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化家校共育品牌提升小学德育效果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和润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3-12-18 13:43王丹坤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26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园

王丹坤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家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学校则是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摇篮。当下,我们正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学校需根据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举办家长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结合,齐抓共管共育新人的良好局面。这样的良好局面并非唾手可得的,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其中家庭与学校又是两个重要的因素,且学校在家校共育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只有学校作出主动努力,家校共育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采用怎样的思路来促进家校共育,从而奠定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仅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反映着学校的基础文化。一所学校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积淀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当一所学校真正将德育放在首位的时候,家校共育也就开始萌芽。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了和润德育的思路,这为家校共育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润德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其强调和合教育,追求和合文化,绽放着家长学校等家校共育的载体[1]。和合教育人传承历史,勇于超越,秉承和合文化,把握和合精髓,创造性地开办家长学校——“和心家园”,校本性地实施家校合作——“和润德育”,合力育人促德育水平提升,家校沟通谋学校德育发展,做大做强学校德育品牌,继往开来坚持立德树人:

一、夯实基础,抓好家长学校组织建设

家长学校是规范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组织机构。学校秉承“机制和合、夯实基础”的基本理念,建好家长学校——“和心家园”,重点实施“三大机制”,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上下联动机制

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校长挂帅的“和心家园”家长学校四个工作组:领导组、调查组、工作组、科研组。历任学校领导对家庭教育都有着充分而明晰的认识,他们对家长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始终致力于提高家长的素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格工作。通过家长学校的有效连接,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融洽,教育更加科学,大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发展。

(二)建章立卡机制

在上述组织机构的指导下,学校还建立了由校长为主任、学校领导班子为委员的示范家长学校工作委员会,分工落实,职责明确。同时还制定并完善了《“和心家园”家长学校管理条例》《“和心家园”家长学校例会制度》《“和心家园”家长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心家园”家长学校评比表彰奖励制度》《“和心家园”家长学校优秀学员建卡标准》等各项制度,让家长学校工作能按部就班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顺利开展。

(三)创建学习机制

由于学校地处乡镇,面对的家长群大都是农村人,并且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隔代亲的祖辈家长”,因而家庭教育的质量堪忧。为了让全体教师和家长都来了解“家长学校”的目标、内涵、策略和意义等。学校校长室利用校务工作会议、全体教职工大会、班主任工作会议、家长例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家学习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有关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多样的学习,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和心家园”家长学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同时也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家长学校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在每次学习中,实施点名签到制度,对没有准时参加活动的家长,由班主任联系补课,从而确保家长学校工作扎实有效地稳步开展。

这三项机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上下联动机制保证了家长学校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学校层面所作出的关于家长学校建设以及家校共育的理念,能够在上下联动机制的保障之下落到实处,同时这也为整个学校抓好家长学校组织建设提供制度基础;建章立法机制是面向学生的,其在上下联动机制的保障之下形成了相关的保障性制度,这些制度可以让学生尤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沐浴在家校沟通的良好环境中,这又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机制奠定坚实基础。说到底,上下联动机制以及建章立卡机制最终都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这两个机制的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使得学生的学习拥有了良好的机制保障,从而也就让整个家长学校能够真正做到组织严密,落实有力。

二、畅通渠道,加强家长学校阵地建设

学校秉承“阵地和合、畅通渠道”的基本理念,因地制宜,本着“以点带面”的原则,主要围绕“四个一”,务实加强“和心家园”家长学校的阵地建设。

(一)加强联系,成立“一站”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搭建家校互动的沟通平台,进一步让家委会参与到学校活动及发展建设中来,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达成共识,以期达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良好愿景,学校成立了“和心驿站”家委会,并且每个学期都会召开工作例会。通过沟通,不仅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也给家长打造了一个参与学校管理、更快提升自我、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互助互通平台。

(二)做好宣传,开辟“一栏”

学校通过校园网站、童心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做好宣传,与学生家长互通有无。校园网上专门开辟“和心家园”专栏,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和心驿站”专题,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为学校解决不必要的纠纷和困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公众号平台每月还推出一期“家庭教育微课堂”栏目,为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作了理论性的指导。

(三)提供平台,建好“一室”

学校把德育室、心理咨询室、报告厅作为家长学校的活动基地,同时开放学校图书室和教工阅览室,并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示范户提供学校图书室的部分书籍,供家长借鉴学习,学校的计算机房也向学习型家庭开放,让家长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提供资源共享和及时交流的平台。

(四)寻找方法,研究“一题”

学校注重对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以和合文化为依托,申报的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和合文化视角下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实践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家长亲密合作,寻找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阶段又成功申报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和润’德育视野下家校合作共建的实践研究”,课题试图用科研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学生家长,真正形成家校合力。

家长学校阵地建设要从纸面上落实到实际当中,离不开有效的渠道作为支撑[2]。学校通过积极动员家长形成家委会,并且努力做到不让家委会流于形式,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来保证家委会的顺利运行,这就让家校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常态,从而有机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考虑到学校与家长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空间距离,因此“和心家园”与“和心驿站”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借助于现代技术和网络支撑的交流与沟通工具,能够让家长和学校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客观交流空间,也就是心理咨询室,等等,就可以成为学校与家庭拉近空间距离的友好载体。所有这些努力最终都演绎为全校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方向,即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互通共融,推进家长学校活动建设

