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至《山水》中的生命意识

2023-12-03 09:44黄成
雨露风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冯至里尔克山水

如果将冯至的创作分为多个时期,那么1939年至1946年,冯至在西南联大任教的这一时期则是他创作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冯至避居于昆明,以一种冷静睿智的状态来继续他的文学创作,且步入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创作了诗歌《十四行集》、小说《伍子胥》、散文集《山水》等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冯至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也透露出独属于他的哲理与思考。

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初版于1943年,《山水》的创作周期长达十几年,其中最早创作的是冯至于1930年在北平写《蒙古的歌》,但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冯至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期创作的。冯至曾在昆明的郊外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昆明的山山水水滋养着冯至的心灵,在山野中他远离了外界的战乱与喧嚣,能够静下心来体悟里尔克的思想,研究歌德、杜甫,在创作中对于自然和生命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冯至的散文集《山水》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季羡林称赞冯至的散文“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而且诗意盎然,读之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三日口香”。[1]在文章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浓厚的生命意识,感受他对于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同时生命意识也在影响着冯至的《山水》,在《山水》中冯至指出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他在生与死中决断并超越,在平凡的人、事、物中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世俗中感受生命的孤独与伟大。

一、死与变

“死亡”是冯至在《山水》中重点讨论的主题之一。死亡是人类无法逃离的最终结果,死亡也常常与宗教、文学和哲学联系在一起,这些都难免为死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死亡是人整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死亡使得人可以清晰地感受生命和时光的流逝,人在谈及死亡时也总是带有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宿命的无奈。作家也常常在作品中展示自己对于死亡的独特思考,或赞美沉迷,或厌恶悲观。冯至在《山水》中也呈现了自己对于死亡的观念与看法,在他看来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与其将死亡渲染得隆重盛大,不如平静从容地面对死亡;同时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人生命的另外一种状态,是一个走向更高生命的过程。

平静地看待死亡是冯至《山水》的一大特点。中国自古以来便喜欢将生与死写成人生中大事,在魏晋时期,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集序》便发出了“死生亦大矣”的感叹。但冯至《山水》中所要表现的死亡,并不像古人所表现的那样悲切,那样盛大。冯至笔下所写的死亡都是平静的无声的,就像是一阵风一样轻轻拂过。他在《塞纳湖畔的无名少女》中,以十分平静的语调描写一名少女生命逝去时的场景,“她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欢迎,她一步步从桥上走到岸边,从岸边走到水中……带着她永久的微笑”。[2]29少女在走向死亡时并没有感到恐惧,也没有反抗,只是带着微笑踏入了湖中。而《山水》中也出现了因为已经知晓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被迫表现出的乐观与平静,“他们看死的降临是无法抵制的,因此于无可奈何中也就把死写得潇洒而轻松”。[2]95人的死亡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与其恐惧惊慌,不如用一种平静优雅的姿态来迎接它。冯至在《山村的墓碣》中所展现的墓志铭,透露出一种风趣幽默,同时又伴随着一种淡淡的无奈。

冯至《山水》中的死也与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中,死与生始终以一种亲密的关系存在,生與死是相互交织的,死亡是生命的延续与升华。而冯至这种看待死亡的方式,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对冯至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里尔克与歌德。里尔克的作品中有不少直接以死为题的诗,从里尔克的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于死亡的看法,“生命是生与死转换运动的过程,死亡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仅仅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标志着存在的完满”。[3]歌德“蜕变论”思想也影响着冯至。歌德认为“人必须再被毁灭!每个杰出的人物都要完成某一项使命,一旦这项使命完成,他也就没有必要以原有的形态留在这个世界上了”。[4]人在经历了死亡之后,蜕变了他原有的形态,以新的面目存在,人只有经历了这种蜕变,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在冯至看来,“死与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死亡是走向更高的生命的过程,生命的循环和交融通过生与死来实现。万物通过死而重获新生,在此过程中生命抛却过去,展开新的未来。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过去的山村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后来的人走着他们走过的路,同饮着一条河中的水,即使已不在同一个时代,仍然感受到自己生命与上一个消逝的生命相连,他们的生命已经蜕变成后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后人的生命中得到另一种意义上的延续。在《山村的墓碣》中,作者看着那些墓碣,与那些已经死去的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联系,那些墓碣也仿佛变成了行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命和他们的思想,通过死亡完成了蜕变,也通过路过的行人得到了延续,从行人那里得到了新生。

二、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也是人们长久以来讨论的话题,在个体生命存在的这一段时期内,如何追寻人生命的价值,也是人们长久思考的问题。《山水》创作期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争背景下,每天有大量的生命因为战争而以一种极为可怕的速度在消逝,人对待生命的流逝渐渐由恐惧到麻木,生命的价值也在人的头脑中慢慢变得不明确,人也逐渐失去了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冯至在昆明时虽然避居郊外,但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生命的逝去使他不忍,生命的价值也需要重新被建立与发现。在《山水》中,冯至创作了多篇作品来探讨人类生命的价值与价值体现所在,展现生命的坚毅与顽强,努力为生命寻找存在的意义,重新建立起人类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在于坚持,在于对于自我事业的坚持,也在于对于信仰的执着。在冯至的《山水》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于人的生命中的坚持的思考。《一棵老树》中的老人在林场初建时期勤勤恳恳,而后独自守护着这片林场,自己年老之时又默默地为林场主人放牛,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他一生中所坚持的事业便是守林场、养牛和放牛。或许这份平凡的工作对于旁人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老人已经将这份工作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种信仰和证明自我生命存在的依据,他因为这份工作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在这份工作中得到幸福。但是当老牛和小牛都接连死去之后,老人便失去了自己所坚持的工作,也失去了信仰,最后等待他的结局只有死亡。《忆平乐》中在战乱中依然坚持守信的裁缝,一旦答应了他人的请求,便担起自己的承诺,将许下的诺言当成自己的责任,而这个原本不抱任何希望的托付的完成,也带给作者莫大的惊喜与感动。而《人的高歌》中出现的默默无闻的凿路人、建塔者和守塔人,他们无私高尚的行为为我们展现了人类生命的韧性与坚持。

