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发展的思考

2023-12-03 09:44金睿
雨露风 2023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学史学

金睿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于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我们现在有各种便利的条件去开展研究,也有了更新的思考方向和新的观念去重新审视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当代的古代音乐史研究,有着十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为人们在今后从事研究时留下了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我们要继承前人的成果,学习前辈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要在系统全面上下功夫;要在未来的音乐考古中去发现新的课题;要植根于田野,把“活”的古代音乐形式记录和传承下去;要认真研究古代文献,破解未解之谜。

一、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方法及丰硕成果

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素来有着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我国是研究音乐史较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古代音乐史学学者们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音乐史学研究中,要注重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在前辈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涉及更多的领域,做深入细致的研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创新”这一方面下功夫,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和论证方法,解决未来的、新的课题。

(一)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

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方法众多,一般来说通过对音乐考古、音乐文献、历史文献、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图像信息和新科技与交叉学科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确立古代音乐史学庞大的研究体系。

1.音乐考古

音乐考古既包括对考古现场发掘的乐器及配件等实物的研究,也包括对乐器上所刻的铭文、出土的竹简上与音乐相关的记载的研究。如曾侯乙编钟及其铭文、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等的出土,都给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带来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得到第一手资料后,不仅要做好如实记录的工作,还要在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新的观点来填补古代音乐史学上的空白。通过音乐考古及相关的研究,学者们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也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和论证依据。

2.音乐文献

我国古代的音乐文献十分丰富,涵盖了律、调、谱、器四大方面的内容,此外有很多关于音乐审美以及音乐文化方面的古代论著和历史记载。这些流传下来的音乐文献资料,是进行古代音乐史研究极其重要的一笔财富。我国最早的音乐学著作是《礼记·乐记》,有音乐理论方面的,也有乐律学方面的,如《律书》《钟律书》。又如,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方面的书籍《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松弦馆琴谱》属于古琴曲谱。《风宜玄品》不仅为琴谱,还在首卷录有指法、调式等文字六十二则,手势图一百五十四幅,详细地记录了古琴的演奏方法。《五知斋琴谱》《琴学练要》等书,除了收录了大量的古琴曲谱,还对古琴的律、调加以说明。

3.历史文献

历史文献中,有些虽然没有直接记述音乐相关的内容,但是提到了当时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从中可以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把一些音乐相关的内容放在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例如,在历史文献《礼记》中,不但有《礼记·乐记》这样的直接讲音乐方面的篇目,还有大量记载“礼”的内容,在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中,“礼”和“乐”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记载“礼”这一部分内容同样也是重要的参考对象。

4.音乐学及民族音乐学

研究通过音乐考古和查找音乐文献得来的材料时,就需要用到相关的音乐学知识。这里所說的音乐学知识,不仅仅是基础的乐理和音乐理论,还包括了如古代乐律学知识、古代曲谱曲调知识、古代乐器的形制及演奏方法等律调谱器方面的综合音乐知识。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里一门专门研究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的理论学科,其前身为欧洲的比较音乐学,田野考察是其获得研究材料来源的基本方式。梅里亚姆在1950年前后把这一学科名称改为“民族音乐学”,用来取代“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的名称与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更为贴切。古代音乐史的研究离不开民族音乐学。研究考古发掘出土的乐器,要研究它的振动和发声方式,并且以霍—萨体系来给它分类。在研究一个从古代传承至今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存在的乐种时,就需要用到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从而取得长期的联系,获得这一乐种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5.图像信息

一些出土的文物,如钟鼎上的铭文、汉代画像砖,石窟的壁画,如云冈石窟等,以及一些古画、石刻上面所雕刻或描绘的乐伎演奏场景或乐器的形制,给古代音乐史学者带来了大量的信息,非常直观地反映了该历史时期的音乐表演形式及乐器的形制。通过对这些图像信息的分析研究,往往可以为一些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找到理论根据,填补一些古代音乐史上的空白。

6.新科技与交叉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的技术手段都应运而生,不但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在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中被使用。如方晓阳、邵琦、夏季、王昌燧、潘伟斌、韩庆元的《贾湖骨笛的精确复原研究》中,就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重新审视对贾湖骨笛的精确复制工作,还利用CT对贾尖骨笛进行扫描,并采用紫外激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进行复制工作。

(二)古代音乐史学的丰硕成果

我国是开展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最早的音乐史著作可追溯至唐代。因此,提及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不仅要看到现当代一些著名的音乐史学家的成果,古代对音乐史学的研究成果也应得到重视。

1.古代对音乐史学的研究成果

唐代段安节所著《乐府杂录》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史著作。这部书成书于乾宁元年以后,书中记载了从开元以来的乐部、歌舞、俳优、乐器、乐曲等,还记述了一些有名的歌者和演奏者的轶事,书中保存了唐代非常全面的音乐史资料。类似对音乐史学研究的书籍还有很多,例如崔令钦的《教坊记》,主要记载了教坊的起源、制度和轶闻,以及中国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宋代朱长文撰《琴史》等等。由于我国的实物考古学开展得非常早,加上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古乐器的考证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吕大临《考古图》,王黼《宣和博古图》和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贴》中都录有金石乐器。