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许多家长憧憬着成功,但是能够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些教育方法,却是少之又少。为了使家长们比较全面地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学校秉承“力量和合、互通共融”的基本理念,采用针对性强、丰富多彩、有效实用的办法,坚持开展家庭教育“七大活动”。

(一)家教讲座进校园,受益匪浅收获多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普及家教知识,学校先后多次邀请市关工委领导和专家为学生和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家教讲座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普遍欢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都要瞄准自身教育的不足,取长补短,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奖项评比促提高,点滴经验细交流

家长学校每年都要开展“教导有方好家长”评选活动,向家长颁发“最美家庭”荣誉证书。活动中,优秀家长向其他家长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研究家庭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对家长点滴的、零散的教子经验进行规整,使其系统化、理论化,逐渐减少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家长们科学教子的水平,更好地做好家长教育工作,达到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

(三)小小信儿作用大,家校沟通全靠它

学校每逢开学、放假都要通过“给学生家长一封信”的活动,倡议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将家长的反馈意见带到学校,便于学校能及时地汇总信息,完善今后的工作。

(四)共话教育面对面,同育新苗手拉手

学校定期召开“和心驿站”家委会工作例会。在例会上,家长们聆听报告,了解学校管理;学校组织健全机构,构筑工作堡垒;家委会成员现场互动,密切家校联系。家委会成员在例会上也本着“加强沟通,促进发展”的心愿畅所欲言,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就自己当前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家校携手助成长,合力同筑绘明天

学校一年一度的家长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校长电视讲话、班级主题报告、学生家长分享、学生代表发言、教育问卷调查……家长们把握难得契机,了解学校办学情况,了解教师教育情况,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校沟通联手,共建和谐教育。

(六)家长志愿进课堂,精彩纷呈齐亮相

全校各班班班开展、人人参与“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进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饮食健康指导,有学科知识学习,有手工制作呈现……因为家长志愿者的热情参与,让学生在不一样的课堂里收获良多,真可谓:家长志愿进课堂,精彩纷呈齐亮相;和乐学子收获多,和实课程显风采。

(七)和乐校园活动多,家长朋友共参与

校园体育节、校园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校园跳蚤节等丰富多样的校本特色活动中,都有家长们的智慧付出,都有家长们的参与身影。家长们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身的专业和特长,传授给孩子们很多的经验,活动也因为有了家长们的参与变得更加有声有色,精彩纷呈。这些活动中,让作为孩子的父母亲,担任起教师的角色,真正体现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学校努力的过程当中,坚定认为活动是最好的家校联系载体。相对于日常的学习活动而言,指向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其超越了一般的文化学习与成绩层面,指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瞄准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需要,融合了家长与学校对学生的共同期待。因此这些活动如果真正得到落实,就能够发挥超乎想象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上述互通共融机制,能够为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行提供多角度的选择,家长纷纷反映这样的活动是真实的,是值得参与的。这也就意味着学校的努力没有流于形式,也意味着家长对家校共育活动的认同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当中,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会向学生问计,积极采纳学生的观点与创意,或者是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法来总结学生的思路,以为活动的设计提供更接地气的措施。

四、因校制宜,共创家长学校的多元建设

家校互沟通,教育连万家,家家助教育,造福千万家。学生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3]。下阶段,学校将秉承“目标和合,成长快乐”的基本理念,围绕家长学校的多元建设,着力关注三大工作:

(一)定位更具品位的目标

新的时期,学校抱定“让希望在绿色的田野上放飞,让生命在希望的田野上拔节”的宗旨,着力培育富有校本特色、时代气息的“和乐”学子。“和乐”学子的具体内涵包括——和雅,这是和小修养;和睦,这是和小品格;乐学,这是和小精神;快乐,这是和小风尚。我们将借力“和心家园”教育阵地,推进“和润德育”系统工程,让和小可爱的校园,能够成为孩子们美丽的花园、成长的乐园、精神的伊甸园。

(二)建设更有内涵的阵地

学校定期开辟的“和合讲堂”,有其鲜明的宗旨——展风采,发出和小好声音;聚合力,传递教育正能量。学校依托“和合讲堂”,有机引入学生家长资源,尝试开辟“和合讲堂·家长论坛”这一阵地,充分发挥“和合讲堂·家长论坛”的积极作用,力求组织上更系统严谨,内容上更丰富多彩,形式上更生动有趣,以此吸引更多的家长来论坛畅所欲言,互通有无。

(三)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

学校将增设家长开放日、亲子沟通日等多种活动,给予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和畅的渠道,家校双方及时交流情况,家长在活动中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也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中肯意见,并认真采纳有利建议,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

家长学校的创建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指向家校共育的活动设计当中应当融入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创意,这样才能保证家长学校的多元性,才能保证相关活动的普适性,也才能最终保证家长学校能够收获指向学生成长的真实果实。

总之,“和心家园”生合力,“和润德育”谋发展。学校将以喜获“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这一崭新的荣誉为全新的起点,充分发掘并积极利用家长学校的教育力量,沿着植德育人的康庄大道,步履坚实,行走从容。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园
家校距离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