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报人邵飘萍遇害真因

2023-11-17 01:38周利成
北京档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邵飘萍京报张学良

周利成

邵飘萍一生投身报业,曾任浙江《汉民日报》主笔、《申报》驻京特派记者,1918年创办《京报》。因其文笔老辣、语言犀利、针砭时弊、抨击政治,素有“新闻全才”“铁肩辣手”“快笔如刀”之誉。1926年竟被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为名枪杀于北京天桥,一时轰动全国。但对于他被杀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查阅当年20余种报刊、近百篇文章和新闻报道,试图还原历史,找到真相。

一、铁肩辣手屡遭通缉

邵振青(1886—1926),字飘萍,浙江金华人,1906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师范科,毕业后回金华任国文、历史教员3年,兼多种地方报纸通信员。辛亥革命后,他应杭辛齐之邀,任浙江《汉民日报》主笔。翌年二次革命事起,因撰文猛烈抨击浙江军政执行处处长许畏三,先后三次入狱,历时9个月;释狱后,赴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法律、政治,创立东京通信社,为京津沪三地报纸提供新闻。1915年,又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称帝言论,引起日方注意,随即回国。归国后,参加反袁护国运动,为《申报》《时报》《时事新报》等执笔。1916年,赴北京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创立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个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创办了名动一时的《京报》,将“铁肩辣手”四字悬于报社,以表明该报言论自由,不受任何外来势力操纵。翌年8月,因多次揭露政府腐败,惹恼安福系内阁段祺瑞,段派军警赴《京报》搜捕,邵飘萍从屋顶逃出,避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段祺瑞遂以扰乱京师治安罪照会公使团引渡,并行文通缉。公使团力劝邵飘萍出京。邵飘萍化装成工人,潜至丰台再赴天津,二次赴日避难。直皖战争后,段祺瑞败走,1920年,邵飘萍回国,9月17日《京报》复刊。邵飘萍支持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公开反对段祺瑞,支持郭松龄倒戈。

据《邵飘萍被杀详情》一文称,1926年4月15日,通州陷落后,邵飘萍已知国民军势必退出北京,而自己与国民军关系之深更无可讳,如奉军进京恐遭不测,遂于是夜避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再托人四处缓颊[1]。4月22日即被捕前两天,邵飘萍在《飘萍启事》中声明“鄙人至现在止,尚无党籍(将来不敢预定),既非国民党,更非共产党”[2],还极具挑衅式地指出五条“鄙人之罪”,以表明立场。

二、冒险回家究竟为何

1926年4月24日晚7时许,邵飘萍化装后溜出六国饭店从报馆后门潜回住宅,行至魏染胡同北口即被侦缉队捕获押送警厅。试问在奉系军阀全城通缉的危险时刻,邵飘萍为什么要离开六国饭店冒险回家呢?当年的报刊资料给出三种答案。

一是回家劝架。据《追记邵飘萍枪毙之经过》一文载,1926年4月24日,邵飘萍之妻汤修慧与妾松弟在家交哄,妾打电话促邵飘萍归家,遂致被捕[3]。

二是张汉举出卖。北洋军阀苦于无法进入使馆区捉人,就收买了邵飘萍友人、《大陆晚报》社长张汉举,允诺事成后奖赏两万大洋并让其担任造币厂厂长。1926年4月22日,张汉举找到邵飘萍,诡称奉系顾虑外国人和舆论的力量,不敢对邵飘萍施加毒手,并称已与张学良达成默契,只要邵飘萍改变作风,不仅其人身安全可以保证,且《京报》也可照常出版。邵飘萍轻信张汉举之言才遭被捕。

