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新思考

2023-12-26 11:05李凤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25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文章情境语文

李凤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 255000)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以往单篇文章教学的局限性,应用大单元教学加以弥补和改善,同时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从单元主题的分析解读着手,让学生认识到单元文章之间的关联,并站在单元的角度思考问题,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更具吸引力,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引下创新教学设计,围绕课程内容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品鉴的能力。在学习任务群的引领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会大幅提升,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部分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大单元教学优势良多,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需围绕单元主题明确学习任务,而从实践教学来看,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细致地讲解单元的学习主题,但是并未关联单元中的文章,使得学生一头雾水,在课堂学习中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存在脱节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反思,对症下药,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设计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规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期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与学生互动沟通,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加以点拨指引,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受到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认知停留在课时内容的学习上,对于大单元学习比较陌生,在课堂中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而语文教师对于大单元知之甚少,处于探索中无法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待提升。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引,学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会受到影响,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对学生后续的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大单元教学的优势,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

在新课标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调整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先将重心从知识的讲解转移到培养素养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若小学语文教师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掌握的语文知识会呈现出碎片化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大单元教学能够弥补以往教学的不足,教师站在单元的角度思考,受到学习任务群的影响创设主题语境,为学生布置情境任务,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一抹色彩,让学生摆脱机械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在文章的学习中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而语文课堂教学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单元教学优势良多,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受到学习任务的指引开展探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1.凝练单元主题,突破教学误区

在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的融合,能够推动语文课程模式的革新,指引教师走出教学误区,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而语文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在此期间,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单元内容凝练单元主题,受到学习任务群的指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制订出清晰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分解学习任务,使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责任”展开,要求学生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人物的内心。教师在设计教学期间要坚持结构化思维,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在对单元内容展开分析后提出大单元教学目标,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贯彻落实。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单元中共有五篇文章,让学生从爱国诗人的诗歌中受到情感熏陶,在了解伟人的事迹中得到精神触动,在和平年代缅怀历史致敬先烈。教师可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制订教学目标,从基础的识字与写字着手,结合文章内容布置阅读与鉴赏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文章的分析中锻炼学生的品鉴能力,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并在实践写作中灵活应用,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2.设计情境任务,突破教学难点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期间,要融合学习任务群,走出以往教学的局限,借助学习任务群加强单元文章之间的关联,站在单元的角度设计教学,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探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要付诸努力,结合单元主题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围绕“谁的办法好”展开三篇文章内容生动有趣,蕴含了深刻道理,在阅读中能够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由任务“看看谁的办法好”进行细分,在主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从故事的不同角度思考并交流看法,关联生活实际尝试从多角度看问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一情境任务为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亡羊补牢》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梳理《揠苗助长》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学习后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借助情境任务降低文章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3.设计实践活动,拓展延伸教学

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若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打破以往课时教学的局限,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细分教学的各个环节制订清晰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融合学习任务群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围绕单元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丰富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展延伸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致力于让学生阅读不同文体描写具体自然景物的文章,从中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多种趣味活动,举办走进“可爱的生灵”博览会,并为学生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任务一:赏读作家笔下可爱的生灵;任务二:探访大自然中的可爱生灵;任务三:为我喜欢的植物朋友代言。结合不同的学习任务开展专项的趣味活动,如结合任务一开展“古诗里云游,语绘江南美景”的活动,鼓励学生打卡动植物大观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将所观察的内容一一记录,填写可爱生灵摘记卡;结合任务二组织“小小旅行家和小小观察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春游去哪儿”的游玩攻略,并填写自然中可爱生灵的观察。

4.丰富教学形式,落实一体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大单元教学的针对性,打破陈旧教学的束缚,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展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教师依据学习任务群的指引设计学习任务,可以引入课外资源带给学生多重感官体验,整合课内外资源落实一体化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展开,四篇文章文质兼美,描写的是景物抒发的是最真切的情感,要求学生沉浸在文字中,在品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借物抒情”这一写作手法。在课堂学习中创办童年博物馆,展示学生的心爱之物,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结合“你有没有非常珍爱的东西?”启发学生思考,收集学生的心爱之物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由于学生的心爱之物不止一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思维导图梳理归纳,明确每件心爱之物的名字、特点、来历、故事,等等,在文章的分析中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联结自己的心爱之物构思,为心爱之物准备“解说词”,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并结合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解说员”,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5.开展自主阅读,锻炼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学生开展大单元教学期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引下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单元主题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在自主探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级中学生语文程度不一,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学生自主阅读中加以引导,为学生指明方向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在自主探究中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牢牢掌握文章主旨。例如,五年级上第六单元围绕“舐犊之情”共有三篇文章,文章贴合生活实际,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从中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在课堂中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呈现《父爱之舟》中的一个场景,“我从舱里往外看……永难磨灭了”。《慈母情深》中的一个细节描写,“母亲掏衣兜……用皲裂的手指数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夸诗、父亲批诗,引导学生在阅读的理解中分析品鉴,感受细节之处所蕴含的父母的深沉的爱。

6.开展比较阅读,锻炼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题进行编写,单元中的文章之前存在一定的关联,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单元主题的解读,将单元中的文章割裂开来,使得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较为片面。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融合学习任务群开展大单元教学,结合单元文章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对比阅读,找出文章的异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课堂学习中由谈话导入,询问学生“你能想到哪些与情绪有关的词呢?”呈现相关的图片引入单元文章的学习,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章内容,在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找出《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动探究,明确两篇文章都围绕着“盼”去做某件事,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变化,不同点在于“盼”的结果,《那个星期天》中小男孩的愿望并实现。在分析的基础上接着布置任务“重读《那个星期天》和《匆匆》两篇文章,圈画出关键句,总结情感的表达方式”。学生在互动中能够感知《那个星期天》一文融情于景,是间接抒情,而《匆匆》一文中将抽象的时间写具体,通过一连串的文句直抒胸臆,是直接抒情。在对比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被充分激活,感知文章的情感内涵,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学习任务群的影响,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突破教学困境,为大单元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考量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层次性的学习任务,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增强语文课程的吸引力,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开展探究,在阅读的基础上互动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文章情境语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