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老兵讲述与中国的情缘

2023-11-23 10:07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46期
关键词:援华航空队格伦

10月28日,现年103岁的哈里·莫耶和98岁的麦克马伦携30余位飞虎队后代访华。一段80多年前的记忆被唤醒: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时间流转,飞虎队已熔铸成两国的共同记忆,成为中美友好事业中永远闪亮的灯塔。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九个年头。为保护滇缅公路的运输不受或少受日军的空袭,保障国际援华物資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的抗日前线,1941年4月15日,中美达成一项秘密协议,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行政命令,允许美国预备役军人和陆军航空队,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的“退役人员”前往中国参加战斗。

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昆明,陈纳德为志愿队指挥官。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根据战略需要,1942年7月,志愿队解散,原志愿队员被编入“美国陆军第10航空驻华空军特遣队”。1943年,特遣队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此后又成立了中美空军混合联队。

有观点认为,狭义的飞虎队仅特指存在时间不到2年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但“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等部队的很多老兵均认为,他们继承了飞虎队的精神并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侵略,也是飞虎队一员。

无论编制番号发生怎样的变化,飞虎队这个称号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并伴随美国援华空军出生入死。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飞虎队也成为历史,103岁的老兵哈里·莫耶依然将在中国参与的战斗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这段历史可以成为

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切入点”

距离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已过去80年,老兵们逐渐老去、离世,但飞虎队从未被人遗忘。1998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成立,旨在推动中美航空历史事件的研究和纪念。

“很多美国人都对中国抱有巨大兴趣,但又对这个国家知之甚少。飞虎队就是一个切入点。”作为基金会的主席,格林说,很多美国人看过《兄弟连》,也了解诺曼底登陆和珍珠港事件,但他们不清楚中国人民在二战中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展现出的勇敢。“我们希望告诉美国人,飞虎队曾经与中国人民一同作战。”

“让飞虎队的精神继续流传”

受到父辈感召,很多飞虎队的后人也加入到推动历史传承与交流的队伍中。“他们都是听着父亲或者祖父在中国的故事长大的,对飞虎队、对中国都很亲近”,格林说。

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曾在1944年5月死里逃生。时年20岁的格伦驾驶战机执行攻击日军汉口基地任务时,被多架日军战机包围。格伦的战机被击中,坠落在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的下凤湖,他本人身负重伤,跳伞逃生,被当地村民发现并救治。此后,格伦被村民转送到新四军第五师师部医治,痊愈后返回部队。格伦已于2010年去世,部分骨灰被安放在湖北,这段经历也被拍摄成纪录片《飞虎情缘》。

飞虎队飞行员与中国军民在战争期间的相互支持,也是格林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最有感触的。2002年,一场纪念美国援助中国对日抗战的活动在华盛顿举办,除飞虎队老兵外,多名当年曾援救境内美国飞行员的中国民众也参加了活动。“他们非常了不起。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日军发现你收留了一名美国飞行员,不仅会杀了你,甚至可能屠杀整个村子”,格林说,“每一个这样做的中国人都知道,他们冒着多大的风险”。

飞虎队飞行员执行任务期间,他们身上都带着写有“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血符”,这也是飞虎队队员与中国军民之间的“生死契约”,一旦发现有落难的美军飞行员,大家会不惜代价,全力救助。1942年,在中国军民的保护下,参与杜立特空袭的64名飞虎队队员成功获救。而日本军队展开疯狂报复,25万名中国军民因此罹难。

(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援华航空队格伦
彩色照片里的中国(1944~1945年)
“我党第一支航空队”诞生始末
传奇航天人约翰·格伦
俄罗斯专家在中国
——习主席与援华专家及亲属代表座谈深度报道
浅析抗日战争初期的苏联“援华抗日”政策
汉口上空的鹰
抗战时期哪些国家援助过中国
联合国援华第七周期老龄课题研讨会在黔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