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饵休粮历史沿革及养生思想探骊

2023-12-13 21:19宋鑫祝青蒋力生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辟谷长生功效

宋鑫 祝青 蒋力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服饵休粮指通过服用食物或药物达到不饥饿的休粮方式,操作简单且利于传播,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但当前广大学者多围绕休粮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进行研究,而对我国传统服饵休粮的历史沿革既缺乏系统的历史文献梳理,且对其经验的总结与挖掘亦不够充分,其蕴含的养生学意义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1 服饵休粮概念

服,《说文解字》曰:“用也”,是运用、使用的意思,在《古代汉语字典》里,服有吞服之意,包括服食、服药等。饵,《说文解字》曰:“粉饼”,在《古代汉语字典》里,饵有药饵和一切食物的含义。《药性赋》言:“松脂……道家服饵,轻身延年。”[1]《备急千金要方·养性·服食法第六》曰:“服饵大法必先去三虫……次服草药……次服木药……次服石药,依此次第乃得遂其药性庶事安稳可以延龄矣。”[2]《世医得效方·服食法》言:“不信黄精之益寿,但识五谷之疗饥,不知百药之济命,但解施泄以生育,不知固秘以颐养,故有服饵方。”[3]331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服饵是古人延年益寿、颐养天年、长生不老的一种炼养方法。休,《说文解字》曰:“息止也”,即停止的意思。粮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穀也”,泛指五谷类粮食。《抱朴子内篇·对俗》载:“吾今知仙之可得也,吾能休粮不食也。”[4]1048《云笈七签·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休粮诀》曰:“凡欲休粮,但依前勤修,三年之后,正气流通,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5]而休粮也称“辟谷”“绝粒”“绝谷”“却粒”“却谷”“不食五谷”“断谷”等,即完全不食用食物,与断食、禁食、绝食等含义相近。

黄永锋[6]认为休粮(辟谷)是一种不食五谷以求长生的方法,休粮也并非绝食,而是一种特殊的服食法门。薛中华博士[7]对休粮(辟谷)的概念也做过总结,他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休粮(辟谷)是节制五谷或食用其他东西代替五谷,即节谷和代谷,或节食和代食,从节制饮食的角度出发,目前风靡全球的断食(禁食)疗法也可纳入休粮的范畴。孙文等[8]认为休粮(辟谷)是通过导引和/或服饵的方法达到不摄入日常食物的状态,包括了“导引和/或服饵”和“禁食”两部分。综上,笔者认为服饵休粮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药物达到不饥饿的目的,并籍此延年益寿、却病疗疾、抗饥救荒的一种休粮方式,其既是一种道教徒为追求长生不老而开创的特殊炼养法门,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且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养生实践方法。

2 服饵休粮历史沿革与特点

服饵休粮是养生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以时代为序,择典型古籍文献,梳理服饵休粮的流变,总结不同阶段服饵休粮的特点。服饵休粮滥觞于汉代,休粮方皆为单方,休粮的操作方法有了简单的模型,服饵休粮的目的主要在于抗饥饱腹。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其服食的目的与长生成仙密切相关,休粮方组方出现多味药物相互配伍,休粮药物也逐渐丰富。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服饵休粮较为成熟,有完善的休粮操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药物组成、制备方法、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注意事项、复食药物、复食方法都有详尽说明。宋、金、元时服饵休粮方法已相当成熟稳定,并出现了大量的服饵休粮相关文献,文献数量和休粮方药的数量都远远超越以前。明清时期服饵休粮方除强调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外,其发展几乎停滞,多以传承及归纳前人经验为主,发展较少。

2.1 汉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服饵休粮历史悠久,作为特殊的养生实践方法,服饵休粮具体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未考证,但据文献记载,服饵休粮在汉代就已出现。两汉时期政治腐败、粮食匮乏,服饵休粮多以单味药为主,其最主要目的在于抵抗饥荒、饱腹的基本诉求及追求轻身延年、长生不死的美好愿望。《神农本草经》言:“赤丹……能作水,炼澒丹,与消石服之……古人云久服轻身延年者,谓当避谷,绝人道,或服数十年,乃效耳。”[9]在医学和道家典籍中,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服饵休粮记录。但具体的制备方法、服用方法等并未详细描述。

