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创融合的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3-12-11 08:45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2期
关键词:专创双创融合

林 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临床医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专创融合教育的理论

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机制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作用,其中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载体,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机制的主要发展趋势[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学科教育内容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专业教育是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的水平将决定其创新创业的成效。创新创业教育是动力,推动教育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将知识与技能内化吸收,提高学习、创新、创业及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双创”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在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晒出了“成绩单”。从这张“成绩单”中也折射出我国“双创”教育的现状,很多知名高校将“双创”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新平台;但也有很多高校对于“双创”教育还不够重视,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在高职院校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偏差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发生的,是政府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策略。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较为依赖政府推动,计划多于市场,各方积极性的调动依赖于政府[3]。“双创”教育理念较为滞后,许多高校将创新创业作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故而,自然而然地认为“双创”教育就是培养怎么开公司、培养“大老板”的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

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分别由学校不同的两个部门进行管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各行其道,处于脱节状态[4]。专业课教师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创新创业课教师熟悉社会发展动态,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扎实,但不懂如何将其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5]。如此并行的状态,“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相互脱节,造成教育矛盾。

(三)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

在医学教育特殊性、医疗行业自身复杂性、医学相关专业局限性以及“根据专业就业”传统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医学生尚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任务繁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导致他们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机会不多,且主动性不强,严重妨碍了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双创”教育的发展趋势

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教育大学生一定要在毕业后去创办企业,而是一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其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培养其较强的心理素质、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部门多次发文,对落实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做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建基地、办大赛、强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延伸到课程、教法、实践、教师等人才培养的各重要环节,取得显著成效。“双创”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5-7]。

美国和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和创业教育。许多国家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创业教育作为专门的学科分支,形成专业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平台[8]。

(一)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战略

欧盟、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创新与创业教育非常重视,甚至将其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战略。2008年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公布,87%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学提供创业教育项目;英国政府于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黄皮书》中提出英国创业教育基本框架要求;2013年美国商务部发布《创新创业型大学:聚焦高等教育创新和创业》报告,明确了大学创业创新中的五大核心活动领域[3]。

(二)探讨与实践是创新思维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方法

在英国,大学的专业课程不提供统一教材,但会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针对前沿科研课题、学科发展趋势,教师会与学生进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促进专业创新。在法国,有些大学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校开设创业课程,以创业计划书作为课程考核方式,并派专家跟踪指导[3]。

(三)项目运作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融合的有效措施

以项目运作的形式,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的有效融合。如匹兹堡大学开设创新商业化的商业课程,用于激励学生和教师研究者将成果商业化和用于创业。有研究表明,与创业行为相关的商业化策略向发展基本的生活技能的转变,这是任何大学课程的核心,也是在学生当中发展创业能力的关键[3]。

四、专创融合的“3+3”模式构建与实施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在“双创”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9-11],学院从注重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逐步养成“双创”素质和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的三个视角出发,将“双创”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三阶递进”式专创教育融合课程体系,打造教学平台、训练平台、实践平台的“三个课堂”专创教育融合平台体系,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3+3”专创融合教学模式(见图1)。同时,在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试点实施,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双创”素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专创融合”的教育规律,总结和凝练出高等职业医学类院校“双创”人才的培养经验,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双创”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图1 “3+3”专创融合教学模式

(一)从顶层设计出发,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需求,与行业专家共同研讨,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术能力要求,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双创”教育资源,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三阶递进”专创教育融合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知识体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要素,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即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要素,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增加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的教学内容,埋下“双创”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人格的形成。

第二阶段:为中级阶段,具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大二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密切关注行业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发掘创新创业要素,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作为教学研讨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突出“专创融合”理念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第三阶段:为高级阶段,高年级专业学生。以项目实践为基础,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累一定的“双创”经验和实战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同时,针对一些“好苗子”,如创新成果丰富或创业意向强烈的学生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双创”导师团队加强指导和扶持,力争让“好苗子”茁壮成长。

(三)打造“三个课堂”专创教育融合平台体系

1.基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平台。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载体,利用国家康复治疗技术资源库和MOOC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弥补实际中创新创业教材和师资队伍的不足。课堂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启发探讨、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基于“第二课堂”的训练平台。将“双创”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双创”活动周,邀请专家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沙龙交流分享创业经验等。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活动,如满足康复发展需求的辅助器具设计比赛等,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在模拟实战中找到“金种子”。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大学生“学创空间”。

3.基于“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第三课堂”,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医院、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建“双创”实践基地。大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毕业实习等形式进入“第三课堂”进行实践,在实践平台中提升自身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实践平台,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临床实践,学习临床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将其所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结语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使得大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技能更加贴近企业所需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知识的内在转化,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其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职业竞争力,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专创双创融合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融合》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