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断裂带与公司双元创新

2023-11-17 06:06刘振杰胡国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开发式断裂带董事会

刘振杰 胡国强

一、引言

持续的创新是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中国政府实施“双创”政策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在市场压力和政府推动下,公司越来越重视创新。探索式创新(Exploration)关注突破企业已有的技术、知识体系,在颠覆已有技术范式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和技术领域(毕晓方等,2017[1]),而开发式创新(Exploitation)是在既有的知识、技术基础上对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创新和提升,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Benner和Tushman,2003[2]),仅仅通过一种创新企业很难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开发式创新更注重公司当前的、短期利益的获取,而探索式创新更关注未来的、长期的利益,既重视当前又重视未来的双元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得非常重要。然而,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可能使企业陷入两者冲突的困境,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李柏洲等,2018[3])。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敢于冒险,进行双元创新。企业所面临的关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双元创新决策困境,实质上是其满足顾客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之间的权衡,体现了企业对创新的不同定位,以及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的能力。对双元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unni等,2013[4])。

作为现代企业决策核心的董事会,对公司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影响。学者们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方向之一是考察董事会断裂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马连福等,2018[5];袁春生和李琛毅,2019[6])。根据不同的团队个体特征属性,断裂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Crucke和Knockaert,2016[7];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8])。也因此,学者开始研究不同分类标准之下,不同董事会团队类型断裂带的影响。例如,马连福等(2018)[5]考察了董事会社会类别断裂带、认知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创新决策的影响。袁春生和李琛毅(2019)[6]则考察了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创新战略的影响。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考察了高管团队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如刘志迎和赵雪(2017)[9]基于医药行业考察了不同类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已有关于董事会或高管团队断裂带特征如何影响创新的研究,对深入理解断裂带的作用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没有考察不同类别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的影响;其二,考察对双元创新影响时,多数研究分别考察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影响,鲜有研究从两者平衡的角度进行探究;其三,在探究断裂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时,没有考察其影响路径是什么。

利用2013—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董事会任务相关断裂带促进了公司双元创新,而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任务相关断裂带主要通过平衡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来实现双元创新提升,而生理相关断裂带会打破这一平衡性,进而损害双元创新。研究还发现,董事长CEO两职兼任、独立董事强化了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对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不利于双元创新的影响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本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有三点:其一,在识别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和任务相关断裂带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理论,考察董事会任务相关断裂带和生理相关断裂带影响双元创新的内在逻辑,为解释不同类型断裂带为何有相对立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启示。任务相关断裂带起到正向影响主要基于信息处理视角,而生理相关断裂带产生不利影响的基础是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分类理论,两种分类对次级团队间的信息共享和复杂信息处理产生了不同的作用,进而对董事会整体决策绩效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其二,考察了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和任务相关断裂带影响公司双元创新的路径,发现不同类型断裂带主要通过影响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平衡,最终对公司双元创新产生影响。研究为理解其他不同类型断裂带如何起作用提供了借鉴。其三,在测度企业双元创新时,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平衡的角度进行,为双元创新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二、文献回顾

(一)公司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对公司创新尤其是双元创新能力的考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不断组织以及重新组织企业的资源以把握现有和未来可能的机会。具体而言,开发式创新更关注改进当前已有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最终降低风险,更注重企业当前利益;而探索式创新关注搜寻、发现、创新以及变化等,通过探索并获得颠覆性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更注重未来竞争优势。双元创新能力要求企业同时关注两个方面的创新,同时注重当前和外来的竞争优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如果没有双元创新能力,可能会陷入“能力陷阱”:以往的成功导致专注开发式创新并挤出探索式创新,即仅仅关注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忽略对全新的、颠覆性技术的关注,导致未来能力不足;也可能会陷入“失败陷阱”:在不同的探索式创新选择上徘徊并挤出开发式创新,在对颠覆性技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失败,并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双元创新能力对保证企业长期的生存和繁荣发展至关重要(March,1991[10])。学者从包括信息等资源的获取(肖丁丁和朱桂龙,2016[11])、高管团队认知(邓少军和芮明杰,2013[12])、高管团队重组(刘永丽等,2022[13])、董事会程序理性与政治行为(牛建波和李维安,2020[14])、高管团队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董小英等,2015[15])等多个角度考察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尽管董事会在信息等资源获取以及整合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鲜有学者考察不同类型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

