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分析

2023-12-13 15:01罗婕林书怡杨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0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医学期刊

罗婕 林书怡 杨彬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1)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充实完善不仅可以增加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和开放性,更可以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各类文献资源的共享与互联,从而提升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读者满意度。(2)医学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依据需求采购全面的文献资源,并通过同行评议、论文检索等方式,为师生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学术支持,以促进医学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因此,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必须要加强的重要事项。只有不断提升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满足医学教学和科研的需求,真正助推医学行业的进步,并促进自由贸易港的发展。但相关研究表示,现阶段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及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有待完善与调整[1]。本研究围绕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进行分析,通过了解现状困境,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海南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共有16 个中外文资料库,186 万多册各类文献资料,包括160 万册的中外文纸质资料,26 多万册的中文电子书和1 023 册的外文电子书。2023 年4—6 月对150 名海南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学生100 名,教师50 名均完成调查。其中男性83 名,女性67 名,年龄19 ~43 岁,平均(28.67±3.44)岁。学生为随机选取2022 级50 名,2023 级50 名,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选取教师为在调查期间无人员变动。

1.2 方法

为了更好地认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状况,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图书馆的成本,于2023 年4—6 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50 份有效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海南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设计,内容包括资源的更新、种类、数量及借阅现状调查,均为选择题,由被调查者根据真实情况填写。然后对填写内容进行统计,评价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包括资源的更新、种类、数量及借阅现状,反映馆藏的更新与多样性、资源使用情况、文献资源使用情况,主要根据问卷调查填写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如在馆藏的更新与多样性方面,主要调查被调查者学校图书馆每年新进图书的数量、种类;在资源使用情况方面,主要调查海南医学高职院校教职工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频率;在文献资源使用情况方面,主要调查被调查者文献资源阅读频率,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图书资源的使用和阅读频率,频率=阅读或使用次数/总次数×100%。阅读和使用区分方法:在问卷调查表中单独设计一个问题,如“图书资源的用途”,让被调查者在“仅阅读”“使用和阅读”两个选项中进行选择,若选择“使用和阅读”,即计算使用频率,选择“仅阅读”,计算阅读频率。

1.4 计算方法

纸质书籍借阅率=问卷调查显示借阅纸质书量/调查总量。

电子书借阅率=问卷调查显示借阅电子书量/调查总量。

2 结果

2.1 关于馆藏的更新与多样性

1/3 的调查者表示,图书馆每年新进图书的数量、种类不够丰富。首先针对学术类图书,占比仅为22.7%(34/150),偏低;外文图书占比仅为8.7%(13/150),同样存在偏低问题;作为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电子书占比只有14.7%(22/150),难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

2.2 关于纸质书籍、电子书借阅情况

150 份问卷调查中131 份(87.3%)表示更习惯借阅纸质书籍,18 份(12.0%)表示习惯借阅电子书,其中114份(76.0%)表示电子书在手机上注册、填写资料较为复杂,33 份(22.0%)调查问卷中表示纸质书籍阅读过程更加专注,3 份(2.0%)问卷调查未表明具体原因。

2.3 关于资源的使用情况

调查表中让选择使用率最高的两种资源类型,结果显示使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1)纸质学术类图书占比为66.0%(99/150),包括中文数据库46.7%(70/150),外文数据库19.3%(29/150)。(2)考试试题库占比为28.0%(42/150),包括电子题库22.0%(33/150),纸本题库6.0%(9/150)。(3)电子学术类图书占比为5.3%(8/150)。其中针对纸质书籍资源类型,调查者所借阅的纸质书籍种类主要集中在社科类书籍(51.3%,77/150),然后是专业类书籍(34.7%,52/150)、工具类书籍(14.0%,21/150)。

