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戏剧及其特点

2023-11-29 08:43◎周
文化产业 2023年32期
关键词:剧场戏剧

◎周 英

■沉浸式戏剧的概念

德国著名剧场理论家蒂斯·雷曼撰写的《后戏剧剧场》一书于1999年正式发行,主要对1960年之后的西方剧场艺术转型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次提出了“后剧作戏剧”的概念,明确了剧场的展演性特质,将剧场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将剧场艺术从虚构角色、现实模仿与戏剧的固化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后期“沉浸式戏剧”的诞生夯实了基础。随着戏剧形式的不断演变,“沉浸式戏剧”这一理念被正式提出,不过,关于沉浸式戏剧的含义,学术界莫衷一是,截至目前尚未达成统一共识。

笔者在搜集、整理了一系列相关文献资料之后发现,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主张沉浸式戏剧“是一种基于传统环境戏剧,融合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而发展起来的戏剧艺术形式,打破了以往表演者与观众完全分离的演绎形式”。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可以在特定的表演空间中自由移动,可以结合个人兴趣选择扮演的角色,甚至能够参与到戏剧表演之中,从不同的观剧视角体验不同的剧情。这种交互演绎形式不仅能够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戏剧,还能够带给观众真实的体验,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沉浸式戏剧的特点

沉浸式戏剧是对传统舞台剧的一种创新和探索,与传统戏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强调将观众融入戏剧演绎之中,鼓励并引导观众参与其中,使观众成为戏剧演绎的一部分,拉近戏剧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参与戏剧演绎的过程中增进对戏剧的理解,使观众获得更加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这种表演形式也能够赋予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对演员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舞蹈剧表演形式,沉浸式戏剧在演出方面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演出空间虚实结合

由于沉浸式戏剧强调观众参与和体验,因此在剧场舞台搭建、演出空间设计方面与戏剧故事情节紧密联系。这打破了剧场只是表演者演绎的单一功能,使表演者与虚实结合的舞台融为一体,带给观众身临其境般的真实体验,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享受与参与体验,使观众融入戏剧,参与戏剧表演。

观众融入戏剧内容

沉浸式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观众参与,将观众视为戏剧表演的一部分,注重满足每一名观众的体验需求。观众在观看沉浸式戏剧时可以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决定戏剧作品的进度及体验方式。比如,观众可以在交互式艺术展览、虚拟现实游戏、迷宫舞台等特定环境中,融入环境、道具和技术设备等营造的虚拟或现实环境,真切地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另外,观众还可以漫步于各种场景之间与角色进行互动或者参与剧情发展。

观众与戏剧场景深度交互

互动是沉浸式戏剧表演的一大亮点。在沉浸式戏剧演出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其他设备与场景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触发特定的效果或推动情节发展,成为戏剧演出的参与者,实现与戏剧场景的深度交互。

感官体验丰富

为了让观众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沉浸式戏剧非常注重调动观众的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在实际演出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高级投影技术、灯光设计和视觉特效等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再通过精细的舞台布景、华丽的服装设计和逼真的特效让观众欣赏到美轮美奂的视觉景观,让观众在丰富感官体验的同时与戏剧场景融为一体。

■提升观众体验的沉浸式戏剧制作建议

沉浸式戏剧的主要目的是打破传统戏剧表演形式,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个性化观看体验,让观众在沉浸到戏剧表演的同时深深地融入戏剧环境之中,增进观众对戏剧的理解与感悟,引发观众对戏剧的情感共鸣。所以,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应坚持以提升观众体验为导向,提升戏剧呈现效果为基准,制作和优化沉浸式戏剧。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作和优化沉浸式戏剧。

明确戏剧故事主题,刻画深入人心的角色

故事是沉浸式戏剧的灵魂。戏剧故事主题是否新颖、人物角色是否鲜明、内容是否饱满且有条理直接关系到戏剧的呈现效果,继而关系到现场观众的个人体验。所以,在打造沉浸式戏剧时,务必要明确戏剧的故事主题,并且紧密围绕主题刻画深入人心的角色,明晰故事叙述路径,提高故事的呈现力,从而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使其在交互体验中获得别样的感受。

