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23-11-29 15:23袁亚茹
商场现代化 2023年21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内审审计工作

■袁亚茹

河南省吴房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近几年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企业数量的增多,企业内部管理与审计方面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在长久以来的经营过程中未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使得部分企业在其发展的道路上遭遇瓶颈,如果不能够加以控制,则有可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做好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构建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审计的作用,从而充分保障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性。

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原则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管理难度也会逐渐增加,相应地,其审计工作的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审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就需要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充分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先是目的性原则。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解决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审计质量。因此,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内控审计评价体系是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反映企业内审的内容、逻辑等是否合理,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与规范。其次是客观性原则。评价体系的主要意义就在于保证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再次是系统性原则。评价体系需要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方法与机制,既要兼顾整体,也要兼顾细节,从细节的角度体现整体,充分发挥审计效用。同时,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也要能够相互配合,以增强评价能力与评价效果。最后是实际可操作性原则。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实际可操作性的原则。如果内控审计评价体系不具有可操作性,就会导致其与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相脱节,无法起到对审计工作的指导作用。为此,企业需要保证评价体系与审计工作的实质存在关联性,同时还要秉持少而精的原则,保证评价体系的简易可行,避免烦琐的规章制度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应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达成最优的结果。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控制环境。所谓控制环境,就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可能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相关因素,需要企业能够做好对环境的有效控制,为内控评价体系的建设奠定环境基础。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内控审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发生经营性风险,避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主要包括组织控制、业务控制与人事控制。控制活动与风险评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控制活动,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而做好风险评估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控制活动明确方向。第四,信息控制活动。在现代化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信息控制对于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来说十分重要,将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质量。同时,利用信息平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将更加密切。第五,监督控制。监督是审计所具有的基本职能之一,而审计工作本质性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审计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活动的审查,起到规范其行为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经营活动的稳定运行。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就目前情况而言,企业普遍在内控审计评价体系建设中存在不足,需要深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缺陷,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更好地做好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1.内控审计评价标准不够明确

现阶段,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建设上仍旧存在审计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相关的细则较为模糊,不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内部审计评价时,需要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上存在的缺陷在审计报告中进行披露,包括高层舞弊、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未发现等。然而,这些需要披露的事项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的规定较为模糊,只规定了笼统的事项,缺少详细的描述,因此只能够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向指引,需要进一步细化。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对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之间的界定也同样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致使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清晰地界定,无法准确地判断二者行为,出现误判的概率较大。

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信息公开性受限

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会审查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进而将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进行公示,为相关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在内部审计报告中,如果缺少公示部分的内容,就会导致审计报告的质量大打折扣,也会导致审计报告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审计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具体情况,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除了对重大缺陷的披露外,内部审计报告中还要对企业关于缺陷的解决措施进行公开披露,用于指导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然而,部分企业在其内部的审计报告编制中并未对这些事项进行披露,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既缺少对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也缺少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和落实力度,致使审计报告的公信力不足,不能够为企业的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3.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审计工作需要发挥实效性,才能够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然而目前来看,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较为严重的流于表面的现象,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只为了完成流程而进行审计,忽视了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审计报告中,将标准无保留意见作为审计意见,致使审计结果未能够切实起到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提升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成为企业虚假运营的帮凶,违背了审计工作的本质,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缺少监督,相关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认真的情况,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个别部门的管理者可能存在与审计人员勾结的行为,致使审计结果失去参考价值。

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需要明确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目的,做好内控审计评价体系目标的建设,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整体性的审计评价目标细化为各个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不断向着目标的方向靠拢。首先,企业需要明确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本质,要将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看作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监督工作,发挥其对于内部审计的积极监管作用。其次,在明确了内控审计评价的目标后,需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内控审计的方向与内容,保证这一评价体系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

