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直译观之于古诗词英译的美学价值

2023-12-03 19:04许扬
雨露风 2023年10期
关键词:原诗英译原文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在此封建主义文化受到强烈冲击的重要时刻,鲁迅先生以其独到的目光,先锋的思想,提出了翻译之直译观。他态度鲜明又坚定,不仅大力宣传直译的翻译策略,还不断在实践中践行这一观点,更是在面对诸多不解与批评时,以自身的行动保卫直译的翻译观,只为了更好地将西方先进文化引进中国。虽然鲁迅的直译理论主要应用于翻译西方文学作品,但在中国文化日益走向全世界的今天,许多中文词汇也愈发被西方国家接受。因此,基于文化自信的考虑,在将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时,鲁迅的直译观同样也适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在传播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上可谓功不可没。一首首语言精练的古诗词将汉语言的优美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从鲁迅直译观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保留原诗的词汇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的风采。

作为元朝散曲中的代表之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词凝练精湛,因而脍炙人口,为历代人所传颂。纵观全文,此诗仅有五个短句,合计二十八个字。与此同时,全诗并未直接使用“秋”字,但字里行间,无不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秋阳夕照下的郊外之境,给人以凄凉之感,也暗指旅人漂泊时的凄苦心境,不愧为“秋思之祖”。作者笔墨简练,将情与景融合,因而,要将这样一首高度凝练有味的古诗译成英文,这无疑会给译者造成莫大的困难。思考该如何表现原文之意境,这是极具探讨价值的。本文选取了叶维廉先生的译文版本,旨在探讨其中体现出的鲁迅直译观的美学价值。

一、鲁迅的直译观及其美学价值

鲁迅主张直译的翻译原则。所谓直译,是指原文有的,不能删掉;原文没有的,不能增加。直译也叫硬译,他说,“硬译”是“逐句,甚至逐字”,即尽可能接近原文,尽可能对等地直译。具体来说,相对于归化和意译的翻译策略,直译更能“保存原作的风姿”,再现原文本的文化背景。因此,直译可以说是保持原文美学意境的最佳手段了。

“硬译”意味着忠于原著,被鲁迅视为接近原著文学作品的基本方式。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译者可以准确地表现原文的“风姿”,如此,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外国文学的“原汁原味”。这一翻译原则同样适用于中文诗歌的外译。在翻译古诗词时,保留原文的词汇与形式,有利于外国读者直观地认识和学习中国古诗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西方诗歌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

鲁迅大力提倡直译观,源于他对于美学具有独到的理解。正如他所说,“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就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鲁迅《题未定,草二》,1935:353),体现出鲁迅对于翻译美学的深刻理解。然而学者在讨论鲁迅直译观的成就与贡献时,大多论述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肯定了其对于汉语语言的转型所奉献的力量,而直译观本身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却甚少被提及,不免遗憾。实际上,鲁迅提出直译观,表现的是他作为一名时代先行者,站在了读者的角度,表达对翻译审美性的诉求。

二、古詩词英译及基本策略

众所周知,中国古诗词英译的一大难点源于中英文的语言结构差异,这一点在古诗词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中西方诗歌的差异主要可以总结为内容、结构、体式等方面。不难发现,中国诗词多以抒情为主,而西方诗歌则有着叙事诗的传统,如《荷马史诗》,更加注重叙事的宏大性。不仅如此,从形式上来看,中国的古诗词按照每句的字数划分为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自由诗,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四句绝句、八句律诗和自由体诗。西方诗歌则以音节划分,一个音节为一个音步,最常见的是三音步和四音步相间的四行诗。每行诗可以不只一句,这一点与中国古诗词大不相同。此外,中国的古诗词抑扬顿挫,往往读来朗朗上口,这源于汉字平上入去的声调,但西方英文诗歌是以长短音来达成音律和节奏感。

中国的古诗词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最深远的含义,相较于现代汉语,具体表现为其长度简短,语言凝练,并常常伴随着一词多义、一字多指的现象,形式独特。古诗词尤其注重意境的营造,讲究含蓄之美,表达情感时不同于西方诗歌那样直接大胆,更倾向于通过描写景物及周围环境来侧面烘托,这样的审美差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将古诗词的文言文转换为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白话文尚且不易,遑论将其直接翻译为异国语言,更是会给译者带来巨大挑战。对于译者来说,想要将古诗词译成一个合格的英译版本,除了要将原文的内涵表达出来,更多地还需要关注原文的韵律与节奏,再思考如何将其用英文再现出来。由于中英文在诗歌的韵律传达上具有不同的审美体系,因此译者就面临着选择:沿用汉语的韵律规则进行翻译,或是出于对目的语读者友好的考虑,在翻译时改用英语的韵律特点。

三、《天净沙·秋思》原文及其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原文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小令的创作时期,正值元代杂剧散曲创作兴盛期的顶峰,作者马致远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写出了“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原文把多种景物并置,处处都流露出忧愁的情调,借景抒情,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凄苦与悲愁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伤怀。事实上,作者笔力浑厚、匠心独运,仿佛信手拈来,一篇大作便一气呵成,道尽天下所有游子的落魄与失意。

