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学习:素养目标教学变革的必然追求

2023-12-13 15:47关奇霞
山西教育·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全景跨学科育人

文∣关奇霞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要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教学方式变革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全景学习”作为一种新方式,能够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方案要求。

“全景学习”是通过统整课程、创新教学、融合技术三大路径,构建联通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五大关系,让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意义,实现全资源、全要素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拓宽学习场域,打造情境之全景

教育学家戴维·索恩伯格在《学习场景的革命》中指出:“学校不应该只重视传授知识,而是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潜在学习力。”全景学习通过拓宽真实、虚拟、混融三种学习场域,让学习回归真实场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真能力和真本领。

(一)优化功能性学习区域

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所需的真实生活情境,对学习环境进行改造,创建可变换、可移动的场景式学习空间。班级内,创建商品模拟买卖区,生物观察、养护区,学习模具区,班级图书馆等;学校内,创设文学阅读区、朗读打卡亭、科技长廊、体育游戏区、民乐欣赏区等;学校外,和科技馆、美术馆等各种功能性场馆建立联系,还可以带领学生沉浸自然之中,让大自然成为学习的实践之地。

(二)打造主题式学习场景

从单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三个维度,创设场景式学习空间,可使学习内容和外部环境更充分地交互。例如,根据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名著单元学习需要,打造“大观园”“水帘洞”等主题场景空间;根据“寓见精彩”跨学科学习需要,打造“光影童年”寓言故事剧演街区;根据运河地域文化超学科学习需要,打造“运河人家”主题式学习场景。

(三)建设数字化虚拟空间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建构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和智能开放平台,全面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常态化应用。如,创建AR 虚拟学习空间,让认识人体系统不再是平面零碎感知,而是栩栩如生的展示;创建VR 虚拟学习空间,学生能置身大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生物的奇妙;建设创新教育实验室,通过虚实结合的全新学习方式,营造场景化、沉浸式学习新体验。

二、变革教学方式,领略学科之全景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可以以结构化的方式思考,变革教学方式,整体建构“从一节课到一类课”“从一门课到多门课”“从学科学习到社会活动”的全景式教学框架,以此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单元结构化教学,领略教材单元之景

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在实施时,遵循的是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原则,基本路径是:整体分析教材,提炼学习主题;深度分析学情,明晰重点难点;聚焦核心概念,确定学习目标;紧扣目标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创设主题情境,绘制任务框架;分解目标任务,分课设计实施。

1.全面发掘育人价值,领略价值之全景

基于核心素养维度,以全景视角,挖掘整个学习内容认知性、智慧性、教养性三个层面的价值。首先,发掘学习内容的共通性,提取大概念;其次,读出这个单元内容的独特性,发掘独特价值。此外,要兼顾教学内容的文化理念与思想情感价值、思维发展与实践运用价值、学习过程与方法价值。

2.深度分析学生心境,了解学情之全景

站稳学生立场,深度解读学生。面对全班学生,了解其层次和个体差异,捕捉整个学习群体的共同情趣、学习困难与障碍、学习发展需求等,结合教学内容,明晰学生学习的起点与提升点。

3.设计进阶学习任务,凸显任务之全景

提炼核心概念,确定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创设主题情境,绘制任务框架。设计学习任务群时,横向维度凸显“整体意识、结构思维”,纵向维度实现“认识进阶、螺旋上升”。教的层面遵循“概念化入、思维进阶”,学的层面依照“问题导引、能级提升”。

(二)跨学科学习,领略学科与学科关联之景

新课程方案由过去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向着更能激发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跨学科”课程育人方向转变。以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的跨学科学习为例。我们联结课堂内外,围绕端午节进行跨学科学习。

1.任务驱动,组织跨学科学习

从下图可以看出整个任务群紧扣“浓情端午 文化传承”的主题,回归真实语文学习生活的大情境,用三个统领性的任务和具体的活动,主要采用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合作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自主研习、交流质疑、小组合作、交际生成四个步骤。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合作中的生成性思维发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实现了学生从实际感悟到口语表达,再到多元展示的进阶生长。

2.真实情境,助力跨学科学习

在任务二的“小小香囊大学问”活动中,首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认识香囊里中草药的名字,初步了解它们的功效。学生拿着香囊的配方单,到“向阳中药房”里抓取制作香囊的中草药,并亲手制作端午节香囊。学生在真实的情境、真实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有效交际,打破了语文与美术、中草药的学科壁垒。在做香囊的同时,学生医学知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均得以提升。

3.多元评价,提升综合素养

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教学特别重视教、学、评的一致性,评价设计与教学设计互不割裂。在跨学科任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设计进阶性评价,把评价嵌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得教、学、评协调一致,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评价中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提升。

(三)超学科学习,领略学习与活动综合之景

超学科学习是统整课程学科的最高阶段,课程目标也变成透视自然科学、社会研究、人文领域的复杂现象或者解决棘手议题,而不再追求某几个组合学科的课程标准的总体达成。在实践中,多具体表现为以解决问题为主的项目化学习。

1.依托活动,拓宽学习之景

学习的场域拓宽。通过围绕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开展系列活动,融合学科,使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打破了以教室为中心的空间界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研究的问题拓宽。研究的问题不再局限于老师给定的,这就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定式,研究的话题也由老师提供学生自主选择或完全源自学生自己拟定。学习的内容拓宽。在“社会环境”中学习,运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打破了学习内容的窄化、泛化。

2.依托活动,丰盈道德之景

超学科学习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各项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以“一条大运河,半部淮安史”超学科项目式学习为例。研究家乡发展的现状——“水美淮安”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历史丰厚的底蕴——新一代淮安人学习成长的“根”……学生在完成“运河文化”的一个个研究任务时,也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

3.依托活动,深化思维之景

为了解决核心的问题,超学科项目式学习,需要进行基于证据的表达,并且论证要合理,这就驱动学生的学习从低阶走向高阶。创造性解决问题需要大量基础知识作为背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定要先去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因为在问题探究下的高阶学习让知识更有意义。知识从琐碎的知识点上升到概念到策略性的知识,而认知水平从识记到问题解决到创造。

三、借助数据透视,探秘过程之全景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建构的复杂生态系统。如何打开课堂教学的“黑箱”,让教和学可见?一些教育较为先进的区域提出的“课堂观察”给一线教育者很多启发。对学习问题的设计、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学生协作学习、课堂互动、教师行走路线、课堂话语等方面的观察、分析,对促进教师从经验教学走向精准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这需要多位观察者共同合作、细致观察、认真分析才能达成。

教师智慧教,学生个性学,需要大数据在智能感知环境中,全面、科学、系统地采集教与学数据,动态分析所有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及时调控教与学活动,以提升教师在学生全景学习过程中的领航力、过程评估力、发展交流力、资源驾驭力。

作为中央电化教育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积极推进智能研修平台应用实践,通过基于量表评分的教师能力矩阵分析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客观反映出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行为占比,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做到从“经验教学”走向“精准教、高效学”。

全景学习,回应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通过拓宽学习场域,让学生学习回归真实场景;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结构化学习学科知识;借助新技术透视教学过程,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让学习过程达到全员参与、全面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努力使课堂呈现出开放、灵动、融通的样态,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的目的。这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追求。

猜你喜欢
全景跨学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全景搜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