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2023-11-27 11:59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33期
关键词:环境景观病患景观设计

何 玄

(厦门市夏林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环境具有影响人情绪与身体的作用,好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能起到积极作用。医院作为治疗病患,助人康复的特殊场所,更要注重良好环境的建设与营造。景观是医院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景观既是医院的形象与名片,更是助人康复的药剂。为此,必须要重视并做好医院环境景观设计。下面结合实际,对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要点、设计策略做具体分析。

1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空间多样性、视觉愉悦性、功能人性化等。

1.1 空间多样性

设计医疗环境景观时,要根据医院的业务需求,根据病人及家属的就医咨询、探访休息及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需要,做好空间划分,确保空间的多样性。另外在医院环境景观设计中,由于使用人群经济、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高度的亲和性及广泛的兼容性,要为不同类型的人群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活动场所,从而使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1]。

1.2 视觉愉悦性

设计医疗环境景观时,必须考虑人的精神与情绪需要。众所周知,不同景观带来人的视觉感受与情绪感受是不同的。医院作为救治病人、助人康复的特殊场所,医院内部的环境景观都要能给予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积极的情绪作用,要让医院内部的人员通过环境景观获得一种美的视觉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在进行医疗环境景观设计时,工作人员需调查研究医院内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情绪特征,了解他们对医疗环境景观的要求与期望,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医疗环境景观能给人愉悦感受。设计时,可通过对色彩的选配与运用,材料的优选与搭配,景观造型的调整改进,使整体的景观具备调节情绪、改善心情的作用[2]。

1.3 功能人性化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时还要遵循功能人性化原则。设计人员要根据医院的整体布局及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充分遵循人性化原则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病患创造出一个舒适、便利且充满积极健康因子的就医环境。具体如设计时考虑残疾患者、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设计无障碍通道,控制好坡度,在无障碍通道区域内不设置任何的干扰性景观要素,同时对无障碍通道的地面铺装做防滑处理,以保护患者安全。在医院的观赏型空间、休息区内设计石凳、木凳等功能性设施,为医院内的人群提供便利[3]。

1.4 景观有效性

有效性原则也是医疗环境景观设计需遵循的一项原则,医疗环境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功能的有效性、安全设计的有效性、文化保护的有效性、艺术风格营造的有效性及设计理念体现的有效性等。有效的医疗环境景观设计应是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与情绪感受,能让人记住鲜明的设计风格,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并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与情感体验。同时医疗环境景观的有效性还体现在能直接或间接促进患者康复。如在医疗环境中运用小叶榄仁、香樟等绿植构成绿色防护带,防护带将有效净化空气,降低灰尘,减轻来自街道的噪声与烟尘污染,使患者得到一个健康安全的就医环境。

2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策略——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景观设计为例

2.1 整体设计思路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要注重自然生态、现代化,景观与建筑协调、景观融合医院文化,能体现医院文化特色、使用人群的刚性及隐形需求,具备功能空间的细化与兼容及完善合理的交通组织等要点。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要根据医院具体的功能定位及病患对环境景观的要求等作出科学设计。如疗养型医院的环境景观设计应突出健康、疗愈特色,环境景观与医院文化、医院业务等统一协调。

在医疗环境景观设计中,将生态环境、以人为本等理念有机融入,科学处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和谐共存,降低建筑、院区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的和谐稳定。

设计外部空间时,不要将设计仅停留在组织空间的层面,而是增加设计深度,既做好对外部空间的组织与规划,又协调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关系,协调建筑与环境,人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出的方案既有利于患者的就医与康复,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的工作与活动,又能减轻环境负担,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4]。

设计中,将景观设计作为主线,协调景观、建筑、道路及水面等各设计要素,做好统筹规划与设计考虑,提升设计整体的协调性。

设计中,要创新设计理念与思路,努力营造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设计人员要通过对外部空间的有效营造,使每个建筑单体从周边环境吸收“能量”,同时也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场所中去。建筑借助环境造势的同时环境也通过建筑达到有机的联系,最终实现整个院区的环境品质的提升[5]。

