此后,引出等比数列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对等比数列的算法进行探究.

3.2.2融入生活化内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内容均来源于生活,且可以应用于生活实际中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强调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旨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特定知识的探究与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更多新知识和新能力,实现对潜在能力的开发.因此,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借助生活化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8].

3.2.3启发提问,促进学生潜在发展

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便是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基于“最近发展区”理念确定学生的现实发展能力以及潜在发展能力,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促使其在探究过程中解读新知识,了解新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使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激发.

实践证明,在“最近发展区”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更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确定学生的个体潜在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采取分层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也证实了“最近发展区”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也可积极探究“最近发展区”的指导作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开展.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现实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