(二)董事会断裂带的影响研究。

Lau和Murnighan (1998)[16]首次将断裂带概念引入高管团队特征的研究中,并认为断裂带是基于成员之间特征的差异将团队划分成不同次级团队的 “虚拟的线”,对团队决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司团队断裂带的研究初期主要聚焦于高管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随着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兴起,董事会团队逐渐成为公司决策核心,关于董事会断裂带影响的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断裂带理论引入董事会治理研究后,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断裂带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强的董事会断裂带减少了董事会会议时间,使得相关问题的讨论不能充分展开(Tuggle等,2010[17]),同时削弱了董事实施监督、提供资源的动机和能力(Kaczmarek等,2012[18]),降低了董事提供战略决策与咨询服务等职能的表现(Crucke和Knockaert,2016[7]),进而降低了董事会整体的效率(Veltrop等,2015[19])和决策有效性(Van Peteghemet等,2018[20]),并最终导致公司投资回报率降低、绩效下降等不良后果。国内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强的董事会断裂带会削弱董事的监督意愿及监督能力,导致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叶邦银和王璇,2022[21]),降低董事会工作的努力程度(周建等,2015[22]),加剧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徐灿宇等,2021[23]),降低公司投资决策质量(张耀伟等,2021[24]),进而导致公司跨国并购失败(李维安等,2014[25])、股价崩盘风险增加(梁上坤等,2020a)[26]、价值下降等问题(周建等,2015[22])。

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发现董事会断裂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梁上坤等(2020b)[27]发现董事会断裂带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曹晓芳等(2022)[28]也发现董事会地位断裂带有利于促进公司战略的变革。关于董事会断裂带的影响学者也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因此,对于董事会断裂带的研究应该参照关于其他团队断裂带的研究,分别考察不同类型的断裂带的影响,以更深入地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基于此,学者考察了不同类型董事会断裂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马连福等(2018)[5]研究发现董事会社会分类断裂带不利于提升公司创新水平,认知能力断裂带提升了创新投入水平。袁春生和李琛毅(2019)[6]研究发现生理断裂带不利于创新,而任务相关断裂带促进了创新。这些研究虽然考察了不同类型董事会断裂带对创新的影响,然而并没有考察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也没有探讨影响路径是什么。与此比较接近的是刘志迎和赵雪(2017)[9]的研究,他们发现高管团队生理特征断裂带对探索性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具有不利影响,任务相关断裂带对两者的影响则相反。刘志迎和赵雪(2017)[9]研究的问题是基于医药一个行业,结论可能具有局限性,并且并没有考虑双元创新的平衡问题。基于已有研究的问题,我们考察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和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的影响,并考察其影响的路径。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双元创新是对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平衡。开发式创新关注公司已有业务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风险相对较小且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期;探索式创新关注长期的发展和创新,风险更高、收益却更难以确定。在实践中对一方面的过度关注忽略另一方面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在手机生产方面效率较高,但是没有关注手机未来可能的变化,因而导致失败;瑞典汽车制造商SAAB是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过多关注于突破性技术的研发,较少关注生产效率的提升导致了失败。尽管公司有必要同时关注现有业务的创新和未来的创新以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但是两者都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保持双元创新面临挑战。组织双元创新能力的构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只有不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整合等处理,公司才能不断进行创新。影响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因素可能对组织的双元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考察了团队断裂带对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影响(Bezrukova等,2009[29])。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考察任务相关断裂带、生理相关断裂带如何影响团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并对企业的双元创新产生影响的。

事实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断裂带影响的双刃剑效应,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影响(Bunderson和Van der Vegt,2018[30])。认为断裂带会产生有利影响的观点主要基于信息处理视角(Information-processing perspectives,Homan等,2007[31]),认为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使得个体可以关注并获取广泛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带来不同的问题解决的视角。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强化对于问题的分析,提升利用信息的有效性,并拓展可供选择的观点和解决方案(Richard等,2013[32])。

