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意蕴

2023-12-04 08:51谭忠艳
新长征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强国中国共产党

■谭忠艳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文化自信自强”的概念,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深刻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意蕴。

一、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总结提炼

在百年文化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破旧立新,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持续进行文化斗争。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探索活动,但是并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化形态,致力于打破人民群众思想上的沉疴旧疾。在革命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领域的理论形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前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持续推进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聚焦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规划了文化发展的战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文化活动,最终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僵化教条思想的束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征程由此开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丰盈,使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丰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遵循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立足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创造性地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体系。同时,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围绕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安全、国际话语权、文化强国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主导范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必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晰了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外历史发展的经验显示,一个国家的强大内因是最关键的主导因素,只有实现文化自信自强,才能建成文化强国,不断夯实自身力量的基点。中国具有强大的文化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践行者,让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积累沉淀的循名责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怀得到了充分彰显;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精神层面的高度凝练与表述,是一个由系列精神成果构成的文化遗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在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符合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样式。“三种文化”在精神内核、文化命脉以及价值旨归等方面融合发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引领性发展,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力量,蕴含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文化意蕴。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增强了勇气和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地要经受风高浪急、暗流涌动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我们既要强化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与信念,又要增进文化自强,增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能力。一方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不断释放“文化自信”这一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不断获得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助于以“文化自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国。

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质是自信自强的品质在现代化场域结出的硕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守信仰、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文化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及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笃定前行、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利于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内化为新时代人口红利,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合力,助力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有利于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升华为全党和全国人民高度认同的奋斗目标,激发共克时艰的蓬勃动力,促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强化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的基础之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外化为保护自然以及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在实践中探索出永续发展的科学路径;有利于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不懈追求转化为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丰富实践,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境界。

“文化自信自强”的提出,是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以历史思绪进行叙事的理论成果。它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中国式强国中国共产党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