小令的开头四句都是叙景,通过“枯”“老”“昏”“瘦”等字眼,在展现浓郁秋色的同时,又饱含无限悲苦的情调。最后一句的“断肠人在天涯”则是原文的曲眼,有着画龙点睛之妙,而这时摆在读者面前的是这么一幅画面:苍老的古树上缠绕着枯败的藤蔓,在黯淡的光线中一群寂寞的老鸦飞在树上。河水从小桥下面静静地淌过,但一户户人家却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归宿。在斜阳下,古朴的石板路伸向了远方,远方一匹干瘦的老马留下长长的阴影,心中的人儿,却在天涯,思恋让我肝肠寸断。这种情景既反映了诗人在旅行中的见闻,同时也能够成为某种情感的载体。整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互融合,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

这首小令,前面三句的十八个字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没有动词,全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把握所描绘的画面。因此,不同的译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英译本也大不相同。本文主要选取叶维廉先生的英译版本,借以分析鲁迅直译观的美学价值在译文中的体现。

四、叶维廉译本及赏析

叶维廉先生是闻名全国的翻译家,翻译了艾略特的《荒原》,是台湾地区最早的中译本。虽然他作为学者似乎更负盛名,但叶维廉先生觉得自己首要的身份是一名诗人,诗对他而言是第一位的。

“诗在我心里是第一位的,我一直未忘保留诗人的本能。诗歌是我的心灵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不仅写诗,还以研究诗为终生的职业,且成为比较诗学领域的翘楚。为了回馈读者,他写了《中国诗学》《比较诗学》等专著。

叶维廉对中国文化中的境界美颇有研究,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作品,如《诗经》《元曲》等等。“翻译的时候,我总是采用最少的语法干预……实践证明在创作上这是可行的,外国的读者非常喜欢这样译过去的古诗。”叶维廉先生的翻译,专注于具体词汇的翻译,用词准确又富有弹性,能够准确地表现细节。

叶维廉的译文为:

Tian Jing Sha Qiu Si

Dried vines, an old tree, evening crows;

A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men's homes;

An ancient road, west winds, a lean horse;

Sun slants west;

A heart-torn man at sky's end.

通过分析叶维廉的英译版本,不难发现,首先,译文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这样既还原了原文的风采,同时最大限度地与中国古诗词的语言特征相吻合。例如,对于题目的翻译,叶维廉避免为其作释意,而是直接使用汉语拼音的译法。其次,从整体来看,译文与原诗在语序上基本相同。再次,原诗中的结构和形式在译文中得到了体现。如在翻译“枯藤”“老树”“昏鸦”等九个意象时,译文仍然采用“定语+名词”的结构。最后,考虑到原诗在情感上的表达比较含蓄委婉,因此在翻译时,译文选用了“heart-torn”一词,用词委婉,由此再现了原诗中游子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汉语作为表意文字,特点是以形为主,其语法体系也较为独特,而字词所指的意象也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事物。叶维廉先生的译本保留了古汉语“一字多指”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此一来,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意象进行任意组合,在脑海中想象。总而言之,叶维廉的译文从内容到形式,可以说是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语序和句子的语法结构也是模仿原文,没作大的调整,十分传神。

另外,译文将原文的意思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保留了原作者的文风,读来十分自然流畅。鲁迅先生认为,译者不能“削鼻剜眼”,要尽量保持原作的“异国情调”,如果只是将外国的东西尽数转化为本土的东西,那么也就失去了翻译的精义。而叶维廉的译文则向原文靠拢,用九个“定语+名词”结构的词组表达原文的九种景物,保留了一系列意象的罗列,真正做到了和原诗的形似。在文字上,译文以一系列看似疏散却又互相关联的词组,组成了一幅静态的画面,通篇几乎不使用英文句式,翻译趋向“异化”。

从鲁迅直译观的角度来看,译文中如果将异域文化的元素随意去除,而仅仅使用本国的文化元素,那么读者就无法了解异国文化及情调。这样的译文,不仅无法让读者领略异域文化的美,还可能产生误解。因此,保留原文异域文化之美,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叶维廉的译文和原文一样,通篇只用了一个动词,其他则全部使用“定语+名词”的结构,全诗浑然一体。句式也基本忠实于原文,结构流畅,用词古朴委婉,整体上十分连贯,同时也富有层次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五、結语

本文从鲁迅直译法的翻译策略角度对叶维廉先生的英译文进行了赏析。叶维廉的英译版本在形式上可谓最贴近原文,此外,还做到了句式自然、用词委婉,更能传递原诗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理解与想象的空间。虽然对于诗歌的翻译,译文很难尽善尽美,但是叶维廉的译本仍有不少地方值得借鉴,可谓高水平高质量的译文。尤其是它在翻译方法上与鲁迅的直译观不谋而合,体现出其美学价值。同时,叶维廉的英译版本也证明了鲁迅直译观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许扬(1998—),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原诗英译原文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峨眉山月歌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改诗为文三步走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