与此相对应的,认为断裂带会产生不利影响的观点主要基于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Ashforth和Mael,1989[33])和社会分类理论(Social-categorization theory,Turner等,1987[34]),并且认为团队成员通常基于诸如性别、年龄等易于观测的因素,将自己和团队中其他人进行对比和分类,进而得出是否属于同一个社会类别的结论。通过这个过程,团队成员会产生对同一社会类别群体中个体的偏爱,以及对其他社会类别群体中个体的歧视,从而激发了不同群体间的冲突(Richard等,2013[32])。

认为断裂带会产生有利影响的观点进行断裂带划分的标准通常是任务相关的特征,认为断裂带会产生不利影响的观点进行断裂带划分的标准通常是生理相关的特征,这些对公司的双元创新可能产生差异化的影响。

(一)任务相关断裂带与公司双元创新

任务相关断裂带是基于与任务相关的特征形成的,这些特征反映了高管不同的知识、观点和认知,可能对公司双元创新产生有利影响。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8]认为高管职业背景和教育背景影响公司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因而在本文中我们考察高管任期与教育背景两个方面的特征所形成的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第一是任期长度差异的影响。任期较长高管通常获得了较多显性和隐性的关于公司已有的独特性方面的信息和知识(Kor,2003[35])。任期较长的缺陷也很明显,由于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全新的机会和外部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Hambrick,1991[36]),促使这类董事更倾向于进行开发式创新而非探索式创新。任职较长时,董事更有利于已有业务的创新——开发式创新,而不利于突破性的创新——探索式创新。另一方面,与此对应的是新进入的高管可能带来全新的信息、观点和看问题的视角,拓展高管团队的认知视野(Kor等,2007[37]),扩大了其对新的产品领域、新的知识领域(Kor等,2007[37])的认识,有利于探索式创新,以颠覆原有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全新需求。第二是教育背景的影响(Barkema和Shvyrkov,2007[38]),包括教育程度和专业在内的背景。教育背景对高管专业知识、信息、能力获取以及对创新的评价有重要的影响(Amason等,2006[39])。例如,理工科背景的高管更关注技术创新本身的可能性,而市场专业背景的高管则更关注技术的应用前景。不同教育背景的高管对技术关注点的差异,可能导致高管对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产生不同的偏好,更有利于公司平衡双元创新。

当董事会团队出现任务相关断裂带时会形成不同的次级团队,次级团队内部成员拥有相似的知识、观点和能力,而次级团队成员之间差异较大 (Cooper等,2014[40])。基于知识的次级团队成员间有相似的职业背景,倾向于支持彼此间的观点(Chung等,2015[41])。当团队成员意识到其他成员和自己的观点相似,讨论时更能自由分享其观点,因为这种观点拥有支持者,即使有反对者也仅仅是出于帮助的目的。另外,基于知识的次级团队成员会认为,其他基于知识的次级团队的存在提供了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的途径(Gibson和Vermeulen,2003[42])。因此,团队成员会倾向于从不同的次级团队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Chung和Jackson,2013[43])。次级团队间冲突会更少,更倾向于在团队间而非仅仅在内部分享信息和知识,这样促进了有益争论的发生并增加了决策的创造性(Chung等,2015[41])。

任务相关断裂带存在时,次级团队成员对不同的信息和专业化的知识持开放态度,重视来自其他次级团队成员的知识。同时次级团队成员之间彼此支持、相互信任,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共享(Carton和Cummings,2012[44])。任务相关断裂带存在时,董事会整体对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有利于促进董事会收集获取更多的证据、探索各种可能性、审视不同的策略,对信息的处理产生积极影响(Pelled等,1999[45])。在决定创新的方向时,包括现在和未来的创新都会被讨论并进行建设性批判,以做出科学的决策,兼顾公司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任务相关断裂带对进行双元创新等复杂问题的处理最为有效,因为双元创新需要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审视不同的观点、信息、解决方案,这些恰恰是有任务相关断裂带的团队优势所在。基于此提出假设1:

H1:任务相关断裂带有利于公司双元创新。

(二)生理相关断裂带与公司双元创新

生理相关断裂带的存在可能不利于公司双元创新。生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容易识别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高管对其他成员的认知、喜好的形成受到生理特征的影响(Fiske和Neuberg,1990[46]),并由此形成难以改变的印象。这种印象一旦被激发,对其他成员在决策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观点等会产生偏见。在团队出现生理相关断裂带时这种印象更容易被激活,并对信息的共享和处理产生不利影响(Van Knippenberg等,2004[47])。这些生理特征起作用的原因在于这些本质上属于社会文化统计学特征。

