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

2023-12-01 20:14陈静茹
文教资料 2023年13期
关键词:劳动人工智能大学生

陈静茹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简称“《意见》”),不仅明确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是为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方向。迈入新时代,人工智能是不可绕过的话题,那么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和劳动教育?如何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适应性发展?这些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对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劳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出现与发展,对人类劳动以及劳动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一)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机器模仿人的智能进行一些劳动创造或分析。随着算法、算力、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迎来了一波发展高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无疑会对劳动造成深刻的影响。

1. 对劳动主体的影响

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日渐模糊,人作为劳动主体的地位发生动摇。例如,大量的翻译软件都能承担文本翻译工作,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翻译工作。在翻译这一过程中,看似人工智能变成了劳动主体,取代了人,人与物的界限日益模糊。

2. 对劳动实践的影响

第一,人工智能促使人类劳动由机械性劳动转为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能够对部分劳动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机械的、重复的、简单的工作将逐渐由机器人来承担,灵活的、创造性的、专业的工作由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来承担。例如,创造性的工作(如艺术、设计、创作等)以及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工作(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对人力会一直有强劲的需求。

第二,人工智能促使劳动转向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人工智能所承载的虚拟技术打破了时空障碍,劳动实践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例如,劳动者办公室就能够通过各种平台或软件与远在他国的同事进行工作讨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缩短着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距离,潜移默化改变着人类的劳动。

第三,人工智能促使劳动的非物质化。非物质化最大特征就是数字化,数字化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化工具来实现劳动实践的非物质化。数字劳动是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化劳动,例如,用户在移动端进行各项操作,如浏览信息、收发邮件、发表言论等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互联网公司则通过收集与处理数据,开发相应商品供用户使用。

3. 对劳动价值观的影响

“智能机器服务”已开始广泛应用,在工厂里,有装卸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只需要人在一旁操控机器人运作程序即可;在日常生活里,家居机器人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人只需要在应用程序上下达指令即可。然而,当越来越多“聪明的机器人”出现后,却出现了“人越来越懒”的情况。当前,部分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其劳动价值观、审美观、幸福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甚至幻想不劳而获、少劳多得、一劳永逸,严重破坏了社会所推崇的热爱劳动之风气。

(二)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原始社会,劳动教育以传授各种社会生活经验和技能为主,人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与生产活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并没有独立形成完整的体系。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劳动教育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这一阶段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机器生产是社会主流。资产阶级为谋取劳动者身上更多的剩余价值,向劳动者推行以学习劳动技能为主的劳动教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劳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无产阶级推行的劳动教育是在学习者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热爱劳动,视劳动为实现人的自我需求的途径,即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2]

(三)劳动形式变化对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影响

1. 人工智能拓宽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所有的教育都是在一定的学习空间内进行。传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都是在实体课室中进行课堂教学,向学生灌输劳动知识,知识与实践相分离。这种单向灌输式、割裂式的劳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劳动教育的效果也不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劳动教育中,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学习空间逐渐扩大,不仅可以依靠实体课室和现实劳动实践场所,而且逐步转向以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为主。学生可以在虚拟劳动实践中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来体验不同的劳动场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领悟劳动情感、劳动审美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从虚拟空间中回归现实。虚拟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劳动教育中的缺陷,减少在简单性、重复性劳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劳动实践中受伤。

2. 人工智能整合介体系统

劳动教育的介体是指被教育者选择和使用,联系劳动教育内容与接受主体,使前者被后者所内化和外化的各类载体。[3]传统介体一般是学校课堂中的劳动理论教育和工厂、企业等场所中的劳动实践教育,现代介体更多是以劳动文化、劳动氛围、网络媒介等为主。例如,不少学校通过在公众号上刊登劳模、“时代楷模”的事迹,在校园里悬挂“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可敬”等劳动标语,旨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劳动知识或是向学生传授劳动技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传统介体和现代介体日益相融,这种融合需要按照一定规律和比例进行系统整合,这样“1+1>2”的效应才得以发挥。

3. 人工智能改变学习环境

劳动教育的学习环境是指劳动教育得以进行并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传统劳动教育中,学生大多处在单一的环境中接受劳动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由学校负责传授劳动知识,并根据相关要求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但环境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概念,其中不仅仅包括学校环境,还包括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对学生成长发挥作用的环境中,学校环境只不过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传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局限在学校环境之中,其他环境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效用几乎被忽略。单一的学校环境不仅会造成其他环境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而且还使学生全面发展严重受限。人工智能的出现很好地推动了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各个环境的相互交融,让其界限日益模糊,日益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日益融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整体上是基于工业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来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工业发展的劳动者。然而,大数据、虚拟技术、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人类社会迈进人工智能时代,使社会分工、产业结构、劳动形态等发生巨大的转变,为此大学生劳动教育也要进行革新,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为此,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美学化这三重进行转变。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数字化

截至2022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中国成为全球最庞大、最富有发展潜力的数字社会。从年龄结构来看,20—29 岁的网民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4.2%。在此年龄段,以“95 后”和“00 后”这两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为主。这一批人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在网络中的积极性和活跃度极高。为此,高校需根据《意见》和各地的具体要求,结合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倾向,尽快建成智慧校园并落地使用。