2.明确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

针对现阶段审计中存在的不能够很好地辨识重大缺陷与重要缺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对二者进行界定,做出明确的区分,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一方面,可以向先进的西方国家学习,参考其在重大缺陷与重要缺陷的问题上的处理办法。例如,可以将缺陷的问题划分为缺陷与重大缺陷两类,在简化审计工作的同时,也有助于更轻松地对审计的种类进行更加直接的评价,能够更为清晰地界定不同缺陷的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另一方面,企业应进一步细化相关缺陷的披露规定,明确审计人员应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事项,同时,应对这些事项给出审计角度的指导意见。

3.完善企业授权批准机制

审计工作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深入企业经营流程的各个环节,但与此同时,其本身也要保证足够的独立性,与企业的各个经营部门之间独立开来,审计应直接对管理层负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的公正与客观,避免受到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为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授权审批机制,合理划分相关管理人员与审计人员的管理权限,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具有足够的权限处理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除此之外,由于部分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审计报告缺乏实质性,致使企业很难对自身的运行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构建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则能够有效保证审计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企业内部的每项经济活动都需要经过相应管理人员的批准和签字后方能够进行,以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经济活动的审批不应该由单一负责人进行审核,而是要经过经办部门、财务部门与管理层等的综合审批后方能够进行。

4.做好审计人才团队的建设

若想提升审计质量,还需要做好内部审计人才团队的建设,特别是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相关的管理人员方面,更要聘请具有较丰富的内审评价经验与较强责任心的人员来担任。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做好培训内容的设计,按照内审人员的能力、素养,对内审人员进行定级,从而更有助于对内审人员进行管理。除了基本的内部审计相关知识,还要对内审人员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务必保证内审人员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内审工作的相关需要,对内审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企业还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将内审人员的绩效与其工作能力挂钩,将对审计人员的评价看作内控审计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而起到对内审人员的约束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最后,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审计评价监督岗位,负责督导审计工作,检查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完成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督导人员需要查明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相关的审计人员进行问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5.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在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若想保证内审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就需要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建设完善的监管机制,严格按照内审评价的标准制度监督内审工作的完成情况,务必保证内审评价的有效落实。一是健全内部审计组织体系,重点强调内部审计领导体制的建设,健全由党委(党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长、总审计师、经理层、内部审计机构组成的上下贯通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通过设置监察审计部,进一步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监管力度,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统一管控能力。二是构建闭环管理机制,通过调查和总结实践经验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想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构建一整套闭环的管理机制,即以风险为导向、以合规为底线、以内控为核心、以审计为保障、以整改为手段、以追责为抓手的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机制,能有效实现对企业风险的管控。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内部审计,对重点业务经常开展专项审计检查工作,如为了加强资金使用规范管理,防范资金的不必要流失,企业应对一些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围绕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情况、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及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细致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资金使用管理。

6.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需要做好全面预算的管理控制工作。预算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预算管理将有助于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流程的优化,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一般类型的预算管理不同的是,全面预算管理更加强调系统性和全面性,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各个流程环节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进行控制,将预算管理落实,彻底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首先,企业需要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企业需要重视预算编制管理的问题,务必督促各个部门按照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与未来年度项目计划做好预算编制,保证预算编制与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符。其次,企业需要保证在预算执行环节中一切都按照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进行。企业需要做好预算执行环节中的各项审批工作,一旦发现存在预算超支的情况,就要及时询问超支原因,如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则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严格禁止随意调用预算的行为,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记录预算执行情况,为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7.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企业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在内控审计评价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从而更好地评价审计的完成情况。一方面,企业需要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完成内部数据的处理工作,相关的数据信息会伴随着业务与各项经营活动的发生自动上传到数据平台中,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管理网络,取代传统的手工收集和录入数据信息的模式。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网络安全的建设问题,做好相关使用人员的权限分配,避免出现信息泄露或丢失,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五、结语

随着经济市场的日益复杂,内部控制审计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企业内控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与企业的审计实质工作相符合,能够切实起到提升审计质量的作用,从而更快速地识别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经营风险,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内审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