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2023-12-06 03:54王继雄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乒乓球育人思政

王继雄

(内蒙古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成为热点。这里概括地将体育领域的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体育课程思政理论性研究回答体育课程思政“是什么”和“为什么”开展的问题。“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2]。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贯穿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3]。体育课程思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程建设、实施、资源开发等各环节、全过程[4]。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包括:“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德育内涵、与新课标深度融合、体现思政教育价值意涵[5]。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发生的内在机理是通过身体技术的学习与参与自然而然地生成[6]。“以体育人”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7]。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布局、内涵重释和结构变革的关键性问题[8]。第二,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性研究解决体育课程思政“怎么样”落实的问题。以某门课程或运动项目教学为例融入思政教育研究,如排球[9]、篮球[10]、啦啦操[11]、跆拳道[12]、武术[13]、太极拳[14-15]。从单一运动项目增加到某一项群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16-18],然后逐步上升到整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建设实践路径[19-22],践行以体育人。从理论到实践,从某个运动项目到体育课程整体,或者说从体育课程整体到某个运动项目,体育课程思政研究逐步深入聚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体育课程思政不是“体育课程思政化”等。基于此,乒乓球课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用,强调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入,有助于乒乓球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一、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优化设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各课程思政总目标: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23]。乒乓球课程思政的落实重在顶层设计,自然融入思政教育,使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使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形成同频共振。

(一)乒乓球课程目标的设置体现思政教育的理念

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意图,规定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乒乓球课程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知识传授。提升体育与健康认知,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第二,能力培养。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和乒乓球运动能力,掌握应用练习方法。第三,价值塑造。强化乒乓球课程思政建设,达到以体育人目标。三个维度相互促进,知识层面认知、能力层面实践、价值层面体验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自身,学生学习由外在逐步内化,达成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二)乒乓球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思政教育的元素

乒乓球课程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能力和乒乓球运动能力。体育与健康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乒乓球专项知识、健康基础知识,涉及乒乓球发展史等思政元素,知识传授更多地关注“是什么”,感知体育与健康知识影响自我的重要性。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各项身体素质,涉及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等思政元素,基本运动能力培养更多地关注“为什么”,反思掌握基本运动能力发展自我的重要性,尤其在助力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方面。乒乓球运动能力包括握拍、准备姿势、步伐、发球、正手攻球、反手击球等技术技能及其在比赛中的应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奥林匹克精神等思政元素,乒乓球运动能力培养更多地关注“怎么做”,体验追求乒乓球运动能力超越自我的重要性。

(三)乒乓球课程实施的过程体现思政教育的要求

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实现课程设计者的原有意图,也要发挥课程实施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乒乓球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实施前乒乓球课程组明确课程设计意图,实施中鼓励课程组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实施后课程组教师集体反思改进整个过程。从某种意义讲,乒乓球课程的实施体现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运行过程中,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要体现乒乓球课程思政教育的元素,课堂教学等也要体现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开始前要进行决策,考虑乒乓球课程是否符合价值取向和教育期望,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和角色,是否符合教材、班级、管理人员的支持。

(四)乒乓球课程评价的方法体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体育课程是否融入了思政教育,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课程评价往往考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内部与结果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24],体育课程也不例外。乒乓球课程思政的科学性侧重定量评价,人文性侧重定性评价;内部评价强调计划本身,结果评价强调实施结果;形成性评价注重实施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整体看法。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课程评价,要充分挖掘乒乓球运动本身所蕴含的个性的积极向上的育人理念,如“乒乓外交”等,思政教育的融入才能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5]要落实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必须将乒乓球课程思政育人体现在具体的乒乓球教学中。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教师、学生等发现,目前高校乒乓球教学存在教学育人功能欠缺、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尝试应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探索解决高校乒乓球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施“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意识

体育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具体包括哪些环节,每个教师会有所区别,鼓励教师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乒乓球课程采用分组教学,教学过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内容,需要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出勤、练习、体能、比赛、考试、建议等强调小组达成度,如正手攻球和反手击球的教学和考试都由组内成员任意组合完成,不允许跨组完成。从“积极的相互依存、个人责任、面对面互动、组内组间交往技能、小组讨论反思。”[26]五个关键要素强化各教学环节目标的达成。每个组5-8人不等,组内每位同学都有各自角色和职责:组织者,帮助成员改进技术;记录者,帮助填写任务表中信息;管理者,收拾整理场地器材;鼓励者,组织成员讨论反思;分享者,国旗下分享国球故事;领操者,领做动态和静态拉伸。每次课一个值周组,每个值周组完成当次课的任务表。一个学期每位同学可以填写2-3次任务表。