1. 高校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档案数字化平台

档案作为历史发生事件的真实凭证,早就在社会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但个人档案所涵盖的内容过于宽泛了,几乎涵盖了个人的教育、工作以及生活的所有方面,难以突出个人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具体情况。高校可利用云平台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档案数字化平台,记录和反映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数字化档案不仅方便查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现实性和客观性。

2. 教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应用

教师角色会因智慧校园的建立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不再是劳动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劳动教育的指引者,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引领人而非权力中心、教学内容的设计师而非传播者。[4]部分教师仍信奉“教师中心”的陈旧观念,导致教师与学生无法进行有效互动。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接受新观念,学会利用智能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与一般课程教师应该在系统后台上传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等资源,以便学生通过平台随时查询和下载。另外,平台应设有专门的“学习讨论空间”,教师可以随时在课堂内外发布社会或校园热点话题,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在线上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收集、整理、分析学生所留下的数据,实时指导学生劳动教育的学习。同时,高校可以利用可视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习渠道,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学习。

3. 大学生劳动教育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反馈情况

平台呈现出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生成的“劳动教育成绩单”,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和一般课程教师能够在各自权限范围内看到任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仅能够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建议,还能够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改进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平台将“劳动教育成绩单”和教师所提建议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对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劳动教育反馈,学生通过反馈能够了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让其有信心继续这一劳动实践;也能了解自己在劳动实践中的不足,并根据教师给出的针对性建议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进。同时,学校能够对平台上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完善劳动教育大纲、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等。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智能化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5]大学生劳动教育智能化转型意味着劳动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培养操作性技能,而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劳动人才。

1. 培养学生跨学科意识,实现“人工智能+”战略

大学生劳动教育并不是单纯独立开展的一门课程,而是与其他一般课程综合融合开展的。《意见》要求,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6]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是基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转向智能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劳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跨学科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应以“人工智能+专业学习”的混合体系培养学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应该围绕对高素质人才的各种要求进行重新组合,将生命逻辑和学科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建立相应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校“单向化”人才培养方式。

第二,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劳动素质。高校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为充分利用各种智能设备,结合线上线下学习、课堂学习、虚拟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创设更适合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劳动教育。

2.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场景智能化

传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由于受现实环境的限制,只能将知识与实践割裂,课堂上讲解劳动知识,之后再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虚拟劳动跨越了传统劳动教育中知识与实践相分离的鸿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劳动教育可随时随地开展,[7]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劳动教育实践需要,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和软件开发平台,设置感官一体化的虚拟劳动场景。[8]大学生劳动教育一定是基于现实环境开展的,最终也回归现实环境之中,虚拟技术在此过程中只是发挥辅助作用。高校一定要掌握好“真实+虚拟”实践场景智能化的度,避免因过分依赖虚拟技术,而忽略现实环境中的劳动教育因素。同时高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虚拟化技术难以完全模仿真实环境,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虚拟网络现实化,制定“真实+虚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案。[9]

3. 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智能化

劳动教育评价要融入量化评价、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10]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和一般课程教师在教育教学开始前,须调研学生的行为偏向,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建立量化评价表;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根据前期建立的量化评价表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并根据劳动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对量化评价表进行修改;在教育教学结束后,在前期的量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劳动教育总体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上述一系列操作都需要教师在平台上进行,以便后期平台能够收集相关数据,创设个性化“用户模型”来分析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劳动实践的具体情况,持续动态追踪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变化,发现学生在劳动当中可能或正在面临的困惑。同时教师应通过“用户模型”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进行适时调整,使大学生劳动教育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情况。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美学化

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仅要转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保证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的培养,更需要转向美学化,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体会与欣赏劳动之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美学化转向,意味着劳动教育将要引导学生以“美”的方式进行劳动创造,感受劳动对象之美,体验劳动过程之美,创造劳动成果之美。[11]

1. 明确劳动教育作为人生第一教育的本质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想效果不仅体现为学生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包括树立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以及发现劳动之美的能力,是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观与劳动审美的统一。大学生不仅能够懂劳动、会劳动,更能够从劳动中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能够发自内心地享受劳动,感受劳动之美。虽然目前出现了很多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更不能撼动劳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劳动教育作为人生第一教育的本质不会变化,高校需坚守这一本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

2. 促使劳动知识、价值观与审美三重融合

劳动教育深化的实质是劳动理想形态的实践追求,劳动教育深化的重要内涵是追寻其中的美学意蕴。[12]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然倡导一种基于劳动基础之上的现代审美人格的培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13]

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可能处在真空状态,高校要扬长避短,吸纳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以革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落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中。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时,既要最大程度上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又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切不可将其工具性价值取代人的能动性价值。

另一方面,要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使学生接受个性化、特色化的劳动教育,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三、结语

在新时代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劳动仍是人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4]找准落脚点,即大学生劳动教育务必发挥其“人生第一教育”的本质,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踏实落脚点,即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必需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还能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感悟和启迪,使其焕发出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其提升生命境界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劳动之美,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人工智能大学生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人工智能与就业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