2.2 具体设计策略

2.2.1 户外空间设计策略

整个场地遵循回归理性,实用美学的原则,以实际需求塑造场地,打造人性化、生态化、康养性和标识性的医疗景观。

医院户外空间根据具体环境划分为集散型空间、观赏型空间与疗愈型空间。

1)集散型空间景观设计。集散型空间包括门急诊入口广场、住院部入口广场。集散型空间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消化部分人流量,有明确的交通流线,使休息空间与交通空间得到有效的划分与应用。

2)观赏型空间景观设计。观赏型空间包括中庭景观、下沉空间、形象空间。观赏型空间以视觉参与为主,通过植物、坐凳、小品等造型感强的设计手法建立视觉焦点,将医院风格加以体现与突出[6]。

中心庭院内部通常光线不是十分充足,因此不宜种植树形、树冠过大的树种,如梧桐等,若种植此类树木且种植密度过大,则会加重环境的沉闷感,进而让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心情受到影响。所以在设计中心庭院的景观时,可选择灌木、地被,将灌木与地被有机搭配,既营造出立体的景观,又增加庭院视觉上的宽阔、开阔感。另外在此空间利用植物造景时,要控制好植物的种植密度。对于小乔木,适合孤植,灌木的面积也不能过大。为使该空间的色彩更加丰富明媚,可于环境内引进夹竹桃、大花紫薇等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利用这类植物起到调和、美化作用,避免景观的造型与色彩过于单调。设计人员可通过“草木+灌木+乔木”的“低、中、高”复式样搭配设计,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与立体感,让景观在整体协调的同时于富有变化性与多样性[7]。

进行中庭的小品景观设计时,要融入特色文化,赋予小品景观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医院的文化氛围,提高医院整体的环境品质。如将医院的院徽巧妙地融入其中,根据医院林巧稚大夫怀抱婴儿的经典照片联想出“怀抱式”设计景观等。小品景观要与整体的景观相协调,不能破坏整体美观的协调性与美感。

3)疗愈型空间景观设计。疗愈型空间主要起的作用是复健、体验、冥想、疗养和交往。疗愈型空间要有较大的活动场所作为辅助性空间,调节人的心理,修复社会交往能力。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可在疗愈型空间内设置治愈花园景观,通过活跃的、色彩丰富的植物配置,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医护人员与病患提供愉悦的康复与休闲环境。在花园中种植月季、海棠、丁香等有明亮色彩与香气的花卉,通过花卉的生命力向病患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与力量,鼓励病患坚强面对疾病,乐观对待生活。在该区域可将香樟作为主要树种,香樟观赏性强,且能遮阳庇荫,而且还芳香性挥发油脂,能镇痛解毒、祛风湿,给予患者正向的作用。可将橘子树(橘子树还有防癌功效)、香樟、梧桐等环境适应能力强、造景效果好的树种搭配种植,营造出好的景观效果。在该区域内,可将秋枫作为色叶树种,将山茶作为观花树种,通过园艺疗养花池增强患者参与性,给予患者好的情绪体验[8]。

医院门诊部入口广场的铭牌结合围墙进行设计,使标识更加直观醒目,同时也能突显出医院风格特色。医院广场设计有花池,花池赋予细节,使景观更加细腻耐看(图1)。

图1 医院功能分区

广场上的硬质铺装采用造型优雅的条纹图案形式铺砌,铺设颜色采用了不同的灰色系进行混色搭配,材质为优质花岗岩,更显品质,观赏性也更高。广场上的硬质铺装除了使用灰色系混色搭配的条纹图案花岗岩,还采用了优质的暖色系花岗岩,通过色彩的调和搭配,使住院部的整体环境氛围活泼而典雅(图2)。