2.2 魏晋南北朝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政权频繁更迭,服饵休粮的理论和具体实践方法也出现了变革与发展,服饵休粮的目的与长生成仙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家认为服饵休粮具有去三尸、杀伏尸、疗疾却病的功效。道医家葛洪认为断谷不能独令人长生,其在《抱朴子内篇》倡导将服饵、导引、行气、房中等各类养生方法融会贯通,集于一体,形成全面系统的养生体系。《抱朴子内篇·杂应》曰:“断谷人止可息肴粮之费,不能独令人长生也。”[4]1229而其在《抱朴子内篇·仙药》卷十一载:“真珠径一寸以上可服……服之绝谷,服之则不死而长生。”[4]1168体现了抱朴子通过服饵休粮以追求长生不老为终极目标的认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还介绍了休粮后的复食方法,如“欲还食谷者,当服葵子汤下石子,乃可食耳”。著名道医陶弘景则直接肯定了休粮对长生的积极作用,他认为“不食者不死而神,直任喘息而无思虑”。其撰写的《本草经集注》提到的休粮药食不仅详细记载其功效主治,对性味产地、制作方法等均有论述,且休粮方的组成不再仅是单味药,而是几味药食相互组合搭配。如《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曰:“茯苓,味甘,平,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作丸散者,皆先煮之两三沸,乃切,曝干。”[10]此时的休粮药物种类丰富,新增了粮食果蔬类食物如秫米、小麦、粳米、黍米、大豆、枣脯等,玉石类药物出现了以白石子、合玉石作为休粮药物的记录。

2.3 隋唐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隋唐期间,服饵休粮方法已趋于成熟。此时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服饵休粮流程,《太清经断谷法》《千金翼方》《新修本草》等著作中对休粮方的药物组成、制备方法、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注意事项、复食药物、复食方法等都有详尽的论述。休粮方的药味也增至十几味之多,休粮药物出现了铅等重金属物质,可能与人们崇尚以炼制及食用丹药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有关。如隋唐时期的《太清经断谷法》辑录休粮方30 余首,为服饵休粮之大成者。此书首次用盐作为休粮方的辅料,书中对于药物剂量、制备方法、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复食方法皆一一备载。

此外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三辟谷载入几十种休粮方,其中松脂为该书最常用的休粮药物,且详细介绍了休粮方药的产地、功效、制备方法、服用方法、复食方法。该书休粮方的组成也出现了药物增多的趋势,以济神丸方为代表,由11 味药物组成。《新修本草》对休粮药物的性味、产地、性状、功效、别名等亦皆有描述。如“玉泉,味甘,平,无毒……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轻身延年”[11]。

2.4 宋金元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宋代服饵休粮方法已经相当成熟稳定,不仅方药数量大增,且方药剂型丰富,有关服饵休粮的著作也增多至28 本,既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等本草类书籍,又有《十便良方》《太平圣惠方》《世医得效方》等方书,还有《养生类纂》《云笈七签》等养生类著作。如《太平圣惠方》集录休粮方共26 个,该书不仅详细介绍了休粮方的制备方法、功效、服用方法、复食方法、注意事项,且在休粮方的命名上喜用“神仙”二字,如神仙服茯苓法方、神仙服芍药绝谷方、神仙辟谷驻颜秘妙方等,充分体现了其对长生成仙、延年益寿的美好追求。《养生类纂》记录了多种休粮方药,但多为单味药,如:松脂、松子、松叶、桃胶、杏仁、珍珠等,作者认为单味药可达到药专力精的作用。此外《证类本草》收录的休粮方亦多达20 余个,除一个方由胡麻、大豆、枣3 味药组成外,其余均为单方,书中对药物的性味、别名、采收季节、炮制方法、服用时间、主治功效皆一一备述。《世医得效方》亦收录有休粮方,述其有长生不老、延年身轻的功效。如“服乌麻法……久服百病不生,常服延年不老”[3]332,“黄精膏方……绝谷食之,不饥渴,长生不老”[3]332,“茯苓膏方……欲绝谷顿服取饱,即得轻身明目不老”[3]333。

