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四化” 深入实施结构化教学

2023-11-19 19:56吕恒莱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四化运球结构化

吕恒莱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注重采用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加强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完整体验和理解,提高学生在真实活动或比赛情境中运用知识与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对此,落实《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正确理解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内涵、厘清价值、明晰路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尤为重要。

笔者总结认为,体育结构化教学是教师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强调知识与技能之间、技能与技能之间、技能与体能之间、技术与战术之间、技能与情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关注情境创设和知识技能的前后关联,引导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有完整体验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体育结构化教学,在课程核心素养的统摄下,通过逆向设计教学目标、创设递进的运动情境选择结构化学练内容、选用结构化的学习方式和多元评价加以实施。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逆向设计教学目标,实现目标结构化

结构化的教学是“以终为始”,以逆向设计的思维来思考和改变[2]。体育结构化教学秉持“以终为始”的理念,即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原有基础等具体学情,对教学目标进行逆向设计。简言之,就是根据学生所要发展的素养整体设计诸如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所有教学活动。如,在“对抗情境下的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的运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具身”于创设的运动情境之中,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方面的目标主要从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3个维度进行结构化设计。学生在持续对抗的情境中应该具备充沛的体能,以支撑后场向前场快速推进,观察有无同伴快下的情况下进行长传和快传,运球过人以及过人受阻时进行传球,传球时机的把握以及和假动作的结合,接球后根据场上实际情况选择是直接投篮、突破投篮、突破分球还是直接传球,如此就形成了对抗情境中的推进、护球、传接、投篮以及合理支配球的结构化组合;学生还要具备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的展示能力以及对创设情境的深化直至具备在真实的比赛情境中的比赛能力。

健康行为方面的目标主要从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4个维度进行结构化设计。学生具备通过篮球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努力形成一定习惯,随着运动情境从局部对抗、半实战对抗到实战对抗的不断深化,强调篮球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运、传、投的组合技术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更强调组合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情绪的有效调控和对新情境的适应等。

体育品德方面的目标主要从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维度进行结构化设计。学生在对抗情境中运用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要养成不怕困难、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具备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的体育道德以及能够正确对待胜负、勇于承担责任的体育品格,提高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以上教学目标结构化设计中不难看出,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目标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实际操作中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融合;设计的目标不是课时目标,而是单元目标,也可能是大单元目标,但课时教学目标可参照执行;目标的呈现宜用说出、做出、独立、跟随、合作、完成等行为动词,宜用速度、时间、距离、人数、次数、场地区域、命中率、成功率、抢断率、起球率等量化标准,使目标明确、具体、可见、可检、可测。

二、以运动情境为导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实现内容结构化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5个部分。专项运动技能的内容要求所包括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價6个方面是以核心素养为主线逻辑设置的,每个方面之间存在明晰的层次性和关联性,是以结构化方式呈现的。结合“对抗情境下的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的运用”进行结构化内容设计(见图1),基础知识设计为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常见篮球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制订并实施篮球学练计划等。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步法和变向、变速运球、传球、接球、投篮、防守、抢篮板球等基本技术以及突破投篮、行进间运球投篮、接球投篮等组合技术;技战术运用包括技战术组合,如在对抗情境中灵活运用运球、传球、接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和多项组合技术以及简单的战术应用;展示与比赛设计为规定传接球次数的3VS3、4VS4半场比赛,有基本战术渗透的3VS3、5VS5全场比赛。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操作中,并不是机械地列出6个方面内容就解决了内容结构化的问题,而是要在核心素养统摄下和教学目标统领下,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创设不同的运动情境,实现内容结构化。如,在动作技术泛化、分化阶段,由于学生学习的技术动作尚未定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创设局部对抗情境,实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能方面的内容结构化;在动作技能巩固提高阶段,创设半实战情境,实现组合技术、体能、展示、基本规则的内容结构化;在动作技能自动化阶段,创设真实复杂的实战情境,实现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观赏与评价的内容结构化,最终指向学生对所学的篮球项目有完整体验和理解。

情境能够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想象能力,具有真实性、相关性、情境性和导向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兴趣,触发学生主动思考,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或任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丰富多彩、真实有趣的运动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一般可分为个人学练情境、一对一对抗情境、局部对抗情境和实战情境[3]。根据运动项目特征、接近真实比赛的程度以及参与人数等,通常可把对抗情境分为1VS1对抗情境、局部对抗情境、半实战情境和实战情境。其中,局部对抗情境是在1VS1对抗情境的基础上融入比赛元素,强调通过提高防守强度提升进攻学生结构化组合运用的熟练程度。结合“对抗情境下的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的运用”的具体特征,可采用后3种情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实现有意识的迁移,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