图2 门诊部入口广场设计效果图

2.2.2 中庭景观设计

中庭景观区分为三大部分,设计时又对各类型空间做了细化。如将中庭景观区的观赏型空间细化为乐享空间、下沉空间、绿岛等几大部分。

乐享空间以临时等候及休憩为主,兼具景观装饰性;下沉空间运用植物软化高墙,减少封闭感;绿岛的设计在满足隐形消防通道宽度下,通过种植、搭配植物,优化景观效果,避免生硬的视觉感受;曲景路引的设计,将绿地与铺地穿插交错及、拼接,设置石凳,这样既实用,又能对精美造型的树木起到衬托作用,形成兴致盎然的趣味及休憩空间(图3)。

图3 条石凳意向

景观作为点亮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在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的同时也具备美感与特色。为减轻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在设计时可将景观作为设计主线,通过景观将院区内的建筑相互联系起来,既使自然环境不会受到过大的破坏与污染,也让整个院区的景观足够协调美观。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中,同样需兼顾人的需求与环境需求,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立足整体进行规划设计,以确保最终的、整体的设计效果。具体如可对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划分出几个定位明确的功能区,然后通过道路、电梯等将各功能区进行连接,使各功能区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活及工作。在环境景观设计中,运用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序列,创造具有较强亲和力和凝聚力的环境氛围,既体现医院文化,又提高医院环境品质。

2.2.3 交通组织设计策略

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时,也要考虑好交通流线问题。要根据建筑各功能区的布局与医院内交通需求,合理设计车行交通流线与人行交通流线。车行交通流线的设计要便于职工车、病患访客车、临时停靠车、急诊车、后勤车和消防车等的驾驶流通。人行交通流线设计要确保室内外出入流畅,病患能快速通达,同时部分路段还要适合病患及家属漫步等,满足病患的放松需求。

医院道路设计要遵循人性化原则,以方便就医群众为目的,将无障碍坡道尽量布置在人流密集、容易发现的入口处,同时尽量将无障碍坡道与楼梯等并列布置,这样便于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无障碍坡道采用全场地无台阶设计,以便患者使用。机动车道根据行车需要采用舒适耐磨的材料,并根据整体的景观造型选择协调的颜色,使道路不仅实用,而且美观耐看。

3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3.1 做好设计前的分析工作

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广泛搜集医院资料,开展医院文化、医院定位及医院环境景观需求等的调查研究,掌握医院情况,确定医疗环境景观设计方向,确定景观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有序完善各部分设计,使最终的设计方案足够完善完美,使医院对环境景观的要求得到满足。

3.2 开展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审

医疗环境景观设计完成后,要组织医院方、设计方等共同开展设计方案的分析评审工作,提前发现方案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避免在施工建造期间出现设计变更、返工等问题。设计方应在设计结束后再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勘探等方式了解医院负责人的要求需要,了解医护人员对医疗环境景观的看法、期望与要求,了解医院内患者及家属、社会群众对医院环境景观的印象与建议等,根据得到的资料不断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使最终的设计方案能让各方满意。

3.3 运用先进技术开展设计

在当前背景下,设计人员可充分运用信息化设计软件、BIM 技术等开展设计工作,提高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质量。BIM 技术具有三维建模、模拟施工、空间碰撞检测等功能。在医疗环境景观设计中,工作人员可借助BIM 技术构建铁路三维立体模型,通过模型立体感知与把握设计成果,更准确、更细微地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修改。设计人员也可利用BIM 的三维建模功能构建出医疗环境景观三维模型,预知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并据此对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好的医疗环境景观能给予患者积极正向的影响,从而让患者在医院内得到更好的疗养。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医疗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医疗环境景观设计时,要遵循空间多样性、视觉愉悦性、功能人性化等原则。要以人为中心做好空间的划分与规划、植物的搭配与运用、色彩的选择与搭配、小品的设计与布置等,要让医疗环境景观能给予人好的视觉体验与情绪体验。

猜你喜欢
环境景观病患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项目教学法在环境景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初探
浅谈竹文化在环境景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