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问题与路径探讨

2023-12-01 20:14郑雪梅
文教资料 2023年1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核心幼儿园

郑雪梅 康 钊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学生、专家学者等意识到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教育价值。科学把握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关联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认真审视目前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能够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提供积极借鉴。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独特价值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幼儿园阶段是整个学段体系的源头,幼儿园课程强调一日生活皆课程,这些都充分表明幼儿园课程的独特性与生活化。由此,我们应将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有机结合,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在幼儿园课程中通过整体支配与部分渗透的模式使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建设的纲领。[3]具体到幼儿园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应当明确其对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即既能体现幼儿园课程的独特性,又能彰显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的指挥棒,又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新切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分别对3—4 岁、4—5 岁、5—6岁三个年龄阶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4]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开展必须紧紧围绕《指南》进行。教育应当以《指南》为导向,将六大素养与《指南》中的各领域目标深度融合,促使核心素养理念的形成,以核心素养引领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科学高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课程建设存在认知偏差

在大力推进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当前幼儿园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家长和幼儿的基本需求,使得校外各种课程培训班、兴趣班异常火热。特别是“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家长陷入两难境地,不知是该遵从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还是该顺应超前教育的热潮,继续为孩子寻找各种培训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同时,家长也把自身“望子成龙”的期望寄托于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如部分家长要求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学习拼音、写字、运算等课程。部分民办幼儿园为留住生源更是积极迎合家长的各种需求,增设相应的学科课程内容。

与此同时,部分教师难以深入理解和践行“课程整合”理念,如在美术活动中只是一味地让幼儿练习绘画,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歌唱练习,无法真正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形成“课程整合”概念。幼儿园课程体系结构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各领域之间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的幼儿教师认为只需要开展好各类活动,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与体系与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施出现混乱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目前许多幼儿园注重选择某一课程或者理念来打造自己的特色课程,如蒙台梭利课程、瑞吉欧课程、华德福课程、高瞻课程与自然理念等,或开发并形成幼儿园园本课程。但是,幼儿园并没有真正深入地探索与挖掘幼儿课程的内涵,只是对课程进行了简单的开发,或者在沿用某一课程数年之后加入了新的课程内容,却未将二者有机融合,使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一筹莫展,无法真正理解课程内在的理念与精神。同时,不少幼儿园未能根据本园的实际状况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重塑、再构建,使之成为适合该园发展的课程。如今这些现象比比皆是。[5]

(三)教师对课程建设活动缺乏积极性

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更新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只需要把教学活动、游戏设计等工作做好就行。在课程建设实践中,教师只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调整,在课程决策和课程开发方面参与极其有限。从整体上说,幼儿园教师课程建设的参与度较低。同时,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辅导用书依赖性较强,缺乏课程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产生消极适应的心理。还有部分教师,自身不具备课程建设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产生合作意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6]

三、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方面力量薄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优质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和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决策。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知识储备较为匮乏,保育知识、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因从教时间较短,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不足,对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很难找准新的方向与立足点。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幼儿园存在教师专业能力较低、教师流动性较大、教师建设园本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7]除此之外,幼儿教师缺乏建设课程的基本意识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开发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不少教师表示日常工作极其繁杂,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各种资料填写、课程学习以及其他日常琐事,对于幼儿园课程的探索力不从心。[8]

(二)幼儿园统筹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力度不足

部分幼儿园在课程领导管理方面不胜其任,未深刻理解办园目标与理念,对于教师的引领和带动力度不够,仅仅盲目追随所谓的“理论前沿”,或一味开拓“国际视野”,未建立一支有实力的课程建设队伍,未能营造良好的课程建设氛围。

(三)过分倚重家长需求造成课程建设意志不够坚定

家长需求是影响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幼儿教师曾经谈到,如果幼儿家长不改变小学化课程意识倾向,那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同样也很棘手,因为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让教师在课程选择的时候总会表现得十分小心。事实上,对于家长的需求,幼儿园及教师需要仔细考量,但在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面,如果不顾学校实际,盲目迎合家长需求,将会对幼儿园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园对课程建设的意志不够坚定。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核心素养的提出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同样也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幼儿的核心素养。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与开发离不开幼儿园和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应系统整合各方资源,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打造整体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一)提高幼儿园教师课程建设意识,引导幼儿园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

