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赋能校园数字化管理的思考

2023-12-18 13:43罗锦萍甘肃省甘南州电教馆
教书育人 2023年26期
关键词:数智数字化校园

罗锦萍 (甘肃省甘南州电教馆)

北京大学“知本财团”课题组2015 年发表的《思索引擎课题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数智化”的概念,用来阐释“数字智商”(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其对数智化概念的最初界定是智慧数字化和数字智慧化的合成。这个界定包括下列层面:首先是“数字智慧化”,等同于云计算的“算法”,也就是将人的智慧加入大数据之中,使数据能够实现增进增值,大数据自身的效用得以提升;其次是“智慧数字化”,也就是采取数字技术管理人的智慧,等同于将“人工”提升到“智能”的水平,使人摆脱繁杂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再次是将上述两个过程相互结合,使人机之间进行深度对话,机器能够将人的某些逻辑继承下来,进行深度学习,乃至于启迪人的智慧;将智慧当作纽带,机器在人中,人在机器中,塑造人机一体的全新生态,此系对“数智化”的最初认识。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持续取得重大进展,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Chat—GPT 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持续涌现出来并得以改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以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为重要内容的数智化技术运用新阶段。国内外各类学校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中日益深入而广泛地运用各类教育科技,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探讨数智技术赋能校园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价值,分析校园数字化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校园数字化管理的运用和建设提出若干建议。希望推动国内学校科学地开展数字化管理活动,有效配置数字化管理资源,使各方更有效地提升自身效率。

一、数智技术赋能校园数字化管理的价值

(一)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大国与学习型社会,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2023 年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强化创新赋能、需求牵引、应用驱动、深化融合,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加速教育智能升级与数字化转型。2022 年2 月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会上明确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当作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引领[1]。这些要求都充分表明,我国正将教育信息化、数智化当作一把“金钥匙”,使我国教育事业早日打开高质量发展的 “芝麻之门”。

(二)增强校园数字化管理能力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展网上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推动学生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实践活动、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不少学校的日常办公越来越智慧化,利用自主研发、政府提供的多种学校办公平台,实现了办公、后勤管理、数据上报、师生考勤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人事管理越来越智慧化,如绩效工资评定系统、教师晋档晋级系统、个人和集体评先选优系统等。再就是电子备课系统、成绩统计分析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德育管理系统、安全保卫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从不同维度提升了校园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二、数智技术赋能校园数字化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班级管理是校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学校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数智化技术的运用日益深入。大部分教师相信严师出高徒,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们通常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班级纪律,不少教师借助班内的摄像头等对学生要求过分严格,学生的言谈举止都会受到教师的严格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只是培养出了一群“乖孩子”,却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出现重大缺失,对他们今后的更大发展非常不利。此外,教师没有科学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方式出现了较大问题,无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受到教师学识、年龄、好胜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对学习出现“消极抵抗”“厌学”等不良情绪,再加上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制约,使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不容乐观。

(二)家校沟通不够理想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通过家庭教育,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实际情况是家校沟通的频次比较少,沟通内容不够深入,沟通领域比较狭窄,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是,不少家庭尤其是城镇中那些父母工作比较繁忙的家庭,或是农村地区的不少留守儿童家庭,学生父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通常不能陪同在学生的身边,一般由家中老人负责照看这些儿童[2]。但不少老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更多是在照顾孩子的生活,无法胜任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重任,故此无法为孩子提供周到的家庭教育。再者,一些家长缺乏现代化、先进的思想观念,没有配合教师与学校的工作,没有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也没有让孩子适当做家务活动,性格培养不够到位等。此外,不少家长没有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学校、教师及时沟通这些问题,教师的班级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少家长无法将家庭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机衔接起来,学生迟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温良的性情培养,不能迅速及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力

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要求各地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条件,建设高水平的智慧校园。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之间、乡村内部、城镇内部之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不一;部分地方虽然实现了网络全覆盖,但无法为班级管理配备齐全的数字化设备,更不要说配置更高水平的信息化标准教室、智慧教室、录播教室了。不少学校尚未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资金,自然无法配置智能人脸识别、智能网上行为管理、智能安防等多类系统。大部分学校能够配备校园监控系统、网络进班,实现了多媒体进课堂等,然而老师并未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测试、自主学习等。很多学校出于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考量,对班内的计算机使用进行严格管理。本来部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就不够有力,使得部分地方的信息化教学只适用于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也无法熟练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线下实践评价系统、成绩统计分析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德育管理系统等,没有借助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开展教学、教育、管理活动。

