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距离、空间距离与对外贸易出口

2023-12-06 04:01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距离贸易出口

杨 阳

(大连财经学院 高职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持续低速且不均衡的增长状态,特别是疫情之后,国际经济陷入负增长,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逐步成为各国要面对的“新常态”,无疑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1]。自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状态以来,如何使对外贸易平稳,充分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为改善贸易状况,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诸多相同之处,无论是古代贸易还是现代贸易,国家之间的制度、文化、距离等都是影响贸易关系、贸易规模以及贸易方式的重要因素,如果制度差异过大,会导致两国观念出现较大的差异性,则贸易关系难以长久维持,同样,如果两国之间地理距离过远,会导致贸易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2]。考虑到我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数据为依据,探究制度距离、空间距离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关联性,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3]。

崔华伟等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究制度与对外贸易出口的影响,认为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进规模经济产生和技术创新,降低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对双方贸易规模扩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许家云等人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为研究样本,从文化、法律以及经济三大制度角度分析制度距离对双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法律以及经济制度距离越近,双方贸易规模越大,贸易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近,双方之间的贸易规模越大,为此他提出应该强化邻近贸易关系,扩大贸易规模[5]。现有学者对制度距离、空间距离与对外贸易出口关联性的研究,并没有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多采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或者面板数据模型。鉴于此,本文在研究数据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对制度距离和空间距离的度量更为精准,空间距离使用了更为准确的球面距离度量。在研究方法上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不仅能够探究对本地外贸出口的影响,还能够量化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对周围地区外贸出口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制度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比较优势来源,不同的制度安排可以承载不同的市场激励效应,也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国家之间的制度越相似,即制度距离越短,则贸易的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越低[6]。事前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收集搜寻成本、适应成本以及谈判成本,对外贸易主要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或者服务的交易行为,在交易过程中会面临交易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及不确定风险,如果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差别很大,比如交易方式、结算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差异较大,则两个国家之间必须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成本进行贸易谈判,为尽可能地缩小观念差距,降低交易成本,在谈判过程中两国均需要搜寻彼此的文化、制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因素,便于在谈判中占据主动[7],以此获取贸易利润。事后成本主要包括履行合同成本以及纠纷解决成本,制度距离较大,则出现贸易纠纷的可能性增加,较大的制度距离同时会导致交易双方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矛盾[8]。反之,较小的制度距离会很容易促使双方形成相互信任,在发生矛盾时,双方也容易进行沟通,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纠纷解决机制,从而降低事后纠纷解决成本,促使双方交易顺利形成。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过大,会抑制双方贸易行为,降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规模。

广义的空间距离是贸易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近,双方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合作程度越高,对外贸易的伙伴关系会越牢固,基于这种信任关系,双方的贸易规模会相对较大[9]。空间距离较近,贸易的运输成本会大大降低,贸易的效率会显著提升。根据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会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双方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彼此之间会形成正向的空间外部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间距离相对较短[10],双方合作历史久远,中国的制造业基础条件明显领先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对外贸易的有利地位,进而能够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规模扩大。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会抑制双方贸易行为,降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规模。

三、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制度距离、空间距离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关联性,因此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年度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衡量,用open表示。制度距离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上文的理论分析说明中国与“一带一路”65个国家之间的制度差异主要是文化、法律、经济三个方面,因此本文使用综合指标构建制度距离,该值越大表示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越大。[11]文化制度使用国家的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额的比重衡量;法律制度用私有产权保护程度衡量,经济制度使用市场化水平衡量[12],使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根据各地区与最小值的差距衡量,用zd表示。空间距离表示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本文以各国首都的经纬度测算各国之间的球面距离,用于衡量空间距离,使用kj表示。

考虑到对外贸易会受到多重宏观因素影响,本文选取了若干控制变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使用年度生产总值衡量,用gdp表示;汇率水平使用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表示,用hl表示;各国人口总量,使用people表示;上市公司总数,使用qy表示。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12—2021年,对所有绝对值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实证模型构建

考虑到各国贸易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用Wald检验和LR检验,判断空间杜宾模型是否会退化为空间误差和空间滞后模型,Wald和LR检验值均在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是十分合理的,其模型形式如方程(1)所示:

Y=βX+θWX+ρWY+ε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是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相比较其它供电系统设备而言,容易被忽视。因为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备出现故障后,很少会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运营维护人员重视不足,对于其出现故障报警的反应及处置速度相较其他供电系统设备明显降低。