2.现当代学者研究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现当代有很多优秀的古代音乐史学家,他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古代音乐史领域有很多开创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完成。由于研究条件的改善,加之考古发掘的开展,一批批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出土古代乐器及其铭文,给古代音乐史学家带来了研究古代音乐史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黄翔鹏先生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成果,都是古代音乐史研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如何发展的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通过考古发掘和音乐考古研究,能够确定的早期音乐形成的时间一再被“提前”,从古至今,前人给古代音乐史研究留下了大量的素材和浩瀚的文献资料。当代的古代音乐史研究已经有了相对完备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也有了成规模的,当代学者对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各种文献和理论成果。在这样的前提下,今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继承和发展两大方向。

(一)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继承

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臂上”;要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去寻找答案,把历史时代特征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联系起来;要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关注民族、宗教对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对象的影响。

1.继承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要研究古代音乐史,首先,要认真地学习前人对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方法,要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尝试去运用。其次,还要大量阅读前辈们有关古代音乐史的书籍、论文和已发表的文章,从而拓宽古代音乐史方法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要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的音乐典籍,并且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用卡片整理等一些方式去把一些重要的素材进行整理。在整理时,还要注意多思考,多提出问题,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做准备。从中提炼出个人的观点,并找到理论依据。

2.把历史时代特征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古代音乐史,不但要着眼于古代音乐,还要多阅读历史典籍。有很多与古代音乐相关的内容,都是散落在历史典籍中的。比如,要研究“礼乐制度”,就要在史书中去寻找有关“礼乐”的内容,这些在古代音乐文献中是不全面的,而在参看了史书后,就能够补全相关缺失的内容。古代音乐史不仅仅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歷史学的一个分支,是音乐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不能只看到音乐学中的音乐史,也要看到历史学中的音乐史。

3.关注民族对古代音乐史研究对象的影响

研究古代音乐史,要关注民族对古代音乐史研究对象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就有多个时期处于民族的大融合大发展的阶段。本土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音乐也不例外。因此在研究古代音乐史时,一定要关注各民族对所研究的古代音乐课题的影响。例如,要关注历史上某个民族的文化大概是什么时期传入的,所研究的课题有没有被它影响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一点,有可能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二)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发展

对于古代音乐史研究的发展,一是在系统全面上下功夫,二是在未来的音乐考古中去发现新的课题,三是植根于田野,把“活”的古代音乐形式记录和传承下去,四是认真研究古代文献,破解未解之谜。

1.在系统全面上下功夫

我国的古代音乐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有了一些成建制、大部头的音乐史书籍和文献。在阅读中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还有很多的地方有待完善,有些课题只是开了个头,有些还有待系统地整理。因此,有精力、有能力的学者,可以在系统和全面这两点上下功夫,逐步完善我国的古代音乐史,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代音乐通史。

2.在未来的音乐考古中去发现新的课题

在阅读一些古代音乐史学前辈的文章时,每每看到前辈谈及音乐考古的往事,都如身临其境,十分羡慕。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音乐考古是一直在进行当中的,并且在未来还会有考古的活动,也会有新的乐器或者铭文、画像砖等出土,这些出土的文物,又会给学者们带来新的课题和新的论据。当研究古代音乐史的学者有机会接触到音乐考古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从零散的材料中,找到与音乐相关的内容,结合历史、音乐学知识对其加以研究。

3.植根于田野,记录与传承

田野考察不仅仅是研究古代音乐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本身也是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使命。当我们翻阅古代典籍时,会被它深深地感动。很多作者在那个时代的音乐活动、演奏会被一一详细地记录下来。可见当时的作者也像我们现在一样,做了细致的收集、整理、研究和记录的工作。虽然古代人不会讲这是在做田野,但是从古至今,田野是音乐史学学者的重要活动与使命。从古代延续至今的古代音乐,值得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值得去花时间、花精力去记录和研究,给后人留下可传承的资料。

4.认真研究古代音乐文献,破解未解之谜

现在可以看到的古代音乐文献,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了,另外还有一些与古代音乐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不得不承认,阅读这些“原著”时,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的差异,读起来还是很费解的。如果是有志于研究古代音乐史的人,就应该迎难而上,不但要把手里的古代音乐文献读完,还要去思考,多问为什么,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

阅读古代音乐史研究的文章和书籍非常重要,我们也应该看到,前辈学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如黄翔鹏先生“燃犀”一般的研究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要努力地求真求新,勇于提出问题,用研究去填补尚未明确的古代音乐史空白之处,同时要从阅读古代音乐文献开始,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

三、结语

古代音乐史的研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录音设备、电脑设备去记录,我们有着良好的研究条件。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古代延续至今的音乐形式正在消失,一些文物保存不当,很多物质的、非物质的音乐文化遗产正在离我们而去。对于古代音乐史的研究者来说,就要抓紧时间分秒必争地做好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学史学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