1. 加强对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意识的培育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必须从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教育观入手。本·佩瑞兹(Ben Peretz)曾经明确指出,无论是自己编制课程还是运用现有的课程材料,教师总是一个课程的决策者。教师应当以高素质、专业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将专业理念、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作为开展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引领。实践中教师要以幼儿园课程建设为中心,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在幼儿园课程、一日生活活动的所有环节之中。目前,幼儿园大部分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知识的理解较为浅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有些教师仅仅是“听说过这个概念”[9]。由此可见,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和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树立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先手棋”,幼儿园教师必须把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放在中心地位,把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2. 坚持以《指南》为课程建设的基本导向

《指南》是幼儿园教师制定课程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向导,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关于核心素养与《指南》的关系,李季湄教授曾经指出,《指南》中五大领域的32个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是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全面而具体的表现,实施《指南》的过程就是在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10]因此,核心素养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了更明晰的方向、更清楚的目标、更全局的视野,可以助推《指南》的进一步落实和幼儿园课程质量的进一步优化。

核心素养视角下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与发展的差异性。例如,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就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责任担当主要是处理社会与国家等关系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等。这在《指南》中体现为社会领域下的社会适应,具体包括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等等。实践创新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劳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这在《指南》中表现为社会领域中的要求,如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等等。由此可见,《指南》是核心素养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系统、全面地执行《指南》要求就是在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3. 以游戏为课程实施方式

《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由此,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实施的游戏性,是针对当下幼儿园课程活动过于呆板和小学化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更应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游戏性。要实现课程的游戏化,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幼儿内心的需求和学习渴望,发现和满足儿童的合理需求。

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当充分体现游戏特点和精神,促成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选择游戏材料,自主制定并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以及成果中有较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在这种自由、愉快的游戏中不断得到发展与成长,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对外界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游戏对课程的重要影响,让幼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真正将游戏的本体价值与精神融入课程建设之中,推进课程更合理、科学地建构。

(二)坚持幼儿园统率课程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园本课程体系

1. 顶层设计:制定专业标准,把握教师入口关,加强教师培训

欧用生认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只有教师认同改革理念,参与改革过程,在改革中学习与成长,才能达到改革课程的理想”[11]。教师作为直接与幼儿接触的人,在幼儿的成长、关键期的培养以及问题的引导等方面有着最前沿的经验。科学合理的教师准入标准能够确保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进入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因此,我们应当严格把握幼儿教师的入口关,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选拔合格的幼儿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幼儿园应当对幼儿教师进行师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此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应当特别重视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来促进幼儿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基本观念,保育教育的计划、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为实践成效,从而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助推力。[12]

2. 实践探索:结合园所特色打造适宜的园本课程

由于每个幼儿园的地域、环境、人文等因素不同,以及课程理念的差异,不同的幼儿园所选择的课程体系与结构均存在差异。幼儿园应注重本园特色课程的建构,在充分结合本园实际的情况下,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从而有效实现多元文化的高度融合。在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幼儿园应当在日常教育中植入核心素养理念,重建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体系,设置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内容,积极构建幼儿园本土化的适宜性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创造性的特色课程,全面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

(三)注重多方通力合作,积极构建幼儿教育课程共同体

1. 积极探索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教育课程建设与幼儿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和陶行知等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主要是给3—6 岁儿童以后的生活做经验的准备,儿童的生活就是教育,儿童的生活进程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可见,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活,幼儿课程的实施就是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实现的, 幼儿的生活本身就是课程。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方式,以家、园、社三方合力共育为主要途径。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活动并不是幼儿园内部的“私事”,而是需要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主要的参与者并不仅限于幼儿园和老师,家长同样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家长选择某幼儿园,就相当于认同该园的课程与园所理念。我们要重视改变家长的不科学的课程理念与要求,把握利用好家长资源,使家长的优势能够发挥到极致,从而真正实现“1+1>2”的效果,如可邀请具有科学教育理念的家长进园参与课程建设,或者尝试让家长走进课堂,借助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实践活动促进家园共育,为幼儿后续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整合社区各种力量和资源,致力于幼儿教育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同样需要社区等资源的注入。社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医院、银行、邮局、书店等都是社区可利用的宝贵资源,都能对幼儿园课程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可整合各种社区服务资源,使社区积极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不但能让幼儿园全面、系统地了解该社区内各家庭情况及家长的教育需求,还能以第三方视角审视幼儿园的发展,全面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通力合作,以此建构从园内到园外的课程体系,实现最大化的教育资源共享。幼儿园也应当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路径,真正构建幼儿园、家庭与社区高度融合的生活化、自然化的幼儿课程结构体系。

五、结语

在当前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重视幼儿园课程建设及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园课程的建设是实现教育成效的先手棋,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当以《指南》作为向导,着力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同时充分结合园所本土资源文化,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时代发展需求来建构科学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核心幼儿园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