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校园霸凌的防治措施

2023-12-13 15:47郭姬乃威
山西教育·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霸凌校园学校

文∣郭姬乃威

校园霸凌事件时刻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受各国、各民族文化不同而各有差异,校园霸凌参与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家庭、学校环境,以及事件所导致的影响也千差万别。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校园霸凌防治措施,有的国家和地区的措施则相对薄弱。本文盘点了德国、英国、美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校园霸凌防治经验,旨在为我省乃至全国校园霸凌的治理提供参考。

在德国,校园霸凌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霸凌、间接霸凌以及新形式霸凌。之前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德国中小学中每天就有大约50 万的校园霸凌受害者,霸凌现象甚至延伸到幼儿园,15%—20%的学生自杀事件由霸凌引起。校园霸凌的种种不良后果,使得德国从联邦到州、从政府到民众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德国学校一方面制定有关校园霸凌的校规,强调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各班级建立自己的规定和奖惩原则,对已发生的霸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班级定期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彼此尊重、理解,掌握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关注,每所学校安排一名警察和受过校园霸凌方面知识培训的教师,定期为学生、教师、家长举办讲座。几乎每个州都建立了防范校园霸凌的网站,提供相关信息及求助热线。此外,每个州都积极开展反霸凌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之间的团结和信任,成立反校园霸凌组织,如“学生反对霸凌”“霸凌咨询台”等。

英国对校园霸凌的关注开始于1989 年艾尔顿报告的发布。这份报告指出有近20%的学生曾遭受过校园霸凌。英国教育部明确表示防止校园霸凌并确保学生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全社会对校园霸凌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也就是说,当事人一旦做出了被明确禁止的行为,不论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都要受到相应的严厉惩处。英国教育部还赋予了中小学校长对校园霸凌者定期停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权力。英国在防治校园霸凌方面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既包括教育法案、《学校标准架构法》,也包括行政部门或教育部指定的各种规则和命令。英国教育部制定并修改的一系列应对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备,其中包括校园霸凌的界定、调查程序、辅导及惩戒措施、校外协助等,为学校领导层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技术指导。英国还设立“学习支援辅导班”和“行为支援辅导方案”,以及由教育福利服务部门、教育心理服务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组成的“行为与教育支援小组”,对霸凌者及其家长提供咨询、心理医疗等服务,以防此类学生流入社会走向犯罪。此外,英国防治校园霸凌的法规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其教职员工、霸凌者的监护人都规定了不同的义务,以预防、减少校园霸凌的发生。其中,地方教育当局的教育福利部门、教育心理服务部门、社会服务部门有义务向当地学校、家长提供咨询,辅助学校完成各种教育工作。对于因校园霸凌事件而停学的学生,在其停学6 天后,将提供替代性教育服务,如“转介学校”。学校和教职工的责任在于关注学生是否出现有偏差的行为,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法规守则,对霸凌者批评管教,并将严重事件上报学校或其他部门。霸凌者监护人的责任在于预防子女偏差行为的恶化以及协助学校改善霸凌者的恶化偏差行为。如果学生在学校使用暴力手段,学校可以向法院申请教养令,要求监护人严加管教子女。如果监护人不遵守教养令,法院可对其处以罚金,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连带责任。

美国的校园霸凌大致分为言语霸凌、社交霸凌、暴力霸凌、反击型霸凌和网络霸凌。21 世纪以来,美国在政府、学校、家庭等社会各层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操作性极强的校园安全管理计划。美国政府与英国政府一样,对霸凌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先后出台了《克莱利法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教育的法案》等。美国的50 个州全部制定了反霸凌法规,使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有法可依。2010 年美国教育部还召开了第一届防止霸凌峰会,发布了全面反霸凌的指导意见。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采取了多种措施预防霸凌事件的发生,明确出台处分制度和教育办法,定期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心理疏导。针对已发生的霸凌行为告知家长和学校,沟通解决问题,并进行长期监控。美国对家庭也做出了要求,要求父母必须了解州法规对霸凌行为的判别,能够教育孩子识别行为的性质,帮助孩子建立朋友间友谊,关注孩子在校动态,提醒孩子遭受霸凌事件保留证据等。

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驻校社工。所谓驻校社工,就是由政府出资设置的岗位,他们的工作在于找出那些在学业、社交、情绪发展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包括校园霸凌现象,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2016 年11 月,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7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经过一系列整治,我国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呈下降趋势,但与之相配套的治理体制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

校园霸凌现象虽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却也很难根除,学生权益保护是社会发展的新课题、新使命、新问题。在新时期,依法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权益关系到校园、社会的稳定,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深远巨大。全球大中小学的校园霸凌防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可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学生权益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霸凌校园学校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