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生命的厚度与哲理沉思要基于人的生命体验。生命体验需要从人的内心深处出发,通过个人在人生中所经历的遭遇来感受自己的生活,从中来把握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体验中塑造和思考自我的生命。在冯至看来,生命是有限个体从生到死的体验的总和,在此过程中,我们用感性来感悟生命,用理性来思考、求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人的生命才变得开阔。人的体验就像是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颗种子,它在我们的心中慢慢发芽,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生命。冯至《山水》的创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他的个人体验,这些体验正如他在《后记》中所写的:“交织在记忆里,成为我灵魂的山川。我爱惜它们,无异于爱惜自己的生命。”[2]118人的生命中充斥着各种体验,人的生命也在体验中变得厚重。《动物园》中去过世界各地打猎的猎人,《人的高歌》中凿路人、建塔者和守塔人,都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生命的体验,生命的价值正体现在人的生命体验中。

三、生命的孤独

在对个体生命的哲学思索上,冯至在作品中总流露出一种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显然留有存在主义和里尔克的思想痕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源是孤独的,诗人里尔克同样认为“我们都是寂寞的。人能够自欺,好像并不寂寞。只不过如此而已”。[5]孤独是人生命的一种状态,或者一种形式,它是绝对存在且不可避免的,人类排斥孤独,但也需要孤独。在冯至的创作中,他总是对人的生命中的孤独有所思考,他凭借着自己冷静细致的观察力,为读者呈现出生命中的孤独。他在早期的诗作《蛇》中写道:“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的没有言语。”[6]32人的寂寞与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它宛如一条长蛇一样与人的生命相纠缠,人无法摆脱孤独,孤独长久与人相伴。《十四行诗》中的《威尼斯》提到:“寂寞是一座岛。”[6]127人類之间虽有交往,但寂寞与孤独却是人生的常态,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孤独的存在。

在《山水》的众多篇目中,孤独的理念遍布字里行间,冯至笔下的孤独多是人主动走向孤独,而不是被迫陷入孤独,人的生命中充满了孤独与寂寞,但是人并不会因此而烦恼不安。《一颗老树》中的老人就是主动走向孤独的代表,老人独自生活了几十年,即使他有家人,他也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他自愿远离了人迹,时间对于他来说也已经失去了意义,老人是孤独的,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孤独而痛苦,也未曾想过要逃离孤独,他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已经成了他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最后杀死老人的也不是孤独,而是在另一个充满人迹的地方,老人像是“水土不服”一样死去了。老人并不是因为被别人排斥而陷入孤独,他自愿选择孤独,这也是他的不同之处,在他的生命中陪伴他最久的不是家人,而是长久的孤独。

冯至笔下还有一种孤独,是因为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追求而形成的孤独。大多数人因为害怕孤独和恐惧被排斥,追随大众,却没有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为合群而合群。对于孤独者们来说,他们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忍受孤独,坚持自己的内心,最后也依靠孤独达到了自己生命的完满,并不会因为孤独而感到遗憾。在冯至看来,作为个体的人的本源是孤独的,在除去一切外界要素之后,对我们生命负有责任的最终只有我们自己,人类在孤独中发现和体悟生命的坚韧之处,独自担当起生活中所面临的责任才是人生的正解。在《人的高歌》中凿路人日日与那些坚硬的岩石搏斗,耗费了十多年,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后便死去了。建塔者在遭遇海难后,便决心建造一座灯塔,他离开了家人,到处筹钱,灯塔建成以后,便日日夜夜守着灯塔,成为了一名守塔人。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独自重复做同一件事,冯至在文章中所展现的孤独并没有流于感伤和颓废,孤独成为他们自我生命存在的依据,在孤独寂寞之中,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体悟生命,达成自己内心的追求。

四、结语

冯至《山水》中的生命书写,包含了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和对于人生命中孤独状态的把握,并且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里尔克、歌德、存在主义等西方人物和思想对于冯至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冯至的《山水》出脱于平凡的山水和人物,它们影响着冯至,塑造着冯至的灵魂。冯至也从平凡的人与物中发现生命的旷远与价值,为我们诉说了平凡个体的伟大,展示了生命的隐忍、质朴与坚守,凸显了冯至强烈的生命意识。而这些平凡山水和人物所体现的生命力和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也为我们现代人对于生命的思考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黄成(1999—),女,湖南常德人,云南师范大学202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小说。

注释:

〔1〕季羡林.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先生[J].外国文学评论,1990(3):37-40.

〔2〕冯至.山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3〕王挺.对生命流逝和意义的思考——里尔克诗歌解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2-56.

〔4〕(德)爱克曼辑录,绿原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5〕(奥)里尔克,冯至、绿原译.里尔克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6〕冯至.冯至选集(第1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冯至里尔克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一本书的支持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从“乡思”的“乡”说开去
——冯至《蛇》的一种读法
《山水》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如何写作艺术评论——青年里尔克和他的《罗丹论》
冯至盛名之下贵自知
严重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