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3-11-24 06:20唐青青胡婷婷钟雪梅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柳州南宁轨道交通

李 荣,唐青青,胡婷婷,玉 泉,钟雪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2)

0 引言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国际创新竞争力最高、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广西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南宁和柳州两大制造基地,并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然而,目前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产业链不完善、规模效应不明显、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和创新力量弱小等问题,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快研究解决。

1 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初步构建了南宁和柳州两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南宁市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铝合金原材料采购到车辆总装调试等全流程的本地化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了“南宁地铁南宁造”的品牌,填补了广西轨道车辆生产的空白。柳州市作为中车浦镇庞巴迪中国国内唯一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生产基地,2019 年首辆“柳州制造”的跨座式单轨车成功下线,创造了“东盟胶轮轨道交通车辆柳州造”的佳绩。

1.1 南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南宁根据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定位,与现有产业基础相结合,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错位发展战略,建立了“一核三区”的产业格局。其中,南宁新兴产业园作为核心,规划建设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分两期完成年产150 辆和300 辆城轨整车车辆的组装能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轨道交通用自动化系统和专用设备为特色,发展了机电产品基地。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和紧固件为特色,培育机电配套和零部件企业。

目前南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主要以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为核心,加上南宁中车铝材精密加工有限公司、桂林海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配套企业提供照明、牵引系统、PIS 系统和空调等配套设备。2015 年12 月,南宁中车投产并成功下线了南宁地铁1 号线的车辆。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实现了从铝合金原材料采购到车辆总装调试的全流程本地化,在南宁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填补了广西轨道车辆生产空白,实现了“南宁地铁南宁造”[1]。

1.2 柳州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柳州市把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作为优先培育的四大新产业之一。坚持产业链自主化、本地化的发展原则,重点发展牵引、信号等核心技术产品,全力引进中车浦镇公司等一批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落户柳州,积极发展以胶轮系统为主的轨道车辆的组装、维保、机电集成等关键系统及核心部件产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以实现“东盟胶轮轨道交通车辆柳州造”的目标。广西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于2018 年3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柳州建设以胶轮系统为主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成为中车浦镇庞巴迪中国国内两个跨座式单轨车辆生产基地之一。2019 年6 月,柳州市首列6 编组的跨座式单轨车下线,实现了柳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自主化和本地化发展,展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柳州速度”[2]。

目前,柳州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以柳州智能交通产业园为核心区域,引进了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和柳州力钧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研发设计、基建、零部件配套、车辆制造、运营维保等产业链发展模式。柳州市总装车间已具备年产200 辆轨道交通车辆的能力,并已获得东盟国家的订单。根据产业发展规划,2025 年柳州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总产值可达200 亿元左右。

2 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提升装备制造业实力被列为发展重点。近年来,我国国家层面和各地省、市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为规范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如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山东省2021 年出台的“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2022 年出台的“湖南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

为了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广西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2017 年出台了“广西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政策文件提出:充分利用国内西南市场和东盟市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服务业,建设轨道交通车辆组装、维修服务基地,积极发展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打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21 年出台了“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该政策文件提出:重点发展轻量化胶轮系统车辆、地铁车辆、轻轨车辆、云轨车辆、有轨车辆等整机产品,提升本地生产制造及配套能力,加快推动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通信信息、车体、轨道梁、转向架、网络控制、牵引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生产。但这些政策文件基本是宏观层面政策,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很少,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文件。

2.2 产业链不完善,规模效应不明显

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零配件配套。重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80 余家,国产化配套率超90%,已累计生产3000 多辆轨道车辆,服务于市内多条轨道线路[3];株洲集聚了390 家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全产业链条。核心区域石峰区田心,方圆5 公里内可解决80%以上配套产品和技术[4];青岛市有中车系3 家主机企业和220 余家核心配套企业;成都构建“一校一总部三基地”空间布局,拥有轨道交通企业400 余家,具备整车制造能力和全谱系维保能力,整车年产能超2000 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零部件配套基地。

