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旅融合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

2023-12-22 17:35郑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旅绩效评价旅游业

郑茹

桐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引言

早在2018 年,我国就提出了文旅融合的概念,要求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据统计,在全球旅游活动中,有37%的旅游活动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正以每年15%的幅度快速增长。在文旅融合中,依托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旅游分别占比97%和98%,另有82%的文化旅游依托于当代的文化及创意产业,可见文化产业对于旅游业增值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背景,评价旅游业的经济绩效,期望能为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文旅融合内涵

首先,文旅融合是一种资源重组过程,其要求不论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还是在旅游产业创新中,均需要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实现文化资源、旅游产品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全新的业态和产业体系。其次,文旅融合是一种产业价值的创新活动,通过文化和旅游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产业价值重组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文旅融合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并且为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产生了“1+1>2”的产业叠加效应。再次,文旅融合具有高度认同性,是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观念、体制机制、业务内容和运作方式层面的动态优化过程,通过文旅磨合、融合、和合等环节的控制,有效地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交流和理解,起到协调发展的作用。最后,文旅融合的交互方式具有多元性特征,即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所涉及的融合内容不仅包含思想理念、体制技术,而且设计产品业态、功能效用、空间载体、服务管理等都是其融合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要素的融合,有效拓展了文旅融合的范围,增加了文旅融合的深度,具有良好的发展效益[1]。

二、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一)文旅融合在旅游业发展中提供基础驱动作用

首先,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关键时期,发展全新市场经济形态,需要努力推动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市场经济产业转型工作。在此背景下,开展文旅融合建设工作,能有效满足人们高质量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文旅融合对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是文化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次,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不论是文化产业创新,还是旅游经济发展,均需要大量物质资源作为支撑,这极大地增加了两个产业的建设成本。实现文旅融合后,能切实加深两个行业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完成不同产业间的资源转换,还能实现运作机制的调整,在资源共享利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本,提升经济绩效。最后,在融入文化元素后,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同时旅游服务过程、旅游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升级,不仅满足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也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增长点,推动了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

(二)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经济绩效提升

文旅融合实现了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快速增长,这种经济绩效的增长又会反作用于文旅融合,增加其广度和深度。一方面,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化与旅游在产品、体制、技术、功能等多个层面实现了高度链接,在节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文旅融合发展效益,扩大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在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旅游发展主体的资金积累量会持续增加,为下一阶段文旅融合提供物质支撑,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现阶段,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早在2018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就超过了55 亿人次,疫情防控期间,旅游人数减少,但是在疫情结束后,国内旅游人数逐步增加,在2022 年,国内旅游人数再次回升到25 亿人次之多。旅游人数的增加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在推动文旅融合过程中起到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作用[3]。另外,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旅融合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文旅融合实现了旅游市场的细分管理,这种以文化为基本内涵的文旅融合方式,有效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选择。

三、文旅融合下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设计

(一)指标体系设计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经济绩效评价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旅游产业的经济绩效评价中,科学设计评价指标,构建各个指标的权重具有积极作用。设计评价指标需要满足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原则,才能指导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4]。

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中,旅游主体要从生产要素、产业就业、产业经营三个层面出发,完成一级指标体系建设,从宏观层面实现旅游经济绩效评价工作的准确分类。为确保经济绩效评价的精细化、准确性,还需在分层评价原则导向下,设计二级评价指标,实现评价内容的细化管理。其中在旅游生产要素二级指标设计中,除考虑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外,还要考虑国内旅游者数量、旅游景区数量,实现旅游群体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统一。在产业就业层面,需准确评价旅行社从业人数、饭店人数、景区从业人数等指标。产业经营要素包含了国内旅游收入、景区营业收入、旅行社营业收入、饭店收入等诸多指标,这些指标均是旅游经济绩效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5]。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展旅游产业经济绩效评价工作,还需要考虑旅游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设计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一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指标包含文化机构数量、教育机构数量,而文化产业就业指标指的是对应主体的从业人数,产业经营指标为对应主体的实际收入。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关系协调分析

