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时制标记“嗓”的功能及特点考察

2023-12-26 05:47张海峰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语气短语

张海峰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忻州 034000)

晋语中“嗓”使用频率较高,话语功能丰富,做时制标记的同时,兼表语气功能和话题标记,文水、平遥、娄烦、静乐、府谷、绥德等地都有类似用法,也写作“嘇、些、呷、桑”等。晋语的时制标记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论述,但关于“嗓”的描写却十分有限,该词的功能与特征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一、时制标记“嗓”

“嗓”与表时间的名词、名词短语或动词一起构成句中或前句成分,用来表示“……的时候”。它一般位于句首成分或前小句之后,既可以出现在事情已经发生的已然句,也可出现在事情正在发生的惯常句,还可出现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未然句中。这点比“嗓”只能表已然的文水话[1]用法丰富的多。这异于汉语通语中时制助词的历史发展,在其他汉语方言中也不大多见。

(一)表示过去。在已然句中,后置于动词、动词短语或名词之后,表示过去的时间,所在句子多半是对过去事实的陈述,少部分含有同说话人预期相比较的因素。

(1)买卖张盛景气嗓,一天能挣一袋白面。

(2)你路过戏场嗓,看见卖豆腐脑哩老汉来么?

(3)我上小学嗓,没背过新书包。

(4)到了嗓,才想起忘记拿衣裳来。

(5)打谷打到一半嗓,下着雨来了。

(6)以前腌咸菜嗓,要甚没甚,可没现在这么多原料。

(7)他在咱村儿插队嗓老教我们唱歌。

(8)小时候嗓,三老虎人名老在这个梯子上打滴溜儿。

(9)伢人家先嗓愿意,后来打燦后悔唡。

(10)夜来嗓,你还跑哩挺快,这会儿咋就输上液来?

(11)这娃三岁嗓,发高烧吃错药,后来就聋来。

例(1)-(7)是“嗓”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情况,例(8)-(11)是“嗓”前为名词的情形。从语义上看,都是说话人向听话人陈述某件事情,多半是对过去事实的描述,如例(1)-(5)(7)(8)(11);部分包含着与相似情况或说话人预期相比较的意味,如例(6)(9)-(10)。

除了动词、名词性成分外,“嗓”少数情况还可用在形容词后,句子包含着明显的与现在对比的意味。例如:

(12)他伯伯高嗓还年轻哩,看这会儿老下个啥咧。

(13)冷清嗓还天天坚持开门营业哩,不用说这段时间越来越红火来。

(二)表示现在。在惯常句中,“嗓”表示现在存在的或经常存在的动作或状态,句中常出现意义相对的一组词,如:

(14)打早这儿还没裸摆摊的,这会儿嗓倒摆满咧。

(15)自己打的月饼,甜的早吃完了,咸的嗓剩下两箱。

(16)班里头瘦的都过关了,肉胖的嗓跳绳都没过。

例(14)-(16)中,句中的“打早”与“这会儿”、“甜的”与“咸的”、“瘦的”与“肉胖的”对举出现。

(三)表示将来。“嗓”表未然,即将来的行为动作或事件,置于表将来的时间名词后,表“时间”语义的同时含有假设的语气。例如:

(17)下个礼拜嗓,他还没裸回来,我就给他锄那二亩玉茭子哇。

(18)明儿嗓,米饭没做好,就不等她来。

以上两例“嗓”用在表未来的时间名词之后,例(17)的意思是“下个礼拜的时候,他还没回来,我就替他锄二亩玉米地”,即“假如下个礼拜他还没回来,我就替他锄二亩玉米地”;例(18)的意思是“明天的时候,米饭还没做好,就不等她了”,即“假如明天米饭没做好,就不等她了”。

二、语气词“嗓”

(一)假设语气词。“嗓”置于非时间名词的成分之后,已经失去了表示时间的语义,主要用来表示假设语气,作假设语气词。

(19)现在不扎挣嗓,到了五年上就没钱养老来,受罪呀。

(20)咱俩相跟一同上去嗓,留下姥爷一人在家了。

(21)把东西放起,不唠用呀嗓,找不见咧。

以上三例表假设,例(19)的“没钱养老”,例(20)的“留下姥爷一人在家”,例(21)的“要用找不着”,都是假设的情况,一般指说话人不愿意看到或担心的情状。例(21)“嗓”前出现了与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表假设语气的同时增强了语言节奏感。类似的用法还有很多,例如:

(19)我正拾掇咧嗓他来唠圪转唠下就走咧。

(22)吃饭呀嗓,才觉色觉得伢难过生病咧,昨儿还好好儿咧。

“嗓”表假设语气,可以与“要/要是”连用,也可以不用,如:

(23)你要/要是温个那样嗓,当时怎不说给我?

