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乡村振兴“幸福路”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乡村振兴纪实

2023-12-04 08:51
新长征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东村农事民宿

■本刊记者 柳 絮

20 世纪60 年代响彻大江南北的《红太阳照边疆》中“海兰江畔稻花香”说的就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过去的光东村,是一个依靠传统种植业增加收入的朝鲜族村落,民风淳朴,较好地保存了朝鲜族传统风貌。但也由于这种传统特质,禁锢了农村农民发展的脚步,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附加值低、旅游民宿规模小、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窄等问题影响了光东村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光东村实施“四聚四同”,走出一条班子强、农民富、乡村美、治理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光东村逐步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新局面。光东村先后获得国家级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聚识同心,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聚焦有效提升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光东村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新举措,扎实推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先后培养3名35岁左右返乡创业人员、本村村民、大学生“村务岗”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探索推行精准服务“一线工作法”,无职党员每周入网收集民意,实现“农事交办”;农村干部每日轮流坐班值班,实现“农事村办”;包村干部每周三驻村办公,实现“农事代办”;站办所定期入村入户高效服务,实现“农事跟办”;涉农部门巡回精准服务,实现“农事约办”的“农事五办”模式,全面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村民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2022年,投入资金500万元,改建原有村部为村史馆,保留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珍贵史料,确保边疆群众同心向党。

聚智同向,让全体村民“富”起来

光东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以“旅游引领、产业融合”为目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由三产带动一产、二产发展,实现三产联动融合。一是建强战斗堡垒。光东村以“亮身份明职责、抓产业促发展、重治理享富裕”为建设内容,擦亮“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金字招牌,每周四为“发展共谈日”,充分调动党员群众、致富能人、返乡创业群体参与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工作中。二是树立品牌形象。持续推行“共享稻田”“稻田养蟹”“鸭稻共生”等模式,培育壮大“吗西达”“海兰江御米”等品牌,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 万元,村集体、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积极申请“光东”字样商标,聚力整合光东村全部商品,聚焦释放光东品牌市场效应,着力在促升级、树品牌、拓市场上下功夫、求实效。三是做深旅游文章。光东村全方位突出生态特点及民俗特色,通过“村集体+驻村企业”模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集中精力打造民宿、亲子乐园、民俗餐饮等,带动村民增收。

聚力同行,让乡村风貌“美”起来

按照“党委统领、政府带动、整合资源、社会参与、金融支持”的工作思路,光东村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为牵引,助推村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投入资金1000 万元,实施特色民宿项目,发展60个不同主题风格的朝鲜族民宿,可同时容纳300 人住宿就餐;同时,与驻村企业合作,采用“企业+村集体+村民”的运营模式,投资1000 万元,实施新型农文旅项目——光东村稻禾间童野乐园。目前,已有多家旅行社把光东村纳入行程中,通过项目带动,光东村可承载旅游转型升级后的高层次市场需求。率先开展“厕所革命”试点工作,对全村234户农户完成室内卫生间改造,所有家庭全采用上水冲卫生间,并安装了热水器。投入1600余万元用于铺设污水管道、新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配备15名保洁员,定期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村民满意度、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

聚贤同德,让乡村治理“活”起来

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为目标,光东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按照“无缝隙、全覆盖”原则划分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使得组织体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管理方式张弛有度、活力彰显。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定三诺两评”等工作运行制度,确保村级组织各项事业在阳光下运行,将群众参与村级社会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权利落到实处,消除基层群众与村“两委”的隔阂,密切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治理新风尚。

猜你喜欢
东村农事民宿
农事 处暑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孪生院子民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GPS在东村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