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题

2023-11-27 08:53段落
滇池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木鼓蛐蛐芦笙

段落

荒园虫唱

打开家的后门走出去,是一个小小的园圃,方圆十来个平方。因为平时疏于打理,园圃显得颇有些沉寂荒芜。任其自然生长的几丛箬叶,倒是青青绿绿的,到了五月端午,可以采撷许多叶子包粽子,锅里大火一煮,满屋子弥散着箬叶和糯米混合的清香。园里还有一些杂草随意在长,白天风吹日晒,夜间披戴露珠,叶片的生与灭,也都全然是无心无意的。园圃里曾经长过一棵枇杷树,不知是哪个家人随手扔了粒果核,几场雨水之后,果核发芽破土而出,地里竟自长出了一株枇杷苗。树苗一天天往上长,旁生出不少枝杈,但囿于先天不足,两三年以后,树干仍然是瘦瘦弱弱的,也长得不高,不过叶子却不算小,挤满纤细的枝条,随着日月更迭,枯黄的旧叶落了下来,被土地悉数收藏,要不了多少时日,嫩嫩的新叶又长上树梢。这棵羸弱的枇杷树,终因结出的果实小而极酸,后来还是被砍掉了。枇杷树砍了之后,我也曾后悔过,在心里埋怨自己——怎么能轻易以果的酸甜,决定一棵树的生与死呢?这是个实用主义盛行,功利性太强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分简单地只凭自己认为的好与不好、有用与无用,就毅然决然地裁定事物的去留归宿,这样的简单标准和粗暴做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们极其自以为是的一种荒谬行为吧。

大多数日子,夜晚的荒园,特别的寂寥。白天漫天乱舞的花脚蚊子,也躲進了松弛稀疏的草丛里,不再嗡嗡的聒噪着袭人。微微的风时有时无,寂静中飘荡着若有若无的三两虫声,也不晓得是哪样虫子发出来的,怯怯的,不很真切,但恰到好处地增添了夜的宁静。到了天高气爽的秋天,有那么一段时光,夜深人静了,园圃里便有了蟋蟀的鸣叫。蟋蟀趴在月光下鸣唱,一开始总是有点小心翼翼,唱着唱着就完全放开了嗓子,“唧唧——唧唧唧——”,不知疲倦地吟唱着,夜色似乎就在兴奋的虫声里,不知不觉一点一点褪去,渐渐的天边露出了鱼肚白。蟋蟀的欢唱,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停息的,最终太阳的灿烂光芒,从天际尽情铺洒下来,崭新的一天,又如期开始了。

蟋蟀其实是种非常有灵性的虫子,无论是在粗犷的北方,还是在精致的南方,都被人们叫着“蛐蛐”。南域北地,都有捉蛐蛐、养蛐蛐、玩蛐蛐、斗蛐蛐的习俗。号称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玩蟋蟀前后长达70年,生前曾纂辑《蟋蟀谱集成》,共收录我国蟋蟀谱十七种。对蟋蟀习性了如指掌的王世襄,曾将蟋蟀简明归类:一是只叫不咬的肉蟋,身体肥硕,性情安驯,南北各地随处可见,也叫作蛉蟀;二是能咬善斗的蟋蟀,有南蟀和北蟀之分。那些野地里尤其是在乱葬山岗上长大的南蟀,颜色浅黄,个小腿长,模样并不张扬,但性情躁烈,嗜斗,一碰到对手就往死里咬。北蟀则个小而黑,浑身闪着深栗色的油光,沉稳刚强,目光炯炯,板牙怒张,昂首戟立,一与对手开斗相搏,反复扑咬,至死方休。

孩童的玩性大多一样,小时候我也曾地头草间摸爬翻滚逮过蛐蛐,寻捉到一只中意的,就宝贝似的饲养在竹筒里,不时喂点菜叶,用一根长长的草茎挑逗着玩,总是舍不得拿去与别人养的蛐蛐对阵争斗。长大成人后,整日奔波忙碌,加上城市扩张,野地不断被蚕食,各种虫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人已没了捕捉和饲养蛐蛐的闲情逸致。等到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常常一个人在荒园里发呆,重又听到蛐蛐的鸣吟,突然就心生莫名的欣喜。我喜欢蛐蛐儿的低唱轻吟,鸣一阵息一阵,声音清脆悦耳,一点也不吵。秋夜月色朦胧,宁静中飘浮着一声声“唧唧……油,唧唧……油”,宛转而悠扬,就像是蛐蛐儿在含情脉脉地求爱。能听到这种吟唱,深秋给人的也就不全是萧瑟的感觉,浓重的凉意之中,其实洋溢着一份淡淡的温情。也应了世襄老人说的那句话:天地间,人和蛐蛐,都是众生,喜怒哀乐,妒恨悲伤,七情六欲,无一不有。