2.4 关于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况

文献资源阅读频率最高的是社科类,占比为63.3%(95/150);学术专业类,占比为57.3%(86/150);知识扩展类,占比为44.0%(66/150)。期刊论文数据库(70.0%,105/150)和学位论文数据库(58.7%,88/150)是使用率最高的电子资源类型,而学习考试类(42.7%,64/150)和电子书(41.3%,62/150)也是读者比较经常使用的类型。利用电子资源的频度:每个月至少1 次的读者占比为79.3%(119/150),每个月1 ~2 次的读者占比为15.3%(23/150),每个星期1 ~2 次的读者占比为43.3%(65/150),每天1 ~2 次的读者占比为20.0%(30/150)。未阅读外文书籍和未阅读中文书籍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3.3%(20/150)和12.0%(18/150)。中文资料库中,读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 种为CNKI、万方、维普。“汇雅电子书”使用率最低,为18.0%(27/150),“软件通”使用率为19.3%(29/150),“人大复印”使用率高达18.7%(28/150)。国外文献数据库中,读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为《EBSCO》;使用率较低的是e 线图情,未使用的读者占70.7%(106/150)。

3 讨论

3.1 数字化建设滞后

本研究中,问卷调查显示87.3%(131/150)读者借阅纸质书籍。而电子文献资源总共仅有12.0%(18/150)的读者借阅电子书,可以看出学生更愿意借阅纸质书籍,可能与日常习惯有关。在对于电子文献资源的使用评价中,76.0%(114/150)的读者认为其使用较为麻烦,需要在手机上注册、填写资料,因此使用频率不高,22.0%(33/150)的读者认为原因是阅读纸质书籍更能使人专注,剩余2.0%(3/150)的读者认为是其他原因。该项结果间接表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落后,数字化资料较少。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资源不够完善。一些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未能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优势,数字资料的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这可能会影响到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2]。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联系,作为以医学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专业型的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前沿知识有助于掌握先进的医学技术,无论是学术型医护人员还是临床医护人员,均需要在学习和后续工作中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医学技术应用现状,丰富自身知识库。如果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不了解国内外应用现状,完全不查文献,则不是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即使有创新想法,也只能是闭门造车,难以用于实践。因此,学会阅读文献且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医学生必要的一门技能。本次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存在数字资源不够完善问题,而当前正处于数字化时代,数字资源不完善将导致学生无法阅读到更大范围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查找和阅读有限,阻碍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2)服务不够便捷。有些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还比较粗糙,如网站界面复杂、访问速度慢、检索功能不够完善等。这会导致用户在使用数字化资源时感到不便,增加学习和研究的难度。在上述问卷调查中,76.0%的读者不使用电子文献资源的根本原因为使用程序复杂,提示服务不便捷是阻碍数字化资源使用的主要问题。(3)数字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数字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存在一定的重叠、互相独立的情况[3]。最显著的情况为图书馆没有将内部信息与数字化系统进行整合和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在电脑上查找文献资料时,出现查找不到或查找错误的情况,再次增加不便,让其更愿意借用纸质文献资料。

3.2 图书采购和文献资源订阅不够多元化

由于医药卫生学科的专业性和细分性,相较于其他学科,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文献资源订阅和图书采购应该更加精细和多元化[4]。但实际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术类图书占比只有22.7%,外文图书占比8.7%。说明一些高职院校的文献资源订阅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广度。具体而言,以下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文献资源订阅不够多元化的表现:(1)重复性高。一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采购存在重复性较高的情况,同一领域的书籍和数据库被重复采购,导致采购预算的浪费,并且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使用效果和学术研究质量[5]。在实际采购文献资料过程中,部分医学高职院校将主要专业放在第一位,对冷门专业不重视。医学热门专业包括护理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学等,因此采购大量该专业的相关资料与书籍,并没有及时更新资料库,导致图书馆中存在大量过时的文献资料,实际参考价值不大。对于法医学、精神医学、中医学等比较冷门的医学专业不重视,采购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2)更新滞后。一些高职院校的文献资源订阅更新较慢,在新兴领域的书籍和数据库采购比较欠缺,无法满足学生和教职工对最新技术和知识的需求[6]。医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科学性、实践性强,需要求学生将具体的知识真实运用在临床中,而不是单纯做一个学者。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多参与临床工作,较少成为学术型医生,文献资料的更新滞后不利于对方及时了解临床技能应用情况。(3)缺乏多样性。一些高职院校的文献资源订阅相对单一,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多样性,在其他领域的书籍和数据库采购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和学习需求。