诸如年龄、性别等可视的,以及基于口音等方面的社会文化统计学特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易于吸引关注(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8]),并作为分类的标准;社会文化统计学特征差异往往与潜在的社会价值观、信仰冲突相联系,这些又与社会地位或权力密切相关(DiTomaso和Bian,2018[48]);并且,具有相同社会文化特征的次级团队内部成员通常具有相似的经历、社会经验。基于社会文化特征形成的生理相关断裂带,由于相似相吸的原因(例如男士之间)增加了次级团队内部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减少了次级团队之间(例如男士与女士之间)的交流(Sawyer等,2006[49])。

这些交流增加了次级团队内部成员间的相互认同的同时,减少了次级团队成员间的相互认同,导致越来越多的冲突(Lau和Murnighan,1998[16])。较强的断裂带会降低次级团队之间交流,进而降低了董事会团队整体层面信息和知识的共享(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8])。更进一步,存在较强的生理相关断裂带时,董事会内部不同的次级团队会争取在观点上获得优势,形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在这种状况下可能导致董事会团队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信息,不能较好地权衡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导致要么重视探索式创新,要么重视开发式创新,或者两者都被耽误。

总体而言,当董事会存在强的生理特征断裂带时,在进行双元创新这个复杂问题的权衡时,会造成次级团队之间的刻板印象,导致认知偏见、情感冲突,对彼此之间关键信息的共享和复杂信息的处理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进而不利于公司平衡双元创新。基于此提出假设2:

H2:生理相关断裂带不利于公司双元创新。

(三)研发投资的中介效应

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已有研究发现研发投资的增加促进了技术创新(李平和刘利利,2017[50])。研发投资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公司的技术创新,并且还能提高公司吸收和利用前沿性知识、技术的能力,通过知识溢出等作用间接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罗明新等,2013[51])。由此可见,研发投资对创新性技术的获取有关键性的影响。董事会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可能通过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产生作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我国企业研发项目的投资区分为研究阶段投资与开发阶段投资,研究阶段投资更偏向探索性创新的投入,开发阶段的投资更倾向于开发式创新的投入,研究阶段投资比开发阶段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同类型的断裂带,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公司对双元创新的平衡。具体来讲,任务相关断裂带存在时,团队成员会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收集更多的证据、探索各种可能性、审视不同的策略(Pelled等,1999[45]),因此更容易兼顾现在和未来的创新,通过平衡研发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来进行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与此对应的是,生理特征断裂带存在时会导致次级团队之间的刻板印象,引起认知偏见、情感冲突,更不容易做到平衡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而导致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失衡。据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3和假设4:

H3:任务相关断裂通过平衡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促进公司的双元创新。

H4:生理相关断裂会打破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的平衡,进而不利于公司双元创新。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鉴于技术创新对制造行业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2013—2020年8年间制造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删除被特殊处理、数据不全的样本,同时为了消除极端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了1%和99%分位点的Winsorize处理以删除数据异常的公司样本,最终获得了共7 916个样本观察值作为研究对象。断裂带数据以及双元创新的数据都来自手工计算,其他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

因变量为双元创新(Amb)。在衡量公司双元创新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是使用第一手的数据,如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来衡量双元创新;第二类是使用二手数据的方式,如徐宁等(2019)[52]使用公司不同类型的专利来衡量双元创新,以发明专利来衡量开发式创新,以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来衡量探索式创新。双元创新是公司对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平衡,我们参照徐宁等(2019)[52]的做法,使用年度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之和)来测度公司的双元创新,对于分子和分母同时为0,或者两者之一为0 的情况,公司没有平衡双元创新,因此赋值为0,然后对两者比值不为0的情况进行排序,前后25%双元创新稍差,赋值为1,中间50%双元创新最好,赋值为2。由于专利从研发到授权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构建双元创新指标时,参照张杰等(2020)[53]的做法,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都滞后两期处理。在稳健性检验时,进一步使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占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之和的比重来衡量公司的双元创新。