(24)要/要是去嗓,老先生咧不一定在;不去嗓,先生捎了好几次话叫去咧。

(25)温个那样嗓,也不行,小小最怕黑。

(26)一个人去戏场嗓,又有些不待要。

(二)虚拟语气词。“嗓”用在句子末尾,常常与“该”连用,表达悔过意,悔恨当时没那样去做,表未能实现主观意愿的虚拟语气。

(33)他姥姥成天急记惦记他,该不叫他到外头打工嗓。

(34)看这拐头意外出咧,就该不叫他去嗓。

句尾“嗓”所在复句中,前半句表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往往蕴含在“嗓”小句中,姥姥的担心源于他外出打工;拐头的酿成源于“他当时去了”这一事实。“嗓”句表达的悔过义,暗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愿望。

三、话题标记“嗓”

前面提到,“嗓”表假设语气,所在分句前常出现“要/要是”等连词,见例(23)(24),这样一来,“嗓”所负载的假设语气减轻,向话题标记转化。看下面的例子:

(35)说嗓说哇,主要是他也听不进圪呀!

(36)后来嗓,眼镜也叫他磕达磕碰坏咧。

以上两例“嗓”已经不再具有任何语义,而是表示提顿,引起下文,成为话题标记。例(35)“嗓”跟在谓词性成分的后面,成为谓词性话题的话题标记。“后来嗓”常省略“后来”,单说一个“嗓”,表与“后来嗓”相同的状况。例(36)“嗓”用在名词后表停顿,作名词话题标记,再如:

(37)面嗓,他又不想吃,咱行家蒸上些儿窝窝送过去哇。

(38)钱嗓,哪儿有个赚够咧时候,欢些快点回来哇。

(39)他嗓也是个直脖头性子直当时就嚷吵架起来来。

(40)天嗓是说下就下,他行家晾的玉茭颗子都湿啦。

四、“嗓”的各类组合

“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较为固定的表达,语义凝练,格式稳定。

(一)又嗓。又嗓,相当于普通话的“再说”,表示递进关系,用在句中或句首。用在句首时,之前要有一定的相关语境。如:

(41)天还下雨,你就不要寻他圪来,又嗓,他也不一定在他行家。

(42)甲:你后天去内蒙叫上他哇。

乙:他还得做营生咧。

甲:手头的营生做完就没什么事唻。

乙:又嗓,真这些营生活儿他一两天可做不完。

(二)要嗓 不要嗓。“要嗓”表示在两种不同情况或事物之间选择,如:

(43)要嗓不要住下,要嗓不要唠叨,成天就是这么没好心情。

(44)要嗓你不要叫我来,要嗓你给上我个准话,天每每天来唠见不上个面。

例(43)“要嗓”表示在“不住下”和“不唠叨”之间选择,例(44)在“不叫我来”和“给准话”之前选择,这两组叙述的情况在现实中均未发生,且与现实境况相反。

“不要嗓”位于句首,表示对未来情况的提前预知,专指不好的预兆。如:

(45)不要嗓,你到来年明年又反悔咧。

(46)不要嗓,咱孙女考得越差唻。

(47)不要嗓,到时候一个志愿者也没来。

(三)外嗓。“外嗓”表示先提出假设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前提一般都与事实相反。如:

(48)外嗓你眼活机灵些,老是个吃大亏。

(49)外嗓你出点力,也给众人一个交代。

(50)外嗓天气好些儿,晒场上的谷穗也不会淋湿发霉。

例(48)-(50)“外嗓”小句中的“你眼活机灵”、“你出力”与“天气好”是假设的情形,均与现实事实相悖。

(四)不嗓。“不嗓”用在句子中间,用逗号将前后小句隔开,表示转折义,“不嗓”之后的内容是已然发生的,且与前面小句的内容相反,有出乎意料的意味。如:

(51)我只说你感冒可来,不嗓,高烧唠一夜。

(52)我还说夜来她肯定回来给吴奶奶过寿呀,不嗓,没回来。

(53)我可说这回你考好呀,不嗓,又考唠个三十来分。

例(51)-(53),“不嗓”后面的内容“高烧一夜”“没回来”“考了三十来分”均是已然发生且与前小句相悖的事实。

(五)X嗓X哇。“X嗓X哇”格式较为固定,还可在“哇”字前添加“唠/圪”等语气词。X可为动词及其短语、形容词、名词或数量短语。

X为动词或动词短语时,对动词本身的褒贬等没有限制,但句意表达的意思多为因这一动作引发出了不好的后果。如:

(54)唱嗓唱哇,把话筒也抬弄坏咧。

五、“嗓”的语法化

(55)出圈挖出圈内的牲畜粪便嗓出圈哇,喂猪时间也给忘记咧,天黑来猪还没吃咧。

X为形容词时,形容词多为贬义,表指称对象不仅有形容词描述的短处,还具有后半句表述的缺点,前后两个小句是递进关系。

(56)未个老汉懒嗓懒哇,还是个灰鬼坏人。

(57)毛糙嗓毛糙哇,还不按终点老迟到。

用作名词或数量短语时,同样对用词本身没有限制。表达的是说话者的不满情绪,其中用数量短语多含数量极少之义。如:

(58)洪水嗓洪水哇,庄户庄家也淹来,吴奶奶也气病咧。

(59)黄米一斤嗓一斤哇,做粥连枣还没咧。

这一格式用例非常广泛,X为及物动词时,多在“哇”字前添加“唠”,强调事情已然发生的情状。如例(54)有时表达为“唱嗓唱唠哇”,更强调唱的动作已经发生。再如:

(60)吃嗓吃唠哇,碗筷也不收拾。

(61)这个病得嗓得唠哇,家里头又出唠个这事。

X为形容词、名词或数量短语时,多在“哇”字前添加“圪”,意思大体不变。如例(56)-(59),可以说“懒嗓懒圪哇”、“毛糙嗓毛糙圪哇”、“洪水嗓洪水圪哇”与“一斤嗓一斤圪哇”。再如:

(62)浮漂漂嗓浮漂漂圪哇,她二姨还好胡说撒谎。

(63)眼红嗓眼红圪哇,背地里还出坏哩。

(64)手小小气嗓手小圪哇,对老人也抠抠切切的。

这一格式中,“抓嗓抓哇”是基本稳固下来的词组,表示任由事态发展之义,略带怨气,常置于句首。如:

(65)抓嗓抓哇,我不管未个那件事咧。

(66)抓嗓抓哇,你也尽力唻。

(67)抓嗓抓哇,又不是没培养他。

助词“嗓”在忻州方言中用来表“……的时候”,这种用法多含有与同类情况或说话人预期相对比的意味。其中,如若用在未然句中,表时间语义的同时含有假设的语气;“嗓”出现在未然情形后,已失去了表时间的语义,主要表假设语气;用在句子末尾,常常跟“该”连用,表虚拟语气;由于分句前常出现“要/要是”等连词,语气内容减轻,向话题标记转化。逐渐发展为“嗓”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只表停顿,作话题标记。同时,“嗓”的构词能力逐渐增强,出现了各种含有“嗓”的组合,结构稳固,词义确切,使用频率高,其中已没有了时间意义。

“嗓”的语法化由表时间范畴逐渐进入表语法范畴,并进一步虚化最终发展为话题标记。演变大致遵循“时间义→假设义→虚拟义→话题标记/不表义构词语素”这一过程,符合共性意义的语法化路径。从组合层面看,“嗓”由实词演变为不具实际意义的构词语素,也是语法化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张庆翔(2018)指出表提顿的“嘇”是“时价”的合音变体形式,我们认为“嗓”也极可能来源于“时啊”。不是所有的“嗓”类语气词都有话题标记功能,不同方言中“嗓”的语法化方向和程度是不同的。曲阜话“嘇”、山西晋中和吕梁方言“时间”、偏关话的“是价”,即可表时间,也可表语气词。据张庆翔(2018)的描述,山西万荣话“些”、长沙话“唦”、宁夏同心方言“唦”以及榆林和横山等地方言中的“嘇”等语气词涉及到祈使用法,曲阜话“嘇”、遵义方言中的“舍”以及福建新泉方言中的“时”等“嘇”类语气词不能表达祈使语气。这与“嗓”类词的起源差异相关,也与词汇系统中是否具备此类语气词有关联。

另外,“嗓”的使用现状也值得进一步关注,众多用法的使用频率十分不同,其中,虚拟成分较高的用法以及由语素“嗓”构成的组合是日常用语中最活跃的成分,而“嗓”表时间却很少被用到。

猜你喜欢
语气短语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初中英语词组高频考点聚焦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交通工具
日语语气的分类及其特征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健民短语》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