但《张汉举与邵飘萍》一文,则为张汉举大呼冤枉,并详细讲述了邵飘萍被捕前与张汉举见面时的“事实真相”。张汉举与京师警备总司令王翰鸣感情极笃,时王部设于八大处,秘书处处长贺冕、军需处处长潘润云皆为张汉举所荐,而张汉举时任交际处处长。冯玉祥退出京畿之日,邵飘萍避祸于东交民巷六国饭店。邵飘萍之友人叶某,急于为邵飘萍谋自由,遂劝邵飘萍宴请张汉举和其友人,以联络感情。邵飘萍与张汉举本有相当友谊,原无须联络。是日,张汉举事忙,王翰鸣三次电邀赴部议事。张汉举遂请友人先行,并告之用餐时不必等候,餐后必到一叙。张之友人既往,三人入席共餐。席间,邵飘萍畅论时局,并未谈及自己之事。餐毕,小憩,张汉举果然来了。邵飘萍与张汉举仍只谈风月兼及时局。邵飘萍态度消极,张汉举劝道:“新闻记者之党同伐异,为饥寒所驱,某帅岂不解此,君何虑为?”[4]此轻描淡写之循例慰词,实为客套之語。

三是奉系设计,张汉举等被骗。龚德柏在《邵飘萍之死》一文中称,邵飘萍避入使馆区之六国饭店后,遂派人向奉系疏通关系。其所交涉者即为张汉举、叶我心、陆少游三人。邵飘萍对此三人相当信任。奉系决心杀邵飘萍,且有周密部署,故对邵飘萍之疏通并不拒绝,意在诱使邵飘萍走出东交民巷,即予逮捕。4月24日上午,张汉举、叶我心、陆少游三人与邵飘萍在六国饭店共进午餐,密谈甚久。邵飘萍即闻张汉举等“已疏通妥善”之言,便在用餐后宣布出去。而与邵飘萍同住六国饭店的张季鸾等则劝其不要出去,且在此安心打牌,再住几天以观时局变化。邵飘萍正在犹豫,妾突来电话称:“你还不回来,家里打死人啊!”邵飘萍放下电话随即回家。警方每日窃听邵飘萍宅出入电话,当即便知道邵飘萍即刻回家,遂派人在邵飘萍住宅和京报社附近的魏染胡同入口守候。邵飘萍平日出入坐汽车,为避人注意,特意改乘黄包车。4月24日晚6时许,警方见邵飘萍乘黄包车而来,遂拦住去路说:“我们厅长请邵飘萍先生到厅里走一趟。”邵飘萍虽知不妙,但亦无法抵抗,只得束手就擒[5]。

笔者以为,妻妾打架并不是邵飘萍冒险回家的充分理由,其根本原因还是听信张汉举、叶我心、陆少游“已疏通妥善”之言,而这正是奉系预设的请君入瓮圈套。

三、营救未果天桥遇难

邵飘萍被捕后,北京各报经理亦被传至奉军司令部,张学良、李景林、张宗昌亲自审讯。据《追记邵飘萍枪毙之经过》一文载,《北京晚报》经理刘煌向张学良竭力剖白称,我报前因登载奉军胜利消息而遭国民军查封,当时曾将被封照片邮送少帅,此可证明。因此,我报并不祸国。张学良闻言默然,遂与李景林、张宗昌商议,将刘煌等一并释回[6]。

《邵飘萍被杀详情》一文称,1926年4月25日下午3时,北京报界召开全体大会,讨论营救邵飘萍办法,推定由上海《新闻报》《时报》《商报》和汉口《正议日报》的驻京记者,以及《北京晚报》《五点钟晚报》《中报》《公报》,万国电信社、神州通信、益智通信社、民生通信社、报知新闻社等处的13名代表,于4月25日下午5时同乘四辆汽车赴石老娘胡同拜访张学良,请求保释邵飘萍。各代表说明来意后,张学良谓:“逮捕飘萍一事,老帅(张作霖)与子玉(吴佩孚)及各将领早已有此种决定,并定一经捕到,即时就地枪决,此时飘萍是否尚在人世,且不可知。余与飘萍私交不恶,时有函札往来,惟此次要办飘萍,并非因其记者关系,实以其宣传赤化,流毒社会,贻误青年,罪在不赦,碍难挽回。而事又经各方决定,余一人亦难做主。”各代表辩称:“飘萍言论虽有不合,但事已成过去,务请本着尊重舆论、保障人权之旨,保全飘萍生命,勿开先例。”但张学良之意已决:“余情愿一一负荆请罪,此事实无挽回余地。”各代表恳求3小时之久,张学良最后笑言:“余与郭松龄情谊之笃,世无伦比。郭倘因他事犯罪,余可牺牲一己,与之私逃。而其前次举动(指倒戈),余实亦无法援助。及出兵讨郭之际,余尚致其一书谓‘尔前谓我战术参差,今度且看奈何,又致郭之夫人一书谓‘彼此此后不能复为跳舞之戏矣。余对‘生死二字看得极透彻,其实何足关心?飘萍生死,已可扬名,诸君何必如此,强我所难?”各代表面面相觑,无可如何,时张学良需赴齐燮元组织的预备会议,不能再谈。各代表人乃含泪而出。[7]