第一,明确戏剧故事主题,吸引观众注意力。在创作沉浸式戏剧的过程中,最先需要的是明确故事主题,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既能够为创作人员制作戏剧指明方向,也能够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戏剧主题直接决定了沉浸式戏剧的内容基调与故事走向。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与北京无用无间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作的浸入式戏剧《雀起无声》之所以能够在播出之后获得众多观众的关注、认可及赞扬,甚至在福建当地引发沉浸式追剧热潮,主要原因在于其主题鲜明,角色有特点、有个性。《雀起无声》改编自西安话剧院话剧《死无对证》,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烟台山茶商大户宅院内的一桩命案,是典型的“悬疑类”戏剧,整个戏剧的发展都紧密围绕“命案”。充满神秘色彩和刺激感的“悬疑类”题材戏剧一直都是民众的最爱,《雀起无声》的悬疑主题定位精准且巧妙,非常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能够随着故事的发展激发观众强烈的探索欲,有利于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体验。因此,在打造沉浸式戏剧时,应结合受众需求及戏剧表现目的选取合适的主题。

第二,加强故事设计,刻画深入人心的角色。在沉浸式戏剧中,人物角色的特点直接影响到角色形象的刻画,继而影响到观众对戏剧人物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另外,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也是“戏剧人物”中的一员,只有围绕主题及故事情节细腻刻画剧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才能够使观众在准确理解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回应,推动戏剧故事发展,提高戏剧的表现力。若沉浸式戏剧涉及人类的情感、道德、社会问题等,那么创作人员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细腻刻画“主人公”形象的方式展示其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而做出艰难的选择,同时通过设置情节和对话的方式凸显“主人公”的特点,充分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及成长历程。浸入式戏剧《雀起无声》的主创人员曾经表示,为了使剧中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立体,他们不仅为主人公创作人物小传,丰富主人公的故事与个人特质,还会深入剖析人物的过往与现状,洞察他们的喜好与兴趣,甚至设计好主人公所在室内的布设格局及装潢风格,使剧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细腻、饱满。

第三,尊重观众需求,明确观众参与形式。由于在沉浸式戏剧表演中,表演者与观众处于相同的空间环境下,并且观众也会参与到剧情演绎之中,所以在创作沉浸式戏剧时,要考虑观众的体验感,即观众扮演什么角色、观众通过哪条路径参与表演等。不仅如此,还需要了解观众在哪个环节参与演绎,根据观众的具体参与情况设计故事情节,并且要充分考虑观众在体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比如观众中途退出体验、观众参与体验的热情度、观众体验路径发生变化等。《雀起无声》剧组不仅巨细无遗地分析了宅院的结构,还划分出故事上演的具体空间,配合剧情设置出合理的行走路线,为剧中人物表演、观众参与戏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整体来讲,戏剧创作人员要在尊重观众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故事内容及发展走向合理邀请观众参与演绎,同时要做好预案,加强对观众行动轨迹的合理控制,以免引发不可控的局面。

厘清剧情的主线进程,巧妙设置互动式悬念

在沉浸式戏剧的演绎过程中,剧情发展轨迹和人物形象刻画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有逻辑、有条理的剧情主线以及充满转折色彩的悬念也不可或缺。在强调观众参与的沉浸式戏剧演绎中,只有明晰故事的发展方向,巧妙设置悬念,才能够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进而引导观众为了破解悬念一直看剧、一直探讨剧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形成完整、细腻的故事。

第一,厘清剧情的主线进程,明晰故事的发展方向。在创作沉浸式戏剧时,创作人员首先要根据故事的主题厘清剧情的主线进程,合理把握剧情的进度及节奏;其次要加强剧中人物角色之间的互动或者角色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充分展现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还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的主线进程。此外,创作人员在丰富故事细节时可以巧妙地安排对话、心理暗示或者提出一些让人猜测的谜题,给观众提供猜测和思考的空间,激发观众探索故事真相的欲望。