3.3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资源建设的对策

3.3.1 加强数字化服务建设

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建设,改善数字化资源和服务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对于提高学校图书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体现高效性与互联性,与时代发展同步前进,形成智慧图书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巧妙运用在图书馆后台服务与对外服务中,面对学生或教职工,提供最便捷的借阅、还取等服务,节约时间,提高读者满意度。借助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对图书馆工作进行改进与优化,让图书馆中的各类文献资料和其他资源均能够被有效利用,真正实现图书馆成立之初的目标,降低容错率。在智慧图书馆的背景下,大量使用通信技术,利用网络渠道宣传图书馆,在校内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图书馆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将图书馆作为媒介,增加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对方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形成严密的智慧网络,将数字化服务渗透到图书馆各个管理中,促使从传统的图书馆转变为智慧型图书馆,以下是具体建议:(1)建立全面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开发一个以数字化为主要特点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包括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期刊、在线阅读、知识检索等模块,使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所需信息[8]。如可在一楼大厅或图书馆进门左右侧设置智能系统平台,读者可根据需要快速在系统中定位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或图书,快速完成借书,或通过智能系统平台完成还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2)完善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加强采编工作,增加数字化资源的品质和数量,包括数字图书、数字化期刊、图片库、视频教程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读者的需求[9]。(3)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自助服务。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如APP、自助借还机、自助查询终端等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自助服务,方便读者进行文献检索、预约借阅、自主还书等操作[10]。(4)拓展数字化服务渠道与方式。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加强线上服务,建立数字资源远程访问系统,如VPN、IP 认证等方式,方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学术文献资源[11-12]。(5)注重数字化服务的推广和宣传。通过网站宣传、微信公众号、海报展示、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数字化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这些数字化服务,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满意度[13-14]。

3.3.2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推广并扩大医学期刊订阅范围和数量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推广并扩大医学期刊订阅范围和数量,是提高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资源质量的重要对策之一。具体而言,以下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推广并扩大医学期刊订阅范围和数量的优势和举措:(1)拓宽采购渠道和资源范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可以借助出版商的品牌和渠道优势,通过采购、合作或交流等方式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医学期刊资源,扩大学校馆藏范围和内容,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学术研究支持[15]。(2)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可以提供更全面、专业和先进的医学期刊和外文文献资源,有利于引领医学专业前沿技术和新兴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16-17]。(3)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可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增强与海外学者和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机会,推动医学专业向全球领先水平的发展[18-19]。基于医学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与生物医学期刊杂志社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促进学生与教师发表期刊论文,增加学术产出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帮助校内学生和教职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现状,丰富知识储备。

在实施这一对策时,建议高职院校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的联系和合作,开拓多种合作方式,如采购、订阅、网络访问、资源共享等,以满足学生和教师对医药卫生类期刊资源的需求[20]。(2)制订详细的采购计划和标准,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重点采购和订阅国内外知名期刊和专业数据库,注重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的订阅,确保馆藏资源的质量和代表性[21]。在采购前,对图书馆现有期刊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明确不足之处,主要围绕所缺少的期刊资源展开采购,避免采购大量重复性、无实际运用价值的文献资料。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校内学生与教师的文献资源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合理采购各类图书。(3)加强期刊服务与管理,建立健全的期刊利用和管理机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加强期刊资源统计、整理和评估,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及时阅读不断变化的医学文献是保障医疗质量的关键,有助于医学生始终保持在专业领域前沿。对于医学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还未参与临床工作,但是即将参与临床工作,养成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毕业后顺利参与临床工作,且提高专业技能掌握水平。但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文献数量、种类不丰富及数字化建设滞后,严重阻碍学生及时了解前沿的医学信息,文献资源获取便捷性较低。对此,提出针对性对策,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在APP、自助借还机等数字化设备的帮助下,实现智慧型图书馆,体现数字化理念。针对文献数量、种类不丰富问题,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出版商合作,利用医学高职院校优势,与期刊出版商、杂志社展开深入、长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一方面扩大文献资源采购渠道,采购多种类型的期刊文献,另一方面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医学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期刊问答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