2.自变量。

自变量为董事会任务相关断裂带(Fauib)和生理相关断裂带(Fausc)。借鉴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8]等的做法,对于任务相关断裂带,由学历背景、教育专业背景以及任职长度指标进行衡量。学历背景分为专科及以下、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四类,分别赋值1、2、3、4;专业背景分为文科、理工科以及两者兼修,分别赋值1、2、3;任职长度为董事在本公司董事会中任职的时间长度,以月为单位进行衡量。对于生理相关断裂带,由年龄和性别两个指标进行衡量。年龄为董事的自然年龄;性别为董事的所属的性别,男性为1,女性为0。同时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任务特征与生理特征的董事会总体断裂带(Fauscib)。

Lau和Murnighan (1998)[16]在组织领域率先进行了断裂带的研究,他们认为团队断裂带本质上是基于成员之间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差异将团队划分成不同次级团队的 “虚拟的线”。由于是虚拟的线,根据标准进行判断时可能存在误差,并可能由此导致结论的偏误。为了进行断裂带的测度,借鉴Thatcher等(2003)[54]、Bezrukova等(2009)[29]的做法。首先,根据董事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断裂带,本文识别出董事会最优次级团队构成为3组。然后,使用断裂带强度(Fstrength)和断裂带距离(Fdistance)的乘积衡量断裂带。断裂带强度为董事会群体成员的相似程度,为次级团队间方差平方和与总体方差平方和之比;断裂带距离为次级团队间的差异程度,使用次级团队间欧几里得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g=1,2,…,s

(1)

断裂带距离计算方法见公式(2):

(2)

3.中介变量。

研发投资平衡性(使用Rdamb变量符号表示)为本文的中介变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2006)对中国企业研发项目投资的划分,研究阶段投资更偏向于探索性支出,具有更大的风险性,这部分投资作为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投资偏重于开发性支出,风险性较小,这部分投资作为资本化支出。公司要取得创新需要研发投入支持,公司进行双元创新,要平衡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以便同时促进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借鉴毕晓方等(2017)[1]、邵剑兵和李娜(2022)[58]的研究,分别用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衡量探索性投资和开发性投资。研发投资平衡性具体计算过程为:计算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资本化研发支出之比,当分子和分母之一为0时,研发投资平衡性最差取值为0,剩余样本按照比值大小排序,前后25%平衡性稍差,研发投资平衡性取值为1,中间50%研发投资平衡性最好,取值为2。

4.控制变量。

本文借鉴徐宁等(2019)[52]、毕晓方等(2017)[1]的做法,对公司规模等变量进行控制,具体变量指标如表1所示。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表2显示的是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的内容。由表2可知,公司双元创新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714、1.113,这表明不同的公司对双元创新重视程度有较大差异。由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任务相关断裂带、生理相关断裂带、总体断裂带均值分别为0.745、0.689和0.852,这表明董事会中生理相关断裂数量小于任务相关断裂带。相关性检验表明,相关性系数都很小,除个别变量之外(本文的自变量:董事会断裂带之间),都远小于0.7,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1)本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限于篇幅结果没有在文中显示,留存备索。。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由于因变量是非连续数值,因此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使用Order logit模型进行回归检验。表3显示了本文主要的回归结果。列(1)显示董事会整体断裂带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印证了已有研究关于团队断裂带影响不确定的事实。列(2)、列(3)、列(4)显示任务相关断裂带与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的影响。列(2)结果表明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0.233,p<0.01),表明当董事会存在任务相关断裂带时有利于公司同时进行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并平衡两者之间关系,实施双元创新,假设H1得到了支持。列(3)结果显示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有显著负向影响(-0.162,p<0.01),表明当董事会存在生理相关断裂带时,不利于公司平衡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关系,假设H2得到了支持。列(4)反映的是将任务相关断裂带与生理相关断裂同时放入回归模型时的回归结果,结果没有变化。

表3 董事会断裂带与企业双元创新回归结果

表4显示了研发投资平衡性中介效应的回归结果,借鉴Baron和Kenny(1986)[59]的经典做法,分三步进行中介效应的回归检验。列(1)显示董事会断裂带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任务相关断裂带和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分别有正向和负向显著影响。列(2)显示任务相关断裂带和生理相关断裂带对研发投资的平衡性分别有正向促进作用(0.072,p<0.01)和负向抑制作用(-0.125,p<0.01),表明任务相关断裂带平衡了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生理相关断裂带打破了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的平衡。列(3)显示,将自变量和中介变量都放在回归方程时,系数都是显著不为0的。列(1)、列(2)和列(3)的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的平衡对董事会断裂带与公司双元创新之间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我们的研究假设H3、H4得到了支持。