第二,巧妙设置互动式悬念,满足观众的体验需求。在沉浸式戏剧演绎中,悬疑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设置悬疑氛围能够有效激发观众探索剧情、寻求真相的兴趣。笔者认为,剧创人员可以采用一对一互动式悬念设计,虽然这种悬念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失现场观众参与戏剧演绎的公平性,但是能够使大部分观众获得愉悦、刺激的观看体验。对于被抽中参与戏剧演绎的一小部分观众来讲,他们能够在一对一互动式悬念中获取更多关于故事、人物的信息,更接近故事真相;对于未被抽中参与戏剧演绎的大部分观众来讲,他们可以综合现有的信息梳理情节、推测故事进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优化剧场空间设计,丰富观众的交互形式

沉浸式戏剧非常强调观众互动,注重带给观众更多身临其境般的刺激体验。目前,沉浸式戏剧的观众交互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漫步戏剧”形式,这是沉浸式戏剧非常典型的一种表现形式。观众不再被舞台和幕布所限制,可以在规划好的专项路径中参与戏剧演绎或者戏剧体验;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演员、触摸道具,甚至能够参与戏剧互动环节。二是“半自由路径”沉浸体验形式,是指在沉浸式戏剧表演过程中,观众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等选取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空间,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体验。三是“自由路径”沉浸体验形式,强调为观众创造自由探索和互动的环境。在此形式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一个虚拟或现实的世界中自由选择路径,与环境、角色以及其他观众进行交流互动,从而进行一场身临其境的奇妙冒险。在制作沉浸式戏剧时,创作人员要通过现有技术、工具等尽可能地减少观众参与的障碍,为观众沉浸于戏剧故事之中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

第一,优化剧场空间设计,助力沉浸式戏剧演出。剧场空间规划是否合理、是否贴合剧情直接影响到沉浸式戏剧的呈现效果。沉浸式戏剧制作人员若想获得预期的演出效果,应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剧场,并且要结合戏剧主题、故事情节、角色特点等做好剧场空间内部规划及装饰工作。在此方面,《雀起无声》剧组做得比较到位,为了创作出一出打破镜框式舞台的实景演出戏剧,也为了让每位走进剧场的观众能够扮演好角色,参与剧情,与演员共同完成演出,增强观众的体验感,《雀起无声》剧组人员遵循本土化、细致化原则,将仓观顶巷8号的数个空间悉数打造,使原本荒芜的院落最终蜕变为民国时期茶商大户白华苍的宅院,重新焕发出生机。由于仓观顶巷8号在民国时期曾经是警署的所在地,正好为《雀起无声》的谋杀案背景又蒙上一层悬疑气息。

第二,联合应用多项技术,丰富观众的交互形式。首先,工作人员通过VR技术、AR技术创设出逼真的虚拟世界,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可以让观众通过佩戴VR头显或使用AR应用程序的方式与戏剧中的角色和环境进行互动,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其次,通过多媒体技术,如投影、灯光、音效和视听效果等,为观众创造更加逼真的互动环境,使观众沉浸于戏剧故事中,带给观众引人入胜的戏剧体验。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引入交互式元素引导观众参与戏剧发展。例如,在演出过程中,观众可以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投票、选择剧情走向或与角色进行对话。这种互动体验可以让观众感到自己对故事有一定掌控权,有利于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综上所述,沉浸式戏剧是一种以观众参与为核心的表演艺术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观众获得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戏剧体验,增进观众对戏剧故事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为了打造出有利于提升观众体验的沉浸式戏剧,工作人员不仅要明确戏剧故事主题,刻画深入人心的角色,也要厘清剧情的主线进程,巧妙设置互动式悬念,还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优化剧场空间设计,使得观众与戏剧场景的交互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猜你喜欢
剧场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欢乐剧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开心剧场
戏剧类
开心剧场
论《日出》的剧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