(1)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W为空间权重矩阵,WY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WX为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β为解释变量回归系数,ρ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系数,θ为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基于此,本文构建回归模型如方程(2)所示:

openit=β1zdit+β2kjit+β3gdpit+β4hlit+β5peopleit+β6qyit+θWX+ρWopenit+εit

(2)

其中,open为对外贸易出口总额,zd为制度距离,kj为空间距离,gdp为经济发展水平,hl为汇率水平,people为人口总量,qy为企业数量,x为各解释变量的向量集,β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1.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将区域i与区域j之间的距离记为dij,可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如式(3)所示:

(3)

以国家之间的球面距离测量,若两国之间的距离(dij)越近,则权重越大,反之两国之间的距离(dij)越远,则权重越小。

2.空间自相关检验。使用空间计量方法时要考察数据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如存在空间依赖性可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反之则使用标准的计量方法。

(4)

表2 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四)回归结果

本文分别使用普通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对外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控制自相关性,使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会导致结果失真,因此回归结果以空间面板结果为主,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仅用于对比分析。普通面板和空间面板均分别使用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方式,固定效应控制了个体和时间效应,因此回归结果以固定效应为主,随机效应也仅做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zd的回归系数为-0.745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制度距离与对外贸易出口水平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制度距离越大,对外贸易出口水平越低。具体而言就是制度距离扩大1个单位,会导致对外贸易出口水平下降0.745个单位。说明本文的假设1成立。kj的回归系数为-0.634且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空间距离与对外贸易出口水平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空间距离越大,对外贸易出口水平越低。具体而言就是空间距离提升1个单位,会导致对外贸易出口水平下降0.634个单位。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五)空间效应分解结果

由于对外贸易出口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制度距离不仅能影响本地区对外贸易出口水平,还会影响周边地区对外贸易出口水平,因此本文使用空间偏最小二乘法,将影响效应分为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如表4所示:zd的直接效应回归系数为-2.16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间接效应为-0.870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制度距离对本地的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抑制效应为-2.162,对周边地区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抑制效应为-0.870,直接效应占比71%,间接效应占比29%。kj的直接效应回归系数为-0.22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间接效应系数为-0.056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空间距离对本地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抑制效应为-0.224,对周边地区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抑制效应为-0.056,直接效应占比80%,间接效应占比20%。

表4 空间效应分解结果

四、结论与启示

根据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制度距离与对外贸易出口规模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制度距离过大会导致事前成本的信息收集搜寻成本、适应成本以及谈判成本,事后成本的履行合同成本以及纠纷解决成本增加,进而抑制了对外贸易出口规模提升;空间距离与对外贸易出口规模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空间距离过大会导致对外贸易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制度距离对本地对外贸易出口规模的抑制效应为71%,对周围地区对外贸易出口规模抑制作用为29%,空间距离对本地对外贸易出口规模的抑制效应为80%,对周围地区对外贸易出口规模抑制作用为20%。

1.应该大力推进文化交融。“一带一路”国家分布在东亚、西亚、北非等许多地区,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过大,推动文化融合,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事前事后成本。首先要推进跨文化共兴的发展态势。基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进行文化交流,尽可能减少认知定势和圈层隔阂对各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影响,避免因文化价值观、认知评价标准、对外传播宣传策略等方面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其次,扩大中华文化的交流辐射范围。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贸易特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让“一带一路”各国充分认识中华文化,提升本国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发挥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综合协调和联动创新作用,推动文化贸易取得新成效。最后,建立文化合作长效机制。基于我国的文化特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色,从顶层规划,制定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长期发展规划,形成特色文化贸易窗口,推动贸易深化。

2.改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空间距离天然存在,使影响对外贸易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为此各国应该积极的完善海运、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由此极大程度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效率。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推动设施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软件”建设。积极的推进交通制度、规则、标准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融合,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

3.推动贸易结构逐步升级。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水平较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应该积极的开发新型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带动贸易结构水平提高,从而扩大对外贸易优势。首先,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基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产品特色,开展不同类型的贸易,服务业嵌入商品贸易多元化,推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其次,强化金融服务为贸易升级赋能。扩大银行、基金等资本对国际贸易行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外贸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贸易利润。最后,大力培育对外贸易专业人才,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优质外贸人才,提升外贸管理水平,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有鉴于当前公布的数据有限,研究仅使用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层面的数据进行研究讨论,如果后续学者的研究能够将研究对象设定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使用更为微观的数据,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距离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算距离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
爱的距离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