教师通过创设局部对抗情境、提高防守强度、熟练使用单一技术、尝试运用组合技术、发展相应体能等实现内容结构化。如,2VS2半场比赛,面对积极防守的学生,进攻学生无法使用单一运球技术摆脱防守,需要采用体前变向运球和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的组合技术,也可采用连续胯下运球,还可结合假动作和转身技术进行组合;随着所创设情境的不断深化,教师创设半实战对抗情境,通过熟练、合理使用组合技术和基础战术渗透实现内容结构化。又如,4VS4半场比赛,进攻学生减少运球次数,通过快速倒手,寻找进攻机会,通过传切、掩护等基础战术的配合运用,创造投篮机会,还通过换防、补防、夹击防守、挤过、穿过等不断提高防守强度和质量,倒逼进攻组合技术更有效、战术更多变、时机把握更准确、投篮更果断精确,更加接近实战情境;教师创设实战对抗情境,通过技战术的有效合理运用、比赛、充沛的体能、规则与裁判方法等组合实现内容结构化。再如,在5VS5全场比赛的全场紧逼的激烈对抗情境中,后场掷边线球队员、中锋和后场接发球者形成呼应,引领接应学生利用掩护或反跑获取空间接发球,在成功获取球后根据场上实际情况进行预判,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脚步和组合运球技术摆脱防守从后场快速推进,若摆脱受阻,则要通过中锋掩护进行快速摆脱;另一方面,若通过上述方法都无法顺利摆脱,则要在保护好球的情况下通过观察、眼神示意、声音和手势提示等和后场掷边线球队员取得联系,或选择精准传球后再切入,或采用连续掩护等实现快速推进,同时,受篮球规则8秒违例的限制,还要特别关注从后场推进的时间把控。

三、以“学、练、赛”为导向,合理选用学习方式,实现方式结构化

体育教学改革聚焦质量提升的抓手就是“学、练、赛”。“学、练、赛”三者尽管各具独特功能,但单凭任何一方面都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需要三者联动发挥综合效应[4]。“学”是基础和前提,“练”是提高和保障,“赛”是检验和强化。结合“对抗情境下的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的运用”,以单元第3课时为例,谈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结构化。课时教学内容结构化是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学练三个一”即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单一身体练习就是“学”技术,组合练习就是“练”技术,游戏或比赛就是“赛”技术。首先,教师创设有一定防守质量和强度的对抗情境,通过情境导入和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興趣、探究欲和好奇心,紧接着让学生通过熟悉球性进行热身,内容不仅包括运球、传接球、投篮的单个动作的复习,还包括运、传、投的组合动作的尝试学练。如,两传一抢接模拟投篮等,通常采用自主学习和尝试学习,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根据学情设计(运+传+投)为单一练习,学生在无防守和消极防守的情境中进行练习,实际上是复习巩固前面学过的技术,通常采用自主学习和体验学习;接着进入组合练习的学练,(有一定防守质量和强度的)防守+(运+传+投)练习,先把单一身体练习时消极防守的标志桶换成站立不动的人,随着情境的变化,防守人逐步变成有一定规律机械移动的人、前后移动的人、左右移动的人、比较灵活移动的人(但不抢断球),组织形式也由2人组合练习拓展到3人组合练习。随着情境深化,难度递增,就倒逼进攻学生要去思考判断、去发现规律、去尝试多种运球过人的方法,寻求和队友的呼应,以便快速精准完成传接球等,这样逐渐把握对概念、情境和技术原理的理解,从“知道”变为“做到”,在经过不懈努力达到的“做到”中体验篮球带来的快乐,这个环节通常采用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最后,进行3VS3教学比赛,巩固提高(运+传+投)动作质量、稳定性和成功率,通常采用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赛发展体能。因此,对于开放式运动技能尤其是球类运动,“课课赛”“人人赛”落实到位,可不再单独安排体能练习环节。课的最后阶段是利用篮球进行拉伸的整理放松,师生分享在“学练三个一”落实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进行及时性、激励性的互评,通过布置课后体育作业进行巩固拓展。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流程对应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练、赛”的一体化教学要求得到较好的落实,使体育结构化教学在方式结构化层面变得更简约、有效(图2)。

四、以激励发展为导向,灵活开展教学评价,实现评价结构化

教学评价应根据核心素养3个维度,紧扣学业质量进行设计。体育结构化技能教学,强调创设真实、复杂的运动情境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根据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采用素养导向的基于真实情境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结合“对抗情境下的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的运用”,从核心素养出发,以激励发展为导向,结合运动项目特征和具体学习内容,从评价要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结构化评价设计(表1)。

核心素养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融合运用。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记录课内外学生的真实表现和点滴进步。表现性评价在创设情境的不同阶段也应有所侧重,初期以教师评价为主,侧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采用观察评价和记录式评价;中期弱化教师评价,介入小组长评价和学生互评,对技战术的运用、体能和环境适应等进行评价,采用记录式评价和清单式评价;后期侧重学生在展示和比赛的情境中的综合表现,尤其以技战术合理运用、情绪控制和体育精神培养为主,采用档案袋式评价,把在比赛中的得分、助攻、情绪失控等及时记录,放进个人成长档案袋中,作为对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支撑材料。评价主体力争多元,教师评价、小组长评价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随着结构化评价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真实情境的不断深化,可积极探索《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增值评价和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润洲.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8(7):35-40.

[3]周珂,张伯伦,李相龙,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结构化的理念体现、要义表征与实现路径[J].体育教育学刊,2022(4):10-15.

[4]于素梅.《〈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102-103.

——责任编辑:王璐璐

猜你喜欢
四化运球结构化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完形填空一则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我最喜欢的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