2.5 明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明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医药学发展也进入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方书、本草、养生著作等医药书籍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越了前代。涉及服饵休粮的文献著作多达34 本,在服饵休粮方法方面,在继承前人经典的基础上,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总结。此时期涉及服饵休粮的主要医学著作有《本草纲目》《本草原始》《福寿丹书》《神农本草经会通》《寿世保元》《卫生易简方》《遵生八笺》等。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休粮方的制备方法、主治功效、服用方法等有详细论述,书中载:“猩猩……肉,气味甘咸,温,无毒,主治食之不昧,不饥,令人善走,穷年无厌,可以辟谷。”[12]2313但同时对妄图长生成仙而服食丹石成风现象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驳斥。

《福寿丹书》三福服食篇记录了大量的食疗食养方,方名中多出现“辟谷”一词,如:辟谷四仙方、辟谷茯苓饼等。指出休粮方不仅能养生防病,还能救荒。在制备方法和保存上也极为特殊,如《福寿丹书》三福服食篇所载“防俭饼”,以栗子、红枣、胡桃、柿饼四果去核皮,于碓内一处捣烂,揉匀捻作厚饼,晒干收之,以防荒俭之用[13]。为在饥荒中求得生存,将积累的食物反复晾晒后砌成围墙。此外,《寿世保元》专门介绍了服饵休粮以避饥的方法,休粮药物、制备方法、复食方法都有详细论述。《遵生八笺》收录的休粮方则强调了注意事项、饮食禁忌,如“不可食肉,大忌也。食品大忌有八……古书云:皆不可食之,若食之者,生百疾也”[14]。

2.6 清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清代涉及服饵休粮的文献亦颇为丰富,各类医家典籍近30 本,但载录服饵休粮方的数量不多,服饵休粮方法多承袭前人。此时期涉及服饵休粮的医学著作主要有《本草洞诠》《惠直堂经验方》《潜斋医话》《行军方便便方》等。清代《本草洞诠》载有休粮作用的药物主要引用自《古今医统大全》《抱朴子》《王氏农书》,只简要介绍了服饵休粮药物的性味、功效、辨伪、禁忌等。《惠直堂经验方》救荒门篇辑录的休粮方,每方均冠以方名,休粮药物除贯众、天门冬、熟地黄为药物,其余均为食物或药食同源类药物。而被称为“医话中之翘楚”的《潜斋医话》仅载有休粮方5 个,但所选药物皆“价廉物易,诸无所忌,别无所损,既平淡又神妙”[15],此外《行军方便便方》辑录休粮方11 个,在药物选择上择“易熟易携带”之品,如诸葛干粮方、李卫公行军辟谷方皆以抗饥为其特点,兼具持久性。

3 服饵休粮与中医养生学

3.1 服饵休粮的养生功效

延年益寿是古代服饵休粮的直接现实目的,服饵休粮方之所以能益寿延年,与其所用药食具有滋阴厚味、补中益气等功效及特性息息相关[16]。常用休粮药如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门冬、枣、黄精、黑豆、大豆等含有丰富的脂类或蛋白,可滋润脏腑、化生气血,并且脂类和蛋白质热量较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持久的营养与能量。蜂蜜、枣、甘草、人参等有补气作用,可达到“气足不思食”的状态。休粮方多加工成丸、散、饼等固体剂型,并多用蒸、晒等炮制方法,使得方药进入人体后能够长时间停留,并缓慢发挥药效,以达长久滋养之功。其服饵休粮药物的配伍及剂型亦丰富多样,常用的休粮药食以食物或药食同源类药物为主,如茯苓、芝麻、蜂蜜、枣、黑豆、黄精等药食同源之物,对现代临床医学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肥胖、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具有重要预防及临床治疗意义。