此后,刘煌因其报被查封时曾蒙邵飘萍向国民军求情始得启封,故颇为出力,分别给熊秉三、张学良连发四函求情,未获结果。再求齐燮元,齐谓:“枪毙邵飘萍系天津会议时所议决,本人碍难设法。”[8]

1926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警察厅将邵飘萍押至督战执法处,未问三句话即宣判死刑。邵飘萍给其妻留遗嘱曰:“速售京中产物,变换钱帛,挈儿早日还乡,使其习耕种,毋令读书学父样。”[9]3时,邵飘萍被解回警厅,并通知外右五区在天桥准备刑场。4时20分,由警厅开出两辆汽车,第一辆上坐执法处大刀队及监刑官等,第二辆为邵飘萍和两兵。车至天桥,两兵将邵飘萍引下汽车。外右五区警署已派武装巡警一队到场等候,临时设立公案,警厅陈副官正面坐定,有人将邵飘萍引至公案桌左站立。邵飘萍时缚双手,身穿蓝华丝葛大夹袄,青华丝葛夹裤。随着发令施刑,两兵将邵飘萍推往南行十余步,令邵飘萍跪地,邵飘萍不肯跪,昂首向天狂笑三声。旋被两兵按跪于地,另有一兵用手枪在其脑后射击一弹,邵飘萍遂倒地,血流如注。执行后,邵飘萍之尸体移送至永定门外停放。26日晨,邵妻闻听噩耗悲伤过度,晕厥数次,患疯狂症,被送至法国医院。27日,邵飘萍之遗骸由友人和家属具领,移至距城三里许的地藏庵易服后成殓。

《邵飘萍君横遭死之真因》认为,其被害的远因是郭松龄倒戈讨奉,邵飘萍曾参与其事,且在京津一带为之宣传,奉系恨之入骨,故杀之而后快;近因是苏俄驻华大使加拉罕策反郭,而邵飘萍所办的新闻编译社却暗中为其开脱。另有三大旁因,一是齐燮元进京后,《京报》本应支持并安定人心,但《京报》对齐燮元并无善感,且颇多微词;二是曹锟卸任总统后,在一定条件下,张作霖亦赞成护宪,而《京报》却有“護法蜕化之非法观”,自为奉张不喜;三是张宗昌与邵飘萍过去亦有交谊,奉系进京后,邵飘萍与之不但未有往来,反而站在反对立场。[10]

综上,邵飘萍之所以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至今为社会各界称颂,皆因他具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报人高尚品质。而他主政的《京报》无情揭露奉系军阀罪行,支持郭松龄倒戈,才是张作霖枪杀他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邵飘萍被杀详情[N].时报,1926-5-3(2).

[2]邵飘萍.飘萍启事[N].京报,1926-4-22(2).

[3][6]刘文浩.追记邵飘萍枪毙之经过[N].时报,1926-5-21(9).

[4]凭灵.张汉举与邵飘萍[J].京津画报,1927(10):1.

[5]龚德柏.邵飘萍之死[J].新闻天地,1945(4):28—31.

[6]刘文浩.追记邵飘萍枪毙之经过[N].时报,1926-5-21(9).

[7][8][9]邵飘萍被杀详情[N].时报,1926-5-3(2).

[10]邵飘萍君横遭死之真因[J].兴华,1926(17):38—40.

作者单位:天津市档案馆编研处

猜你喜欢
邵飘萍京报张学良
邵飘萍“套路”段祺瑞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张学良:新旧动能转换绝非一日之功
邵飘萍的保证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学良六爱
读书
从2013年《新京报》书香总榜看我国国民畅销图书购阅现状
邵飘萍结缘《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