过了立冬,昼短夜长,温差越来越大,天气已经不可阻挡地变冷了。蛐蛐在慢慢失去充沛的活力,活蹦乱跳的精神逐渐丧失,很快只剩下了半条命,多数时间躲在地穴里,只是静静蛰伏。午间也会艰难地爬出来晒晒太阳,体色变深了,趴着一动不动,触碰它的尾须,它才勉强动一下。即使如此,夜里的蛐蛐鸣叫,纵然已是断断续续,声音分贝也小了好多,但叫得依然欢天喜地。一只只蛐蛐,厮守在最后的时光里,相互用心唱和着,此起彼伏,一点都不是声嘶力竭的哀鸣,生命虽然快到尽头,但奋力振翅发出的绝唱,仍然发自内心,仍然清越动听。时间还是很快就到了大雪节气,随即而来的寒潮,从大地上席卷而过,蛐蛐儿再也抵抗不住这样的天寒地冻,只能心怀恋恋不舍,彻底结束短暂的生命——失去体温的僵硬虫尸,收扰长足,敛紧一双羽翅,静无声息地伏在冰凉的石隙砖缝里,有的还保持着想要一跃而起的姿势,直到变成一具轻薄的空壳,最后回归于茫茫尘土。

我忍不住萌生出微微的惆怅,毕竟是些也曾深沉地热爱过秋天,夜晚迸发过激情与欢乐的小生命,整整一个秋季的时光,安然穴居在寂寥的荒园里,到黑夜就放声歌唱,陪着屋里屋外徘徊的我,度过许多个失眠难熬的漫漫长夜。

芦笙呜咽

庚寅年。暮春时节。清明早已过去好些日子了,只差那么二三天,谷雨就要到来。我陪着摄影家陈黎,在滇南营地自鸣鹫一带的山野里漫游,加上当地热心的向导,就像几只自由而不知疲倦的昆虫,漫无目的地穿行于一个又一个宁静的村寨。大地上行走的肉身,驮着想要飞翔的灵魂,被越来越温暖的山风吹拂,变得饱满而又轻盈。初夏的脚步声,其实已经近了,大地从春梦中完全苏醒过来,漫山遍野花红草绿。放眼远眺,色彩斑斓的灌木林,密不透风地从山巅蔓延下来,半山腰上的杜鹃开得正艳,红火热烈的花瓣铺满山坡,仿佛一片连着一片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布谷鸟躲在山脚稀疏的杂木林里,小心翼翼却又掩饰不住快乐地吟唱,清脆的啼鸣时长时短,纯净、悠远地回荡。

田地起起伏伏,散落着农人忙碌的孤单身影,东一个西一个地在闪动。纤细的庄稼秧苗,探头探脑地从膨松的泥土里冒出来,绿绿嫩嫩的,摇晃在骀荡的和风里。村寨边成片的桃林,缤纷的花期早就过去了,茂密的绿叶间,已经长满拇指大小的幼桃,全身毛绒绒的,在明媚的阳光里酣睡。东一棵西一棵的樱桃树,精神格外抖擞,枝头上星星点点的果实,尽情地晒着阳光,少数长得快的果实,颜色微微的泛红了,像打了层薄蜡一般油亮。细高的香椿树上,椿芽已摘过一回,舒展着的已是肥肥的叶子,油绿绿的,弥散出浓郁的香味。

不爱说话的向导老王,说了一句“这是舍所坝上寨”,就又沉默无语地走在前面,一声不吭的领着我们走进寨子。其实我跟老王算是老熟人,他曾担任过副乡长,前些年因年龄偏大了,就听从了组织的安排,不再任实职,退居二线并没有赋闲,而是在民政助理员的岗位上,默默地继续为父老乡亲做事。老王是正二八经的苗裔汉子,在这片广阔的苗乡土地上,自然如鱼得水。仲春正午的太阳,已经有了热辣辣的味道,寨子里却空寂得有种凉凉的凋敝感。这是一个像众多烟火渐稀的村庄一样人气不足的寨子,青壮年大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只有一些老人和孩童留守,老人只要还有一点劳力,就得到田间地头忙活去,那些已做不动活计的则守在家中,力不从心地照看着学龄前幼童。这些缺少父母管教的娃儿,偏偏生性顽皮好动,稍不注意就溜出半掩的家门,像些懵懵懂懂的幼兽,在空空荡荡的寨子中四处出没。老王不愿冷落我和陈黎,转了大半个寂寥的寨子,终于找到一户人家,央请一位年迈慈祥的老婆婆,佝偻着身子,东一句西一句地给我们讲述苗族刺绣工艺,然后好一阵翻箱倒柜,找出色彩斑斓的苗家盛装,拿到阳光灿烂的院子里,挂在斑驳的土墙上,让陈黎拍照。陈黎兴奋地说,这不是摆拍,也不是简单的民族服饰展示。她由衷地赞叹,真美,简直就是五彩云霞,飘落到了墙上。