表4 研发支出中介效应的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高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我们分别使用替换因变量、自变量等方法对主效应和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对于因变量双元创新的替换参考杨博旭等(2021)[60]、Wang等(2014)[61]的做法,对于自变量断裂带的替换参考Meyer和Glenz (2013)[62]创造的ASW方法。同时,借鉴梁上坤等(2020a)[26]的研究,使用同行业同年度断裂带的行业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检验,以排除内生性的影响。更进一步,采用公司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检验以缓解由于遗漏公司层面变量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所有以上检验的结果(2)限于篇幅结果没有在文中显示,留存备索。没有改变本文之前得出的结论,证明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四)进一步研究

1.董事长两职合一的调节效应。

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代表了董事长的权力,董事长整合了所有权与结构权两类权力(林明等,2021[63]),相比于两职分离的情况,董事长更有权力。权力和责任的对等性意味着,董事长在两职合一的情况下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兼顾公司的当前和未来。董事长可以利用其所处的优势地位,强化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有利作用,抑制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不利影响,表5列(1)和列(2)显示了实证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董事长两职合一的确强化了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促进效果(0.181,p<0.01),但是没有起到抑制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不利影响的效果。可能的原因在于董事长权威可以因势利导,促使任务相关断裂带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收集更多的信息、对决策进行更充分的讨论,做出更优的决策;然而,面对生理相关断裂带带来的不利影响,董事长权威难以对不同次级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敌对的情感起到缓和作用。

表5 董事长两职合一及独立董事调节效应回归结果

2.独立董事的调节效应。

作为公司的核心董事会是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非常重要,对缓解内部人控制、监督高管权力、保护股东利益以及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Fama和Jensen,1983[64])。通常董事会的独立性被认为同独立董事紧密相关,而独立董事具有监督和咨询功能(Adams和Ferriera,2007[65])。独立董事会基于自己专业的知识,为维护自己声誉尽力履行责任,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其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越大,所起到的效果会越大。在进行双元创新的决策过程中,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独立董事(Weisbach,1988[66])可能会强化任务相关断裂带的有利影响,抑制生理相关断裂带的不利影响,做出兼顾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决策。表5列(3)和列(4)显示了实证回归的结果。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确强化了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促进效果(1.101,p<0.01),但是没有起到抑制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双元创新的不利影响的效果。可能的原因在于独立董事可以利用自己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地位,促使任务相关断裂带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收集更多的信息、对决策进行更充分的讨论,做出更优的决策;然而,面对生理相关断裂带带来的不利影响,独立董事同样难以对不同次级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不友好的情绪起到缓和作用。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13—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了董事会任务相关断裂带和生理相关断裂带对于公司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任务相关断裂带有利于公司双元创新的实施,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不利于公司双元创新的实施。同时发现任务相关断裂带平衡了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因而促进公司的双元创新;生理相关断裂带打破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的平衡,因而不利于公司的双元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CEO两职兼任、独立董事强化了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公司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对董事会生理相关断裂带不利于公司双元创新的状况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本文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断裂带有不同的作用,生理相关断裂带对创新更容易起到不利作用,而任务相关断裂带对创新更容易产生有利影响,为董事会断裂带治理提供了经验方面的证据。同时发现断裂带影响双元创新的路径是平衡研发投资的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本文的研究在创新日渐受到重视状况下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公司创新政策的过程中,应重视决策团队董事会的构成,形成彼此联系彼此制衡的董事会结构,促使公司更好地平衡创新方面“当下”和“长远”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其次,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的过程中不仅仅应关注公司的财务等状况,还应关注其决策机构董事会断裂带的状况,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定。最后,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在任用董事的过程中,应重视董事会的构建和断裂带的状况,防范“坏的”断裂带的不利影响,促进“好的”断裂带的有利影响。

猜你喜欢
开发式断裂带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断裂带构造特征新认识
郯庐断裂带及两侧地区强震异常特征分析
浅谈初中美术开发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