长生成仙是道家服饵休粮的主要追求目标,亦是道教徒实现长生久视、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重要炼养手段,道教医家认为人体有三虫,三虫依赖谷气而生,倘若人不食五谷,三虫便无法生存,人就可以长生。汉代王充《论衡》言:“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许多休粮方的命名就用“长生不老”“延年”“神仙”等字,如“长生不老辟谷丹”“辟谷延年千岁方”“神仙凝雪膏方”等。休粮古籍文献中对服饵休粮方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功效也有诸多记载,如《本草纲目》说:“苍术……异术言术者山之精也,服之令人长生辟谷,致神仙,故有山精、仙术之号。”[12]596《寿世保元》称久服长生不老辟谷丹可“阴滓俱尽,长生不死”,《遵生八笺》称服用松子可“夜视目明,长年不老”。但尽管诸多休粮文献描述了服饵休粮有长生成仙的功效,但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摆脱死亡的宿命。然而古人超越自然生命的意志和追求生命不朽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弘扬,正是这种排除万难、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充实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其在探索过程中留下的关于服饵休粮的宝贵经验,也被视为人类生命探索的积极成果,若对实践中产生的确实有效的服饵休粮方加以开发利用,可为现代开发延年益寿的保健品提供借鉴[17]。

治疗疾病是服饵休粮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其作为本草和方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服饵休粮文献中记载了诸多可治疗各种疾病的服饵休粮方,包括内科疾病:痹证、咳嗽、泄痢;外科疾病:痈疽、恶疮;妇科疾病:乳少、堕胎;皮肤科疾病:白秃、疥瘙;五官科疾病:耳聋等。如以松脂、琼玉膏、乳香等治疗痈疽;以贝母、麦门冬、琼玉膏治疗咳嗽,《本草纲目》载:“贝母味辛,平,无毒。疗腹中结实……咳嗽上气,止烦热渴……服之不饥断谷。”[12]657其将贝母用于咳嗽的治疗至今仍广为沿用,除涉及诸多常见病症外,还载录了诸多具有预防和治疗功效并举、药食两用的方药,且剂型丰富多样,如枸杞酒方(枸杞根、干地黄、桂心、干姜、商陆根、泽泻、椒)有“万病皆愈、瘢痕灭,恶疾人,服之即愈”的效果,杏仁酥(杏仁、蜜)可主万病、除诸风虚劳,养元辟谷丹(牛肉、莲肉、芡实、山药、粳米、薏苡仁、白茯苓、白术、白扁豆、人参、小茴香、干姜、砂仁、川椒、青盐、甘草、乌梅肉)可“安五脏、消百病”。这些服饵休粮方对于疗效的描述虽有模糊及夸大的成分,但其对现代养生保健及临床疾病的治疗,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积极研究探索,并择其善者,而开发利用。

3.2 服饵休粮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黄帝内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千金要方·养性序》言:“食不可过饱……饱食过多则结积聚。”[2]379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要健康长寿,须做到饮食有节。《养性延年录》亦主张“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18],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过度饮食会诱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休粮疗法可促进健康、延缓衰老、减少疾病[19-21]。尽管诸多研究证明休粮对健康有益,然而,当代休粮疗法由于能量摄入不足,常常导致饥饿、怕冷、乏力等不适症状,以至于用户难以坚持,使休粮疗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服饵休粮法历经千百年来的实践,有完整的服用方法、复食方法等操作流程,休粮方可饱腹抗饥、轻身益气,能减少休粮过程中出现的饥饿感、乏力等不适,若现代休粮疗法能合理吸收服饵休粮法中的宝贵经验与优点,对提高休粮疗效、休粮过程的安全性及休粮者的体验感、依从性,均大有裨益,可进一步促进现代休粮法的推广与应用。

4 结论

服饵休粮是古代众多道医家、中医家、养生学家经过千百年来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积极探索留下的宝贵经验,为人类延年益寿、却病疗疾提供了借鉴。一方面服饵休粮法可为开展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其少食不饥的特点有助于解决单纯限制饮食中难以克服的饥饿难忍的难题,从而提高现代休粮疗法的依从性,使现代休粮疗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同时服饵休粮方亦是本草和方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具有明确的治病却疾功效,其组方和配伍规律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虽然休粮方无法实现文献中记载的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等奇妙无比的目的,但其中不乏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良方,亦可为人类开发益寿延年的现代养生保健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辟谷长生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服饵辟谷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的干预研究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像马云那样辟谷,有用吗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Application of real space Kerker method in simulating gate-all-around nanowire transistors with realistic discrete dopants∗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辟谷”能治便秘吗?
我的长生天 我的厚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