老王见我们意犹未尽,又继续在前引路,像钻行迷宫一样,领着我们在七弯八拐的村巷里转来转去,后来好不容易喊开一户有说话声音的人家的院门。来开门的是一个笑眯眯的苗族老汉,老王用苗语跟他说了几句话,他就极其客气地把我们让进堂屋,先是叫上老王,从光线灰暗的里屋,抬出一面老旧的木鼓,半人来高,直径大约一米多,竹篾箍住的牛皮鼓面,发黑,起皱,松弛,蓬头垢面的样子,不知在黑暗的角落里沉睡了多少时间。老王用手轻拍牛皮鼓面,腾起呛人的灰尘,嘭嘭嘭地轻轻闷响几声,好像不敢惊醒躲藏在木鼓里的神灵。后来,老汉又从堂屋的木壁上,取下一把苗族傳统芦笙,暗黄色的竹制六管芦笙,经过手的摩挲和漫长时光的打磨,散发出柔软悦目的哑光。门牙掉了两三颗的老汉,双手捧着芦笙,并不吹奏,而是张合着漏气的嘴巴,断断续续地唱了首苗歌,老王一句一句的给我们翻译:芦笙在天上,木鼓也在天上。哪个上天去要鼓?哪个上天要芦笙?先人上天要来芦笙,先人上天接来木鼓,我们敲响木鼓,我们跳起芦笙舞……

老汉哼唱完苗歌,笑哈哈地把芦笙递给老王,老王顿时双眼放光,接过芦笙把玩片刻,然后走到院子里,双手抱着芦笙跳起舞来。他一边灵活地起舞,一边给我们讲解,这是苍蝇搓脚,这是舂粑粑步……我们见老王跳着芦笙舞,嘴含着芦笙吹管只作吹奏状,就是不吹出曲调来,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就再三恳求他吹上一曲。老王连忙摆了摆右手说,吹不得,吹不得,这个季节不能乱吹芦笙。老王越跳越有劲,完全陶醉于芦笙舞蹈,甚至有点炫技的模样。突然,芦笙发出一声雄浑的鸣响,破玉裂帛般穿透人心。老王大惊,一下子硬生生的收住舞步,手足无措地看着大家。我见他脸上骤然变色,失魂落魄似的,赶紧把他拉到一旁,担心地问道,老王,你是怎么了?老王诚惶诚恐,犹豫了片刻,忧心忡忡地说,兄弟,我打扰着神灵了,按我们苗族的古规,清明到谷雨期间,水稻正在育秧,千万不能吹奏芦笙,要是芦笙响起,就会惊扰到谷神米魂,那是要毁坏一年的收成啊。老王伤心地叹了口气,唉,都怪我太喜欢这把芦笙,都怪我没克制住自己的嘴巴。听老王这么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这时,一大片厚云遮去了阳光,投映下来的阴影笼罩了院子,老王的脸上愈发黯淡无光。在随后的时间里,整整一个下午,老王脸色灰暗,心情一直没能好起来。

一年之后,陈黎精心挑选照片,我写了零零碎碎的文字,将游历鸣鹫山水的经历,辑成一册《蒙自鸣鹫:远山古风古镇》,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一幅老王跳芦笙舞的照片,影印在书中第167页。我联系鸣鹫的朋友,想送一本样书给老王留存作纪念。不料,得到却是老王已在几个月前,罹患肝癌不幸病逝的消息。我惊愕万分,心里悲痛而感伤。等到了谷雨那天,天上黑云密布,阴沉沉的酝酿着一场雨水。黄昏时分,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城郊,在无人的旷野上,面朝东边暮霭沉沉的群山,点燃一本我和陈黎合著的集子,祭奠老王的在天之灵。低沉的天空,传来一阵闷雷,但雨还是没有落下来。我在心里呼喊:路兮迢远,老王哥啊,魂兮归来。

书本燃烧飘散出的缕缕青烟,在我面前缭绕,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极目远眺,我仿佛看到,迷蒙的天际尽头处,老王在重复着先人传下来的动作,正在如醉如痴地跳着芦笙舞。一阵晚风吹拂过来,书本燃尽后的灰烬,像黑色的纸钱漫天飘舞。零星的雨点,终于洒落下来了。

责任编辑 吴娱

猜你喜欢
木鼓蛐蛐芦笙
捉蛐蛐
斗蛐蛐
岜沙芦笙节
蝈蝈和蛐蛐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节
民族电影《阿佤山》与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播研究
你好,芦笙
佤族木鼓舞溯源
芦笙恋歌
蛐蛐你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