(二)努力做到“四个好”,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图1可知,乒乓球课程教学通过努力做到“四个好”,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次课运动间歇时,值周小组分享者在国旗下分享国球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分享者自主选择分享内容,主要有乒乓球发展史、乒乓球名人奋斗事迹、乒乓球经典赛事等几类主题,同时介绍给予我们的启示。各项练习中按要求“喂球”做好陪练,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陪练者从定点到两点、从直线到斜线、从不转球到旋转球,按照练习者进步幅度逐步增加难度。教学比赛中按规则执裁每一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班级人数多分为两个组进行分组循环比赛时,尽可能做到同组不执裁同组人员比赛,班级人数少只有一个组进行单循环比赛时,裁判员更要诚信执裁每一分。练习或比赛中提醒队友改进提升,培养学生的友善品质。练习时,同组成员相互提醒个性问题、共同进步,值周组进行组内成员小组讨论,一起发现、改进组内成员共性问题。比赛时,组内成员讨论出场顺序,相互指导,争取赢得比赛。

图1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游戏比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

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思路,针对乒乓球教学内容设计各类游戏和比赛,游戏和比赛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而且要不断进阶。如学期初,为使学生熟悉“球性”,以小组为单位随意组合队形,应用球拍传乒乓球,要求每位成员都要参与,不能两人之间不停地传球,每次游戏结束后分享传球好的原因,同时在班级群内征集游戏名称,通过4次课游戏,最终将该游戏命名为“乒尽全力”,学生从“打哪指哪”逐渐发展到“指哪打哪”,提高控球能力(见表1)。学期中,为使学生强化技能,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应用正手或反手进行左右移动击球和前后移动击球,以及学生在球台两侧进行“乒乓接龙”的游戏性比赛,强化正手攻球和反手击球能力。学期末,为使学生应用技能,组织乒乓球教学比赛(占总成绩20%),采用团体赛,决出名次。“在比赛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组执裁情况(裁判姿势、规则掌握、临场处理等),在比赛名次的分数上酌情加减分。”[27]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既要做运动员,也要做其他组的裁判员,裁判员尽可能保持中立原则,所有学生都要体验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经历,否则不予记分。

表1 “乒尽全力”游戏次数要求设计

三、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讨论分析

(一)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

从学生的体育需求入手,挖掘乒乓球运动蕴含的思政元素,宏观上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微观上讲是与乒乓球直接相关的敢于担当、团结合作等精神品质。教学设计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可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强化体育的育人功能。从影响学生参与学习、锻炼的因素入手,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如乒乓球课程教学和考试也要包含反映心肺耐力的内容,乒乓球课程教学各项技术技能的应用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等等。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体育教师教学研究主动性不足入手,强化体育教师知识育人、能力育人、思想育人的自觉性,鼓励教师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开展准实验研究,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从体育教师创新不足入手,引导教师学习新技术创新乒乓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教师开展乒乓球教学既要具备娴熟的乒乓球能力,还要热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备课到授课的整个过程,根据需要融入思政教育,使乒乓球课程思政完成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乒乓球课程教学要改变只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教学的观念,要明确“以体育人”的重要性。“双主体”的师生关系是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主动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稳定结构形态,需要始终保持教师和学生的持续互动。乒乓球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学生也要及时与教师请教交流。在“教与学、陪练与练习、裁判与比赛”过程中,不断领会和实践乒乓球教学蕴含的育人价值。

四、结束语

乒乓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要关注前期的设计、中期的验证、后期的反馈,只有这些都具备可操作性,才能使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更好地推广到其他运动项目。协同发展的设计思路注重通过乒乓球运动感知体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验证过程注重通过问卷调查、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验证育人效果。协同发展的后期反馈注重通过学生、听课人反馈不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乒乓球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乒乓球悬浮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靠拢的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