目前,广西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主体数量严重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整体的生态效应和规模效应。南宁市只有南宁中车铝材精密加工有限公司和桂林海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配套企业。柳州市只有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柳州力钧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等几家配套企业。另外,虽然目前南宁和柳州已建成的总装车间具备350 辆/年产量,在2016 年,城市轨道车辆可以生产78 辆,2019 年上升到126 辆,2020 年最多(表1),达到144 辆,但到2022 年产量只有103 辆,还没达到设计产能(350 辆)的1/3,并且产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1 广西城市轨道车辆产量与增长比[5]

2.3 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轨道交通装备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版)中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由于没有专门针对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研发经费的统计数据,根据相关年鉴和官方网站整理,得到了表2 所列出的2021 年全国、广西和一些重要装备制造业省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表2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6]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创新程度较高、引领作用明显的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推动地方高端装备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信息产业、电子工业、材料工业等相关产业链的整体实力提升。然而,从表2 及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研发投入或强度都非常低,不仅没有带动我区研发投入的增长,甚至低于我区传统的制造业投入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更显落后:2021 年,广西在该领域的研发经费投入只有0.53 亿元,仅占全区总研发经费199.5 亿元的2.66%,与广西“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持平。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91%,仅比全广西平均水平0.81%高出0.1%,而低于广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1.08%。相比之下,全国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35%,位居所有行业之首。湖南省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高达5.71%,远超第二名的“仪器仪表制造业”3.52%。四川省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55%,仅次于第一名的“仪器仪表制造业”2.61%。整体上看,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尚处技术创新初级阶段,研发投入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4 创新力量薄弱

创新力量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许多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力量较为强大:株洲拥有多个包括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平台,还拥有由2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7 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组成的近200 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研发团队;青岛培育出10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2 家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达223 家,已成为中国唯一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轨道交通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国家基础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7];成都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3 家、国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 家、顶尖科技创新人才12 名,主要聚集于西南交通大学[8]。

广西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力量还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项目缺乏:2016年以来,广西科技厅立项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科研项目仅有10 项,总经费1265 万元,最低经费只有10万元,没有国家级项目。(2)科研主体单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单位主要集中在广西大学、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科研院所参与度低。(3)科研成果匮乏:近年来,只有2 项广西科学技术奖,分别是2019 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节能优化控制与多车协同调度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发明二等奖,2018 年的“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智能化运维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进步三等奖,没有国家级奖励。(4)科技创新平台不足:目前广西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只有两个科技创新平台,一个是2016 年依托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立的广西轨道交通用铝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偏向高端金属新材料方向;另一个是2022 年依托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成立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没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3 建议和对策

目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例如,中国与亚洲和欧洲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行了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实现了货物快速、便捷、低碳的跨境运输。中国西部省市区与新加坡在共同建设陆海贸易新通道,打造了连接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轨道交通装备,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体系还不完善,维修维护等配套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相对较弱,仍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发展机遇,建议广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针对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制定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包括: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给予研发经费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项目给予用地优惠、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给予奖励、扶持、保障等。

3.2 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和生态效应

(1)以南宁、柳州等地建设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园区为基础,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水平引进投资,高质量发展产业,集中布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加强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硬件和软件支撑。

(2)建立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通过联盟的方式,实现产业链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链的协调性和效率,增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3)利用广西与东盟的地缘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轨道交通装备项目建设,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仅可以增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出口收入和市场份额,还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标准对接,提升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

3.3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1)设立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转化等项目。通过专项资金的方式,为产业创新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激励企业开展高水平的研发活动。

(2)鼓励企业自主投入研发经费,根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额度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或税收优惠。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的方式,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和风险,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研发投入,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项目,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优惠。通过社会资本的方式,为产业创新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促进产业创新的活力和效率。

3.4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队伍

(1)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广西大学等高校设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学院或研究院,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2)争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设立和认定,在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产业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在高校开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相关专业或课程,培养专业人才。通过高层次人才计划、人才专项项目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加强对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人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创新。

4 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虽然基本形成了南宁和柳州两大制造基地,但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与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政策体系、产业链和科技创新等维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应从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和加强科技创新要素建设等方面入手,以期为解决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广西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柳州南宁轨道交通
数读南宁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眷恋南宁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