(四)精准化管理水平亟须提升

当前数智技术进一步赋能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部分学校依托校园内的各种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管理系统,开展智慧管理与评测。这些信息主要源自智慧校园采集的各种视频,来自智慧教室开展的各种互动测验,来自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成绩分析统计系统。然而不少学校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没有创新学生评价工具和方式,没有对学情、教情开展精准化的评价与科学化的分析,学校领导、家长和教师无法针对孩子全面成长中的各种波动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协同育人的力度不够。极少数学校没有充分地利用个人空间为学生进行精准画像。部分教师缺乏更大的发展空间,系统无法以可视化、数据化的方式展示教师教研科研、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成果,教师的动态发展状况得不到呈现,职业发展规划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

三、数智技术赋能校园数字化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利用数智技术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任课教师、班主任在内的各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数智技术优化班级管理模式,使其助力校园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成绩观,运用数智化技术是为了让教师客观全面分析学生的学科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正确分配学习时间,优化学习方法,改进学习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班内的摄像头等严格要求学生,但要留出空间和时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过犹不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形成科学、正确的信息技术素养,知道怎么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才能提升学生的成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避免学生出现或加重他们的“厌学情绪”[3]。事实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机互动,通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逼真的班会教育场景,打造参与性强的学习压力疏导环境。要吸引家长参与进来,组织学生开展专门性强的课后实践活动,强化全班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打造班级匿名沟通群,让学生平等充分地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利用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账号,进行文件分享、文件群发、文件评论,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教育与评价等。如此一来,这些数智化技术能够优化和完善班级管理的模式。

(二)数智技术赋能家校沟通

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有机配合,形成非常紧密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技术日益进步的当下,学校要开发出更多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如线上学习平台、线下实践评价系统、成绩统计分析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德育管理系统等。家长和学校要借助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及时向对方反馈学生的“五项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状况,使双方对学生的“五项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并持续开展深层次的学生管理工作[4]。这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措施。

教师可以登录学校开发的相应软件或相关的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专门的家校管理平台等,输入相关数据并定期向家长展示日常的德育实践、教学教育方案、学生的成长状况、成绩分析报告等,为家长提供与教师沟通的更多机会。教师要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活动。例如,动员他们参加学校延时服务中举办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看到家长更加优秀、更加出色的一面。即便家长不在儿童身边,也可以通过数智化技术远程展示这些内容;或定期录制相关视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家校双方要携起手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把握学生成长中的各类潜在问题,及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和心理支持。针对不少学生的看护人年龄较大问题,要动员他们定期与老师沟通交流。学校也要针对每个年级的上下学期状况,为这些年龄较大的看护人开发相关的辅导视频。要让他们利用这些视频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一来,他们能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也能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正式实施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条件,按照国家规定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智慧校园。国家每年都会下拨一定数量的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广大城乡中小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资源均衡配置,致力于提升城乡之间、乡村内部、城镇内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此处以盐城市广大中小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分析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地中小学以创新为主线,以发展为主题,坚持应用导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科学化、高水平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与江苏省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等,实施智慧校园高质量建设行动。当地积极促进县教育城域网百兆进班、千兆进校、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使班级、校内、校际网络实现高速互通互联[5];打造了录播教室、信息化标准教室、智慧教室等,通过智慧教学、远程交互、录播、直播等一系列功能,促进了校际科研、教研、教学、实践的协作,建设高水平的校本教育资源;在校内管理、教研、巡课、科研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学校的智能网上行为、智能安防、智能人脸识别行为等管理系统均已投用,为数字化校园管理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四)提高精准化管理能力

学校要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提升精准化管理能力,使数智技术持续赋能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要基于智慧校园采集的各种视频,依托智慧教室进行的各种互动测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考试成绩分析统计系统等功能,对学生进行智慧化管理和精准化评测;对评价手段进行优化,使学情、教情的评价和分析更加科学化、精准化。要促使学校领导、家长、教师等联合起来,增强精准化协同育人的能力。要借助学生的个人空间,以“精准画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在学生的“成长空间”中跟踪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一日常规、体质状况、意志品质等数据,呈现出学生立体、真实、全面的身心发展“画像”;借助各种教学数据,提升精准化评测能力。利用市县级的智慧教育云平台、e学习教室等收集各位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精准测评其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开展精准化的教育教学活动,精准推送相关的学习内容。学校要想方设法为教师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各位教师在教研科研、继续教育、德育实践教学方面的成果以可视化、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反映其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要将其与校内外的先进人物进行对比,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对其职业规划进行调整。

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越来越普及的学习环境下,数智技术赋能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教育生态和形态。学校要合理配置各类数智资源,加大师资力量培训,以科学先进的数智技术赋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数字化管理再上新台阶。要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有力地改革现行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校利用这些数智技术后,会立竿见影地提升学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培训能力、学生管理水平和班级管理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的主动性,使这些技术真正融合和运用到校园数字化管理中,提升可持续性与适切性,使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真正助力校园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双向赋能,创设与校园数字化管理相适应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数智数字化校园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数智时代教练员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