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助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机理及实现路径

2023-12-22 17:35刘一书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循环供应链数字化

刘一书

东莞城市学院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为了发展新格局,此时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共识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则,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推动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和建设,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些路径将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提供重要支撑。

一、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推动经济活动的产出、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新型经济形态。它涵盖了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各行各业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和客户群体。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商业活动可以跨越地域和国界,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数字经济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电子商务,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增长潜力。同时数字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柔性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时收集和传输数据,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挖掘数据中的价值,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1]。

除此之外,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传统产业在数字经济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那些能够灵活应对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使得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如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共享出行等领域。同时数字经济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和技能需求的变化。一些传统岗位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而新的技能和职业需求也在不断涌现。因此可知,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同时,数字经济也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是各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2]。

二、双循环内涵

双循环是指由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嵌套的经济循环体系。这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大循环强调以国内市场为主导,通过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促进投资等手段推动经济增长。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中等收入群体,是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消费环境和增加消费者信心,可以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增长。国内大循环还注重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内部闭合度,提升经济自主可控能力[3]。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双循环要求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推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对外经济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增加进口、促进出口,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协同发展。同时,中国还将继续吸引外国投资和优质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同时中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位置,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双循环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双循环还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双循环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推动各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的整体增长。因此可知,双循环是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理念,强调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嵌套的经济循环体系。

三、数字经济助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机理

(一)拉动内需

数字经济以其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消费,促进了消费活动的便利化和普及化。同时数字经济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会,促进了投资的增加和创新的推动[4]。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激发并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字经济通过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供需关系,从而对内需的拉动产生积极影响。以智能家居为例,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人们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性。这种智能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增长,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个性化消费成为一种新趋势,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推荐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拉动了内需的增长。此外,数字经济还推动了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内需的扩大。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新兴消费领域如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共享经济等蓬勃发展。在线教育提供了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需求;在线娱乐通过数字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内容和互动体验,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所有权观念,通过共享资源和服务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为内需的扩大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二)提升生产效率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优化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方面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将各种设备和生产设施连接在一起,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流和智能控制。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和灵活,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例如制造业中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远程监控,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提供了大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优化生产决策和供应链管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洞察,为产品研发、生产计划和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和协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减少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四、数字经济助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具体实现路径

(一)推动数字创业与创新

数字经济时代为创业者和创新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通过创业和创新,可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创业和创新的门槛降低,创业者和创新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平台,快速启动和推广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创新产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市场准入途径,帮助他们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创业者和创新者可以利用这些数字技术,开发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在推动数字创业与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例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支持;建立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等。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创新。

(二)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包括宽带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一方面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高速宽带网络是数字化时代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对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大对宽带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降低网络接入成本,确保用户能够高效稳定地使用互联网。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数据中心是存储、管理和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设施,对于支撑大数据应用和云计算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和机构建设数据中心,提供相关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同时,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机制,促进数据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

(三)加强国际合作,做好开放共享

数字经济是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加强国与国间的数字经济政策对话与合作。各国应加强政策沟通,分享经验,形成共识,推动数字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例如,在数据流动、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则,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其次,要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与推广。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支撑,国与国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广数字经济领域的标准。通过制定共同的标准,可以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降低市场准入壁垒,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四)供应链数字化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

1.加强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供应链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和透明度。这有助于优化供需匹配,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2.推动供应链数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建立供应链数字平台可以实现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公司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平台,可以实现订单管理、库存控制、物流跟踪等功能,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和运作效能。

3.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对能力

数字化供应链可以更好地识别、评估和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如供应中断、物流延迟、自然灾害等。借助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供应链的风险程度,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4.加强跨境供应链数字化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供应链的数字化合作越来越重要。各国可以加强信息共享、数据流动和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跨境供应链的数字化互联互通。这有助于提高跨境贸易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讨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发展作为具体实现路径,强调了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标准制定、治理体系建设、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些路径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我们有信心通过这些努力,实现“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目标,迎接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猜你喜欢
双循环供应链数字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