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日记中的天气

2023-11-23 19:19孟祥海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46期
关键词:冷暖月色台风

鲁迅日记每则一般不超过100字,最长不超过150字,内容最短的只有“無事”两个字,真可谓惜字如金。然而,他对天气情况的记录却极其详细,这也成了鲁迅日记中相当有趣的部分。

首先,鲁迅记录天气的字词丰富。一般的天气用语,不外乎“风、云、雨、雪、晴、阴”,而鲁迅日记中却有一般人很少用的字,如“昙”“霰”“霁”“晦”“霾”,还有更生僻的字,如“晛”“燠”……这不仅显示了鲁迅渊博的学识,也反映出他对生活观察感悟之细致。

其次,鲁迅非常详细地记录天气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感受,他在日记中会用“冷”“燠”“大热”等字词。1912年10月5日,“雨,冷,午后雨止而风,益冷”,不仅表明了天气变化,更写了自己对大自然冷暖变化的感受。

再次,鲁迅日记中有许多对极端天气的记载,比如沙尘暴、霾、暴雨、梅雨、台风。如鲁迅刚到厦门不久,就遇到台风,他在1926年9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风,雨……夜大雨,破窗发屋,盖飓风也。”鲁迅这些有关极端天气的记录,为后人了解民国时期的气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透过天气还可窥见鲁迅当日的心情。比如,1912年5月5日鲁迅的一篇日记:“途中弥望黄土,间有草木,无可观览。”这是写他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途中所见,一派萧条悲凉,也显出他此次北上的心情。1913年1月15日,“晨,微雪如絮缀寒柯上,视之极美”。那是鲁迅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鲁迅对月色也是情有独钟的,如1917年中秋节,鲁迅在日记中写道:“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简短的话语,表露出鲁迅内心的愉悦。

鲁迅日记中的天气记录,颇具美学意味,让人透过天气的冷暖变化,体会到鲁迅对人间冷暖的深刻感悟。(摘自《语言文字报》 孟祥海/文)

猜你喜欢
冷暖月色台风
台风过韩
桂香,在月色里飘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台风来了
交织冷暖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台风爱捣乱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