文旅融合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实施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时,从业人员需要从两种产业耦合关系角度出发,准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耦合关系代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作用强度。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分析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矩阵模型,然后从不同的计量单位出发,对具体的指标要素进行标准化处理,准确计算不同指标的熵值和权重,以此来获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越高,代表两者之间耦合的协调度越好,反之则代表两个产业之间存在关系失调问题。

(三)结构、行为和绩效模型设计

为准确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绩效,还需要系统建设两个产业之间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开展产业融合的平稳性检验工作。作为现代经济管理评价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模型,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最早由经济学家本恩、谢勒等人提出。其中市场结构代表了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一种关系和形式,这种关系形式表现在多个层面,除基本的交易关系外,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市场价格,对于经济主体的经营具有战略性影响。行为模型是对市场主体战略性行为进行分析的一种模型,其不仅考虑企业市场占有率,而且要求对企业的经营利益进行分析,通过战略行为的控制,实现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绩效模型侧重研究企业生产、利润的变化趋势,对于企业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在结构、行为和绩效模型下,企业经济绩效的各影响要素相互作用,互为基础。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通过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旅游业经济绩效,就需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糅合协调度作为基础,对旅游企业平均规模、旅游业市场化水平进行分析,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对同行业经济绩效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其他产业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在实际分析中,还需要分析旅游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以此来确保旅游业绩效水平评价的合理性。一般比较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结构比重的比值。在实际分析中,为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可选择从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来获得综合性数据,准确衡量文旅融合水平和旅游产业经济绩效水平。

四、文旅融合下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发展策略

(一)深化文旅融合认知

我国提出文旅融合概念已经过了较长的时间,但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仍有部分旅游主体对于文旅融合的认识不够,使得文旅融合促进旅游经济绩效增长存在一定的思想障碍,阻碍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此在新时期,首先需要重视文旅融合理念的宣传工作,将文旅融合看作一个整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积极宣传文旅融合的相关理念、政策条例,并介绍文旅融合的积极作用,使得旅游从业人员准确认识文旅融合,能在旅游服务管理中有意识地推动文旅融合。其次,需要重视文旅融合体制的建设,要求突破文旅融合中的管理分割问题,在消除行业壁垒的基础上,建设统一的大市场,并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途径,推动文旅融合工作的准确开展。最后,在文旅融合过程中,需在改善旅游生态的基础上,重视历史文化,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扩大文旅融合的范围,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二)建立文旅融合新产业体系

文旅融合在推动旅游经济绩效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在全新的经济环境下,还需要重视文旅融合型产业体系的有效建设。一方面,需要正确处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通过行业边界的模糊化处理,形成全新的产业链,推动新行业、新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旅游新产业衔接中,需要打破两个产业在原有管理制度上的局限,并积极进行管理、技术、资源方面的融合创新,以此来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增加旅游经济绩效。

(三)重视完整产业链建设

旅游产业推进文旅融合的目的在于增加自身的经济绩效,对此在全新的发展模式下,还需要重视建设完整的产业链,以此来带动旅游消费,提升旅游消费的比例。首先,旅游业本身就是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其本身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旅游经济发展中,需要精确旅游经济数据,建立合理的旅游企业营商环境,实现旅游基础资源的准确对接。其次,在旅游产业建设中,应重视旅游资源的配置,从衣、食、住、行、医等多个层面拓展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全过程的高质量服务。最后,在积极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文化旅游经验,发展红色旅游、智慧旅游等内容,并开展旅游教育,为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加旅游经济的绩效。在重视旅游产业链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准确地将地区特色文化融入各项旅游活动中,以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结语

文旅融合是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能在优化文化资源应用的基础上,拓展旅游范围,丰富旅游内涵,对于旅游经济绩效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在全新经济背景下,旅游行业主体只有深刻认识文旅融合的积极作用,了解文旅融合对旅游经济绩效增长的作用,积极创新文旅融合方法,才能有效增加文旅融合的深度,创造更大效益,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绩效评价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